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農產品價格與CPI關系研究

2020-07-12 12:14彭緒山王樂
消費導刊 2020年19期
關鍵詞:價格指數波動價格

彭緒山 王樂

寧波財經學院

近年來農產品價格的暴漲給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從而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特別是2019年,豬肉價格從多年的16元的穩定價格上漲到35元,而且居高不下,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消費水平和生活水平。因此,研究農產品的價格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關系,對分析我省的通貨膨脹、穩定物價,方便政府領導及相關主管部門了解居民的消費水平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一、農產品價格與CPI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是居民在一定時期內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的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可以用來觀察和分析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對居民實際生活費支出的影響程度。在我國,CPI由涵蓋全國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食品、個人用品及煙酒及用品、衣著、居住、醫療保健八大類因素構成。當前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設計,加重了食品價格影響的比率,而食品價格的變動可以帶動農產品價格的變動。

農產品價格即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Agriculture Price Index,簡稱 API),是反映一定時期內,農產品生產者出售農產品價格水平變動趨勢及幅度的相對數。我國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包括農業產品、林業產品、畜牧產品和漁業產品共四個大類,包括林產品、園藝、谷物、棉花、油料、牲畜、家禽、水果、糖料、中藥材、禽蛋、蔬菜、奶類、海水產品和淡水產品共15個中類指數以及30個小類價格指數和180種代表產品的價格指數。

二、農產品價格與CPI的關系

(一)CPI及API的影響因素

影響CPI的主要因素有市場供求、貨幣發行量、成本推動、經濟結構。影響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因素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農產品成本的波動引起農產品價格的波動;另一方面是外部因素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如自然災害、疫病的影響,或者是市場信息、國際市場的影響。

(二)農產品生產價格的波動對CPI指數的影響

在研究中可以得知,農產品價格的波動對CPI有直接影響,因為CPI構成中,有農產品的重要因素存在。CPI中農產品價格最為重要的影響為糧食消費、豆制品消費、肉禽消費與淀粉消費等。在核算的時候,將此類費用納入其中,進行分析。當農產品的價格上漲時,CPI也會呈現上漲態勢,但農產品的價格波動遠遠大于CPI的波動。當農產品價格波動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會對CPI中的食品類指數造成直接影響。

另外,農產品價格變化還會通過影響其他類型消費品價格的變化頁間接影響CPI的變化。一方面,當主要的農產品價格上漲時,一定時期內也會帶動其他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另一方面,農產品作為許多加工產品的原材料,當其價格上漲時,會通過成本轉移,使其下游產品如食品、谷物、飼料等相關產品的價格發生變化,從而最終推動CPI總體水平的上升。

(三)農產品價格影響CPI的傳導機制

1.農產品價格波動直接影響CPI指數。農產品價格對CPI的直接影響是通過CPI構成中的食品消費價格進行傳導的。CPI構成中的商品和服務中食品類消費價格占到全部CPI權重的三分之一,而食品消費的價格變化對CPI的影響較大。

2.農產品價格變化也可以通過影響生產者的物價指數(PPI),再傳導到CPI指數。PPI,是衡量工業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標,它是國家制定經濟決策和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依據。在編制PPI的過程中,其產品價格調查涵蓋了39個工業行業、186類產品。PPI的一般計算方法是,首先運用算數平均法計算各類代表品的基期和報告期平均單價,然后計算各單項代表品的出廠價格指數,最后用各類產品的權重乘以各單項代表品的出廠價格指數。

3.農產品價格波動通過影響勞動力的成本再傳導到CPI指數。當農產品價格上漲時,會引起人們生活消費品價格上漲,從而引起工人消費價格的提高,工人消費價格的提高,工人工作的成本價格也會上升,最終導致CPI的上升。

三、近一年來農產品與CPI的變化情況分析

1.近一年來物價指標增長提速,農林牧漁逐步提升。在2019年4月,我國CPI同比上漲2.5%,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4.4%,影響CPI上漲約0.34個百分點;1-4月農產品進口額同比增加9.6%,其中食用植物油與水果進口增幅較為顯著。隨著豬價的逐步上行,由原價每斤16、17元漲到現在的35元,上漲幅度剛好翻翻。行業整體回報率及利潤情況將顯著提高。

2.除豬肉外,其他肉蛋白農產品包括雞肉、水產、雞蛋價格近一年都將維持上漲態勢,但漲幅不大,對CPI的正貢獻度逐步拉大。雞肉方面,雞肉供給擴張規模有限,難以彌補豬肉供給下滑的缺口,國內肉類蛋白供不應求仍是主要原因,雞肉產品之后較長時間易漲難跌。

3.蔬菜方面,當前價格指數處于周期低谷,影響CPI下降約0.27個百分點。從其生產特點來看,未來幾個月大概率是處于上漲態勢,蔬菜價格有望12月后拉動CPI微增,彌補9月以來下跌的缺口。鮮果方面,水果批發價從2019年6月達到高峰之后,出現大幅回落,當前依然處于下行區間。目前來看,10月份鮮果價格影響CPI下跌約0.01個百分點,由于當前鮮果價格已經處于低位,與前一年基數相差較大,未來對同比CPI的影響大概率為負,不過從目前的價格來看,CPI變化幅度大概率會控制在0.1個百分點內,影響并不明顯。

4.白糖行業具備顯著周期性,業績上行依賴糖價上行。2018年我國內糖產量占總消費量的66%,其余由進口或走私滿足。自16年開始,我國自產糖產量已連續遞增三年,推測19年是產量出現拐點的一年,2020-21年蔗糖產量將處于減產周期,糖價開啟上行趨勢。

5.飼料行業競爭白熱化,養殖一體化模式已成趨勢。16年我國飼料產量為2.09億噸(+4.54%),二十年復合增速6.8%。期間我國小規模飼料企業加速退出,09年至16年我國飼料企業由12291家下降為7047家。但單位飼料企業產量顯著提升,由2009年的1.21萬噸提升到2016年的2.97萬噸,這意味著飼料企業間的橫向并購整合加速,并進一步摸索養殖一體化發展模式。

四、相關建議

1.政府應該允許一定程度的物價上漲。適當范圍的漲價,可以刺激消費和生產。一方面,當農民看到某些農產品有一定幅度的價格上漲,會慢慢地轉型農產品的生產,這樣是有利于經濟生產。另一方面,當物價一定程度上漲時,居民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不會漲到他們難以接受的程度。

2.CPI的上漲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當CPI上漲時,自然會引起農產品的價格上漲,但是一旦CPI上漲的幅度過大時,超過居民的承受力時,這種商品的購買力反而下降,居民對此種商品不消費或消費相對會減少。

3.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加強各地區農產品之間的流通,減少農產品價格波動對整體物價波動的影響,從而減少CPI的波動影響。建立省、市級農產品批發市場,引導農產品從小城鎮市場向中心城市轉移,疏通農產品物流環節,促進農產品的流通。

4.加強農產品價格的秩序穩定。政府可以采取措施保持農產品價格穩定,均衡市場供應,防止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從而促進農業產業良性發展。

猜你喜歡
價格指數波動價格
2020年12月中國稀土價格指數及四大功能材料價格指數
羊肉價回穩 后期不會大幅波動
微風里優美地波動
2019年國內外油價或將波動加劇
干濕法SO2排放波動對比及分析
8月百城價格指數環比連續16個月上漲
7月百城價格指數環比連續15個月上漲
價格
各種價格指數
價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