?

分析重癥患者頸內靜脈置管臨床護理體會

2020-07-10 10:13宮瑞紅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置管重癥

宮瑞紅

【摘? 要】目的:分析重癥患者頸內靜脈置管臨床護理體會。方法:對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6例重癥患者進行研究,按掛號順序均分兩組,各28例。參照組用常規護理,觀察組用加強綜合護理,比較并發癥情況。結果:護理后,參照組的并發癥情況顯著高于觀察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重癥患者頸內靜脈置管臨床護理在加強綜合護理操作下得到了較好的保障,值得在臨床護理中大范圍推廣。

【關鍵詞】重癥;頸內靜脈;置管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054-01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 in severe patients. Methods:A study was conducted on 56 patients with severe illnes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August 2018.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registration, 28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tens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to compare the complications. Results:after nursing, the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nursing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 in severe patients has been better guaranteed under the strengthening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peration,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nursing.

【Keywords】severe;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

重癥患者頸內靜脈置管時需要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情況在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股靜脈等選擇置管位置,常規護理增加了穿刺部位感染等風險,而加強綜合護理更好的保護了患者的健康,詳述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6例重癥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掛號先后順序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參照組男女比例為17:11;平均年齡為(45.85±6.62)歲;平均置管時間為(17.24±3.01)天;包括重型腦損傷患者13例,急性胰腺炎10例,腦血管病患者5例。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9:9;平均年齡為(45.71±6.25)歲;平均置管時間為(17.58±3.56)天;包括重型腦損傷患者11例,急性胰腺炎15例,腦血管病患者2例。兩組基線資料(P>0.05),符合比較條件。

1.2方法

1.2.1參照組

用常規護理,主要為:讓患者頭部向左,用肩部墊軟枕讓其頭部后仰15度,頸內靜脈充盈后實施常規消毒穿刺術,鋪巾,局部麻醉后在同側乳頭方向緩慢進針,待有突破感后回抽見血,即進入勁內靜脈,將穿刺針固定,手持導絲推進裝置后沿穿刺針送入20cm后拔出穿刺針。沿導絲將靜脈導管送入勁內靜脈15cm后,將導絲連接靜脈液體、中心靜脈測壓裝置等拔出。再將導管縫合固定在皮膚上,用無菌紗布覆蓋,然后用透明膠貼固定,每日更換敷料。

1.2.2觀察組

用加強綜合護理,主要為:①在置管前讓患者和家屬了解置管相關事項,降低患者的緊張焦慮感,遵醫囑使用鎮靜劑等。②置管后要防止導管脫出,利用雙縫線將導管固定在皮膚上,保障穿刺點與皮膚穿出處有8厘米的距離,用膠布固定,并將導管置入長度詳細記錄,在交接班的時候準備交接。保障患者頭頸與軀干同軸活動,避免患者手動導管,同時讓家屬一起協助患者翻身,避免導管牽拉、脫出等。③保障導管順暢度,防止患者咳嗽、嘔吐等導致血液反流到導管內,可以三通延長管內的血液沖入血管,讓靜脈營養液的滴速控制在30-40滴。對心靜脈壓CVP的測量時間不宜過長,測好后及時打開三通開關,維持輸液通路的順暢度。掌握好藥物禁忌,避免藥物沉淀堵塞通路。④加強感染預防,嚴格落實無菌操作,避免醫源性感染源,每日更換敷料時利用乙醇、碘伏等對穿刺部位皮膚消毒,等待皮膚干燥后用無菌小敷料覆蓋,然后用透明膠貼固定。觀察患者穿刺部位的紅腫情況及患者的生命體征,如果有紅腫、發熱等現象及時拔管,轉換穿刺位置,并將導管尖端剪下送檢,遵醫囑為患者提供抗生素治療。還要對空氣栓塞進行預防,防止患者出現空氣栓塞并發癥。增加巡視力度,防止空氣進入血管,形成栓塞。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并發癥情況,將穿刺部位感染、導管堵塞等情況詳細記錄并生成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頻數(n)、構成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方法,檢驗水準α=0.05,當(P<0.05)時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28例,穿刺部位感染1例,導管堵塞1例,發生率7.14;參照組28例,穿刺部位感染5例,導管堵塞3例,發生率28.57。護理后,參照組的并發癥情況顯著高于觀察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重癥患者勁內靜脈置管改善了重癥患者的機體狀況,但常規護理置管后患者出現了較多不適,降低了患者的安全度[1]。實施加強綜合護理后患者的心理、生理等得到了更細致的保護,減少了并發癥的出現次數,降低了重癥患者頸內靜脈置管的危險指數,提高了導管在患者機體中留存的有效性,延長了導管留置的時間。經過本次分析得出,護理后,參照組的并發癥情況顯著高于觀察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加強綜合護理降低了并發癥對患者的干擾。

綜上所述,重癥患者頸內靜脈置管臨床護理在加強綜合護理操作下得到了較好的保障,值得在臨床護理中大范圍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會華.頸內靜脈置管在危重患者的應用及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9, 35(18):126-127.

猜你喜歡
置管重癥
優化急診護理在重癥顱腦損傷中的應用
集束化護理在重癥患者行CRRT治療期間的應用效果
全方位促醒護理在重癥腦出血術后昏迷患者中的應用觀察
上海此輪疫情為何重癥少
分析個性化護理對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發癥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腫的外科治療
PICC標準護理對置管患者自護能力和質量的效果分析
不同深靜脈臨時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
47例小兒重癥手足口病的急救護理體會
重癥肝炎的早期信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