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公害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與應用現狀

2020-07-27 16:31胡鐵欣
農業工程技術·綜合版 2020年5期
關鍵詞: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

摘要: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要進一步推廣和應用無公害高產的優質水稻栽培技術,提高水稻的產量與質量。該文首先闡述了無公害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現狀,然后從土地的選擇、整地備耕和施肥,種子的選擇、培育與處理,稻苗移栽,后期肥水管理以及除草與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無公害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以確保水稻安全生產和產量提高。

關鍵詞:無公害;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

胡鐵欣. 無公害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與應用現狀[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14):57-58.

現階段一些地區開始推廣應用無公害高產的優質水稻栽培技術,然而在種植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溫度、土壤、濕度等。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氣候和土壤,因此水稻產量和質量也會不同,合理運用水稻栽培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水稻產量和質量。

一、無公害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應用現狀

無公害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是一種要求種植時考慮氣候溫度及土壤環境的種植技術,要根據光照和地理環境的優勢,創造適宜水稻栽培技術應用的條件。目前,中國無公害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還在發展中,應該加強對該技術的研究,在實際應用中不斷探索積累經驗,不斷進行改善和優化,使其更有效地應用到水稻栽培中。

二、無公害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1、選擇土地

栽培水稻期間,無公害優質水稻對土地的要求較高,選擇的土地應該清潔、無污染,確保水稻在生長期間不會吸收有害物質[1]。在選擇種植地區時,應保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具備合理的灌溉條件。在播種前15天,使用1500 kg過磷酸鈣、1500 kg早秧專用肥、450 kg尿素及375 kg氯化鉀對每公頃土地進行三次耕作,增強土地的肥力。

2、整地備耕

在栽培水稻前應根據相關要求整地備耕,為后期的田間管理打下良好基礎。通常在稻田整地時要進行修建田埂、土地深翻和平整等工作。應該在育苗前一年冬季深翻凍土,以消滅土壤中存在的害蟲,減少害蟲基數。在春天來臨時可合理翻耕稻田,增加土壤的透氣性,確保土壤的松軟和肥沃,使土壤符合水稻生長需求,能夠提供給水稻植株豐富的營養。

3、土壤施肥

整地工作完成后,應選擇各種肥料對土地進行施肥,化肥、綠肥、草塘泥等為比較常用的肥料。主要肥料為有機肥,并配合使用鉀肥和氮肥,能夠提高土壤腐殖質含量,促進水稻苗的早生快發。此外,在使用肥料時應使其配比合理,各種微量元素要科學配比,以培養出優質高產的水稻。

4、選擇和培育種子

選擇和培育水稻種子工作是栽培水稻的重要步驟,選擇優質水稻種子能夠提升水稻的產量和質量?,F階段科學技術發展速度加快,培育種子效果也更加明顯,部分發芽率低、產量低并且抗病蟲害能力弱的品種被淘汰,要選擇高質量、抗病蟲害、抗凍的優質種子[2],提升種子的優質率。此外,不同品種種子需水量與土壤酸堿度要求不同,要合理選擇適合種植區域的水稻品種。一般情況下選擇種子的標準是原種要有99.9%以上的純度,98%以上的凈度,發芽率大于85%,水分不超過13%。

5、種子處理

種子選擇完成后,應該進行簡單的處理。通常先將種子曬2-3天,使種子的含水量更加合理。然后,使用泥水和鹽水開展選種工作,泥水和鹽水的配比應是50 kg水和12 kg黃泥以及10 kg鹽,淘汰有破損和蟲眼的種子。選擇后清洗種子,然后應在清水中浸泡5-7天。在播種之前也應做好防治病蟲害的工作,在種子浸泡時可使用25%可濕性多菌靈粉劑浸泡6 kg稻種,確保在種子生長期間病蟲害出現的幾率降低。

6、稻苗移栽

根據幼苗生長狀態,大約4月初播種,水稻在生長到一定程度后應進行移栽工作。通常水稻長到六片真葉時可開展移栽工作,選擇優質的水稻幼苗,保障水稻的生長。在水稻種植中,要合理確定水稻間距,確保每植株水稻都能充分接受光照。若是種植的水稻密度較小,將對水稻生長造成影響,甚至影響其整體產量。同時結合種植地區的發展情況,可通過小面積的試驗田來測量水稻種植的密度,防止密度對水稻生長造成影響。

7、水稻施肥

水稻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氮磷鉀肥,若是水稻生長時不施肥或者施肥量少,將會對水稻生長造成影響;若是施肥量過多也會出現燒苗的情況。因此在對水稻施肥時,應該有效控制施肥量,通常情況下,為了栽培出無公害高產優質水稻,應選擇有機肥[3]。

此外,水稻生長對于氮肥的需求量較大,在施用氮肥期間應掌控好使用量。在水稻生長中要適時追肥,追肥使用的主要是硫酸鉀和尿素,在追肥時要特別注意施穗肥。在水稻植株的生長和發育期間,應在合適的時間施肥,保證肥料的充足,滿足水稻健康生長的需要,提高水稻產量。

8、水稻灌溉

對水稻進行灌溉時,應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相應的灌溉技術,使用節水灌溉技術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在灌溉過程中要保證水源、水質達到相關要求,然后按照水稻生產情況以及水分需求灌溉。除了插秧之后的緩苗期以外,能夠在水稻孕穗15-20天噴施除草劑,并保留水層;其他時間可以按照后水不見前水的原則來灌溉,保證稻苗的濕度。

總體來說,在水稻秧苗分蘗的過程里,可開展淺水灌溉;秧苗達到分蘗頂峰期時,可開展濕淺灌溉;到分蘗尾期時,可開展曬田工作,控制無效的秧苗分蘗,以此來控制和防治病蟲害;在孕穗和出穗期間,應控制水層在3-5 cm,同時選擇濕淺、干間歇的方式來灌溉,以促進秧苗成熟,提升地表溫度;通常在收獲水稻的10天前斷水,要注意不要斷水過早[4]。

9、除草

通常在栽植水稻工作結束的10天后開展耕田除草工作,盡量減少除草劑的使用劑量,避免藥劑影響水稻生長。耕田在合理有效地除草后,能夠增加土壤透氣性,秧苗可以順利成穗及完成分蘗,從而有效提升水稻的產量以及質量。稻田及時除草,水稻能夠獲取更加充足的營養,同時也會降低水稻產生病蟲害的幾率,保障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10、病蟲害防治

在原有的水稻種植方式中,主要是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但是在噴灑農藥時會有一定的農藥殘留。如果食用有農藥殘留的稻米,長期積累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無公害優質水稻種植,在病蟲害防治方面要控制農藥的使用量,使用高效、低毒的農藥,并保證農藥無殘留。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滅菌處理,防止在前期出現病蟲害?,F階段生物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在防治病蟲害時可應用轉基因技術,將蘇云金芽孢桿菌制成農藥,在水稻生長中進行合理應用。

三、結語

現階段水稻栽植技術的研究力度不斷加大,栽培技術水平有效提升,不僅提高了糧食生產力,也能夠保證糧食的安全性。要有效落實無公害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并根據不同地區實際情況靈活進行運用,從而充分發揮出該技術的作用和價值。

參考文獻

[1] 周 勇,鄭智軍,張瑞虹,等. 無公害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J]. 鄉村科技,2019(25):95-96.

[2] 張明亮. 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J]. 農家參謀,2019(14):86.

[3] 劉 華. 無公害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 南方農業,2018,12(20):50+52.

[4] 楊桂華,蒙運紹. 無公害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探討[J]. 南方農業,2017,11(08):25+27.

猜你喜歡
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
我國育成高產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產優質高效益簡化栽培新技術
淮北地區馬鈴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