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信縣1962—2019年降水變化特征分析

2020-07-21 08:53李佳佳
農技服務 2020年7期
關鍵詞:百分率降水量幅度

李佳佳

(山東省陽信縣氣象局,山東 陽信 251800)

陽信縣地處黃河三角洲平原開發中心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多大風發生,氣溫回升快,蒸發強,易發生春旱;夏季高溫多雨,常有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發生;秋季秋高氣爽;冬季氣候寒冷干燥,盛行偏北風。陽信縣是國家鴨梨生產基地和山東省農牧業生產基地,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等。降水量對農作物種植區劃和生長發育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筆者以陽信縣1962—2019年降水量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變化趨勢,為了解陽信縣的降水特征以及農業生產規劃提供參考。

1 資料來源與分析方法

1.1 資料來源

陽信縣1962—2019年降水量觀測資料,來源于陽信國家氣象觀測站。年平均值采用1962—2019年58年的平均數值。

1.2 分析方法

利用線性回歸分析法、距平百分率法描述降水量的變化趨勢,采用降水傾向率進行定量分析。四季劃分標準: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

2 結果與分析

2.1 降水量月變化特征

從表1看出,陽信縣1962—2019年各月降水量中,以7月的平均降水量最多,為177.9 mm;1月最小,為3.7 mm。經線性回歸分析,陽信縣1月、2月、12月降水量無顯著變化;7月降水量減小幅度最大,未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其余各月降水量變化不明顯。

表1 陽信縣1962—2019年各月降水量變化趨勢

2.2 降水量季節變化特征

陽信縣1962—2019年各季節降水量中,以夏季最多、秋季次之、春季第三、冬季最少,分別為397.8 mm、83.8 mm、76.9 mm和15.4 mm。夏季降水量減少趨勢最明顯,與月降水量變化規律中7月降水量減少幅度最大的規律相符;春季降水量呈增加趨勢,但未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秋季降水量減少幅度較小,冬季降水量幾乎無變化。

2.3 降水量年變化特征

陽信縣1962—2019年平均降水量為573.4 mm,最大為1 037.9 mm,出現于1990年;最小為264.2 mm,出現于1989年。年降水量超過1 000 mm的只有1964年和1990年,均由7月份降水偏多造成。由圖1可知,年降水量傾向率為-1.12 mm/年,1964年、1990年距平百分率超過100%。雖年均降水量距平值多為正值,但距平百分率呈逐年減小趨勢,表明年降水量為減少趨勢。因各季節降水量變化中夏季降水量減少最為顯著,其余季節變化不明顯,由此判斷,年降水量減少與夏季降水量變化有一定關系。

2.4 降水量年際變化特征

將1962—2019年劃分為6個年代,從表2可知,陽信縣20世紀6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最大,為671.5 mm;80年代最小,為453.0 mm。因1964年、1990年的降水總量出現了大于1 000 mm的偏高值,故這2個年份所在年代的降水量變化幅度較大,其中,60年代、90年代年降水量分別以29.12 mm/年和39.68 mm/年的速度減少。70年代降水變化幅度最小,為0.08 mm/年。

表2 各年代降水變化趨勢

3 結論

陽信縣1962—2019年各月平均降水量中以7月最多,1月最少;7月降水量減小幅度最大,其余月份變化幅度不大。春季降水量呈增加趨勢,夏季呈減少趨勢。年平均降水量呈減少趨勢,平均為573.4 mm。20世紀6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最大,為671.5 mm;80年代年最小,為453.0 mm。

猜你喜歡
百分率降水量幅度
成都市年降水量時空分布特征
單次止損幅度對組合盈虧的影響
求百分率的實際問題(部級優課)
求百分率的實際問題(部級優課)
10%+10%為什么等于0.11
1961—2018年高密市降水量變化特征分析
微波超寬帶高速數控幅度調節器研制
1956—2014年鐵嶺縣降水變化趨勢分析
1970—2016年呂梁市離石區降水量變化特征分析
綱舉目張 一通百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