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健康城市建設,提升人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2020-07-27 14:56支劍峰趙云雁
博鰲觀察 2020年4期
關鍵詞:新冠肺炎公共服務

支劍峰 趙云雁

內容摘要 2020年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經濟發展不得不按下“暫停鍵”,讓人們有時間反思:為什么會發生疫情,如何實現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怎樣達成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存。文章從健康城市的角度,反思我國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暴露的城市發展問題。

關鍵詞 新冠肺炎 健康城市 城市布局 公共服務

1 健康城市的發展現狀和經驗

健康城市計劃始于20世紀80年代,隨后健康城市在世界范圍獲得了迅速發展,目前全球已有超過4000個城市加入健康城市創建活動。我國的健康城市建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末的“國家衛生城市”運動。1994年,中國開始啟動健康城市建設試點;2001年,蘇州市提出健康城市建設目標,成為中國首個向世界衛生組織申報的城市;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決策;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決定在全國開展健康城市試點工作,發布38個全國健康城市試點市名單,同年,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在上海召開并發布《健康城市上海共識》[1]。

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外及國內先進城市都有了一些健康城市發展的經驗可供借鑒。例如,日本在政府組織下盡最大可能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強調高度的信息化管理,注重各類信息的收集和評估。另外,日本從城市規劃入手,在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基礎體系上融進健康的內涵和指標,使健康城市的創建與城市建設和發展同步。

在國內城市中,上海的健康城市建設也成效顯著。作為一個常駐人口達2400萬人的特大城市,上海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僅337例(截至2月28日),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確診人數最少,從這一側面也反映其健康城市建設水平。上海的經驗主要是:將健康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全過程,構建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健康城市建設工作機制,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施重大生態項目和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搭建“上海健康云平臺”促進醫療衛生領域大數據的挖掘、共享和廣泛使用[2]。

2 健康城市的內涵價值

2.1 健康城市是實現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根據上海復旦大學傅華教授的定義,健康城市是指從城市規劃、建設到管理各個方面都以人的健康為中心,保障廣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為人類社會發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環境和健康社會有機結合的發展整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苯】党鞘械暮诵木柙谟谝匀藶楸?,通過實現人身體和心理的共同健康保障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3]。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我國更多依賴粗放型增長方式,未來要延續發展,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由依賴人工、資源的消耗向重視科技、綠色可持續的方向轉型。城市發展也需要由重視經濟效益向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平衡的方向轉變。因此,城市管理者需要比以往更加重視人的健康需求。

健康城市建設不僅包括城市規劃和健康設施建設,還深度依賴科技、互聯網、物流、工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2017年杭州提出健康城市“6+1”平臺,即健康環境、健康社會、健康服務、健康人群、健康文化、健康產業+保障支撐的7個方面[4],如圖1所示??梢?,健康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對于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需要地方城市各部門通力合作和全社會積極參與[5]。

2.2 健康城市是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的必然選擇

健康城市建設對城市經濟具有較大的拉動作用。2016年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及: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2030年達到16萬億元。我國健康服務產業鏈主要由醫療、醫藥、保健品、健康咨詢和養老五個產業群組成[6]。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研究和預測,2018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7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10萬億元。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2.55%,并預測在2023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14.09萬億元。據此推算,16萬億元的發展目標有望在2025年前后實現[7]。

大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①國家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尤其在本次疫情之后,居民將更加注重身心健康;②老齡化進程加快,2019年全國60歲老年人口達2.49億人,占比17.9%,老齡人口對醫療服務、養老的需求將不斷釋放;③科技進步帶來服務創新和行業變革,這一變化已經滲透到大健康各個領域,創造了更多需求,如健康穿戴產品越來越普及,老百姓對于健康穿戴產品的需求愈來愈大;④醫療改革、健康中國2030等國家及地方政策不斷發布,大健康產業政策紅利逐步顯現。居民的收入提高和健康意識提升,以及老齡化社會這兩個特點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影響我國經濟發展走勢,健康產業和健康城市建設正順應這一趨勢[8]。

健康城市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發展健康服務業,還要推動體育、旅游、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相關產業發展,從而釋放10萬億元以上的市場潛力??梢?,健康城市建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是全面、綠色和持續的。

3 疫情暴露出來的城市發展問題

2000年我國城鎮化率大約是36%,20年后的今天,我國城鎮化率約60%,城鎮化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這一成果背后卻隱藏著一些問題[9]。新冠肺炎疫情使之暴露出來并讓我們不得不重視和思考。下面僅以廣西為例,分析城市發展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

3.1 城市建設布局欠科學

第一,城市新舊城區人口密度差異大。新城區房屋空置率較高,基本生活配套不足。舊城區土地承載壓力過大,引發交通堵塞、城市內澇等“城市病”。此外,醫院機構的布局與服務半徑內人口密度不匹配,存在明顯的區域不平衡。例如,2018年廣西三級甲等醫院有46家,其中,首府南寧有16家,柳州有6家,桂林有11家,上述三個城市占據超過70%的資源,對應人口占比僅19%[10],如表1所示。

再以南寧的三甲醫院為例(見表2),江南區3家,對應的常駐人口為65.86萬人;青秀區8家,對應的常駐人口為80.8萬人;西鄉塘區2家,對應的常駐人口為124.81萬人。對于西鄉塘和江南兩個區而言,醫院數量難以滿足市民需要。

第二,土地利用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商業區、生活區和工業區的土地供應量遠超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造成醫療、體育資源緊張。以2019年南寧市土地出讓計劃為例,科教用地占比不足2%,醫療設施、體育場館用地更加稀少。

第三,城市化使生態環境遭受破壞。2018年廣西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15 m2,低于2017年全國14.1 m2的平均水平。此外,2018年廣西每百萬人擁有公園個數為5.9個,而2017年全國每百萬人擁有公園個數為11.7個。2018年廣西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0%,同樣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如表3所示。大量綠地、濕地、農田用于城鎮化建設,河流、湖泊、公園等生態景觀被壓抑在摩天大樓之下,抬頭只有高聳入云的樓宇[11]。這樣的城市布局既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也容易帶來人流密集、通風不暢從而引發流行性疾病傳播。

3.2 城市健康設施欠完善

各地市存在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數量不足,市級醫院和社區、農村醫療衛生機構間的服務水平差距較大,不同程度存在醫療衛生人才匱乏,醫療服務條件差的狀況。2018年,廣西醫院數量占醫療衛生機構總數的比例僅為1.8%,遠低于全國3.3%的平均水平。此外,2018年廣西每千人口床位數、廣西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總數的比例、廣西每萬人口衛生計生人員數量、每千人口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數量等指標均低于全國同期平均水平。2019年《廣西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對策研究》的數據顯示:廣西84.42%的鄉鎮衛生院沒有配齊基本診療設備,60%以上的衛生院沒有配備基本的醫療設備和救護車,全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配備DR、彩超等基本設備的,僅占應配備數的41.39%。

體育領域也存在設施和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2018年,廣西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1.56 m2,低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2018年全年廣西共舉辦全民健身活動次數為2845次,同比增長0.92%,全民健身活動人數為232萬人,同比增長1.3%,遠遠無法與經濟發展速度相匹配。此外,其他公共配套服務設施也存在短板,除了上文提及的人均公園綠地等指標外,2018年廣西用水普及率、污水處理率等公共服務設施指標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3.3 城市管理設施待升級

對城市信息未能精準捕捉,城市智慧管理系統亟待升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公共服務無紙化辦公、在線服務能力偏弱,部分地區的水、電、氣等基礎服務仍無法實現在線繳費。例如,廣西某市管道天然氣部分舊卡的充值只能到營業廳,新卡可以臨時在社區物業服務中心充值,疫情結束就要到銀行、營業廳等網點充值,這一服務遭到詬病。

第二,智能化管理設備落后。一是數據采集存在明顯短板。大量疫情數據采用手工填報、逐級上報的模式,容易出現監控盲區、信息失真和信息滯后等問題。二是科技抗疫成效顯著,未來需要大力發展。疫情發生以來,“云上辦公”“碼上抗疫”“無接觸配送”等新方式為抗疫勝利立下汗馬功勞,但這些新技術還可以進一步完善。相比“無接觸配送”,科技含量更高的“無人配送”還未能大規模應用。而智能紅外成像體溫篩查儀、智能護理機器人、送藥服務機器人、消毒清潔機器人等智能裝備成為疫情防控一線的新“尖兵”,未來應該在更多場景部署應用,令科技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三,火車站、汽車站、商場等大人流場所缺乏人臉識別、紅外測溫等安防設備,導致難以進行大規模疑似病例的篩選。當前,全國各地普遍存在進出小區、辦公樓、商場等場所仍采用人工測溫、手工記錄方式。紅外測溫儀的操作明顯缺乏規范、專業的培訓,操作人員時常測量出33℃的“超低溫”。

4 大力推進健康城市建設的路徑

4.1 構建大力推進全區健康城市建設的組織平臺

構建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健康城市建設工作機制,建立健康城市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地方各級各部門,形成創建健康城市的合力。將健康城市建設納入地方發展目標并據此制訂中、長期發展計劃,分解目標到各責任主體并納入部門年度工作考核。

4.2 大力發展健康城市相關產業

產業是健康城市建設的抓手。首先,大力發展中藥壯藥、養老養生、綠色食品、醫療、體育及旅游等具備資源優勢和良好基礎,關系民生福祉的健康產業;其次,大力發展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5G基站、人工智能、互聯網、安全防護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健康城市建設提供技術和硬件保障;最后,培育當地本土大健康龍頭企業,以大健康、新基建領域重點項目為重點,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4.3 鼓勵民營經濟投資健康城市建設

若僅依靠財政投入并不能滿足健康城市建設的需要。全國多數城市在引導民營企業投資健康城市建設方面均有較大潛力可挖掘。仍以廣西醫院設施為例,2018年廣西全區公立與民營醫院的比例為1∶0.88,遠低于全國1∶1.74的平均水平。因此,激活民營經濟投資健康領域的熱情,凝聚社會力量共同建設健康城市,將能有效緩解資金瓶頸。

4.4 打造智慧管理軟硬件能力

搭建作為“城市大腦”的城市管理數據服務中心,通過新建、升級等方式構建完整的城市智能管理硬件網絡,打造城市智慧管理硬件基礎。加快區塊鏈技術在電子政務、社會治理領域的應用,打通各部門信息壁壘,提升城市管理跨區域、跨部門組織、協調和合作水平。建設社區居家健康服務一體化平臺,推動健康服務向社區和居家延伸,滿足市民健康需求。

4.5 重視和優化城市規劃

城市管理者應該更加重視和發揮城市規劃在健康城市建設中的作用。健康城市的發展規劃決定了健康城市發展的方向和高度,因此城市規劃應更加關注人的健康需求,以人為本,注重人與社會、自然的和諧共存,并通過優化城市空間、公共服務設施、綠地空間、土地使用控制、建筑及其外環境設計等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的規劃,把健康融入到城市的各項建設中,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

4.6 大力推動全民健身(健腦)

推進全民健身(健腦)生活化。通過電視、報紙、微信、社區宣傳欄等線上線下渠道搭建長期、立體的健康城市宣傳平臺,加大對全民健身(健腦)的宣傳力度,普及防疫、避災、自救、互救、養生等健康常識,營造全民健身(健腦)的良好氛圍。發展智力運動、智能體育等創新型體育產業,增加體育服務綜合體、社區體育設施的供給,完善百姓身邊的“15分鐘健身圈”,鼓勵社區組織各類全民健身俱樂部。

5 結語

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社會猝不及防,經濟發展不得不按下“暫停鍵”。更加需要警惕的是,也許未來發生在某個角落的某種病毒會傳到我國從而引發類似的危機。因此,大力推進健康城市建設,從根本上提升應急和防疫的綜合能力,杜絕類似災害的發生,從而切實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參考文獻】

[1]馬琳,董亮,鄭英.“健康城市”在中國的發展與思考[J].醫學與哲學,2017,38(5):5-8.

[2]石琦.“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中國健康城市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健康教育,2019,2(2):186-191.

[3]馬靜.關于上海市建設健康城市行動的實踐與發展分析[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8,10(5):470-472.

[4]王建勛.杭州市健康治理實施策略和路徑[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9,14(1):14-15+26.

[5]宋君.健康城市建設中多部門合作現狀與對策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4,7(7A):54-57.

[6]龔維玲.南寧市創建健康城市對策研究[J].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2010(3):28-33.

[7]陳靜媛.健康城市規劃理論與實踐綜合評述[D].深圳:深圳大學,2017.

[8]黃國武.健康中國背景下我國健康城市發展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5(3):74-81.

[9]寧楊,顧康康.健康城市規劃和發展研究[J].淮陰工學院學報,2019,6(3):57-61.

[10]黃健,曹軍,黃義軍.“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城市社區公共體育服務保障體系構建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9,5(3):295-299.

[11]王一.健康城市導向下的社區規劃[J].規劃師,2015,10(31):101-105.

[12]張少勇.我國地方政府推進健康城市建設的研究——以山東省壽光市為例[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8.

猜你喜歡
新冠肺炎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情報體系在應急事件中的作用與價值
我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對的情報機制及體系
政府要做好公共價值的創造者和守護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應急防控的“五情”大數據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