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農藝措施對兩個早熟秋白菜品種的影響分析

2020-07-27 14:56張玉紅
博鰲觀察 2020年4期
關鍵詞:品種影響

張玉紅

內容摘要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地區的農業種植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地區農業主管部門對農業種植業的投入與關注力度越來越大,開展不同農藝措施下的早熟秋白菜種植實驗,以此探尋農藝措施對秋白菜種植效果的影響,進一步提出農藝措施的運用方法與規律,強化秋白菜種植的產量與質量,提高種植經濟效益,促進秋白菜種植經濟的發展。文章簡要分析了兩個早熟秋白菜品種使用的不同農藝措施及其影響,對不同農藝措施對兩個早熟秋白菜品種的影響的相關種植管理啟示、早熟秋白菜農藝措施優化管理方法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 農藝措施 早熟秋白菜 品種 影響

1 引言

秋白菜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種植區域最廣泛的農業蔬菜作物之一,也是山東地區內的主要是蔬菜作物。在山東地區,每年的秋白菜種植面積能夠達到270 000 km2,其作物產量在省內的總蔬菜作物產量中占首位,且受到全國各省份消費者的喜愛。一般情況下,秋白菜主要是在每年的立秋前后播種,隨著現代社會農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地區內的秋白菜種植技術也有所提升,人們通過對株距、播種時期、肥料施播等農藝措施的調整,不斷優化地區秋白菜的種植水平,以此實現地區內秋白菜種植產業的良性發展。

2 兩個早熟秋白菜品種使用的不同農藝措施及其影響

2.1 農藝措施

在秋白菜種植區域進行“兩個早熟秋白菜品種使用的不同農藝措施”的實驗,利用隨機區組排列的方式,在四周設置保護行,分別開展株距控制、播種時期控制與肥料施播控制,且在正式播種之前分別在對照田與試驗田實施有機肥,控制每畝有機肥施播量為7.5 t,除了“肥料施播實驗”環節會對試驗田增加適當的肥料之外,其余均嚴格依照對照田的習慣,分別在蓮座期、結球期追肥,以此保證試驗田與對照田均能夠具有良好的生長性狀[1]。

在試驗田中,農業技術人員控制固定標準行距為50 cm,且分別調整田中行距為30 cm、35 cm、40 cm、55 cm、60 cm,控制區域長款規格為10 cm、1.5 cm;農業技術人員分別設置播種期為7月1日、7月15日、8月15日、8月30日,控制區域長款規格為10 cm、1.5 cm;農業技術人員分別調整試驗田中的肥料比例,增加氮磷鉀肥料。

2.2 對兩個早熟秋白菜品種的影響結果分析

第一,結合“株距實驗”,農業技術人員可以發現,隨著株距的不斷增加,秋白菜品種產出的白菜作物的球高、球徑及單株凈重均呈現出比較穩定的變化,其中白菜球高會隨著株距的增加而減小,球徑與單株凈重會隨著株距的增加而提升??梢园l現,在調整株距為40 cm、45 cm時,秋白菜的產量有明顯的增加,產量分別為85.5 t/hm2、88.9 t/hm2,由此可見,適當減小株距可以實現高產[2]。

第二,結合“播種時期實驗”,農業技術人員可以發現,隨著播種時間的推遲,秋白菜的生育時期逐漸延長,且以8月30號為臨界點,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在7月1日、7月15日、8月15號播種的秋白菜生育周期均延長60 d左右,而8月30號播種的秋白菜的生育周期較短,且8月30日播種的秋白菜產量最低,由此可見,適當延長秋白菜播種時間,控制延長時間段,則能夠提高秋白菜產量。

第三,結合“肥料實驗”,農業技術人員可以發現,隨著氮磷鉀的增加,秋白菜的產量有所提升,但是單獨施播P2O5肥料的秋白菜試驗田產量增幅最低,可以發現,優化氮磷鉀肥料比例對于實現秋白菜高產的重要性[3]。

3 不同農藝措施對兩個早熟秋白菜品種影響的相關種植管理啟示

結合上述的“兩個早熟秋白菜品種使用的不同農藝措施及其影響”內容可以發現,在不同的植株、播種時期、肥料水平情況下,其產量表現均出現“先升后降”的趨勢,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首先,秋白菜種植的種植密度是其高產的重要因素。若農業技術人員沒有合理控制早熟秋白菜的行距參數,導致種植密度過大,則會促使白菜之間互相遮擋,不利于提升白菜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光合速率,造成單株產量較低的情況,引起早熟秋白菜的產量下降;若種植密度較小,則不能充分利用這一種植區域內的光照資源,雖然能夠保證單株白菜產量,則會引起種植區域內的整體產量數量下降。因此,合理控制種植密度極為重要,能夠有效促進早熟秋白菜的整體協調生長,提高秋白菜種植產量,實現經濟效益[4]。

其次,適當延后早熟秋白菜的種植時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拉長秋白菜的生育周期,延長市場供應時間。結合上述的“播種時間實驗”的具體情況,可以發現,若秋白菜的播種時間較早,則地區內的高溫高濕天氣會影響秋白菜的生長情況,且引發較為嚴重的病蟲害,增加種植風險,不利于提高白菜產量與經濟效益;若適當延遲播種時間,則地區內氣候較為干爽、溫度較低,有利于秋白菜的自然生長;若播種時間過晚,地區內氣候溫度較低,不利于秋白菜的發育與結球,則會產生低產的情況[5]。

最后,控制氮磷鉀施肥量能夠有效控制早熟秋白菜的種植產量與作物品質。結合上述研究的實際情況,及以往的早熟秋白菜種植經驗,可以發現,適當施播氮磷鉀肥料能夠促進秋白菜的生長發育,提高秋白菜作物的光合效率與生長效率,有效促發白菜結球,從而實現高產高質的生長目標。但是,若過量施播氮磷鉀肥料,則不能夠看到秋白菜生長與產量方面的顯著變化,會增加不必要的經濟成本,甚至會由于施播過量造成低產情況。

4 早熟秋白菜農藝措施優化管理方法

結合“兩個早熟秋白菜品種使用的不同農藝措施及其影響”與“啟示”,建議地區農業技術人員選擇合適的早熟秋白菜品種。近兩年,地區內的早熟秋白菜品種愈發豐富,但是從白菜的品相來說可以粗略分為直筒型、卵圓型、圓頭型,這三種不同形狀的白菜對于種植時間、株距等方面的要求均有所不同。因此,農業技術人員還需要結合每年種植秋白菜的實際時間,結合地區內的溫度、濕度、土壤情況,調整早熟秋白菜的具體品種,以此奠定高產基礎。

結合“兩個早熟秋白菜品種使用的不同農藝措施及其影響”與“啟示”,建議地區農業技術人員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根據上述實驗中的播種時間及產量變化趨勢可以初步確定為8月下旬時期,若白菜品種具有較強的耐高溫能力,則可以適當延長種植時間,若白菜的生長周期較短,則需要適當延后種植時間,調整農藝措施,以此促進白菜的生長,提高秋白菜產量[6]。

結合“兩個早熟秋白菜品種使用的不同農藝措施及其影響”與“啟示”,建議農業技術人員要做好種植管理與肥水管理工作。一方面,由于早熟秋白菜的根系較淺,在種植之前需要農業技術人員對種植區域的土壤進行整體施肥,以此促進根系發育,控制田地整體的有機肥施播量在20 000kg/畝(1畝≈666.67 m2),氮磷鉀復合肥在20 kg/畝,農家肥在3000 kg/畝,從而實現農藝措施干預,提高早熟秋白菜的產量。在種植過程中,需要農業技術人員適當起壟,控制壟高度在12~15 cm,調整株距,控制株距在45~55 cm,保證每畝種植植株數量在2200~2500個。

5 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不同的農藝措施對早熟秋白菜品種的影響,發現通過調整種植的株距、時期、施肥肥料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秋白菜的生長發育,提高秋白菜的產量與質量。結合這一實驗可以發現,調整植株密度能夠促進秋白菜實現高產;將秋白菜的播種時間適當延后可以延長市場的供應時間,提高大白菜的生長效率;適當施播氮磷鉀能夠再一次提高產量,提升秋白菜的品質。因此,建議地區農業技術人員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優化農藝措施,以此實現地區早熟秋白菜的高產,實現地區秋白菜種植經濟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漢吉芳.秋白菜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3):178+218.

[2]田秋業.早熟秋白菜? 價高一大截[N].山西科技報,2019-08-20(A07).

[3]許大偉.論秋白菜蟲害與綠色防控技術[J].南方農機,2019,50(14):70.

[4]艾瑞璞.秋白菜栽培技術及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J].農民致富之友,2019(14):49.

[5]王貴,白娜.不同農藝措施對2個早熟秋白菜品種的影響[J].農學學報,2017,7(9):32-35.

[6]李孝,吳志會,彭學文.唐山地區秋白菜品種比較試驗[J].蔬菜,2016(6):8-10.

猜你喜歡
品種影響
品種選育彩版
品種選育彩版
種什么品種好?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種什么品種好?
如何影響他人
新陸早52號(碩豐165)品種簡介
品種介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