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農產品精準營銷策略探究

2020-07-27 14:56傅玉昆劉飛程瑞
博鰲觀察 2020年4期
關鍵詞:精準營銷綠色農業

傅玉昆 劉飛 程瑞

內容摘要 文章通過闡述當前我國綠色農產品市場狀況,并提煉出綠色農產品的特征,而后分析當前綠色農產品銷售模式,從而為精準營銷平臺建構尋找落腳點,最后指出當前綠色農產品營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精準營銷的含義為綠色農產品營銷平臺建構提出相應的方法。

關鍵詞 綠色農業 精準營銷 平臺建構

1 引言

綠色農產品主要是指遵循國家提倡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過國家省市專門的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識,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又健康的農產品,如綠色小麥、綠色水稻、綠色肉類、綠色蛋類、綠色水果等[1]。

中國綠色農產品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生產面積只占到總的生產面積的千分之一,消費總量只占到食品消費總量的千分之二,有著廣闊的前景。但是,綠色農產品的市場供應不平衡,主要還是以雜糧、雜豆、蔬菜為主,像葡萄酒、化妝品這樣的加工品還比較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這樣的大城市。近些年來,綠色農產品一直在向中型城市擴展,綠色農產品有著廣大的受眾,潛在的消費群體主要有追求健康的高收入人群、追求時尚的樂購一族,以及一些特殊的群體,如孕婦和嬰兒。

2 當前綠色農產品銷售模式分析

2.1 訂單式綠色農產品銷售模式

訂單式綠色農產品銷售模式來源于訂單式農業。訂單式農業就是根據訂單進行生產,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使生產更精準、更高效。其訂單內容包括產品收購數量、質量及價格,在產前確定銷路,是一種產銷結合的模式。該模式的好處在于避免了盲目生產,確保了生產者的基本利益,穩定了市場價格。我國于2015年在中共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提出了農業供給側經濟性改革,其中訂單式農業的發展對推動農業結構改革至關重要。這種模式打破了過往“因地制宜式”的農業生產,使農業生產進入按市場需求生產的新局面。

2.2 中間商轉銷模式

中間商轉銷模式是指種植戶通過中間商的收購轉而進入各大商超、大型批發市場或直接進入餐廳。這一模式仍然是當前我國農業銷售模式的主渠道,這是由于我國農業生產較為零散的特點導致的,也與物流運輸的發展水平密切相關。這一模式使產品的價值至中間商或代理商這層就停止了,是以賣家為主導的市場。就消費者而言,時間是審核綠色產品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中間環節的增多會降低消費者對綠色農產品的認可。對種植戶而言,中間商占去了相當一部分利潤,在綠色農產品成本較高的情境下,難以提高種植積極性。

2.3 產源地銷售模式

產源地銷售模式主要是以觀光農業生態園、采摘式果園和鄉村農家樂為代表。產源地銷售模式賣的不僅是產品本身,還包括各種體驗與知識,換言之,是通過綠色農產品將旅游、觀光、采摘等相結合的模式。這一模式是伴隨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出現的,也是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導致的。傳統的銷售模式只滿足了物質需求,產源地銷售模式還滿足了消費者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這樣就提升了產品的價值,也將綠色理念的含義拓寬。這一模式的缺點在于需要大量資金和土地的投入,并且短期經濟效益不明顯。另外,由于“綠色”難以界定,消費者往往將其等同于環境的綠色,就會出現打擦邊球或者“掛羊頭賣狗肉”等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2.4 網絡銷售模式

網絡銷售模式是在網絡購物的大潮下出現的,綠色農產品網絡銷售是從屬于網絡購物的一個細分市場。當前網絡銷售模式仍然處于一個小范圍的市場中,其含義有兩方面:一是網絡消費者市場總量較少,消費者對物流能力和保鮮技術是否認可決定了他們是否會購買產品,這是該模式難以發展的重要原因。二是參與者較少,網絡營銷是一種新式營銷,需要一定的設備和專業知識,對零散的種植戶和文化水平不高的種植戶而言準入門檻高。這一模式的好處是打破了時空限制,產品的流通速度大大加快,特別是關乎產品各種信息的流通。

3 當前綠色農產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3.1 綠色農產品的購買與綠色農產品的認證脫節

我國消費者對綠色農產品有著極其龐大的需求,但當談論到去哪買綠色農產品和什么是綠色農產品時,消費者難以回答。這是因為,一是綠色農產品的種類太多,二是綠色農產品的分銷渠道與普通產品的分銷渠道重合,為此消費者往往只能通過產品綠色認證標識來區分,加大了消費者選購的難度。

3.2 價格貴,市場不規范,假冒品層出不窮

由于綠色農產品近年來需求較大,形成了賣家主導的市場情境,給一些不法商販提供了可乘之機,偽造綠色農產品的事例層出不窮。另外,綠色農產品是純天然、無公害的產品,其價格一直都高于普通產品,使部分消費者對綠色農產品產生了望而卻步的心理。而購買了綠色農產品的消費者則對產品給予極大期望,一旦打破了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就容易使綠色生態農產品陷入“價高質不優”的口碑困境中,不利于其長遠發展。

4 精準營銷策略構設

精準營銷主要是指通過收集用戶數據并建立數據庫,從而細分不同類型的消費者,采取與之相適應的營銷策略,這是伴隨大數據技術出現的一種新型營銷概念[2]。

精準營銷是指利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對目標市場的不同消費者進行細致分析,并根據他們不同的消費心理和消費特征,采用有針對性的現代技術、方法和指向明確的策略,實現對目標市場不同消費者群體高投資回報的營銷手段。用戶的消費行為極易在短時間內發生變化,大數據營銷可以及時地記錄消費者的變化數據,可以在用戶需求最旺盛時及時進行營銷策略實施。

4.1 實施個性化、差異化營銷

精準營銷可以根據用戶的興趣愛好、在某一時間點的需求,做到細分用戶實施一對一的營銷,讓業務的營銷做到有的放矢,并可以根據實時性的效果反饋,及時調整營銷策略。

精準營銷可以對用戶的各種信息進行多維度的關聯分析,從大量數據中發現數據項集之間有趣的關聯和相關聯系。例如,通過發現用戶購物籃中不同商品之間的聯系,分析出用戶的其他消費習慣,通過了解哪些商品頻繁地被用戶同時購買,這種關聯的發現可以幫助營銷人員從用戶的一種商品消費習慣,發現用戶另外的商品消費規律,從而針對此用戶制定出相關商品的營銷策略[3]。

4.2 網絡精準營銷平臺建構的方法

4.2.1 以產品為依托,打造產品+網絡社區的新型營銷平臺

營銷簡單概述就是如何連接買賣雙方,即買賣關系,過往的營銷模式中買賣雙方之間的連接是機械的,兩者的連接起源于買賣關系,也終結于買賣關系。而產品+網絡社區的營銷平臺是通過賣家發布信息、營銷平臺整合信息及消費者接收并反饋信息,形成一種有效的互動。其中,產品是營銷平臺的基石,網絡社區是消費者的公共話語空間,在這里他們可以討論產品的優劣、怎樣使用產品,甚至是通過產品表達情感,從而形成對產品或品牌的歸屬感。當下,特別是網絡購物,人們購買產品不僅關注產品的功用、品質等基礎屬性,還關注產品內含的情感,如生活理念、品牌調性等附帶屬性。這使賣家營銷時不僅在產品上做文章還要做好消費者洞察,對不同群體的消費者進行劃分,從而邁出網絡精準營銷平臺建構的第一步[4]。

4.2.2 推動用戶生產內容,打造品牌調性

用戶生產內容又稱UGC,即用戶來提供網絡社區中的內容。用戶生產內容的優勢是提升了身份認同,對消費者來說更愿意聽使用者的說辭,也使部分消費者充當了意見領袖的角色。用戶生產內容首先要降低內容生產的門檻,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內容分類、話題引導、模塊化發布工具等手段,且對網絡社區的日常運營來說,用戶生產內容使運營的難度、成本降低。品牌調性就是基于品牌的外在表現而形成的市場印象,是一種擬人化的表達方式,其有利于加強品牌黏性,形成粉絲效應。網絡社區的另一好處是可以洞察到消費者對產品的意見或建議,通過充分挖掘消費者對產品或品牌的心理期待,以及他們期望從產品或品牌中獲取什么,是打造品牌調性時有利的條件[5]。

4.2.3 充分洞察消費者,建立數據庫

網絡社區為消費者提供了話語空間,同時為賣家提供了大量關于消費者的數據。這些數據要按照相應的標準建立營銷數據庫,通過分析整合數據,檢索出關鍵信息,如服務信息、折扣信息,以及與消費者個性關聯的信息,從而為個性化推送服務尋找落腳點?;ヂ摼W時代,數據庫的建立對營銷而言是事半功倍的,個性化推送更是精準營銷的活力所在,只有掌握了這一點才能使網絡精準營銷平臺的構建具有前瞻性。

4.2.4 進行消費者分層設計

擁有了數據庫之后,還要將消費者進行分層,不同層級的消費者要差異化對待。這里的差異化指的是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購買偏好等因素有針對性地進行營銷,從而提升營銷效率。這樣做的好處是,賣家節省資源的同時還可以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例如,價格的差異化策略,同一產品實行不同的價格策略,有些消費者對價格較為敏感,可采取組合營銷的方式,有些消費者購買數量較大時可采取階梯式定價策略。差異化營銷策略發揮了賣家的主體性作用,也使買家獲得了一定“優惠”,是一種雙贏策略。

4.2.5 線上與線下結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城市之間交通成本的降低。網絡精準營銷平臺的建構需要看到一些線下模式的迅速發展,如以觀光農業生態園、采摘式果園和鄉村農家樂為代表的產源地銷售模式。網絡作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網絡精準營銷平臺也就是這些線下模式的傳播渠道,認識到這一點既豐富了“平臺”的含義,也使線上與線下結合起來,并且兩者的結合是符合市場狀況的[6]。

【參考文獻】

[1]黃鸝著.綠色農業發展簡論[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2]時煉波,張俐華.論精準營銷的內涵與實施策略[J].企業經濟,2009(8):90-92.

[3]林小蘭.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精準營銷研究[J].農業經濟,2010,14(12):137-138.

[4]劉潔,牛亞麗.互聯網背景下河南省農產品精準營銷策略分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7(27):20-22.

[5]王忠陽,蔣麗艷,郭志軍.“互聯網+”精準營銷的策劃與實施[J].農村電工,2018,301(5):14.

[6]倪雪琴.大數據精準營銷的網絡營銷策略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4):56.

猜你喜歡
精準營銷綠色農業
綠色農業發展理論與實踐創新模式探析
大數據技術之一“數據標識”
淺談大數據時代的精準營銷
電信行業不同目標群成長期客戶忠誠度影響因素分析
場景:大數據挖掘的新標準
論中國綠色產業的發展
我國綠色農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微生物菌肥在綠色農業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