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英國利茲皇家軍械博物館系列之二十四 東方世界的盔甲武器2

2020-07-23 06:19陳傳生等
輕兵器 2020年7期
關鍵詞:德川盔甲江戶

陳傳生等

18世紀晚期日本騎馬武士形象

日本

盔甲

傳統的日本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由軍事精英統治的社會,因此武器和盔甲在其文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東方館展出了10余件不同時期的日本盔甲,種類有大鎧、胴丸、腹當、腹卷以及當世具足等。另外還展出了一批不同款式的頭盔和盔甲部件,它們形態各異,裝飾華麗,做工復雜,表現了獨特而濃郁的日本民族風格和盔甲發展變化的歷史,其中不乏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珍稀文物。

星兜,14世紀樣式, 江戶時代制作

筋兜,17世紀早期江戶時代制作

筋兜,約1535年室町時代制作

各種樣式的日本頭盔

一件人馬組合的騎兵模型被作為日本展區的標志性展品陳列在中央大廳,騎兵披掛的盔甲為“當世具足”(意為現代盔甲),這是經過16世紀內戰后演化的一種實用盔甲樣式;坐騎是一匹荷蘭進口的阿拉伯馬,反映出日本戰馬品種得到改良;背后的旗幟繪有家紋,是武士家族的象征;馬鞍出自江戶時代后期,馬飾是同時期歷史文物的現代復制品。所有這些,都再現了18世紀晚期日本騎馬武士的形象。

一組頭盔系列展品,展現了日本頭盔的多樣性特征。頭盔在日語中被稱為“兜”,展品中有星兜、筋兜、南番兜、三枚兜、茄形兜、變形兜、烏帽子兜等,這些不同的兜名都有著特定含義。星兜,是搭配大鎧使用的頭盔,出現在平安時代(公元794~1192年),盔體使用多塊矧(shěn)板(金屬拼接板)拼合而成,因矧板之間用鐵釘鉚接,鐵釘露在外面的部分稱之為星,起到裝飾和加固作用。展出的一件星兜為14世紀樣式,江戶時代制造。筋兜,是由星兜演化而來的,也是用多塊矧板拼按成盔體,因矧板之間相互連接的邊緣部分帶有卷邊,形成筋一樣的結構,矧板(即筋)的數量越多,制作工藝就越復雜,因而價值也越高。展出的2件筋兜展品分別制造于16世紀早期和17世紀早期,都是使用62塊矧板組成的,并出自名家之手,屬筋兜之名品。南番兜又稱“南蠻兜”,指的是來自外族特別是仿歐洲風格的頭盔,展品制造于17世紀的江戶時代。三枚兜,以頭盔上的一個扇形頂飾得名,展品制造于16世紀后期的桃山時代。茄形兜,以頭盔像茄子形狀而得名,展品制造于17世紀后期的江戶時代。烏帽子兜,以日本公卿所戴的高帽形狀得名,展品制造于18世紀的江戶時代。變形兜也是以特殊的造型和裝飾得名,展品制造于17世紀后期的江戶時代。展品中還有一個稱為“晝(dié)額當”的頭盔,可能制造于18世紀的江戶時代。晝額當最初是中世紀足輕(步兵)單獨佩戴的一種護面甲,后期與頭盔合并使用。

日本“天正遣歐少年使節”贈送給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盔甲,16世紀制作

其胸甲類型為腹卷,上面飾有薩摩藩大名島津貴久的十字家紋

一件16世紀的日本盔甲,被認為是“傘歐洲最有歷史意義的日本盔甲”。這件盔甲是英國皇家軍械庫于1841年在倫敦奧克斯納姆(Oxenham)拍賣行購入的,當時沒人知道它的真正來歷,拍賣目錄有關標的物的文字說明是:“一件來自西班牙塞戈維亞摩爾人的盔甲”?;始臆娦祹鞂⑵滟徣牒笤趥惗厮故玖撕荛L一段時間,直到1859年才辨識出這是一件日本制造的實戰盔甲,其胸甲類型為腹卷,上面飾有薩摩藩大名(日本古時封建制度對領主的稱呼)島津貴久的十字家紋,可能出自奈良盔甲工匠春田光忠之手,當初拍賣行并未搞清盔甲的原始結構,誤將肩甲當成腿甲,還將腿甲附著在肩膀上。經進一步考證又有驚人發現:該盔甲曾被記錄在1585~1603年西班牙皇家軍械庫的庫存物品清單中,系日本“天正遣歐少年使節”贈送給菲利普二世國王的外交禮物,后來轉送給了西班牙瓜達拉哈拉(Guadalajara)的英凡塔多公爵(Duke of Infantado),再后來便不知去向。

德川幕府贈予英王詹姆斯一世盔甲之一,制作于1570年,1610年改裝(攝于倫敦塔軍械庫)

德川幕府贈予英王詹姆斯一世盔甲之二,制作于1610年

有關“天正遣歐少年使節”的歷史,日本和歐洲均有大量資料記載。公元1582年(日本天正十年),在耶穌會意大利籍傳教士范禮安(Alessandro Valignano)的建議和安排下,日本九州地區基督徒大名大友宗麟、大村純忠、有馬晴信派遣了一個以4名少年為中心的使節團出訪歐洲,目的是代表日本基督徒大名向羅馬教皇和西班牙、葡萄牙國王表達敬意,以期獲得他們對在日本傳教活動的支持和援助,同時讓日本少年親身體驗歐洲的繁盛與強大,并將親眼目睹的事實帶回來告訴本國人民,使傳教事業更加興盛?!疤煺倌昵矚W使節”到達歐洲后,歷訪羅馬、威尼斯、米蘭、巴塞羅那、里斯本、馬德里等城市,受到教皇和國王的熱情接待與賞賜。此次出訪歷經八年半的歲月,不僅開闊了視野,也將日本文化介紹給西方各國,加深了歐洲人對日本的了解。使節團攜帶回國的印刷機、地圖、繪畫、樂器、器具等歐洲物品給日本社會帶來不小的影響。由于此次出使活動意義重大,英國皇家軍械庫意外獲得的這套盔甲也被公認為“傘歐洲最有歷史意義的日本盔甲”。

德川幕府贈予英王詹姆斯一世的盔甲,承載了17世紀英日貿易的一段歷史。1613年,英王詹姆斯一世為尋求與日本建立商貿關系,派東印度公司的代表、丁香號船長約翰·薩里斯(John Saris)前往日本,拜會德川幕府將軍。抵達日本后,約翰·薩里斯先到駿府城拜訪已經隱退的德川家康,再到江戶謁見時任將軍德川秀忠,遞交了詹姆斯一世的親筆信和禮物。德川秀忠將兩套日本盔甲作為外交禮物回贈詹姆斯一世國王?;爻虝r,約翰·薩里斯再度拜訪德川家康,這一次他們如愿獲得了準予英國與日貿易的朱印許可狀。贈予英王的兩套日本盔甲均為胴丸,是當時顯耀貴族穿著的盔甲類型,現分別陳列于倫敦塔軍械庫和利茲皇家軍械博物館。前一套盔甲制作于1570年,原屬于武田勝賴,此人為日本戰國時期甲斐戰國大名,“武田二十四將”之一,“日本國內首屈一指的武將”(出自《三河物語》),只可惜時運不濟,在長筱之戰中被德川家康擊敗,后于1582年在天目山被困自盡。1610年,德川家的盔甲工匠“巖井與左衛門”對這件盔甲戰利品做了改裝,上面仍保留了武田勝賴的家紋。有關這件盔甲還有一個小插曲。1661年,該盔甲在倫敦塔展出,不過其歷史已被人遺忘,當時的展品說明是“蒙古盔甲”,“來自莫臥兒帝國的禮物”(a present from the Great Mogul),最終被知曉盔甲來歷的有識之士給予了糾正。另一件在本博物館展出的盔甲制作于1610年,完全出自德川家盔甲工匠“巖井與左衛門”之手,系英國皇室的藏品,出借給博物館展出。

馬具與馬飾

馬具是為便于騎乘而佩帶在馬身上的各種用具,馬飾則是用來裝飾馬匹的,多綴于馬具之上,因此也算作馬具的一部分。馬具由轡頭、鞍具、馬鐙、馬鎧、鞭策等組成。由于大多數日本人是佛教徒,他們很少吃肉或不吃肉,用來生產馬具的堅固皮革十分短缺,因此很大一部分馬具是使用裝飾性更強的織物制作的,皮革和鐵質材料在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一套江戶時代的馬具和馬盔甲被安裝在馬匹標本上展示,上面帶有鑲金蒔(shì)繪裝飾及制作者“勝尾長次”和“伊勢貞広”的銘文標記。其中的馬盔甲被稱為“馬大鎧”,包括馬面甲和馬身護甲,是使用紡織物、皮革和少量金屬材料制作的。這種類型的馬盔甲最初出現在16世紀,直到19世紀后期江戶時代仍在繼續制造,但已不具軍事用途,主要被用于祭祀活動和慶典儀式。展品說明還附帶了一幅繪畫,描繪的是1615年大阪圍城戰中一位身著盔甲、手持薤(tì)刀的騎馬武士形象,可以看到坐騎的馬面甲與展出的這個馬面甲有幾分相像。

安裝在馬匹標本上展示的一套江戶時代的馬具和馬盔甲,其中馬盔甲包括馬面甲和馬身護甲

安裝在馬匹標本上展示的一套江戶時代的馬具和馬盔甲,其中馬盔甲包括馬面甲和馬身護甲

一套特別豪華的傳統馬具,馬鞍使用紅橡木制作,采用傳統的“四塊木”結構,上面帶有孔雀、鯉魚圖案的金飾浮雕,馬頸和馬身護墊帶有鮮紅色的絲織流蘇。這種類型的馬具通常在日本傳統騎射運動“流鏑(dí)馬”中使用。1860年,日本德川幕府第十四代將軍德川家茂將一批制作精良的日本兵器和馬具作為外交禮物贈予維多利亞女王,這套裝飾豪華的馬具系其中之一,贈予的馬具中還包括兩對精制的馬鞭和飲馬用的柄杓。

1860年,德川幕府贈予維多利亞女王的豪華馬具

日本馬鐙,17~19世紀制作

德川家的兒童用馬鞍、馬鐙,為日本東照宮的收藏

1860年,德川幕府贈予維多利亞女王的馬鞭和飲馬柄杓

集中展出的4對馬鐙,系17~19世紀不同時代的產品,其造型與人們常見的環形馬鐙不同,均為“開邊平臺式”,它可以使騎手在馬鐙上平穩站立。常見的普通環形馬鐙最初出現在中國,在7世紀時由朝鮮傳入日本,而這種“開邊平臺式”馬鐙則是純粹的日本發明,現如今在日本舉辦的祭祀和傳統慶典活動中仍使用這種馬鐙。

一套兒童馬具,包括一個馬鞍、一對馬鐙,來自于德川家族,上面帶有家紋和金色的梅花圖案,采用的裝飾方法為日本特有的蒔繪漆藝(日文:梨地),極具民族風格。這種高品位的古代兒童馬具十分罕見,它是日本日光市(位于日本關東地方北部)東照宮的收藏,出借給利茲軍械博物館展出。

弓箭

一組日本弓箭類展品,包括長弓和不同類型的箭矢、箭筒,還有較為特殊的弓箭套裝,均來自于18-19世紀日本江戶時代聲名顯赫的權貴家族。據介紹,從平安時代(公元794~1192年)后期到鐮倉時代(公元1185~1333年),弓箭A是日本武士的主要武器,日本的軍隊也是由裝甲騎兵弓箭手和步兵組成的,步兵一般都圍繞和輔助弓箭手作戰。這種排兵布陣,在描繪12世紀“源平合戰”的古代繪畫中可略見一斑。

兩把長弓①②,弓臂采用薄竹片與桑木疊壓成型,外縛藤條加固,涂黑紅色油漆,握柄處用鹿皮包覆,弓的拉力約309N。握柄設在弓臂自下而上1/3處,這種結構看似不夠平衡,但完全能夠保證弓的兩端產生均衡拉力。兩把弓的質量分別為0.72kg、0.9kg,全長分別為2190mm、2195mm。在10世紀,日本長弓的長度被設定為2200mm,后來制作的長弓也基本參照這個標準。

兩個裝有箭的箭筒③④,構造不盡相同,它們可以與—對長弓組成弓箭套裝,在隊列中配帶。這兩個箭筒上都帶有桑葉標識,是多治比的家紋。另有一個裝有箭的箭筒。帶有梅花標識,是松平家的家紋。

兩個被稱為“空穗”的封閉式木制箭筒⑦⑧,是16世紀后出現的新的箭筒樣式,能防止箭在雨天被淋濕變形,使用時可打開箭筒下部的封蓋將箭取出。這兩件展品,一個外涂黑漆,帶有福澤家的九星紋;另一個外覆熊皮,底部漆有德川家的蜀葵紋。

十字弓(弩)在日本極少,展出的一把19世紀江戶時代十字弓⑩,是為德川家制造的,適宜在室內使用。

肩輿弓箭套裝⑾,一種特制的在肩輿(轎子)里使用的小型弓箭套裝,產于18世紀江戶時代,弓和箭筒使用鯨魚骨制作,箭桿涂有斑駁的紅漆,加裝動物角箭尾。這種弓箭亦屬于十分少見的類型。

日本弓箭① 、②長弓,19世紀早期江戶時代制作;③ 、④箭和箭筒,與一對長弓組成弓箭套裝,19世紀制作;⑤鏑矢,19世紀制作;⑥箭與箭筒,19世紀制作;⑦空穗(封閉式木制箭筒),帶有福澤家的九星紋,19世紀制作;⑧空穗(封閉式木制箭筒),底部漆有德川家的蜀葵紋,19世紀制作;⑨羽箭,18世紀制作;⑩十字弓,來自德川家,19世紀制作;⑾肩輿弓箭套裝,18世紀制作;⑿迷你型弓箭套裝,19世紀制作;⒀手突矢,19世紀制作

描繪12世紀“源平合戰”的古代繪畫,日本岡山市林原美術館收藏??梢?,步兵一般都圍繞和輔助弓箭手作戰

迷你型弓箭套裝⑿,包括一把弓、一套可替換的組件,以及兩套帶有1~4數字編號的箭,供室內射箭游戲用。

鏑矢⑤,帶有中空的箭頭,射出時會發出響聲,因此也叫鳴鏑或響箭,作戰時用它來發號施令,另外還用于神道祭祀等儀式。

一組羽箭⑨,總共11枚,箭頭為銅質,帶有鷹的羽毛,是在皇家狩獵儀式上使用的。

展品中還有一個被稱為“手突矢”的特殊箭矢⒀,既可以作為飛鏢投擲,也可以掛在腕上用于突刺,尤其適宜在室內或轎子等有限空間使用。

編輯/吳瀟

【下期預告】

下期將繼續呈現英國利茲皇家軍械博物館展出的日本古代刀劍、長兵器、火槍等展品。

猜你喜歡
德川盔甲江戶
身體的盔甲——皮膚
奧拉夫的盔甲
穿盔甲的大蟀哥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德川綱吉:不愛江山偏愛狗
德川時代的藝術與浮世繪
用死尸訓練兒子
江戶日本的情報分析及世界認識
地圖所見江戶日本的國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