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蜜午睡中的小危機

2020-07-14 08:27紅鳴
家教世界·現代幼教 2020年6期
關鍵詞:小西小朋友情境

紅鳴

眾所周知,午睡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從幼兒生理學角度看:幼兒每日在園時間長達10個小時,這中間需要一定的放松和休息,幼兒午睡就能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午睡時幼兒的呼吸會變得深長,心跳的速度也會較活動時緩慢,全身大小肌肉都能得到放松。另一方面,幼兒期是人一生中骨骼生長發育最為迅速的階段。如果在睡眠狀態下,幼兒體內內分泌系統釋放的生長激素將比平時增加接近3倍。所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是幼兒在園健康成長的有力保障。

然而,幼兒園老師因為工作的忙碌,對幼兒午睡環節的價值以及潛在的危機認識不足,睡前睡后組織隨意,甚至利用幼兒午睡的時間做其他的事情,導致了幼兒午睡期間安全事故的不斷發生。在2010年至2015年間,全國在園幼兒午睡死亡人數多達17人。本文結合工作實際經驗,從幼兒睡前、睡中、睡后的管理流程中,梳理安全案例,提供解決措施。

一、情境再現

情境一:中二班活動室,大部分小朋友已經午餐結束,并跟隨老師外出散步后回到午睡房。明明小朋友慢吞吞地把最后一勺飯送到嘴里還沒來得及咽完,就被老師拉進午睡室。四十分鐘后,熟睡的明明突然嗆了一下,一陣劇烈的咳嗽后吐了起來,嘔吐物中有大量的飯粒。

情境二:小一班的午睡房非常安靜,孩子們大多進入了夢鄉。小西怎么也睡不著,翻來覆去,又怕老師批評。她想起來口袋里還有一些圓圓的小珠子,那是媽媽給她買的小皮鞋鞋面上的,亮閃閃的,很好看,小西就把它們摳了下來。趁著老師不注意,小西把這些小珠珠一個個塞進了右邊的耳朵里。傍晚,回到家的小西告訴媽媽耳朵疼,媽媽帶她去了醫院,才發現耳朵里的塑料珠珠。

情境三:大三班的朱老師在午睡巡查時,感覺到萌萌小朋友有些異樣。萌萌的奶奶在送孩子入園時曾告訴老師,孩子有些不舒服。朱老師急忙走到萌萌身邊,發現她雖然閉著眼睛,可是嘴角有白沫。掀開被子一看,四肢有輕微抽搐,摸摸孩子的身體有些發燙。朱老師立刻抱起孩子到社區的醫務室,醫生診斷為高熱驚厥。

情境四:起床時間到了,中班的保育員老師一邊整理床鋪,一邊催促著剛醒的孩子:“起床了,我們比一比,看誰的動作快!”亮亮慌慌張張起了床,走出午睡室,腳下一絆一頭撞到桌角,額頭撞起了一個大包。

二、分析與策略

(一)睡前準備

一般來說,經過一上午的游戲和學習,幼兒身體的消耗相對比較大。午餐時,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會有好胃口,吃飯比較香甜,二十多分鐘就能用餐完畢。也會有一些像明明這樣的小朋友吃飯比較慢,他們總是班級里的最后一個。大家都知道:吃下去的食物在我們人體內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行消化的。如果我們在吃飽的情況下馬上躺下睡覺,非常容易引起食物從胃部的反流,就可能會發生像明明一樣的嘔吐,情況嚴重的還會堵塞氣管引起窒息。另外,當孩子們入睡之后,身體其它器官都已進入了“休息”的模式,只剩下腸胃還在被迫“運動”,這會直接加重幼兒消化系統的負擔,對幼兒的身體健康也極為不利。

所以,幼兒午餐結束后,老師要督促幼兒飯后漱口,并檢查幼兒口腔內是否有食物殘查。教師此時不應組織幼兒立即午睡,如果幼兒在飯后較為興奮,可以組織孩子進行一些安靜的游戲或者帶領幼兒散步約15分鐘。這樣既可以幫助幼兒安定情緒,還能促進食物的消化。

(二)睡間管理

當教師組織班級幼兒午睡時,因為幼兒年齡特點、個性特點的不同,不是所有幼兒都會即刻入睡。在工作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幼兒入睡會較慢,而有的孩子醒來會比較早。他們躺在床,上覺得無聊,小手便會忍不住有各種各樣的小動作。幼兒在戶外活動時喜歡撿一些小物牛,比如:小石子、小樹枝等作為寶藏裝進小口袋,還有的將小玩具、發卡、甚至從家里帶來的小豆豆都裝進小兜,這些都是孩子無聊時極好的玩具。他們會趁著午睡時老師不注意,把這些小東西悄悄拿出來,藏在被窩里玩,玩的過程中可能就會像小西一樣試著把它們塞進自己的耳朵、鼻子、嘴巴里,導致危險事故的發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決定的。3歲左右的幼兒大多正處于細小事物的敏感期。他們通常會喜愛玩一些細小的、或者是有洞洞的物品。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在睡前和醒來會感覺無聊,通過擺弄這些東西作為消遣。同時,他們又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才會導致一些危險事故的發生。

所以,在幼兒進入午睡室時,教師最好準備一個“細小物品筐”,提醒幼兒將手中或者口袋里的發卡、皮筋、珠珠、硬幣等放入小筐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也可以在睡前組織類似“小寶貝來聚會”的游戲活動,將幼兒攜帶的小物件收起來集中保管,讓幼兒通過游戲活動了解到午睡時玩東西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從而樂意將自己手上的“小寶貝”和小伙伴們的“小寶貝”放在一起。

除此之外,午睡過程中教師還要加強巡視。有些教師在幼兒午睡時麻痹大意,常常利用這段時間撰寫教案、玩手機,忽視了安全管理,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當幼兒入睡后,教師需要每十五分鐘一次的巡回檢查,動作輕盈,說話輕聲,保持寢室安靜。關注幼兒有無小動作,細心觀察幼兒的身體是否出現不適,特別是發燒吃藥的幼兒,及時做好午睡觀察記錄,保證在第一時間、以最快速度到達發生意外的幼兒身邊。

教師在午睡巡查中,還要注意糾正幼兒不良睡姿。趴著入睡,對心肺,腸胃及膀胱等臟腑器官的壓迫較重,當幼兒臉向下趴著睡覺時,很容易被被褥捂住嘴巴和鼻子,甚至發生猝死。幼兒另一個不良睡眠習慣是蒙頭入睡。幼兒的頭蒙在被子里,新鮮空氣進不來,幼兒吸入的氧氣會越來越少,同時呼出的二氧化碳會越來越多。當二氧化碳達到一定濃度時,幼兒就會出現頭疼、或者全身無力的癥狀。所以,教師在巡視過程中一定要留心那些喜歡趴著睡、蒙頭睡的孩子,在盡可能不影響他們睡眠的情況下,輕輕幫助孩子調整睡姿為右側臥或仰臥,以保證幼兒能睡得安全和舒服。

(三)睡后指導

起床活動是幼兒午睡環節的結束。根據腦生理研究:大腦皮層的活動規律,具有起動調節的特點。當幼兒從午睡中醒來,大腦皮層的活動效率較低,如果此刻立即起床進入下一活動,就容易出現像亮亮一樣摔跤的現象。

教師可以把幼兒睡后的指導重心放在喚醒。起床時間到了,午睡室可播放幼兒熟悉的鋼琴曲或輕音樂,營造溫馨輕松的環境氛圍。對于起床困難的幼兒,教師可以走到床邊,邊輕聲喊著孩子的名字一邊輕輕拍拍孩子的肩膀或者胳膊,輕柔地喚醒幼兒。當大多數幼兒已經醒來并穿好衣服,教師可帶領他們一起做起床操。幼兒躺在床上,教師帶領幼兒做點頭、轉頭、搓手、搓臉、搓耳、轉肩、擴胸、上舉手臂、左右腿部運動等動作。動作的幅度可以由小到大,身體運動的路線可以由,上到下,最后由局部運動到全身運動,以此達到喚醒的作用,為幼兒下午活動的精神飽滿,做好充足的準備。

三、成效與體會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幼兒午間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看似風平浪靜的午睡環節,教師要防患于未然,把保障幼兒健康安全作為頭等大事,通過幼兒午睡前、午睡中、午睡后的認真觀察、正確指導、及時解決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為午睡安全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小西小朋友情境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找茬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