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物流倉庫規劃和設計問題

2020-07-27 14:56喬彥芬
博鰲觀察 2020年4期
關鍵詞:利用效率

喬彥芬

內容摘要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也逐漸朝向一體化的趨勢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經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同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物流行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這一背景下,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的同時,有效地降低經營成本,全面應對市場變化,為客戶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成了物流行業發展的關鍵內容。所以,物流行業必須做好物流倉庫的規劃與設計,有效地解決傳統物流行業中存在的弊端?;诖?,文章主要對物流倉庫規劃和設計問題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 物流倉庫 規劃與設計 利用效率

1 引言

對于物流行業來說,倉庫作為企業運作的基本單元,能夠直接體現出企業的管理效益與運營效益,也能夠直觀地辨別出企業經營效果的優良劣差,是物流企業硬件建設不可缺少的主要條件之一。所以,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物流行業的發展,必須建設一個更加標準化、現代化的倉庫,重點考慮倉庫所需要具備的功能等,采用有效設計手段滿足物流行業發展的需求,從而進一步推動物流行業的發展。

2 物流倉庫布局與設計的現實意義

2.1 擴大倉庫可利用面積

在進行倉庫布局設計的過程中,主要遵循的準則就是確保倉庫內可利用面積的充足性。為了能夠達到這一設計要求,應避免倉庫庫房面積越大對存取所帶來的困難與限制就越多這一問題,同時,倉庫內貨物的提供量與周轉率也會直接影響到存儲庫房的實際大小情況。例如,如果倉庫內的周轉率比較低,且庫房又深又寬時,就會導致倉庫的存取能力有所降低,而且通道也會非常狹小。為了能夠提高倉庫的周轉率,必須保證存取操作的有效性,確保倉庫內能夠有更加寬闊的通道。此外,對于配送倉庫來說,為了能夠滿足客戶在服務方面的需求,也要保證快速存取操作的相關要求。

2.2 提高可保護性與安全性

在倉庫布局方面,做好安全保護是提高倉庫使用效率的主要途徑,同時也能夠為倉庫空間有效使用提供良好的框架,因此在安全保護方面必須制定與遵循相關的標準與準則。首先,對于倉庫中存在的危險物品,如易燃易爆、氧化劑等,必須要與其他類型的貨物分開存放,避免其他貨物受到損壞。其次,應對一些特別看管的貨物采取保護措施,避免出現貨物失竊等情況,為此,倉庫中的管理人員應對需要處理的貨物進行適當的調整,如需要進行加熱、冷凍等處理的貨物。最后,倉庫內的管理人員應該科學堆放比較脆、比較輕的貨物,避免其發生損壞。同時,應加強對危險物品儲存與運輸的管理力度,如放射性材料、易燃易爆或者其他比較特殊的貨物,因為這部分貨物處于一定狀態或者是放置在某一地方時,可能會形成比較大的危險性。

2.3 倉庫的利用效率

對于倉庫的利用效率而言,其涉及如下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應對倉庫的空間進行有效利用,具體指的就是倉庫的高度,合理地減少通道的占用空間;另一方面,應合理地堆放貨物,降低勞動量,減少貨物搬運的成本。在計算倉庫利用率時,可采用三個變量對其進行計算,首先,將貨物的吞吐水平作為變量,一般情況下,將吞吐量比較大的貨物存放在容易儲存的位置,也就是高低適中、靠近運輸區域的位置。其次,貨物的大小也會影響到倉庫的利用效率,所以,應將體積比較大的貨物放置在距離運輸區域比較近的位置[1],從而減少貨物的搬運時間。最后,如果貨物自身的體積大于貨物有序儲存的體積,則應將這些貨物存放在距離運輸區域比較近的位置,從而減少貨物處理成本。

2.4 倉庫機械化

倉庫中含有的機械化系統雖然不能解決倉庫中所有潛存的問題,但是其依然可以有效地提高貨物配送的效率,全面挖掘倉庫具有的潛力。所以,在進行倉庫規劃與設計時,應重點考慮自動化方面具有的投資風險,具體風險包括科技進步導致的設備過時與老舊、投資回收及市場波動等問題。同時,在進行機械化設計時,應進行操作分析,這是因為要想達到機械化作業的要求就必須保證貨物易于搬運且形狀規則,還要保證貨物搬運量比較大、整體搬運過程產生的波動比較小。

3 物流倉庫規劃與設計的原則

設計物流倉庫時,不僅要考慮到空間需求的問題,還需要對物流倉庫內的布局問題進行深層次的研究與探索。在設計時,應重點考慮倉庫布局的設計準則與原則,具體如下:盡量采用單層的設備,實現降低成本與造價的目的,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貨物在出入倉庫的過程中,應確保其能夠直接流動,避免因逆向操作而導致低效運作情況的發生;利用完善的操作流程與高效的物料搬運設備,以此提高物流倉庫的運作能力;通過科學化的存儲設計,提高倉庫的存儲效果。

最大限度地放置貨物后,完成儲存操作,能夠有效地避免倉庫低效率運作情況的發生,也就是說,在確保能夠為貨物提供充足的儲存空間、儲存操作及全面保護的同時,也要充分、全面地利用倉庫內的空間[2]。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兩點:一要考慮到物料搬運設備類型、大小及轉彎半徑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合理地減少貨物通道的占地空間;二要考慮到貨物自身與其所造成的一些相關限制條件,對倉庫的高度進行合理利用,從而提高倉庫的可利用容積。為了能夠達到降低搬運成本與提高倉庫利用效率的目的,應充分地結合物料搬運的相關要求,使其能夠在狹小的通道內得到充分調動。雖然將貨物堆放在超常規的高度會增加裝運費用,但是利用這種堆放方式卻能夠有效地節省綜合系統的費用。

4 物流倉庫規劃與設計的方法

4.1 倉庫和運輸工具接口的設計

在設計物流倉庫時,設計一個額外的空間,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為物流系統中含有的運輸工具提供一個可供使用的接口,其也被稱為運貨與收貨接口,雖然這一接口也屬于單一的區域,但是運貨接口與收獲接口通常放在不同的位置,從而保證運輸效率。在確??臻g需求能夠滿足的基礎上,應結合實際情況,確定運貨與收貨接口具體設置在倉庫內還是倉庫外,確保貨物能夠直接利用運輸工具傳遞到倉庫的內部[3],而且這也與貨物的裝卸、存放所需的空間有直接關系。同時,貨物的整理場所與運輸前貨物的安置場所也非常重要,應對這一場所的建設進行全面檢查與核對,確保收發貨物的頻率、體積能夠滿足對接貨物與發貨空間的需求。

4.2 按照訂單設計倉庫分揀空間

倉庫中應按照需求對貨物進行組裝與分揀,而這些倉儲功能所需要的具體空間大小取決于貨物的屬性和處理時所需要使用到的設備,而且這一場所的具體布局情況也會直接影響到客服服務質量。

4.3 存儲空間的設計

首先,在配送倉庫中,應建立特殊的空間用于回收工作,將一些未損壞的部件從損壞的包裝箱中進行分揀。其次,應設立單獨的辦公室空間[4],為管理人員與工作人員提供日常辦公場所。最后,應建立休息室、生活娛樂空間、更衣室、餐廳及其他公共場所等。這三種空間的具體占地面積會受到多種變量的影響,如貨物的重新包裝、貨物平均損壞量等因素會直接決定回收工作空間的大小,而員工數量則直接決定更衣室、公共空間及餐廳的空間大小。

4.4 備貨場所與分揀區的設計

設計倉庫內的備貨場所與分揀區時,主要采用如下兩種方法:一是將適當的備貨設備、貨架設備等放置到倉庫中,這也是最基本的分揀場所設計要求;二是利用變動場所,為備貨、貨物分揀等工作提供場所,提高操作的便利性,減少分揀時間,但是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倉庫運轉的效率。

5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倉庫的利用效率、可利用面積,應做好倉庫的現代化規劃與設計,從倉庫接口、分揀空間及儲存空間等多方面設計入手,提高倉庫的機械化程度、安全性及可利用面積等,從而提高倉庫的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郭之標.倉庫管理中的問題及提高其利用率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3):81.

[2]張州.基于物聯網模式管理的食品儲藏系統研究[J].食品工業,2019,40(11):229-231.

[3]趙汗青,黃才生,陳鐳.敏捷型數據倉庫的設計及應用方法[J].信息系統工程,2019(11):68-71+73.

[4]陳小培.小型倉庫管理系統分析與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32):74-76+79.

猜你喜歡
利用效率
避免肥料流失 提高利用效率
體制改革前后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效率對比分析
渭北旱塬春玉米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效率研究
湖南省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及差異分析
循環經濟資源利用效率與配置效率研究
不同白菜品種對鋅的響應及鋅利用效率研究
嫁接與施肥對番茄產量及氮、磷、鉀吸收利用效率的影響
小黑麥氮利用效率基因型差異及評價
陜西省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數據包絡分析的分水鎮農村土地利用效率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