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培酮在發育行為兒科中的應用體會

2020-07-10 17:32賓鏗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精神病受體兒科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148-01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醫學模式已由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影響兒童生命與健康的傳染性疾病和營養不良等疾病發病率顯著下降,代之以影響兒童發育與行為的問題與疾病逐步增加[1]。為解決日益增多的兒童發育及行為問題,經過近30年摸索,我國發育行為兒科學組于2011年底正式成立,翻開了我國兒科學的新篇章。

在發育行為兒科中,較常見疾病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ADHD共患對立違抗障礙、ADHD共患品行障礙、孤獨癥譜系障礙、抽動障礙、情緒障礙等,患病率分別為5%—10%[2]、35%[2]、25%[2]、0.7%[1]、1%-7%[1]、5%-10%[1]。這些疾病患病率之高、受累人數之多,對患兒的生活、學習以及對家庭、社會造成的影響,逐漸受到醫療界、教育界及政府部門的關注。如何有效解決患兒的癥狀,對于患者個人、家庭、乃至社會都尤為重要。

利培酮屬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藥[3],又稱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是一種苯異惡唑類衍生物。目前,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批準用于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礙[4]。在兒童和青少年患者中,利培酮是最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臨床經驗和早期的研究資料表明,本藥治療兒童和青少年的行為障礙安全而有效,可見利培酮在發育行為兒科中的使用有著重要地位。對于該藥在發育行為兒科使用過程中的作用機理、臨床應用、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監測指標等情況,筆者用近10年在發育行為兒科的工作經驗,做簡單的應用體會和分享。

利培酮的作用機理:利培酮通過阻斷腦內多巴胺受體尤其是阻抗D2受體,發揮抗精神病作用。作為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其在D2受體阻斷的基礎上,還通過阻斷腦內5-羥色胺受體(主要是5-羥色胺2A受體),增強抗精神病作用、減少因多巴胺受體阻斷導致的不良反應。利培酮對D2和腎上腺素α1受體有較高親和力、對抗膽堿能H1受體有中等親和力[4]。

利培酮在發育行為兒科中的臨床應用:ADHD合并明顯攻擊行為、破壞和違反規則行為、品行障礙者可在使用ADHD藥物的同時合并利培酮治療;對于精神發育遲滯、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的破壞性行為、刻板行為、自傷行為、睡眠障礙等癥,使用利培酮治療有效。對于抽動障礙、強迫癥或者強迫癥狀、情緒障礙,利培酮的使用也是有效的[3][4]。另外,利培酮可通過改善注意力、操作性記憶和實施功能改善認知障礙[3]。

該藥在發育行為兒科中的用法用量:可用于5歲以上的兒童。從小劑量開始,以后每周增加。國外推薦兒童劑量0.01-0.1mg/(kg.d),分1-2次口服。兒童起始劑量為0.5 mg/d,每5-7天增加0.5 mg/d,指導劑量達到1-3.5 mg/d,分2次服用。對于幼小兒童(體重小于50 kg)的起始劑量為0.25 mg/d,清晨頓服[4]。

利培酮的不良反應:1、抗多巴胺D2受體效應:(1)急性錐體外系反應:利培酮的錐體外系反應率為13%-50%,表現為帕金森氏癥、靜坐不能、急性肌張力性障礙(呼吸肌障礙可導致呼吸困難);(2)遲發性運動障礙;(3)高催乳素血癥:催乳素血濃度>20μg/L定義為高催乳素血癥[3]。表現為:女性溢乳(2.4%)、男性乳房女性化(0.4%)、月經紊亂(月經周期延長或閉經為常見,為50%)、性功能障礙(43%)。少見后果有促進垂體腫瘤發生。2、抗5-羥色胺2A受體效應:精神病和躁狂、焦慮和激越、增加漫波睡眠。3、抗腎上腺素α1受體效應:鎮靜、血管擴張(直立性低血壓)、尿失禁、射精異常等。4、抗腎上腺素α2受體效應:高血壓、快速性心律失常、陰莖持續勃起。5、抗膽堿能效應:視物模糊、心動過速、便秘等;6、抗組胺H1受體效應:代謝障礙(食欲和睡眠增加導致體重增加)、癲癇發作(有輕-中度癲癇發作危險性,發作率為0.3%)、傳導阻滯;7、非神經遞質效應:QT間期延長、肝損害、粒細胞缺乏癥、皮疹[3]。

利培酮的監測指標及處理:1、血常規:抗精神病藥治療可引起短暫性白細胞減少,極少數病例可出現粒細胞缺乏癥,故在開始用藥的4周、8周、12周做血常規檢查;一旦發現應立即停藥,并使用促白細胞增生劑。2、肝腎功能:1月、3月、6月、12月復查。3、催乳素:治療前檢查,而后根據癥狀如出現乳房發育、月經紊亂、性功能障礙等,選擇性檢測。4、心電圖:每年查一次,若QT間期延長25%以上,應停藥。5、腦電圖:每年一次,有癲癇發作史患者慎用。6、垂體MRI:常查垂體磁共振,能增加垂體腫瘤檢出率。7、骨密度檢查:檢測骨質疏松癥。

掌握利培酮的藥理,合理應用于有相應癥狀的兒童,對于緩解疾病帶給患兒及其家長的痛苦,以及安全醫療至關重要。目前,廣大基層單位的發育行為兒科剛剛起步,多數醫師對于疾病及藥物的認識相當有限,即使對疾病能做出初步診斷,但對于如何能更好的使用各種方法(包括藥物)幫助患兒及其家庭解決問題,尚有提升的空間。筆者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使用利培酮處理上述情況,達到滿意效果,希望將此經驗與同行分享,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金星明,靜進.發育與行為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第1版.2014:1.

[2]????? 鄭毅,劉靖.中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防治指南[M].第2版.2015:4-5.

[3]????? 喻東山,葛茂宏.精神科合理用藥手冊[M].第2版.2011:24-25.

[4]????? 蘇林雁.兒童精神醫學[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第1版.2014:447-455.

作者簡介:

賓鏗(1976-),女,廣西柳州人,主治醫師,在職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兒童發育行為。

猜你喜歡
精神病受體兒科
兒科臨床中抗生素的合理應用方法探討
完形填空專練(五)
地氟烷與七氟烷用于兒科麻醉的術后恢復效果分析
精神病
毒蛙為什么不會毒到自己?
安徽推出兒科分級診療規范
我國將恢復兒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如何判斷你的老板是個“精神病”
中樞神經突觸長時程增強現象
β-受體過敏綜合征證治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