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飲片處方調劑中易混淆品種鑒別方法探究

2020-07-24 06:29喬書彬
光明中醫 2020年14期
關鍵詞:黃白色質地麥冬

喬書彬

隨著臨床對中醫藥的重視程度的增加,越來越多學者對中醫藥的研究更為深入,而中醫用于治療的手段與方法也明顯增多[1]。中醫治療疾病多選用中藥飲片,其應用效果與調劑準確程度有明顯關聯。但長期的實踐發現[2],因很多常用中藥容易混淆,如形狀相似,來源廣泛等等,一旦中藥調劑存在問題,出現混淆性差錯,則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用藥安全,引發不必要的醫患糾紛。因此,對中藥調劑中易混淆中藥飲片及其鑒別方法加以分析與總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選擇我院2018年1月份開設的280張中藥調劑處方,對其展開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入研究的中藥飲片處方為我院2018年1月開具,共有280張(包含同時期復核差錯登記表)。

1.2 方法對280張中藥飲片處方調劑時發生差錯的情況對照同時期復核差錯登記表進行統計,在此基礎上總結容易混淆的中藥飲片,分析其有效的鑒別方法。

2 結果

280張中藥調劑處方單中,發生5張差錯情況,發生率為1.79%,包括2張根及根莖、1張莖木類、1張皮類、1張果實種子類。

3 討論

這些年來,我國中醫藥學不斷發展,在臨床治療和藥物應用中,中藥飲片的作用和功能越來越大,應用范圍也更為廣泛。但因中藥飲片來源很廣,種類非常多,所以在操作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混淆的情況,直接導致調劑差錯率升高[3]。如本研究選擇的280張中藥飲片處方,調劑后經復核發現出現差錯情況的有5張均及時給予糾正并做復核差錯記錄,出現差錯的中藥飲片包括根及根莖2張、莖木類1張、皮類1張和果實種子類1張,差錯率達到1.79%,相對較高。如果沒有及時發現調劑錯誤則會直接威脅患者的健康,進一步加劇醫患糾紛,還會給醫院形象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必須引起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全面深入掌握容易混淆的中藥飲片鑒別方法,最大程度降低差錯率的發生,提高中藥飲片調劑服務質量[4]。常見易混淆中藥飲片形狀鑒別法見表1。

表1 常見易混淆中藥飲片形狀鑒別法

根及根莖類容易混淆的中醫代表性藥物:如北豆根和山豆根、漏蘆和白頭翁。北豆根形象為細長的圓柱樣,較彎曲,分枝也較多,顏色為暗棕色。北豆根的質地比較堅韌,很難折斷,斷面不整齊,斷面顏色是淡黃色,有放射形狀的排列規律。山豆根很多都是結節狀,有不規則的表現,為圓柱形,分枝則不同長短,表面是棕色或棕褐色,質地也較硬,很難折斷,木部的顏色為淡黃色,細聞有豆腥的味道[5]。白頭翁的根是圓柱狀,有扭曲感,長度通常在6~20 cm,直徑則為0.5~2 cm,漏蘆的根是圓錐狀,有的則呈破碎狀,有比較明顯的扭曲感,完整的漏蘆長度達到10~30 cm,縱皺紋不規則,很容易出現皮脫落的情況,呈網狀裂紋,頂部還有白色絨毛狀。漏蘆的表面則是暗棕色或是灰褐色,有粗糙感,外皮經常有脫落的情況,呈現網狀的裂隙,根的頭部的膨大感,頂端有灰白色的棉毛。氣味上白頭翁味道很弱,有細微的苦澀感。而漏蘆的氣味較為特異,微甜,還有酸苦的味道[6]。

莖木類也是中醫臨床上應用較多的藥物,比如沉香和降香、黃芩和桔梗、菟絲子與紫蘇子、雞血藤和大血藤等。其中,降香為扁圓的長條狀,質地較為堅硬,不容易被折斷,斷面有微微的香氣,呈現暗紅紫色,如將其燃燒還可見油流出。沉香和降香都是植物干燥心材,沉香的片狀為不規則,表面有凹凸不平狀,內部含有樹脂成分的地方有光澤,質地更堅實,氣味上比較香甜,如將其燃燒有濃煙冒出,同時又散發香氣,灰燼為白色[7]。黃芪也是橢圓形的薄片,表面是淡褐色或灰黃色,橫向紋理與皺紋較為清晰,部分剝離外皮可見瘢痕,切面比較疏松,層環紋較為明顯,木部有放射狀的花紋,質地輕,不容易被折斷,有略微的甜味。桔梗則是圓形,薄片,外表顏色為黃白色或白色,縱向的皺紋不規則,顏色時淡黃色,容易被折斷,有點苦味。菟絲子是扁球的形狀,表面是黃棕色,有非常細密的微小點,顏色較為淡雅但質地很堅硬[8]。紫蘇子的表面是灰棕色,皮質較硬脆,有微苦感,能聞到香氣。沙苑子是非常常見的中藥,但在搭配時很容易和紫蘇子混合[9]。

關于皮類的中藥代表藥物本研究選擇了五加皮和香加皮、桑白皮與蜜桑白皮。其中香加皮也可以叫做北五加,具有一定毒性,比較厚實,與五加皮相比形狀較為相似,為卷筒狀或是槽狀,顏色是灰棕色。內部的表面相對光滑,為淡黃棕色,細看有縱紋,質地比較脆,很容易被折斷,斷面有濃郁的香味,且層次不齊。五加皮則有南五加之稱,在飲片中應用多見不規則卷筒形,表面是灰褐色,橫向圓形皮孔,內部顏色更淺,通常為黃白色或灰黃色,比較容易被折斷,用放大鏡看能夠觀察到上面的黃棕色小點[10]。桑白皮的外表為黃白色或白色,并不光滑,有明顯的皮孔,呈橙黃色或者棕黃色,內部面則為灰黃色或黃白色,存在細小的縱紋。撕裂后有白色粉塵出現,容易剝離成層片狀,而蜜桑白皮則為不規則絲條狀,表面有棕黃色或深黃色,纖維感較強,氣味偏甜[11]。

在果實種子類的中藥代表中,常見的如砂仁和益智仁以及麥冬和山麥冬。砂仁是姜科植物的一種果實或種子,多見為長圓形或近球形,有淺縱溝存在,種子的表面棱角分明,背面平坦,無凹陷。而益智仁多為長的橢圓狀,種子是扁圓形,與砂仁不同,表面無刺,比砂仁更平坦。種子是長橢圓形狀,可分為三瓣,但很多都無三棱,呈現扁圓形,顏色比較暗淡。這2種藥材在用藥時因外觀比較相似,很容易出現混淆的問題。麥冬與山麥冬都是紡錘狀,其中麥冬的直徑在0.3~0.6 cm,長度在1.5~3 cm,斷片后顏色時半透明的黃白色,質地柔韌,中柱細小,表面有的黃白色有的淡黃色,縱紋較細,味道干枯,氣味微香。山麥冬的直徑通常為0.4~0.7 cm,長度為1.2~3 cm,兩端相對較尖,風干后質地硬脆,容易被折斷,質地柔韌,表面除了淡黃色有的呈現棕黃色,縱皺紋不規則,斷面棕黃或黃色,中柱細小,味道甜,咀嚼有發黏感[12]。

綜上所述,中藥飲片處方調劑時由于很多中藥飲片形狀相似,容易混淆,相關人員必須不斷積累經驗,以觀察、嗅聞甚至品嘗的方式全面了解中藥飲片性狀,尤其是針對容易混淆的中藥飲片更要做好鑒別工作,才能降低調劑出錯率,保障更優質的服務。

猜你喜歡
黃白色質地麥冬
跟蹤導練(四)4
牛膝
澤瀉
沙參麥冬湯緩解老慢支
TEXTURE ON TEXTURE質地上的紋理
UPLC-MS/MS法檢測婦康寧片中摻加的山麥冬
月出
HPLC-ELSD法測定不同產地麥冬及山麥冬中的果糖
天然印花與飄逸質地抒發海灘度假風的魅力
黃昏即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