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明性視角下的舊工業建筑再利用設計策略探究

2020-07-27 14:56韓龍鳳
博鰲觀察 2020年4期
關鍵詞:工業建筑

韓龍鳳

內容摘要 舊工業建筑是很多工業城市中的特色產物,在以往工業鼎盛的時期,工業建筑一度成為推動城市生產的助力。而隨著當前第三產業的興起,工業城市中的大量舊工業建筑的處理成了城市建設和規劃的難題。而文章從透明性視角入手,對舊工業建筑的再利用設計進行了研究,將工業建筑變為城市中的獨特景觀之一,進一步發揮了其作為城市建筑的價值。

關鍵詞 工業建筑 透明性視角 城市景觀設計 城建規劃

1 引言

工業建筑主要指工廠及工廠中供人員居住和生活的建筑設施等,在我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的時期,大量城市中的工業建筑代表著城市的生產方式和特色,雖然工業建筑不以美觀為第一設計要素,但依舊成為城市中的一道風景線。而隨著我國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傳統工業的變革,城市中大量的工業建筑成為廢棄建筑,對城市的發展造成了阻礙。但工業建筑不僅具有工具屬性,對于歷史悠久的工業城市來說,工業建筑也成為承載城市文明和發展歷史的印記,因此很難被隨意拆除。而將其進行再利用和設計,發揮舊工業建筑的景觀作用,某種程度上也是延續城市發展歷史的一種有效方式。

2 透明性視角

2.1 透明性視角概述

透明性視角最早被用于藝術創作領域,主要用于立體主義繪畫。透明性視角通過透明的墻體和頂棚等,將內部的細節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從而成為某種展示需求的載體。在建筑領域,透明性視角最早出現在“包豪斯校舍”中,通過應用透明的幕墻,將建筑內部的空間層次展示出來,以此來表達一種空間重疊的關系。

柯布西耶的“加歇別墅”也是透明性視角在建筑領域中的一種應用方式,雖然該建筑中使用了透明的玻璃幕墻,但設計者并未單純地強調玻璃幕墻的透明屬性,而是通過整體透明的建筑展示其內部的空間關系,不同的人能夠對該建筑產生不同的看法,從而產生不同的心理體驗,這也是透明性視角的一種利用方式。

2.2 基于透明性視角的舊工業建筑再利用

在對舊工業建筑進行再利用時,重點需要處理的問題為如何將舊工業建筑融入到新的城市環境中和如何利用舊工業建筑展示城市的工業歷史[1]??紤]到現代城市的建筑設計方式,將透明性設計原則應用到舊工業建筑的再利用方面,是激發建筑潛在活力和將新舊建筑完美結合的有效手段。

傳統的工業建筑為確保實用,通常會使用較為厚重的墻體,一般采光和通風較差,很多建筑同外界之間的聯系較少,缺少一種現代建筑特有的“輕盈感”。因此,為了讓透明性設計理念在工業建筑中得到更有效的應用,需要結合多種材料對建筑進行全面改造。

將全透明材料應用于舊工業建筑的改造中,可以將建筑內部的結構完全展示出來,這種設計方式更注重建筑內部和外部的直接聯系,可以將建筑變得更加“輕盈”,適合作為辦公建筑。例如,荷蘭鹿特丹的“夢工廠”辦公樓,由原先的工業建筑更換為透明的玻璃幕墻后改造而成,建筑物外就是海港,能夠使建筑物內的人直接感受到來自大海的風光,同時增強了建筑的采光度。

半透明材料,如磨砂玻璃等,能夠透過一部分光線,將這種材料應用到舊工業建筑的再利用上,能夠實現為建筑物內提供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但建筑物內的人也能感知外部的變化。例如,倫敦的泰特現代藝術博物館,由當地老舊的工業建筑改建而成,其上部的“光梁”中應用了半透明材料,使進入建筑物的光線更加柔和,有利于博物館內的觀眾集中注意力。

3 舊工業建筑再利用中透明性視角的利用策略

3.1 空間紋理的滲透和織補

舊工業建筑多為以往時代的產物,因此會與當前現代化的城市設計風格產生相當大的沖突。為了消除這種沖突,將舊工業建筑和城市景觀有機結合,需要對城市的空間紋理進行適當的滲透和織補,建立城市景觀和工業建筑之間的緩沖地帶,減少舊工業建筑在城市中的突兀感。

3.1.1 打開工業建筑的“界面”

工業建筑由于考慮到工業生產的屬性,多數為封閉狀態,因此在進行改造時難以和城市現有的景觀環境融合。為此,在改造舊工業建筑時,應當適當打開建筑的“界面”,讓建筑外部環境成為建筑的延伸,進而連接到城市景觀中,從而將城市和建筑進行融合。

利用透明建筑材料的透明特性,對舊工業建筑進行改造,將工業建筑中和城市連接的部分更換為透明材料,將建筑與城市連接到一起,這樣在進入工業建筑時就會產生一種“城市景觀—城市和工業建筑的交界處—工業建筑內部”的過渡,而采用透明材料裝飾工業建筑的外表面可以讓建筑外部的人了解到建筑內部的情況,從而為進入建筑中的過渡做準備。

透明性材料的選擇可以根據建筑物改造后的屬性選擇,如對改造為辦公樓之類的建筑,可以直接使用全透明玻璃幕墻,在進入建筑內部之前可以明晰建筑內部的狀態。但是,對于改造為博物館之類的工業建筑,出于保密性考慮,可以使用半透明材料,通過材料的透光可以明確建筑物內部的基本屬性,但詳細了解仍需要進入。

3.1.2 營造共享空間

對于建筑物數量較多的工業建筑集群,由于這些建筑之間的聯系往往較弱,因此可以采用營造共享空間的方式將建筑物連接起來,使城市空間更加連貫。營造共享空間的方式雖然沒有使用透明的建筑材料,但也是透明性視角在工業建筑改造中的一種體現。透明性視角強調的不僅是建筑改造上的透明,也有為作為欣賞建筑物的觀眾的內心帶來的一種“現象”透明感,即沒有使用透明材料的前提下,也能有相同的感受。例如,在上海8號橋項目中,設計師在大量的工業建筑集群中布置了大量的庭院、連廊、天橋等連接設施作為共享空間,使建筑本身呈現出了一種層次疊加和穿插的感覺,達到了與應用透明材料相同的效果,這也是透明性視角在舊工業建筑改造中的一種應用。

3.2 延續工業文明

對城市中的舊工業建筑進行改造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延續城市中的工業文明,為此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3.2.1 延續建筑的結構和形態

工業建筑的工業生產屬性的最大體現就是建筑本身的結構和形態,因此為了延續城市的工業文明,在改造舊工業建筑時至少不能隨意改動建筑物的結構和形態。在對建筑物進行擴建時,擴建的部分也應當遵循建筑物原本的形態和結構。

3.2.2 建筑物材料的展示

工業建筑與普通的民用建筑不同,為實現工業生產,工業建筑中會使用不同于民用建筑的建筑材料,因此工業建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本身也是建筑工業屬性的一種體現。在改造工業建筑時,如果能將建筑物的材料展示出來,也是通過工業建筑展示城市工業文明的一種方式。例如,798藝術區的木木美術館,由原電子廠的工業建筑改造而成,而在進行建筑外墻的處理時,特意采用了電子廠常用的鍍鋅鐵網,將其覆蓋在建筑的外墻之上,從而利用建筑物本身傳達了工業建筑原本的功能,展示了該區域曾經作為工業區的獨特風貌。

3.2.3 歷史場景重現

歷史場景重現可以說是最有力的展示工業文明的方式,在改造工業建筑時,可以還原工業生產中的部分場景,并將其作為參觀用的景觀。例如,中山岐江公園由原造船廠改造而成,在改造時特地保留了造船廠的機器設備和水塔等工業設施,為觀眾還原了當時造船廠工作時的場景,這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也是透明性視角的一種體現,可以增強觀眾對原造船廠的認同感,更有效地展示城市的工業文明。

4 結論

在此對透明性視角下的舊工業建筑再利用和設計進行了研究,透明性視角本質上是一種層次感鮮明的觀感理念,使觀眾身臨其境。透明性視角中的觀感既可以通過使用透明材料營造,也可以通過布置場景的方式營造。在對城市中的舊工業建筑進行改造時,一方面應當注意傳統建筑和現代城市之間的銜接和過渡,另一方面應當將工業建筑中原有的展示工業文明和發展歷史的屬性保留下來。而本文對這兩部分進行了闡述,期待能夠為工業城市的舊工業建筑改造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顧方榮,吳蔚.淺析舊工業建筑改造中的天然采光設計[J].山西建筑,2019,45(22):134-135.

猜你喜歡
工業建筑
工業建筑中大體積砼施工過程中控制措施分析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工業建筑設計中的體現
城市工業建筑新型隔聲吸聲墻體施工技術
論工業建筑結構設計選型及混凝土裂縫處理
淺析工業建筑標準化設計
基于輕型鋼結構工業建筑設計的分析
工業建筑遺產的景觀價值內涵
淺析工業建筑設計思維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