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粟特地區田野調查的甘肅慶城縣穆泰墓出土胡人俑服飾邊緣研究

2020-07-15 02:25鳥丸知子
藝術設計研究 2020年3期
關鍵詞:胡人邊緣手指

(日)鳥丸知子

一、前言

2017年12月16日至2018年3月25日,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舉辦了慶祝中日邦交45周年的特展“唐代胡人俑——絲路考古新發現展”,展出了60余件甘肅慶城縣穆泰墓(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出土的胡人牽駝俑、胡人牽馬俑、仕女俑、雜戲俑、鎮墓獸等。一般的日本觀眾對胡人俑并不是很熟悉,第一次見到胡人俑的人也很多,但是大家仍被從各種胡人俑中所散發出來的活力、面貌、形象等吸引,一邊感嘆一邊說“果然中國唐代的陶俑已經達到這么精彩的程度,工藝水平很高,出土狀況也太棒了?!?/p>

筆者從1998年到2004年在東華大學紡織工程系攻讀碩士課程和博士課程,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紡織科學技術史,其中對于編織向織造的過渡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老實說,筆者對中國古代服飾或胡人俑并沒有多少關注。但是,當筆者看到穆泰墓出土的胡人俑時,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此前因為并不知道穆泰墓出土有胡人俑,但因為它們在日本的展出,所以才有機會認識了它們。這幾年來,筆者也一直在拜訪它們的故鄉——粟特(Sogdiana),進行最重要的研究課題“綜版式織機”的實地調查,覺得這也是一種“緣分”。

綜版式織機是一種古老的織造技術,它可以制作出既牢固又美觀的“絞經組織”①的繩帶類織物。其使用范圍涉及歐洲的法國、冰島、挪威,北部非洲的摩洛哥和亞洲的敘利亞、伊朗、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不丹、緬甸、泰國、印尼等地區的民族。

中國綜版式織機起源至遲不晚于商代(公元前13世紀)和東周(公元前8~3世紀)時期。這種技術應該是編織向織造的過渡產物。筆者推測“綜版”原本可能是一種用于搓韌皮纖維而制作紗線(繩子)的工具,后來演變為利用綜版進行織造的方法。據《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記載“1972年,在遼寧省北票豐下的商代遺址中,發現有一小片綜版式織機織成的織物。經北京紡織科學研究所分析,該織物重疊,結塊硬化,呈淡黃色,紗線均勻無捻度,像絲織品,織物的結構是上下絞轉,縱截面呈橢圓形,圈內殘存有緯紗,是一種典型的綜版式織機織造的織品。1976年在山東臨淄郎家莊的一號東周殉人墓中,發現有兩塊由同樣結構的綜版式織機織造的織品。豐下遺址和郎家莊一號墓出土的絲織品都是單層織物,兩根經紗一組,每織一緯,上下交換一次位置,這大概是古代出現的最原始的絞紗織品”②。以上文章描述的意思是該出土品是利用兩孔綜版來織成的,筆者認為綜版式織機的歷史,是從兩孔綜版開始,后來發展了如今在西藏藏族還在使用的四孔綜版,貴州安順屯堡人與河南登封漢族的六孔綜版等③。

圖1:慶城縣博物館的穆泰墓出土的服裝邊部有裝飾痕跡的四個胡人俑(2019年中國:甘肅慶城縣)

通過筆者的實地調查,在粟特(Sogdiana),相當于今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州和布哈拉州、塔吉克斯坦的索格特州——還在使用兩孔綜版來織造服飾邊緣部分用的細帶,這可能是從中國商代延續到現在的綜版式織機織造技術的“活化石”。當時唐代的粟特人所穿著的服裝也很有可能用到這種織造技術來制作,實際上從幾個穆泰墓出土胡人俑身上的服飾也能看出醒目的邊緣部分。

粟特地區至今仍在生產“艾德萊斯綢(Atlas)”“艾德萊斯棉(Adras)”等在中國也很著名的織物,但本文主要描述的是通過筆者在粟特的田野調查來推定胡人俑所穿的服飾邊緣部位的制作技術以及類型。

二、穆泰墓出土胡人俑

慶城古稱慶州,唐代時屬陜西關內道,離唐王朝的首都長安距離僅為200多公里,是長安北通塞外的交通要道,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深受京畿文化影響。2001年慶城縣博物館搶救性發掘了位于縣城北區的唐代游擊將軍穆泰的墓室(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出土文物90余件,出土的彩繪陶塑主要分為三類:一是人物俑,如文官俑、侍女俑、雜戲俑、牽駝俑等;二是神怪獸類的天王俑和鎮墓獸;三是陶駱駝、陶馬等。這批彩繪陶俑造型精美、形象生動,不僅反映了唐代經濟的空前繁榮和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而且折射出大唐帝國奢侈浮華的時代風尚。參軍戲俑、彩繪文吏俑、彩繪黑人舞俑等文物曾先后赴意大利、法國、日本等國巡回展覽,它們是中國唐代文物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

彩繪胡人俑是古俑中特殊的一群,只見于隋唐時期,宋代已不再出現。唐俑中之“胡”,大抵指栗特人。粟特人原是生活在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一帶、操古中東伊朗語的古老民族。從中國的東漢時期直至宋代,他們往來活躍在絲綢之路上,以長于經商聞名歐亞大陸④。

2019年,筆者到慶城縣博物館調研,向工作人員了解了關于穆泰墓出土陶俑的詳細情況,其中胡人俑和黑人俑說明了唐代中國民族交流的頻繁性、多樣性和復雜性。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唐代黑人被稱為“昆侖奴”,來源主要有兩支:一是從非洲大陸沿陸上絲綢之路自西向東來到唐帝國,另一支則是由東南亞沿海上絲綢之路來到唐帝國。胡人俑的特點明顯,一般來說身著胡服,身材高大,胡須等體毛特征顯著,發飾和中原地區的漢族人有明顯不同。胡人大多指粟特人,但古代并沒有明確的民族劃分,因此館內的胡人俑具體對應現在的哪個民族,也無法完全確定。

圖2:土庫曼斯坦男性服飾邊緣部分的手指織帶

圖3:手指織造情景(2016年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

圖4:烏茲別克斯坦的各種綜版織帶

圖5:30張兩孔綜版織造情景

圖6:Dilorom Gulyamova女士設計的產品(2010年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

圖7:Rudaki博物館的塔吉克男性服飾和采用34張兩孔綜版織造的邊部的絞經織帶局部

圖8:采用22張兩孔綜版織造單色絞經細帶

博物館內陶俑的服裝特點顯著,其中胡人俑的服裝結構清晰、圖案完整;黑人俑的服裝生動有趣,吸引眼球;漢人俑的服飾款式豐富且具代表性。其中從四個胡人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服裝邊緣有裝飾的痕跡,博物館工作人員也認同胡人俑具有這個特點(圖1)。

關于唐代漢族所穿胡服和胡人所穿胡服的區別的猜想,2019年筆者和設計師劉城銘先生⑤交流了關于胡服邊緣飾帶的問題。他提出,他曾經為一部描寫唐代時期的影視劇做服裝設計,期間調研了大量的唐代服飾資料,他發現無論從繪畫還是雕塑來看,都不應把唐代的胡服進行統一的劃分。唐代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時期,當時大量胡人活躍在唐帝國,他們的服飾文化也在漢人中流行起來,可以在繪畫、雕塑中看到很多漢人也穿著翻領的胡服,但是否這些胡服的結構、工藝和胡人所穿胡服的結構、工藝完全一致,是需要考證的。

據他所說,他在制版過程中,通過對領形的對比,發現胡人的胡服版型大多直接為翻領袍,領子應較為硬挺,領邊有裝飾。而漢人所穿的胡服翻領袍領形則較為多變,有的和胡人款式相同,有的明顯領形不一樣。經過多次試驗,他認為有可能是漢人為了跟隨潮流,改變了服裝的穿法,將原本的圓領袍的領口打開,模仿翻領的穿法。此類“胡服”也常見于繪畫和雕塑中,但是明顯面料更加柔軟,領邊裝飾較少。因此在對粟特人服裝的調查中,也需要區別當時的胡服到底是真實的胡人服裝還是改良后的漢人服裝,這一點需要注意。

從上述內容可知,在當時的胡人服裝上存有裝飾感極強的邊緣部分。

三、中亞實地調查

唐代胡人服裝邊緣部分飾以細帶的主要原因:1、裝飾;2、增加邊緣部分的強度。對古人來說制作一件衣服已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要走漫長而艱險的絲綢之路的胡人更需要穿又美又結實的服裝,這是必不可少的旅行必備品之一。

以下描述筆者在粟特地區(Sogdiana)——相當于目前中亞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州、布哈拉州和塔吉克斯坦的索格特州及周圍地區(具體包括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布哈拉、撒馬爾軍;塔吉克斯坦:杜尚別、彭吉肯特、苦盞;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以及中國新疆伊寧等地——進行實地調查后發現的服裝邊緣部分所用細帶的類型及制作技術。

1、 中亞服裝邊緣部分用的細帶的類型及其制作技術

在中亞服裝邊緣部分用的細帶的類型比較多,以下所述內容包括各地博物館的收藏品(主要是20世紀初至20世紀末)和現有技術制作的作品。

(1)手指織造(絞經組織)

這應該也是一種最初由古人發明的織造技術。沒用任何工具,只用人的手指進行織造。兩個人為一組,一個人操作經紗,另一個人操作緯紗。操作經紗時,將一根經線對折,用一根手指勾住,即每個手指勾住兩根經紗,左右手使用的手指數量相同??椩鞎r,雙手打開可以形成開口,控制緯紗的人穿緯線,控制經紗的人將左右手的經紗交換后,控制緯紗的人打緯,再穿緯線,依次進行織造。同時,控制緯紗的人還需要控制織帶的幅寬。筆者2016年在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的男性服飾邊緣部分,看到了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共八個手指)織造的細帶(圖2、圖3);2014年在中國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果子溝草原哈薩克族地區,看到了同樣用八個手指織作的馬腰部上墊布織物邊緣部分的細帶。而塔吉克斯坦彭吉肯特的Rudaki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女性服裝(19~20世紀初期),其邊緣部分的細帶則可能是用雙手食指、中指(共四個手指)織造的。

(2)綜版織造(絞經組織)

綜版式織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綜版開口來控制經線上下運動,變換相鄰經線位置,而形成經緯交織點的浮沉結構,是又古老又最簡易的織造織物的方法之一。在粟特主要能看見以下三種綜版織帶技術。

①兩孔綜版(兩根經紗為一組的絞經組織——交換綜版的排列順序來織出圖案)

在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其兩孔綜版技術是兩根經紗為一組的絞經組織(圖4)。按照圖案樣式進行綜版順序的調整、排列,可以織出變化豐富的圖案。兩孔綜版一般的形式是四角形,或是橢圓形。每個孔穿一根經線,即每兩根經紗為一組。根據寬度不同,需要的綜版數量也會不同,一般用10~30多張綜版,比如采用30張綜版時,其寬度大約為兩公分。綜版轉180度,交換上下經線,產生不同的開口,往同一個方向轉動綜版,織入緯線后可以織成絞經組織(圖5)。按照預計想要的圖案,通過穿不同顏色的線、改變穿線的方向和交換綜版的位置,得到所需要的圖案。

2010年,筆者在Dilorom Gulyamova女士(時年31歲)的服裝店調查綜版式織機織造技術,了解到她盡量使用自己民族風格的織帶和布料開發自己的產品(圖6)。此前她并不知道綜版式織機,直到某天她在一件古老的衣服上看到了這種很美的帶子,便去尋找誰還能制作這種帶子,幸運的是居然找到一位老人家還在做。她向老人學習這項工藝,并自己設計研發出新的圖案。Dilorom女士認為這項技術很適合本地的回教女性居家工作,因為回教的女性一般不會外出工作,而這項技術則能幫助他們提高收入。有趣的是,在筆者去調查之前幾年,也曾經有個日本老師到當地調查綜版式織機技術,但她完全沒有發現當地有這個技術存在??墒钱斘疫@次去的時候,卻有很多的當地女性在市場或街道上售賣這些織帶,很可能是因為Dilorom女士對這項技術的傳承使之再度流行。

塔吉克斯坦彭吉肯特的Rudaki博物館(圖7)、杜尚別的Hisor要塞資料室和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的烏茲別克斯坦工藝博物館(Museum of Applied Arts in Tashkent)等處所收藏的服裝(19~20世紀),其邊緣部分也能看到應用這項技術制作的細帶。

②兩孔綜版(兩根經紗為一組的絞經組織——用十字繡來繡出圖案)

2019年我在塔吉克斯坦的彭吉肯特進行實地調查,看到使用兩孔的綜版,單色線,朝一個方向轉動綜版(圖8)。完成織帶后在上面用十字繡(單個十字和連續十字復合的正面刺繡)的方式刺繡出圖案(圖9、圖10)。做好的織帶會用在褲腳、袖邊等服裝邊緣作裝飾(圖11)。負責織的Muharam女士(時年57歲)和負責繡的Maysara女士(時年50歲),兩人的技術都是從奶奶、母親那兒傳承下來的。

圖9:綜版織帶上繡十字繡

圖10:各種刺繡完成品

圖11:綜版織帶上繡十字繡細帶的使用實例(2019年塔吉克斯坦:彭吉肯特)

圖12:索格特州博物館的塔吉克女士服飾(Paranja)和邊部的34張兩孔綜版絞經織帶上繡十字繡細帶局部(2019年塔吉克斯坦:苦盞)

圖13:Rudaki博物館的塔吉克女性服飾和采用18張四孔綜版織造的邊部的絞經織帶局部

圖14:在布料上面做鉤針鎖繡來制作細帶

圖15:帽子邊緣上的鉤針鎖繡細帶(2010年烏茲別克斯坦:Boysun)

圖16:Susan Mellar女士収藏的烏茲別克女性服裝邊部的未知制作方法的細帶(2018年美國:Berkeley)

如今在當地,制作繡花底布和刺繡是分工的,但以前是自己織、自己繡?,F在在這個城市既能織又能繡的最多也不超過10人,原本那些自己能做的人現在也不做了,而是找上文所說的兩位女士訂制?,F在找她們訂制的人很多,常常很忙。不過這個傳統很可能會慢慢消失,有年輕人找她們學習,但常常兩三天就會離開。有時候筆者會想,要自己去織,可能也不想一直做這個吧。當地的織造有一個特別之處:一般來說,使用綜版式織機織造時,每次轉動綜版后只會在一側放緯線進行織造,可在當地,是把綜版放在中間,每次轉動后會在兩側都放緯線,同時一起織造。這樣織完后,從中間剪開就能得到兩條織帶,這樣兩個褲腳或是袖口就同時有對稱圖案的織帶能用,這也是一種智慧吧。

塔吉克斯坦彭吉肯特的Rudaki博物館、苦盞的索格特州博物館(圖12),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的烏茲別克斯坦工藝博物館等處所收藏的服裝,其邊緣部分也能看到應用這種技術制作出來的細帶。

③四孔綜版(四根經紗為一組的絞經組織)

筆者在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的調查中未見過有人用四孔綜版來織造,

而在塔吉克斯坦彭吉肯特的Rudaki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女性服裝(19~20世紀初期)、杜尚別的Hisor要塞資料室收藏的服裝(1988年制作)等邊緣部分,能看到應用四孔綜版織作出來的細帶(圖13)。

(3)鎖繡(在布料上面做鉤針鎖繡)

2010年筆者在烏茲別克斯坦的Boysun做調查,看到在布料上面做鉤針鎖繡來制作細帶的技術,是用鉤針在底部上進行鎖繡,一般會繡滿整個底布,在刺繡的時候通過在布料下方不斷換線色,繡出所需圖案(圖14),繡成品一般用在帽子邊緣作裝飾(圖15)。2016年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布哈拉,筆者收集到的衣服的邊緣也是用這個鉤針鎖繡工藝做的。

(4)未知制作方法

在粟特各地博物館的收藏品中,有一種織帶用的是未知的織造方法。這種織帶有緯線,可是手指織和綜版織無法做到這種組織圖案,如果是鎖繡的話又不應該有緯線;織帶外觀和以上所述的方法都很像,但又不一樣,用以上哪一個方法都無法制作出來,筆者自己也嘗試過各式各樣的方法,但是無法復制。從博物館收藏品來看,20世紀初仍然有人在使用這種工藝,應該是很普遍的技術,但是實地調查中并沒有發現這項技術的傳承者,對這種織帶還需要繼續進行調查研究(圖16)。

2、細帶結合方法的秘訣

以上說的手指織造、綜版織造、未知織造技術三種都屬于織帶,是有緯線的。以上所述現在還有人在做的作品,都是已經做好織帶后,然后再用針線將其縫在布料上。但是從博物館收藏的20世紀初到20世紀末的藏品來看,大部分是緯線上有一根針,一邊織一邊將其縫在布料上面,這種方式緯線會留在布料的背面,形成線段,再用手針一組一組將其固定(圖17、圖18)。其實沒有經過多少年,在很多地方這種工藝就已經消失了。筆者2016年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布哈拉收集了一件衣服,回國后研究時發現其實是使用鉤針鎖繡做好的織帶然后手針縫上去的,可同樣在布料后面模仿緯線顯露的特點做了裝飾。因此筆者認為,這種細帶結合的方法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很重要、也很值得驕傲的,所以他們才會執著于這個特點,這就是文化。

四、伊朗實地調查

據說粟特人原是古代生活在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一帶操伊朗語族東伊朗語支的古老民族,要研究胡人俑服飾時應該也要調查并參考“伊朗”的織造技術現況。筆者2018年在伊朗呼羅珊州的一個小鎮(伊朗和土庫曼斯坦的邊界地域)看到,當地民族服裝邊緣部的細帶同時使用了手指編帶和綜版織帶兩種技術。

第一種為手指編帶。這與上述中亞地區的手指織造不同,并不放入緯紗。編造時需要兩個人為一組,一個人操作紗線,另一個人把這紗線打緊以及調整編帶的幅寬。操作紗線時,將一根紗線對折,用一根手指勾住,即每個手指控制兩根紗線,右手用中指和無名指,左手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用右手的拇指打開中指上紗線的開口,用右手的食指來將左手無名指上的紗線穿過開口,勾到右手食指,然后放開大拇指控制的開口,此時右手上食指、中指、無名指控制紗線,左手是食指和中指控制紗線。接下來將左手中指上的紗線移動到無名指上、食指上的紗線移動到中指上,用左手的拇指打開中指上紗線的開口,用左手的食指來將右手無名指上的紗線穿過開口,勾到左食指,然后放開大拇指控制的開口。重復上述動作即可編出扁平結構的編帶。

另一種為四孔綜版(四根經紗為一組)。通過經紗穿入綜版的方向、版轉方向與規律、經紗的顏色排列等差異來織造多種紋樣,她們可織造絞經、經二重等多種特征紋理結構的帶子,也有用四孔綜版交換綜版的排列順序來織出圖案的織法。

最后,將此兩種細帶,一針一線縫在服裝邊緣即可(圖19)。

五、摩洛哥實地考察

唐代時,絲綢之路的延伸已遠至非洲。筆者在摩洛哥進行田野調查時發現,其細帶制作與前述各種邊緣制作技術完全一致,擁有同樣的概念,由此我們可以考察古代東西技術的源頭、交流、變遷等問題。

筆者2019年在馬拉喀什的摩洛哥工藝美術館(Dar Si Said Museum)里發現一件服裝展品,上衣的邊緣有使用綜版織造和手指織造技術結合的方式(圖20)。

在梅克內斯的老城區里,筆者調查了這兩種織造工藝。首先采訪的是Elayachi先生(時年66歲),他專門從事綜版織造,使用四孔綜版織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圖21)。

另外一家人是Msieh Family,他們是專門從事傳統服裝的裁縫。一般來說客人提供布料,父親Omar先生(時年51歲)負責剪裁,小兒子Abdelali先生(時年22歲)負責用手針卷邊將裁片的邊緣處理干凈,客人提供由Elayachi先生織好的綜版織帶,大兒子Amine先生(時年24歲)則使用手指織(可以參考上文所述中亞手指織造部分)的方式,一邊織造一邊將服裝各部分縫制起來,服裝的一些邊緣部分會用這種方式將布料和綜版織帶結合起來。他們一般使用左右手各兩只手指來進行手指織造。大概20年前開始,當地人發明了一種機器,可以代替人的手指,織造組織結構和手指織造的完全一樣?,F在大兒子一個人可以進行縫制工作,一邊用腳控制機器,一邊用手進行織造和縫紉(圖22、圖23)。

這兩種技術,從中國到摩洛哥沿路都存在,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也說明絲綢之路的意義重大。它不僅為沿線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也同樣傳播著文明和技術。

慶城博物館的賀館長和工作人員也表示,在唐代絲綢之路不僅僅只到羅馬,也已經到達了更深遠的地區,不同民族一路上不斷地交流、融合,經過粟特到達了慶城。

圖17:Susan Mellar女士収藏的烏茲別克斯坦服裝

圖18:服裝邊部的兩孔綜版絞經織帶上繡十字繡細帶的表面和服裝里面緯線顯出部分(2018年美國:Berkeley)

圖19:服裝全體和邊部局部(從最邊部開始可見手指編帶,綜版織帶)(2018年伊朗:呼羅珊州)

圖20:摩洛哥工藝美術館的男性服飾和邊部的綜版織造和手指織造技術結合方式制作部分(2019年摩洛哥:馬拉喀什)

圖21:采用26張四孔綜版來織造的情景和綜版織帶樣本(2019年摩洛哥:梅克內斯)

圖22:摩洛哥手指織造情景,代替人的手指的機器,使用手指織的方式來一邊織造一邊將布料和綜版織帶結合起來

圖23:摩洛哥男性服裝(Jellaba)和邊部局部(2019年摩洛哥:梅克內斯)

六、結論

甘肅慶城縣穆泰墓出土的胡人俑的服飾邊緣大部分現已褪色,圖案也幾乎不存,很難判斷原貌到底如何,但這些俑人服飾邊緣有著明顯的突出感,說明衣料本身和邊緣部分是區別極大的,同時也傳遞出服飾邊緣部分對當時人們的重要性,那就是增加服裝的保護強度以及美感,這代表著“自己”的富有。

本文描述的是筆者在粟特(及周圍的中亞)、伊朗和摩洛哥田野考察中發現的關于服飾邊緣部分所用制作技術的現狀,采用的都是幾種很古老的技術。這些古老技術的制作費心費時,但當地人仍很用心地傳承,非常重視。筆者推測,甘肅慶城縣穆泰墓出土的胡人俑的服飾邊緣部分所用的細帶也應該不是普通的布料,很可能使用的就是本文描述的古老技術中的某一種或類似的技術編織的細帶。

另外,我們作為現代人,很難知道古代人到底怎么穿著、穿著什么,因為很多文化、技術都已消失。想知道那些時代的樣子,往往也只能根據蛛絲馬跡去假想、去猜測,沒辦法肯定地說,那個時代就是這樣的。因為只是假設,即使我們做了“復原”,也只能估摸著給出一個大概感覺,真正的“技術復原”是很難的。

筆者做實地調查也是為了找到現在真的還存在著的,從古到今,依舊還是那些人,還用著同樣的方法傳承著服飾的紡織技術。但是也真的不多了,可能他們就是最后的這幾個人了。他們之后,這種技術,這種古代人民的智慧就會消失,它們是現代文明的基石,一旦忘記,就想不起來了。即使他們現在做的和以前的比確實越來越差,但是不影響他們的技術和歷史的真實,他們的存在記錄著人類發展的智慧。

也許,至少在學校,做復原或設計的時候可以讓我們來使用這些技術,即使是一個很小的點:裝飾細帶,也是可以傳遞給后人這些現在還存在著的技術是什么樣子的。

本文只是甘肅慶城縣穆泰墓出土胡人俑服飾研究的一部分,而且只是第一步。筆者需要繼續研究,同時也希望能夠與各個領域的研究者好好討論、互動。

致謝:感謝甘肅省慶城縣博物館賀興輝館長、邱小燕副館長和博物館業務主辦張志升先生的指導。感謝北京服裝學院蔣玉秋老師以及各位老師們的協助。感謝劉城銘先生助譯。感謝美國Susan Mellar女士提供的實物資料。感謝家園計劃的邢振女士提供摩洛哥實地考察信息。感謝甘肅省博物館李永平先生的幫助。本文圖片來源均為筆者本人拍攝。

注釋:

①“絞經組織”與“紗組織”“羅組織”等組織結構不同,前者是經紗一直絞轉,很有可能是從“給纖維以捻度”“將有捻度的纖維搓在一起作繩”等原始技術發展而來,后者則是由平紋組織發展的變形組織,前者比后者更具有結實耐用的特性。

② 陳維稷主編:《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84年,第28頁。

③(日)鳥丸知子:《中國綜版式織機》,《藝術設計研究》,2019年第1期,第39-45頁。

④ 慶城縣博物館三樓“盛唐軼珍——唐代彩繪陶俑展”展廳里的介紹,2019年。

⑤ 劉城銘,服裝設計師、工藝設計師、北京知是奇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北京服裝學院2014屆畢業生。曾為電影《封神三部曲》、故宮大婚禮服《宮囍》項目進行工藝設計,為電視劇《月上重火》進行服裝設計工作。

猜你喜歡
胡人邊緣手指
手指背側復合組織塊離斷再植
靈渠胡人俑與貢道的外國使臣
破山劍
破山劍
手指操
塞翁失馬
一張圖看懂邊緣計算
筆穿手指
手指上訴
在邊緣尋找自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