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河之緣

2020-07-14 04:58王霞
鐘山風雨 2020年3期
關鍵詞:古運河淮安大運河

王霞

小時候喜歡讀書。那時候藏書貧乏,僅有的一些書,不論看懂看不懂,都會翻來覆去地看。記得家里有一本古舊的《唐詩三百首》,因為合轍押韻,朗朗上口,所以就背了不少,偶爾會向母親炫耀。

背到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有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母親聽了,就說:也下揚州。我給你講個古,隋煬帝下揚州吧。于是我知道了隋煬帝,知道這個皇帝為了到揚州看一棵花樹,竟然就挖了一條河。

長大以后,我住在南京,成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京杭大運河和金陵古城擦肩而過。每一次出行,似乎都能與大運河有交集。

遠的不說,就是江蘇境內,就有徐州、宿遷、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這些人文薈萃、經濟繁榮的諸多運河城市。而沿河分布的那些富足的小鎮鄉村,更是如點點繁星。

在洪澤湖東岸的千年古堰——高家堰,我著布衣布鞋,漫步古堰。這段古堰通稱洪澤湖大堤,俗稱“石工堆”,被譽為“水上長城”。它是大運河水利工程的重要歷史見證和寶貴遺產,2003年被江蘇省確定為全省推薦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六個條目之一。

那古老的碼頭還在。壘土而成的高臺在新修筑的堤壩的對比下,顯得低矮,就那樣靜靜地匍匐在那里。我一步步踏過去,隔著布鞋的軟底,雙腳似乎能感受到土壤的溫熱,那是千年歷史煙塵的溫度啊。

在運河之都淮安古城,我站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隔著不算太寬的馬路,將目光專注地投射在那所名聞遐邇的鎮淮樓上。

這座樓不高,磚木結構,單體,也不雍容龐大。大約三十幾米寬的臺基高高的也很厚重,中有城門。一束光正從那看起來幽深如眼的門洞中透過來,明亮異常,使得那個黃昏有了特殊的韻味。

臺基之上是二層山樓,從我這個角度看過去,青磚紅窗處,飛檐高挑,有了幾分睥睨天下的味道。

這座樓,始建于北宋年間,原為鎮江都統司酒樓?!岸蠼敝獩_,為南北交通之孔道”??v貫淮安全境的大運河,便是當時南北交通的命脈。南糧北運,要從運河穿長江,越淮河,才能北上。漕運船只均以抵達淮安視為安全。彼時,無論文武官員、顯宦世家、巨商富賈、文人墨客和僧道名流,都要登樓祭酒,以慶幸運。至元代,淮安“置總管府,用以控制南北舟車轉輸”,樓上便懸掛“南北樞機”“天澈云衢”的金字匾額。到了明代,樓上置有“銅壺滴漏”用以報時,故又名“譙樓”。后又置大鼓專司打更、報警,故又稱為“鼓樓”,清代為鎮壓淮河水患,始名鎮淮樓。

這些年,風風雨雨。在這座因漕運而著名的江淮名城中,它雄踞水城要地,已然成為古城淮安的象征性建筑了。

從樓右側拾級而上,過二層,直抵最高一處。幽暗的室內,臨窗北望,熱鬧的遺址廣場后是新修復的“總督漕運部院”。中國目前規模最大、規制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漕運府衙機構,正在呈現歷史應有的本來面貌。

遙遙看過去,畫梁雕柱,飛檐翹角,雖在周遭現代高樓的包圍中,依然還有著大氣恢宏的氣勢。

“凡湖廣、江西、浙江、江南之糧船,銜尾而至山陽,經漕督盤查,以次出運河,雖山東、河南糧船不經此地,亦遙稟戒約。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陽實屬咽喉要地也?!边@是《重修山陽縣志》中的記載。山陽,現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在民國以前稱山陽縣,為唐代楚州治所所在,明淮安府治所。

當時,千萬艘糧船銜尾而至淮安楚州,由末口入淮北上。糧船卸載之后,再從河下裝滿鹽運往南方各地,何其浩浩蕩蕩。南糧北調、北鹽南運都要途經淮安楚州,使淮安楚州成為漕運、鹽運集散地,客觀上形成了在漕運史上的特殊地位。

這座坐落于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的古城,九省通衢,七省咽喉,南船北馬,交匯于此。古淮安因此而日益興盛起來,這座水運碼頭成了店肆酒樓鱗次櫛比,“市不以夜息”的繁華鬧市。

淮安的繁榮得勢于淮安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就是說得益于漕運,當然依靠的也是大運河。

漕運是我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據《辭?!丰專轰钸\者,水道運糧也。用今天的話來說,它就是利用水道調運糧食的一種專業運輸。水與糧是人生存不可或缺的,所以,漕運也是王朝興衰的命脈。這條命脈也依附在滔滔運河水上。

在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242年建城史的古城高郵,我曾登上盂城驛鼓樓。細雨迷蒙中,放眼歷史長河里驛馬奔馳的煙塵;也曾走訪竺家巷,在小巷深處的汪曾祺故居與汪先生的家人敘話。

從故居小巷走出,拐過去不遠就是古運河。古運河穿城而過的高郵,河道支流遍布整座城市,眾多河灘分布東西,是一座名副其實因水而興的城市。

這一段河面比較狹窄,河上有一座古雅的廊橋,此刻停了幾輛三輪車,成了避雨的車棚。兩岸民居青瓦灰墻,間隔著草木蔥蘢,有一樹一樹的木槿,還在不管不顧地開著。嗯,就應該是這樣寂靜安然的小城,才能讓那漂泊在外的游子,相望而不相忘,把萬般鄉愁盡化作筆端百味百人。

在因東晉太元十年(385)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謝安于此筑埭,造福于民而得名的邵伯古鎮,我走過頭南尾北的條石街。散落街巷中那些精巧細致、布局優雅、風格獨特的明代建筑,彰顯著運河城市所蘊含的人文價值。

坐在臨河的餐館,品嘗著肥美的小龍蝦。河岸邊停泊的漁船,隨著水波緩慢地搖擺,船上的人在忙碌著手中的魚蝦。曾經是京杭運河線上聞名遐邇的繁華商阜,如今以它的古街,古宅,古碼頭,美食美景,以及優雅幽靜的自然環境成為游人眾多的旅游佳地。

2019年一個碧空如洗的春日,我駐足在風景如畫的揚州三灣濕地公園。目之所及,怡紅翠綠。春草葳蕤中,成行成排的雞爪楓如火焰一般,紅得嫣然。

這里位于揚州古運河三灣段,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水利風景區。它以運河三灣及周邊濕地風光為依托,因地制宜地配置人文景觀及休閑設施,從而形成了大型生態人文景區。聽說景區規劃建設是以揚州的高旻寺和文峰寺為端點、以古運河為軸線、以運河三灣風景區為核心,以充分彰顯水工技藝和運河文化。

雖然是假期,這里游人并不算多,或許也是因為公園的面積大。在美麗的山光水色中,三三兩兩的游人盡顯悠閑。年輕的多是成群結隊,更多的是扶老攜幼的舉家出游。

沿水而行,依路就彎,在造型古樸大氣的聽雨榭前,讓那造型別出心裁的剪影橋與古運河定格為手機中最美麗的背景——碧水藍天,紅橋飄逸。換一個視角,可以看到遠處的凌波橋如仙女揚起的水袖,——從水面揚起,又停落在水岸。不由得又想起前面看到的琴瑟橋。與人們通常概念中的橋有點區別,這座橋不是平直的,它是可以叫做折橋或者彎橋的。木板橋面貼水揚起,而后彎轉。水面的那一段像極了一張古琴——潔白的橋欄和天篷宛若琴弦,而木質橋身與橋墩仿若琴體和琴枕?!奥晜髑偕L生枕,影瀉瑯玕月滿庭?!边b想明月之夜,這兒必然是琴瑟從容,歲月靜好,一如我們現在的生活。

這些橋與河,是那樣和諧地緊密相依。這流淌了千年的運河,從人力而來,卻融于自然,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人離不開水,水潤澤了大地,繁華了人間,也才有了存在的意義吧。而源遠流長的大運河,不僅記錄著國脈與文脈的世代賡續,也已沉積為泱泱中華厚重的民族文化與精神。

繼續慢行,走過軟如錦緞的草坪,走上曲曲折折的木橋。前面是高高臺上木制半圓頂的小屋,好些孩子歡蹦著跑進去,這是觀鳥屋。大運河的水澤覆蓋著這方土地,水草繁茂。閑鷗野鷺,飛鳥鳴禽,它們在這里有棲息的草木,有自由翱翔的天空,讓大運河的風韻多了幾分明快和熱烈。

回程時天色已晚,我打開車上的音響,童麗的《煙花三月》悠悠響起——“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夢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悠揚的音樂中,回眸窗外,靜默的運河,泛著細碎的夕陽。我依稀看到,一條飄揚著古老龍旗的航船,穿過淡金色的暮靄,緩緩駛來……

(責任編輯:武學滬)

猜你喜歡
古運河淮安大運河
“天下第一筍”——淮安“天妃宮”蒲菜
秀美大運河 千年韻古今
東林古運河人那些幸福味兒
東林古運河人那些幸福味兒
梨園尋夢淮安緣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夜游清名橋古運河
放歌大運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