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排螺旋CT與MRI診斷膝關節隱匿性骨折的臨床對比

2020-07-10 17:32李建偉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應用價值

李建偉

【摘? 要】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MSCT)與MRI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從2019年1月-10月時間段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隱匿性骨折患者中篩選36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患者均進行MSCT檢查與MRI檢查,對兩種檢查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檢出率方面MRI顯著高于MSCT(p<0.05),其中MSCT的影像學主要表現為移位骨折、存在骨折線影、骨質發生連續中斷、局部骨質有缺損吻合;MRI檢查STIR序列表現有顯著高信號、T2W1序列表現或高或略高信號、T1W1表現為略低信號或片狀不均勻信號。結論: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診斷中,與MSCT相比較,MRI有更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膝關節隱匿性骨折;MRI;多排螺旋CT;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121-01

膝關節是人體骨折發生率最高的關節部位,隱匿性骨折是指患者存在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但X線不能檢出的骨創傷,隱匿性骨折如果未能及時診斷并接受有效的治療,會延誤治療時間,在該時間段,會持續承受疼痛,引起軟骨缺損,進而會導致退行性病【1】,對患者生活質量構成嚴重影響。隨著影像學技術發展,MRI與MSCT在臨床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愈發廣泛,有效提高了疾病診斷準確率,為了探討MRI與MSCT兩種檢查方式用于診斷膝關節隱匿性骨折的價值,本文做了比較分析,詳情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從2019年1月-10月時間段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隱匿性骨折患者中篩選36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存在關節活動受限與疼痛等癥狀;(2)、經X線檢查無陽性表現。36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齡在23-69歲之間,平均(45.02±8.64)歲。

1.2方法

MSCT檢查:應用64層螺旋CT進行掃描,設置參數為110mA、120Kv,層厚:5mm,應用容積再現、平面重建等方式,從獲得圖像中選取最清晰的一張進行分析。

MRI檢查:T1WI參數設置:TE20ms、TR600ms;T2W1參數設置:TE100ms、TR4000ms;STIR參數設置:TE90ms、TR200ms。對病變部位進行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掃描,參數設置為:間距0.3cm、層厚0.5cm,矩陣為256x256。

1.3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各種檢查方法檢出情況,并分析兩種影像學檢查具體表現。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0.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作x2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種檢查方法檢出率比較

MSCT檢出25例,未檢出11例,MSCT檢出率為69.44%,MRI檢出34例,未檢出2例,MRI檢出率為94.44%。經分析,在檢出率方面MRI顯著高于MSCT(x2=21.1172,p<0.05)。

2.2 兩種檢查方法影像學表現分析

MSCT的影像學主要表現為移位骨折、存在骨折線影、骨質發生連續中斷、局部骨質有缺損吻合;MRI檢查STIR序列表現有顯著高信號、T2W1序列表現或高或略高信號、T1W1表現為略低信號或片狀不均勻信號。

3 討論

膝關節由髕骨、脛骨遠端、脛骨近端等部分組成,該處關節的關節囊較薄且松弛,關節活動量好,關節為松質骨,有十分復雜的解剖結構,在暴力作用下骨質發生風險較高。膝關節部位的隱匿性骨折,多骨折程度較輕、范圍較小,患者有明顯的活動受限與疼痛癥狀,但經X線檢查不能檢出?;疾『笕粑茨芗皶r接受有效的治療,軟骨組織會產生持續疼痛,發生缺損,病情持續加重引發退行性骨關節病等后遺癥,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X線是臨床診斷骨折首選的檢查方式,該檢查方法具有操作簡單、經濟性高以及對比度高等優點,能夠診斷大部分骨折,但是對于隱匿性骨折,因X射線是二維重疊影像【2】,密度分辨率較低,且急性骨折患者難以選擇合適的擺位,故誤診率較高,容易導致患者治療時機延誤,為了讓膝關節隱匿性骨折患者能及時接受有效治療,選擇適宜的檢查方式,提高膝關節隱匿性骨折診斷率非常必要。

MSCT采用Z軸多排探測器、錐形X射線束等技術的CT檢查,該檢查既能進行薄層掃描,還能提升單次的檢查范圍,可獲得任意角度、任意層面的圖像,且各方向的空間分辨率相同,有助于從各方面對病變部位進行觀察,能提升診斷準確率。與普通的X線檢查相比較,MSCT掃描速度顯著提升,對患者身體無創傷,不存在影像重疊,有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形成直觀、立體的三維解剖圖,能夠全面評估骨折類型、骨折形態,能對關節面受累程度進行評估,但是該檢查方法對于骨折平面透亮度低、骨折走線走形、走樣的患者有一定的局限性。MRI技術能夠從分子內部對人體器官早期病變與失常情況進行反應,能夠精準的測出原子核猶豫時間T1、T2,從而能反應出人體組織相關的結構信息【3】,通過計算機重建處理后,能通過不同影響顯示不同化學結構、相同密度不同組織,故該項技術在韌帶損傷、軟骨損傷以及骨髓水腫等微小病變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且該項技術不會產生電離輻射,不會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安全水平較高,可反復進行。MRI檢查與MSCT檢查相比較,前者對骨骼系統組織均有十分高的分辨率,該檢查方式能夠對組織外觀形態改變清晰顯示,還能獲得骨折發生的細微變化,可在橫斷面、矢狀面以及冠狀面成像,能夠清晰顯示骨髓水腫、軟骨損傷、韌帶等部位存在的病變,大幅度的提升了隱匿性骨折的臨床診斷準確率。但MRI與MSCT相比較,檢查費用較為昂貴,且在基層醫院未得到普及,故其在臨床中的應用有一定限制。

總之,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診斷中,MSCT有以下應用優勢:(1)、能獲得任意角度與層面的圖像,可多方位對病變進行觀察;能(2)、圖像分辨率顯著提升,且各空間的分辨率相同;(3)、能進行薄層掃描,單次的檢查范圍明顯增加;(4)、掃描速度顯著提升,并具有無創、無影像重疊的優點。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診斷中MRI有以下應用優勢:(1)、對骨骼系統分辨率高,能對組織外觀改變清晰顯示,細微骨折可檢出;(2)、能多平面呈現,能檢出軟骨損傷、韌帶損傷。

本次研究,36例患者同時接受MSCT檢查與MRI檢查,結果MSCT檢查檢出率為69.44%、MRI檢查檢出率為94.44%,在檢出率方面MRI顯著高于MSCT(p<0.05),該研究結果進一步說明,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臨床診斷中MSCT與MRI均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但與MSCT相比較,MRI更能清晰顯示骨折細微變化,能提升膝關節隱匿性骨折診斷準確率。但MRI檢查費用相對較高,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臨床應用,故臨床診斷應根據患者綜合情況選擇適宜的檢查方式。

參考文獻

[1]????? 張軍勝,趙波.多層螺旋CT對膝關節損傷后脛骨平臺隱匿性骨折早期診斷的效果及價值[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8,30(08):96-99.

[2]????? 金呂祥,池航.多層螺旋CT與核磁共振成像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中的診斷比較[J].當代醫學,2018,24(14):156-157.

[3]????? 陳玉權,吳勇江.多層螺旋CT與MRI對膝關節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比較[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7,14(06):252-254.

猜你喜歡
應用價值
企業金融管理應用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