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疫產品包裝設計在后疫情時代的應用

2020-07-13 02:04
河北畫報 2020年20期
關鍵詞:口罩防疫防控

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一、背景

(一)防疫產品日?;?、普及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面對未知的病毒,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保護自己,用酒精、洗手液等給物品消毒來抵抗病毒。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沒有完全了解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它仍然以我們未知的方式和規律進行變異。雖然我國目前對于疫情防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未來幾年我們可能仍然會處于疫情防控的常態之中。而且由于經歷了這次疫情,使得大部分人比之前更加注重個人衛生以及日常的殺菌清潔。由此,不僅防疫產品的需求量會大大增加,它的包裝設計也應該更多地考慮到用戶的身份及使用場景。

(二)人們對防疫產品有視覺體驗要求

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人們對于防疫產品的關注點更多在于質量。而如今,疫情已經延續了一年多的時間,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導致了人們對于防疫產品需求的常態化。所以,人們對于防疫產品的要求也更多地轉向了視覺體驗。2021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觀眾都戴著特別制作的“新年口罩”。這些口罩不同于以往白色、藍色的口罩,而是將材料改成了紅色、黃色等更加喜慶的顏色,并且印上了代表新年的圖案。節目播出后,這種特別制作的口罩廣受歡迎,更有許多人希望可以買到這種口罩。由此可見,如今人們對于防疫產品更多的是希望視覺效果的改變與創新,在長期使用這些防疫產品時,增加美的視覺體驗,創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

(三)防疫產品材料急需環?;l展

前面“背景一”所提到的防疫產品逐漸日?;瘡亩鴮е滦枨罅恐饾u增加。需求量的增加則進一步導致防疫產品丟棄量的增加。而可降解的廢棄塑料和無紡布的降解時間少則幾個月,多則兩三年,不可降解的廢棄塑料則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特殊處理才可以正確環保地被回收或者降解。這其中的成本與損失以及對環境的破壞是難以估計的。而如今防疫產品的廢棄量成倍增長,其所導致的回收處理損失與成本也在成倍增長。所以,在當下以及后疫情時代,防疫產品材料向環保材料改革進軍是必然趨勢,也是迫不及待。

二、目的意義

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防疫用品不能僅僅局限于疫情防控效果,在外觀及使用過程中的設計制作需要更多地考慮到用戶的身份與使用場景、更應該關注使用者及周圍人群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在材料上也更應該符合當下低碳綠色、可回收降解的全球環保趨勢,使防疫用品更具有人文關懷并滿足受眾群體對美觀、時尚、健康的長遠追求。

項目研究不僅要改革現有防疫用品的包裝設計,也要通過更新改革為今后的包裝設計與日常防疫用品的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使設計不再停留于藝術層面,不再讓人們感覺遙遠,讓設計更多地為實用美觀服務。

三、研究方法

(一)問卷調查

項目初期我們通過發放問卷的方式收集了初步的信息。通過分析總結問卷結果,我們發現大部分人對于防疫用品的使用舒適度有更多的期盼。這些人通常是需要長時間使用防疫產品,或者高頻率使用防疫產品。如醫院的醫生、護士,商場的銷售、安保、保潔人員等等,由于工作原因他們接觸的人員不僅多而且密集復雜,所以需要長時間佩戴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產品。所以對于防疫產品的舒適度要求更高。

由于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階段,所以我們擴大調查范圍再次進行問卷調查。新一次的調查結果發現:外觀改進需求這一項的支持率有了明顯的提升,與舒適度改進需求的支持率基本持平。而這一次需要外觀改進的人大部分是年輕人。就目前的國內形勢來看,口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年輕人更希望在這樣的趨勢下,既然不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到疫情前不戴口罩的狀態,那么他們則希望在保證防護效果的前提下,讓口罩更有個性。甚至在調查中也有30%的人表示每次出門看見大家都戴著口罩,十分影響心情,更多的則是對于疫情的無奈。而這樣的心態對于戰勝疫情以及后疫情時代下人們的生活是十分不利的。

(二)實踐研究

總結問卷調查所得出的結論,我們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理分析,并制定了一套防疫產品工藝及包裝的改進方案。通過制作不同表現形式的設計圖,我們發現了改進過程中的許多問題。如產品設計中的人體工程學是否正確合理、產品包裝的多樣性是否可以滿足不同使用場景。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查閱了相關資料并與專業人士溝通,最終確定了改進方案。

1.口罩結構

采用“穿戴式”改進方案,增加受力面積,避免勒耳,方便長時間佩戴。掛繩采用松緊口設計,可以自由調節。

2.口罩外觀

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喜好和潮流,設計不同圖案,同時制作立體口罩。增強視覺效果,增加佩戴興趣。

3.環保包裝

包裝材質采用再生紙制作,方便降解與回收,符合綠色健康的全球環保趨勢。

4.包裝結構

流體類防疫產品的包裝改用膠囊式,定量使用,方便傾倒與攜帶。

四、發展現狀

(一)國內發展現狀

由于疫情防控的常態化趨勢,以及市場需求和健康需求的不斷攀升,目前已經有一些科研團隊和生產廠商開始對疫情相關產品進行創新研發或改造。比如目前網上發布的用于傳染性疾病護理的智能機器人,用于體溫檢測、消毒清掃的智能機器人等,這些研究有助于降低相應職業人群的工作風險;還有用于公共出入口體溫檢測的“檢測倉”設計,有助于快速識別發熱病人、解決“測溫不準”問題以及減少檢測人員負擔;“無人駕駛消毒車”為社區噴灑消毒劑并播放防疫知識,減少人員出行工作量;打印有自己臉部局部照片的口罩,應對疫情防控期間的部分設備設施的人臉識別、人臉解鎖功能……這些產品設計,目的都在于通過優良的設計,使疫情消弭于未形,并將消毒、隔離產生的時間成本、心理成本降到最低,最大可能地減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產生的影響,包括人與人的溝通交流以及人自身面對病毒時的身心影響。這一系列產品設計是疫情防控關鍵時刻的應急攻關作品,有明確的功能導向,體現了設計師面對公共衛生事件時的專業探索。同時,也在更深的意義上體現了設計的本質和價值,著眼生活所需,構建更好的生活。而且這種“好”,并非物質消費的豐裕迭代,而是對生活本質的把握,包括維系生命健康,維護個體尊嚴,維系親和互助的關系,實現對個人以及相關工作群體、生活群體的人文關懷。

(摘自——央廣網《防疫產品設計:轉“?!睘椤皺C”》)

(二)國外發展現狀

國外對于疫情防控在設計方面所做出的改變與創新主要在產品設計方面。如設計“體溫和血氧測量儀”可在家里、辦公室和零售場快速檢測是否有人顯示出COVID-19病毒的潛在癥狀?!跋眷俣贰痹趲酌腌妰认《?、灰塵、螨蟲和細菌,并通過超細蒸汽凈化衣物并消除褶皺。雖然這些產品還沒有大批量的在市場銷售,仍然停留于設計、實驗階段。但是不可否認這些產品的設計思路為后疫情時代下我們生活用品的改良與發展提供了新思路、開拓了新道路。

五、結語

目前防疫產品的設計與創新改革已經提上日程,改革與創新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伴隨著全球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我們也即將步入后疫情時代。產品的包裝設計與創新工藝也定會成為人們長久思考的問題和長期發展的方向。雖然現有的防疫產品包裝設計和創新工藝研發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較為成熟的研究文獻更是鳳毛麟角。但通過這次疫情,人們對于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安全的意識不斷增強,防疫產品也必將逐步成為我們最常見的生活用品。這也代表著,在后疫情時代,防疫產品會融入我們的生活,而我們的生活也需要融入防疫產品。我們要將現有的生活習慣、生活理念、環保趨勢與防疫產品融合。不能讓防疫產品與我們的生活相互遷就。我們要通過設計傳遞情感與溫度,不僅要讓防疫用品不再影響我們的生活與心情,而且要讓防疫產品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這也正是我們通過這次課題研究所想表達的思想與觀念。

設計與創新永遠在路上,疫情防控也永遠在路上。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二者之間周旋盤桓,將疫情防控的“危機”變為“機遇”。為后疫情時代中,設計的發展目標與變革方向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歡
口罩防疫防控
“豪華防疫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責
春節防疫 不得松懈
豬常見腹瀉病癥狀及防控
防疫、復工當“三員”
守牢防控一線 靜待春暖花開
防控疫情 從我做起
戴口罩的苦與樂
因為一個口罩,我決定離婚了
俄羅斯的防疫“宅”假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