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看牛肉

2020-08-01 11:37
飲食保健 2020年13期
關鍵詞:性味筋骨濕氣

中醫認為:牛肉補脾胃,益氣盤,強筋骨。治虛損羸瘦,消渴,脾弱不運,痞積,水腫,腰膝酸軟。

醫典記載

①《別錄》:主消渴,止泄,安中益氣,養脾胃。

②《千金·食治》:止唾涎出。

③《本草拾遺》:消水腫,除濕氣,補虛,令人強筋骨、壯健。

④《滇南本草》:水牛肉,能安胎補血。

⑤《韓氏醫通》: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

中藥選方

①補諸虛百損:黃犍牛肉(去筋膜,切片,河水洗數遍,仍浸一夜,次日再洗三遍,水清為度,用無灰好酒同入壇內,重泥封固,桑柴文武火煮一晝夜,取出如黃沙為佳,焦黑無用,焙干為末,聽用);山藥(鹽炒過),蓮肉(去心,鹽炒過,并去鹽)、白茯苓、小茴香(炒)各四兩,為末。每牛肉半斤,入藥末一斤,以紅棗蒸熟去皮,和搗丸,梧子大。每空心酒下五十丸,日三服。(《乾坤生意》返本丸)

②治脾胃久冷,不思飲食:牛肉五斤,胡椒五錢。蓽茇五錢,陳皮二錢,蘋果二錢,縮砂二錢,良姜二錢。上件為細末,生姜汁五合,蔥汁一合,鹽四兩,同肉拌勻,腌二日,取出,焙干作脯,任意食之。(《飲膳正要》牛肉脯)

③治腹中癖積:黃牛肉一斤,恒山三錢。同煮熟,食肉飲汁,癖必自消。(《衛生雜興》)

牛肉種類

牛肉有黃牛肉、水牛肉之分,以黃牛肉為佳。其性味甘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B 族維生素、煙酸、鈣、磷、鐵、膽甾醇等成分。具有強筋壯骨、補虛養血、化痰息風的作用。牛肉的營養價值高,古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凡體弱乏力、中氣下陷、面色萎黃、筋骨酸軟、氣虛自汗者,都可以將牛肉燉食。若手術后的病人,可用牛肉加紅棗燉食。

牛筋的性味甘平,有補肝強腎、益氣力、續絕傷的作用。血虛、骨折病人可食之。牛肝性味甘平,能補血養肝明目,凡疳夜盲、產后血虛、面色萎黃者可多食。牛血性味甘涼,能養血理血,滋陰潤膚。牛脂能治諸瘡疥癬。

《本草綱目》指出,牛肉能“安中益氣、養脾胃,補虛壯健、強筋骨,消水腫、除濕氣”。

適用人群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后、病后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能。適用于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和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猜你喜歡
性味筋骨濕氣
健身是去濕氣的好辦法
這些信號提示體內有濕氣
筋骨 道德 溫度
方劑藥性量化研究現狀及展望
《老老恒言》中的環境養生
經方中芍藥的運用
食療養生祛濕氣
文貴有“筋骨”
純 樸
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