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線上教學實踐的問題與對策—以青海大學為例

2020-07-12 08:10孫卿卿青海大學
消費導刊 2020年33期
關鍵詞:青海大學問卷教學模式

孫卿卿 青海大學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末期的基礎設施建設至今已經歷了近20多年的發展,教育信息化將會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本研究以青海大學師生為調查對象,探究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在此基礎上拓展高校線上教學的發展路徑。

本次調查研究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相比較,調查組的研究范圍更為精確,具有一定的區域性,進而提出的建議更具針對性,更加符合該區域線上教學的實踐情況,為區域性高校線上教學工作的完善提出參考性意見。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式、研究設計介紹

本研究方式是調查研究,采取抽樣調查進行定量統計分析,以青海大學全體師生作為研究對象,以院系、班級為單位進行抽樣,當場收回以保證問卷的回收率,使研究更具科學性。

針對學生采用隨機抽樣,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科學設計調查問卷?;趯W生分析框架,根據青海大學線上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學生對線上教學的理解、體會及實踐為切入點,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初稿完成后,經多次修改,最終定稿;第二步,科學設計抽樣方案。調查對象是青海大學在校一萬余名本科生。簡單隨機抽得農牧學院、生態學院、機械學院以及財經學院;之后,隨機抽得17林學、18生態學、18機電和17行政管理,總共人數有156人 ,回收有效問卷為82份,有效回收率為54.0%;問卷采用不記名的方式填寫。以各個學院為單位,簡單隨機發放給個人進行填寫并當場回收;收集問卷。

針對授課教師的判斷抽樣,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科學設計調查問卷?;诮處煼治隹蚣?,根據青海大學線上教學的實際情況,以教師對線上教學的理解、體會及實踐為切入點,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初稿完成后,經多次修改,最終定稿;第二步,科學設計抽樣方案。選擇符合研究人員擬定目標的主觀需求,明確被調查教師人數為30人,有效回收26份,有效回收率為86.7%;第三步,收集問卷。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其有效性,收集有效數據,以便進行后期數據分析。

(二)研究工具、資料收集分析方法

使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2軟件對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相應結論;本研究采用的資料收集方法以自填式問卷為主要形式,采用的資料分析方法是統計分析。

二、統計結果與分析

(一)信度效度分析

運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軟件,針對學生調查問卷進行信度效度檢驗,得到學生問卷的Alpha系數為0.728>0.7,說明學生問卷信度較好,可信度較高;Kmo值為0.773>0.7,說明學生問卷的結構效度良好,問題設置可有效測量所需事物的程度。針對教師調查問卷進行信度效度檢驗,從數據資料可以得到,Alpha系數為0.712>0.7,教師問卷設計信度較好,檢測的數據結果具有一定的穩定性;Kmo值為0.715>0.7,說明問卷效度良好,測量結果與要考察的本研究主題內容吻合度較高。

(二)學生問卷的數據分析

本研究主要針對該校大一、大二、大三年級發放問卷。其中,大一占比約為32.9%,大二占比約為58.5%,大三占比約為8.6%。

針對日常學習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在課前預習方面,發現該校64.6%學生在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會嚴格要求自己,做好課前預習工作,但是仍有35.4%同學沒有跟上教師上課節奏,沒有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在線上課堂回答問題方面,研究發現該校70.8%學生在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會主動回答問題,就總體而言學生課堂積極性仍需提高;在線上授課氛圍方面,45.1%學生認為自己在線上教學的課堂氛圍是比較活躍的,僅有1.2%學生認為線上授課氛圍非常不活躍。

針對線上教學認知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在對線上教學模式的了解程度方面,49.5%學生都有對線上教學模式認知不足的問題,僅有8.5%學生認知是非常了解。

針對線上教學參與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在主動參與線上教學方面,有過參與經歷的學生僅占比約為22%;在線上教學參與的網絡類型與網絡質量方面,85.4%學生參與線上教學多選擇為家庭無線,網絡質量以一般及不太好居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課堂體驗;在課后回顧方面,研究表明該校大部分學生在線上教學期間不會主動進行課后回顧,而主動進行課堂回顧的學生僅占比約為25.6%;在把握知識方面,對知識有較好掌握的學生占比約為40.2%。

針對線上教學態度調查情況進行數據分析,研究發現,56.1%學生認為線上教學該模式應持續開展,并且還48.3%學生認為線下教學的課堂氛圍比較好。

(三)教師數據的問卷分析

參與本研究的教師學歷多為碩士,占比約為69.2%,職稱多以講師和副教授為主,兩者占比之和約為88.5%。

針對線上教學方面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教師在線上教學使用平臺較多的是騰訊課堂,約占比20.2%,之后使用較多的平臺依次是QQ、微信、慕課、釘釘,占比分別是14.9%、13.8%、13.8%、12.1%;有61.5%的教師平均每天授課時長為小于一小時(不包括一小時)。

針對教師自身方面的數據分析,在自身心里方面,發現大部分的教師認為自身的是比較適應線上教學模式的,占比約為69.2%;在課堂效能方面,互動方式是以簽到點名和發送彈幕為主,兩者占比均為22%,互動頻率為一般,互動效果是令教師比較滿意的,占比約為65.4%。在線上教學互動方式與互動效果的交叉列聯表中,可以看出教師評判師生互動是否良好的標準主要取決于簽到點名和發送彈幕兩種互動方式;在課堂授課效果方面,通過調查研究,教師認為線上教學存在的優勢主要有五個方面,分別是線上教學能超越時間空間限制、學習資源能“無限復制”、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間安排靈活以及線上教學能夠更好把控課堂學習進度,占比分布均勻;教師認為線上教學存在的劣勢主要有五個方面,分別是教師自身對互聯網難操作、難掌握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對教師視力有影響、難調動教師課堂上的激情,以及難調動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有38.9%的教師都認為線上教學難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還25.4%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對其自身視力有影響。

(四)高校線上教學實踐問題總結

1.高校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學生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習積極性不高。高校在疫情期間開展線上教學,相較于線下教學而言,學習空間較為松散,導致學生疏于對學習的自我管控,同時也缺少對學生主體的監管,使得在長時間線上教學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所下降,學習效能有所降低;第二,各種軟件平臺使用疲勞。教學平臺種類繁多,且軟件互動性較差,主要表現為平臺之間的兼容性,使得學生產生使用疲勞的現象;第三,硬件設施較弱,在疫情期間學生線上教學網絡卡頓問題顯著,影響學習效果及師生的深度溝通;第四,對教學平臺的了解程度不充分。學生對線上教學模式的了解度低、熟悉度低,導致學生在線上教學體驗較差,使得對知識掌握度不高,影響學習活動的正常開展。

2.高校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教師存在的問題

第一,難掌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此次開展線上教學實踐活動,雖然課堂內容不受時間、地域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但是教師難以掌握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的變化,致使授課教師的教學工作難以有效開展;第二,授課教師的身體素質有下降趨勢。此次調查發現,在疫情期間由于較長時間的線上教學授課,長期處于網絡視覺疲勞狀態,教師的視力狀況或多或少會產生變差的情況以及身體素質下降的現象;第三,課堂把控度較低。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存在時空的不對等性,致使授課教師難以有效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難以有效把控課堂整體進度。

三、高校線上教學實踐的對策

(一)針對高校學生的建議

首先,學生要主動調動自身在線上教學期間學習時的積極性。課堂踴躍發言,積極參與到教師的課堂設計和討論中,實現自身課堂效用最大化,同時減少疫情對自身線上學習的負面影響,降低學習時的焦慮感、緊張感。

其次,學生應不斷優化自身的學習方式,擬定每天的學習清單。其涉及到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習重點等多個具體方面,保證高效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溫故“舊知識”;在學習完成后,要及時記下自己的學習疑點,再逐個解決并整理建構知識框架。

(二)針對高校教師的建議

在教學方法上,采用啟發引導式教學。針對研究中發現的問題,尤其需要采用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將空間差異性的教學內容具體化、現實化,借助“云提問、云討論、云連線”的形式,架構多個問題的聯系與辨析,激發學生對課堂的好奇心,逐步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從而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在教學模式上,采用融合式教學。通過此次線上教學的深刻實踐,使得高校授課教師更加明確要不斷調整自身的教學模式,加快傳統教學與線上教學融合,調動學生課堂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強互動,促使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教師應多組織校內實踐活動,以“互聯網”為載體,促進學生對其的認知度。

在教學檢測上,采用學測試教學。面對線上教學存在的弊端,教師要注重學與測相結合,開展經常性的學業測驗,才能時刻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也便于后期授課任務的安排和布置,做到“全校師生一盤棋”的良好效果。

在教學方式上,采用綠色式教學。由于線上教學不同于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在時間、空間上具有一定的差異,在此種情景下,教師更要積極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不斷學習相關網絡技術和軟件技能,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在特殊時期要確保線上教學有序開展,必須做好統籌規劃、合理安排,科學完成線上授課工作,同時高校也應關注授課教師的身體素質。

四、總結與思考

本研究以“互聯網”為載體,運用了調查研究的方式,針對青海大學本科生及授課教師展開相關探究,設計學生問卷與教師問卷相互補充,從基本信息、線上教學的學習情況、線上教學模式認知、線上教學參與情況、線上教學態度等進行師生雙向研究,描述和分析了特殊時期高校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對線上教學實踐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為提升高校線上教學質量提供理論支撐,助力高校線上教育的未來發展。

猜你喜歡
青海大學問卷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作者聲明
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與腫瘤大小的相關性※
青海大學高原醫學中心介紹
問卷網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問卷大調查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問卷你做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