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構建職業農民培育新機制

2020-07-27 14:56王宇
博鰲觀察 2020年4期
關鍵詞:職業農民新機制鄉村振興

王宇

內容摘要 確?!爸袊说娘埻肴魏螘r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最根本的還要依靠農民,特別是要依靠新型職業農民,如果沒有這支隊伍,鄉村振興也無從談起。因此,培育農業“后繼者”和在職農民,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戰略,提供足夠的一線農業生產勞動力和技術技能人才尤為重要。

關鍵詞 鄉村振興 職業農民 新機制

1 引言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農村分工分業越來越細,越來越專業,傳統的生產方式方法被打破,農民開始由“兼業化”走向“職業化”“專業化”;農業開始由“通用化”走向“專用化”“特色化”“區域化”“標準化”“訂單化”生產;農業技術開始由“經驗型”走向“數字型”“智慧型”。種菜的專業種菜、育菌的專業育菌、養殖的專業養殖,勞動者、勞動技能、生產工具日趨職業和專業,構建職業農民培育新機制已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當務之急。

2 構建職業農民培育新機制的必然性

2.1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當務之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強大的科技支撐和人才支撐。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六年都反復強調,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其中2018年的“一號文件”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還提出,要破除人才制約瓶頸,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如今已經出現農業勞動力老齡化、農業生產安全、農村經濟發展受到阻礙和壓力,未來必須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地”這些現實問題和深層次問題,而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一方面可以緩解農村日益嚴重的農民老齡化問題,解決“誰來種地”問題;另一方面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解決“如何種地”問題。

2.2 實施精準扶貧方略的重要路徑

2019年3月17日,安徽省省長李國英就金寨縣農村產業發展帶頭人培育工作作出批示:“無論是打贏脫貧攻堅戰,還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農村特色產業都是基礎支撐。農村特色資源客觀存在,能否把特色產業發展起來,并把廣大人民群眾帶動起來,關鍵在人。因此,抓農村產業帶頭人的培育工作,就抓住了關鍵?!蹦壳白钪匾墓ぷ骶褪欠鲐?,一些地方通過培育新型農民來助推扶貧工作,支持一批職業農民創業成功后,再引導他們結合自身產業,開展產業扶貧,在品種、技術、資金等方面再來幫助身邊的貧困戶脫貧增收,效果顯著。近年來,太和縣通過采取“分類型、分專業、分階段、參與式、重實訓、強服務”的方式,提升受訓學員的技能,僅2018年就有2000多名新型職業農民持證上崗,之后,采取“一對一”“一對多”幫扶措施,引導新型職業農民在品種、技術、資金等方面利用各自的特長和優勢,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帶動了2000多個貧困戶穩定脫貧,為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做出貢獻。

2.3 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現代農業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集約化、規?;?、產業化的農業,其快速健康發展需要更多擁有先進技術和理論水平的新型農民。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民職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一步,如此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才有強大的人才支撐和科技支撐。在新時代背景下,雖然在整體層面上,農民群體是我國經濟尤其是城鎮化發展的巨大力量,但在農民個體發展與鄉村振興發展層面上,農民的整體素質仍然跟不上現代農業機械化、信息化和自動化的發展要求,因此,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能夠有效緩解農村經濟發展問題。事實證明,只有讓農民職業化,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的內在活力和發展動力,才能有更富的農民、更美的農村、更強的農業。

3 職業農民培訓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職業農民培訓中,培訓內容、形式、時間、經費等設置不對路的問題經常存在。有的培訓班不能結合培訓對象的素質和水平進行授課;有的設置內容空洞乏味,缺乏培訓的針對性;有的培訓教師上課模式單一,不接地氣;有的培訓時間期限設置不科學;有的培訓經費投向不合理;有的職業農民資格認證存在困難;有的培訓成果得不到較好利用……這些問題的存在,不但使一些培訓流于形式,還浪費了資金資源。

4 構建職業農民培育新機制的對策建議

4.1 建立職業農民遴選機制

參加職業農民培訓的人員首先應保證是在自愿基礎上報名學習。在這一過程中,要引導報名人員想清楚今后的職業方向和職業定位,嚴格按照個人申請、村級遴選、鄉鎮審定、縣級確認的程序,把有產業基礎、有資金投入、有聯結帶動、有良好人品并愿意扎根農村、發展產業、誠實守信的人納入培育隊伍,這樣他們才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買單,才能選出一批有志于農業的人作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對象,從而更好地服務農業。

4.2 科學設置課程體系

要解決學用脫節問題,必須科學設置課程。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的目的是“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去做”,種菜的專業種菜、種藥的專業種藥、種菌的專業種菌、養殖的專業養殖,勞動者、勞動技能、生產工具都要日趨職業和專業。因此,不同部門面向農村基層的不同培訓對象,要按照不同區域、不同產業、經濟發展不同程度,采取形式多樣、內容各異的分類培訓,根據培訓對象,科學安排培訓內容,根據需求優化課程設置,精心設計符合職業方向的課程體系,這樣才不至于出現培訓與需求“兩張皮”現象。

4.3 完善委托代培培訓機制

在政策上,培訓單位可以結合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的生產情況,資助他們委培職業農民,為他們量身訂做人才,改變職業農民培訓方式方法,開展“學以致用”行動。例如,讓有意愿的學員到“花卉之鄉”“西瓜之鄉”“藥材之鄉”等就地打工、務工辦學、務工助學,把培訓經費作為培訓對象的生活補貼,把錢用在刀刃上,另外,他們的務工收入也歸個人所有。同時,在培訓對象務工期間,培訓單位也要定期隨訪,明察暗訪,這樣一方面能起到督促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學員有實際困難,也可以及時幫助其解決。通過學習上的嚴格要求和生活上的關心關愛,充分調動培訓對象的學習積極性,如此他們才能沉下心來真正學到技術。

4.4 建立職業資格評聘制度

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認證,出臺職業農民享受津貼的政策,根據學員生產技能、管理水平和經營水平評定職業資格認證,重點從職業素養、涉農政策法規、綠色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品牌化經營、農業現代經營管理、信息化手段等方面進行科學認定。獲得資格證書的,要及時公開技能誠信和管理水平信息,采取經營主體公開競聘方式,鼓勵他們雙向選擇,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2017年太和縣有889人獲得了新型職業農民證書,2019年有750位新型職業農民獲得了職業資格認證,凡是經過職業資格認定的職業農民,今后政府就會為他們量身定做一些政策,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4.5 完善各項制度保障

要完善各項配套政策體系,在制度上給予保障。要完善職業農民創業貸款擔保機制和保險機制。銀行在了解職業農民貸款需求情況后,可以創新方式,簡化程序,推出一批利率低、辦貸快的產品(如“新型職業農民貸”等),給他們一定的優惠政策,用于解決資金一時緊張或擴大經營規模,發揮出農村金融主力軍的作用,成為農民致富的新推手。此外,銀行還要完善新型職業農民收入監測和培訓回訪機制,切實解決職業農民在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梢酝ㄟ^電話回訪和實地觀摩講解等方式開展跟蹤回訪,強化跟蹤服務工作的督查考核,把服務成效納入對農技人員考核的內容,確保跟蹤服務工作達到實效。培訓機構在理論學習結束后,也要加強后續跟蹤服務工作,及時對學員在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和經營狀況提供針對性的任務??梢越M織專家不定期開展專題研討、技術交流和現場觀摩,確保職業農民培訓學到的新技術、新知識得到充分應用??傊?,培育和構建一整套科學完善、切實可行的職業農民培訓新機制,新型職業農民才能真正成為體面的職業,鄉村振興才能有足夠的科技支撐和人才支撐。

猜你喜歡
職業農民新機制鄉村振興
建立第三方醫療糾紛解決新機制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幾點思考
論農廣校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性
重在建立新機制
新機制 新格局
構建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