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治療濕熱瘀結型盆腔炎性疾病臨床觀察

2020-07-24 06:29吳文生
光明中醫 2020年14期
關鍵詞:性疾病盆腔炎包塊

吳文生

盆腔炎性疾病在臨床婦科屬于常見病與多發病,疾病的發生會對患者正常工作與生活產生影響,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有資料報道稱,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以及性觀念的開放,盆腔炎性疾病發病呈年輕化趨勢[2]。臨床上在對盆腔炎性疾病進行治療時,西醫藥物的應用雖可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迅速改善,緩解臨床癥狀,但其具備較高的復發率,無法取得理想的整體療效。從中醫學角度來看,盆腔炎的發病機理為胞宮胞脈中濕、熱、瘀邪郁結,因而沖任氣血失調而犯病,其中濕熱瘀結型為主要疾病類型,濕熱為疾病發生的關鍵因素,而瘀血則屬于疾病發生后的病理產物,因此中醫治療時應以祛濕除熱散結為原則[3]。本研究選取濕熱瘀結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20例,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濕熱瘀結型盆腔炎性疾病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濕熱瘀結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2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年齡18~47歲,平均(35.5±4.6)歲;病程1~5個月,平均(2.2±0.3)個月。觀察組年齡18~50歲,平均(37.1±5.2)歲;病程1~5個月,平均(2.1±0.5)個月。2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①西醫診斷符合衛生部《婦產科學》中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診斷標準[4]。中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濕熱瘀結型盆腔炎性疾病診斷標準[5],主癥包括:機體下腹固定位置脹痛或刺痛;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腰骶脹痛;舌紅或暗紅,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或弦澀。②無盆腔感染性疾病。③入組前3個月未接受藥物治療。④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急性盆腔炎患者;婦科腫瘤疾病患者;細菌或滴蟲引發的陰道炎患者;其它中醫類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入組前3個月接受藥物治療;肝腎功能明顯異?;颊?;精神異?;颊?;對研究用藥過敏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對照組接受西醫藥物治療,注射用頭孢唑肟(重慶市慶余堂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461,規格:1.5 g×10瓶)3.0 g聯合奧硝唑注射液(四川科倫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634,規格:100 ml:奧硝唑0.5 g與氯化鈉0.9 g)0.5 g靜脈滴注,1次/d,連續治療5 d。觀察組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首先為患者應用頭孢唑肟、奧硝唑與盆腔炎Ⅰ號方進行治療,頭孢唑肟、奧硝唑的應用方法同對照組,盆腔炎Ⅰ號方:延胡索15 g,野菊花、蒲公英、香附、薏苡仁、白術、敗醬草、白花蛇舌草、當歸、山藥、黨參各12 g,紅藤、丹參、三棱、澤瀉、 赤芍、莪術、山楂各9 g。每日1劑,早晚各1次,飯前30 min溫服100 ml,連續治療5 d。然后為患者實施側穹窿注射聯合盆腔炎Ⅱ號方中藥灌腸治療。盆腔炎Ⅱ號方方藥組成:蒲公英15 g,土茯苓、紅藤、蒼術、白花蛇舌草、敗醬草、鱉甲各12 g,魚腥草、黨參、苦參、茵陳、莪術、紫花地丁、透骨草、水蛭、三棱各9 g。指導患者將大便排空,在其夜間入睡前為其實施灌腸治療,每日治療1次。灌腸方法為:取100 ml盆腔炎Ⅱ號方湯劑裝入灌腸袋,將灌腸袋出口端塞入到患者機體肛門內,塞入深度為20 cm左右,然后將調速器打開,使藥液緩慢注入到肛門內,控制藥液溫度為36~37 ℃,藥液保持時間需達到30 min,連續治療10 d。側穹窿注射藥物及方法:采用地塞米松、奧硝唑、胎盤組織液以及慶大霉素進行混合,劑量分別為5 mg、20 ml、10 mg、2 ml,制備成混合液,指導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同時頭部水平位置高于臀部,在開展常規消毒工作后,將患者機體側穹窿進行充分暴露,應用碘伏開展消毒,采用10 ml注射液吸取混合液,在與宮頸外側相距為1 cm的陰道穹窿處進針,進針方向和宮頸保持平行,進針深度為2~3 cm,在對混合液進行注射前,需開展抽吸操作,確定無血液流出,再將混合液注入。隔天開展1次治療,左右側交替注射,5次為一個治療周期,在混合液注射后為患者實施微波理療,時間為30 min。

1.5 觀察指標①2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為患者實施婦科檢查結果為陰性體征,同時B超檢查無明顯異常情況,則為痊愈;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為患者實施婦科檢查,結果顯示盆腔部位疼痛減輕,B超檢查后發現盆腔包塊體積較治療前縮小超過2/3,盆腔積液減少較治療前減少超過2/3,則為顯效;臨床癥狀輕微改善,B超檢查后發現盆腔包塊體積較治療前縮小超過1/3,盆腔積液減少較治療前減少超過1/3,但均不足2/3,則為有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B超檢查后發現盆腔包塊體積較治療前縮小不足1/3,盆腔積液減少較治療前減少不足1/3,則為無效[6]。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2組治療前后B超檢查情況,包括盆腔包塊、附件增粗以及盆腔積液率。③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

2 結果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B超檢查結果比較2組治療前B超檢查顯示盆腔包塊、附件增粗以及盆腔積液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B超檢查顯示盆腔包塊、附件增粗以及盆腔積液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B超檢查結果比較 (例,%)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對照組治療中發生皮疹1例,惡心1例;觀察組治療中發生皮疹2例,惡心1例。2組不良反應均較為輕微,未實施對癥處理自行消失。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中醫論著中無“盆腔炎”病名,根據疾病癥狀可納入“經水不調”“經行腹痛”等范疇,中醫認為致病因素主要為經行空虛或胞宮受到濕熱侵襲,導致氣血不暢,或邪熱熾盛蘊積體內,對血脈造成損傷,因此疾病治療原則為清熱利濕、化瘀軟堅、活血止痛、扶正固本。

西醫藥物的應用可使盆腔炎性病變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迅速緩解,但疾病復發率高,且隨著抗生素的應用率提高,會使菌群平衡被打破,引發耐藥菌的出現,使疾病治療難度進一步提高,不利于預后改善。由于患者盆腔內具備豐富的血運,同時直腸黏膜與盆腔之間僅有一層黏膜作為屏障,因此應用中藥湯劑實施灌腸,可使藥物有效進入盆腔,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盆腔包塊、附件增粗以及盆腔積液率低于對照組,提示中西醫結合治療濕熱瘀結型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優于單純西醫藥物治療,可使疾病癥狀得到更為明顯的改善。分析其原由,本次研究中所應用的盆腔炎Ⅰ號方中的丹參可通經止痛、活血祛瘀;蒲公英可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澤瀉可利水滲濕。盆腔炎Ⅱ號方中的白花蛇舌草、敗醬草、魚腥草、土茯苓、紅藤、蒲公英、紫花地丁可發揮清熱解毒利濕功效;透骨草可發揮活血止痛功效;黨參可發揮補氣扶正功效;苦參、蒼術、茵陳可發揮清熱燥濕功效;水蛭、莪術、鱉甲以及三棱可發揮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功效。諸藥合用,可使盆腔血液循環得到促進,使盆腔粘連的結締組織得到軟化,使受損組織修復速度加快,消退水腫充血,加快炎癥吸收[7]。側穹窿注射可使藥力保持集中,與病變部位直接接觸,使藥物的吸收率提高,提升藥物治療效果。通過將地塞米松、奧硝唑、胎盤組織液以及慶大霉素進行混合后開展側穹窿注射,可使藥物與盆腔組織直接接觸,促使組織營養得以改善,使組織新陳代謝速度加快,使炎癥吸收作用得到促進[8]。同時藥物側穹窿注射還可將全身用藥引發的不良作用減輕。同時本次研究中2組不良反應無明顯差異,提示中醫藥物的應用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濕熱瘀結型盆腔炎性疾病的臨床療效顯著,可促進癥狀消除,且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

猜你喜歡
性疾病盆腔炎包塊
包塊型宮角妊娠的超聲表現
防跌倒,警惕認知障礙性疾病
基于高頻超聲引導的乳腺包塊導絲定位在乳腺病變中的診斷價值
以盆腔巨大包塊就診的宮頸微偏腺癌2例報告
對蝦常見環境性疾病的防治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與治療探討
肩部巨大包塊同時伴毛鞘癌及鱗癌1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4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