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造林工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與改進措施

2020-07-27 14:56劉維慶趙小康
博鰲觀察 2020年4期
關鍵詞:改進措施林業質量

劉維慶 趙小康

內容摘要 如今,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各個領域也都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但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能源的消耗量,而這種現象顯然與我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相悖,導致環境越來越惡劣,在這種情況下,也增加了我國自然災害的發生率。對此,文章主要對林業造林工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與改進措施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 林業 造林工程 質量 改進措施

1 引言

在生態環境保護中,林業造林工程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一些環境比較惡劣的地區,林業造林工程的作用更加重要。但是對于林業造林工程來說,其屬于一項耗時長、復雜化的工程,在施工建設時,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財力和人力資源,更加需要科學化的造林系統作為輔助,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林業造林工程可以順利地開展與進行。如果林業造林工程中出現質量問題,且無法及時解決,則必然會影響造林工程的效果,所以應重點關注造林工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提出解決策略,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林業造林工程的發展。

2 林業造林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規劃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

對于林業造林工程來說,在工程中往往只關注對自然資源的分析與統計,主要內容就是對用材林、經濟林的合理利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生態林和森林公園的利用,從而導致林業造林工程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實際設計林業造林工程時,設計人員只是遵循上級所提出的要求與相關內容完成設計,而無法獲取廣大群眾的意見,這樣一來就使設計工程呈現為“自上而下”的開展局面,而且與廣大群眾脫離的林業造林工程,實際造林的質量也比較低。

2.2 種苗培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林業造林工程中,種苗的培育工作也非常重要,而且技術性也非常高,但是在我國如今的林業造林工程中,種苗培育技術、工藝還比較匱乏,對林業造林工程的有序開展造成了影響。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在林業造林中,樹種比較單一,無法開發與研究出新樹種、新品系,很難滿足如今林業造林工程發展的需求。同時,在培育種苗時,通常選擇在農田、山地或者是其他一些臨時場所中進行培育,工程化的苗圃建設不足,總體的育苗技術水平也比較低,從而降低了林業育苗的效果。除此之外,在管理種苗時,也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管理手段,基本上呈現出有苗就栽、有種就育的情況,降低了樹種的成活率,而且也無法對病蟲害進行有效控制。

2.3 林木栽植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是造林密度嚴重不合理問題,栽植時,因為傳統林業造林工程設計觀念的影響,導致設計的合理性不足,基本上都是采用大密度種植的方式進行栽種,從而對林木的正常生長造成了影響,嚴重威脅到了林業的質量。同時,如果栽種的密度比較大,則也會對林業生長過程中的衛生情況、養分吸收情況等造成影響,提高病蟲害的發生率[1]。

二是整地效果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始造林前,往往會忽略季節方面對造林結果產生的影響,無法在合適的季節進行整地工作,從而嚴重影響到整地工作的質量。同時,對于整地的方式來說,也無法與當地的環境進行結合,如氣象變化情況、地質條件等,致使整地工作的開展科學化程度不足,不僅會對林木的質量造成影響,還會造成資源方面的浪費。

三是栽植的合理性不足,在進行栽植時,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科學化地選擇栽植時間,以此提高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但是在實際進行栽植時,經常會忽略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方面所帶來的影響,選擇時間與地點時也比較隨意與盲目,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栽植時間。

3 林業造林工程改進問題的有效措施

3.1 強化林業造林工程的規劃與設計

對于林業造林工程來說,規劃與設計是工程開展的基礎條件,所以必須要做好規劃與設計工作。在進行規劃與設計時,應遵循定向培育、分類經營的原則,對環保、培育、種植等方面進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從而進一步提高林業造林工程規劃與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同時,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林業工程造林的質量,也要強化對造林工程規劃與設計的控制與管理,根據當地的環境條件、地質條件及氣候條件等,制訂完善化的造林技術方案,并邀請多方共同參與到規劃與設計中,從而提高林業造林工程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

3.2 強化對栽培的管理

為了能夠提高林業工程造林的質量,必須要做好科學化栽植與細心化管理,而在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林木的栽培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控制,站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等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并進行全面化、系統化的分析,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出最為合理化、科學化的種植密度,同時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環境條件確定合適的栽培樹種。除此之外,在進行林木栽植時,也要做好質量方面的控制,按照相關的要求與標準,優化與創新種植技術與栽培技術,與林木的各種特性進行結合,嘗試開展機械化營林,并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地提高營林的效率,并對病蟲害的發生進行全面防護,從而全面提高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確保所栽培的林木可以健康生長。

3.3 合理化選種與培育

首先,應全面地了解與掌握有關于種子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確?!斗N子經營許可證》能夠得到全面落實。其次,應采用先進的技術對樹木品種進行改良,并對種子進行科學化、有效化的管理,嚴格檢查所培育的樹種,并按照相關的技術規范栽培樹種,同時在栽培的過程中,也要根據工程質量設計與標準整理土地,結合當地的環境與氣候選取最佳的種植時間。最后,應在當地建設示范化的苗園,強化管理工作與林苗培育工作開展的力度。

3.4 加強林業管理能力

首先,應根據不同林木的生長特性、生長環境及生產季節等相關特點,對林木培養的土地進行科學化的整理,從而為林木的生長創造更加優質的環境,確保林木能夠健康生長。其次,在完成造林工作后,應提高對砍伐、復植等工作的關注程度,如果種植的密度與標準不符,或者是成活率比較低,則應開展復植工作,禁止在造林區域內開展亂砍亂伐、放牧等破壞性的活動。最后,應對樹木的衛生情況、生長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嚴格貫徹與落實有關林木安全管理條例,建立明確、完善的安全管理崗位責任制度。此外,還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確保林業造林工程中所投入的資金可以得到合理化的分配,對造林工程的進度與質量進行定期統計,按照統計數據的結果在各個項目中合理地投入資金。一般情況下,造林工程項目分別為幼齡林管理與撫育管理、當年施工及補植補造三個方面的內容[2]。

3.5 強化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

林業造林工程中所涉及的從業人員非常復雜,而且所涉及的人員數量也非常多,具體包括設計人員、種苗人員、整地人員、栽植管理人員等多種崗位的人員。這些工作人員所擔負的工作責任與所開展的工作內容都是環環相扣的,缺一不可。為了進一步提高林業造林工程質量,應強化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打造更加完善的工作隊伍,實際選拔工作人員時,應制定嚴格的準入機制,重點關注人員選拔方面的問題。同時,也要做好人員的后期培訓工作,定期組織從業人員參加講座與培訓,并制定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從而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確保林業造林工程中人才建設的質量。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確保林業造林工程質量有所提升,應從林業造林工程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入手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對林業造林工程進行科學化設計與規劃,并采用更現代化、科學化的培育方法,切實提高工程參與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從而進一步促進造林工程的發展,全面提高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使其能夠真正地發揮出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與價值,實現環境保護的目的,使可持續發展觀念得以全面落實。

【參考文獻】

[1]劉玉雙.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措施探討[J].農家參謀,2019(24):95.

[2]鄒建明.淺談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營林造林工作[J].現代園藝,2019,42(17):171-172.

猜你喜歡
改進措施林業質量
歡迎訂閱《林業科學研究》
質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夢導致睡眠質量差嗎
land produces
醫院會計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進措施探討
冷鏈物流基礎上的生鮮電商發展研究
公路工程監理存在的問題和一些改進措施
質量投訴超六成
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