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天山山區積雪時空變化分析

2020-08-04 20:41郝靖宇高敏華
安徽農業科學 2020年14期
關鍵詞:積雪溫度

郝靖宇 高敏華

摘要?利用天山山區MOD10A2 的積雪產品與6個氣象觀測站平均氣溫和日照時間資料,分析該區積雪的時空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得出以下結論:①2000—2018年積雪覆蓋率年內分布呈“U”形變化,1—8月份積雪覆蓋率呈現直線下降趨勢,從9 月初開始呈上升趨勢,積雪覆蓋率最高值51.88%,最小值4.41%。②2000—2018年積雪覆蓋頻率>700次的積雪區約占山區總面積的3.53%,介于500~700次,即年平均為25~35次的占天山山區總面積的29.43%,介于200~400次的占天山山區總面積的 64.34% 。③不同年份的積雪覆蓋比最小值出現的日期不盡一致,積雪極值出現時間有后移的現象。2000—2018年積雪覆蓋比呈現上升趨勢,說明天山山區的整體積雪總量在增加。(4)溫泉和達坂城站點日照時間與積雪覆蓋率呈現此消彼長的變化趨勢。哈密和烏恰2個站點日照時間呈現上升趨勢,而積雪覆蓋率呈現先增再減再增的趨勢,說明日照時間對積雪覆蓋率的影響較小。天山山區氣溫在2010年以后出現一次急速下降的趨勢,而積雪覆蓋率呈現較為緩和的上升趨勢。積雪覆蓋率與氣溫呈現反向變化趨勢,每年的平均氣溫最低在-12 ℃,最高在8 ℃左右。

關鍵詞?新疆天山;積雪;MODIS;溫度

中圖分類號?P426.6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20)14-0203-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4.057

Abstract?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now cover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ianshan Mountain are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snow products of MOD10A2 and the mean temperature and sunshine time data of six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The main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①The distribution of snow shows a U-shaped change in the year 2000-2018,with a straight downward trend in snow cover from January to August and an upward trend beginning at the beginning of September,with a maximum snow cover of 51.88% minimum of 4.41%.②The snow cover frequency more than 700 times accounts for about 3.53% of the total mountain area,between 500 times and 700 times,that is,between 25 times and 35 times per year,accounts for 29.43% of the total area of Tianshan Mountain area,between 200 times and 400 times,accounts for 64.34% of the total area of Tianshan Mountain area in the year 2000-2018.③The dates of the minimum value of snow cover ratio in different years are not the same,and the extreme value of snow appears the phenomenon of time backward.The snow cover ratio shows an upward trend,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snow cover in Tianshan Mountain area is increasing in the year 2000-2018.④Hot springs and Dabancheng site sunshine time and snow coverage shows a change trend of one growth or another.Hami and Ucha stations,sunshine time shows an upward trend,however,snow cover tends to increase and decrease first and then increase.From this point of view,sunshine time has little effect on snow cover.The temperatur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Tianshan appeared a rapid downward trend after 2010,while the snow cover showed a more moderate upward trend.Snow cover and temperature shows a reverse change trend.And the lowest of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s -12?℃,the highest is about 8?℃.

Key words?Xinjiang Tianshan;Snow cover;MODIS;Temperature

水作為萬物之源尤為重要,然而在西北干旱區水資源分布極其不均,且主要以冰雪及冰川狀態存儲。新疆天山山區作為西北干旱區中最大的積雪覆蓋地區,也是中國主要的積雪穩定區[1],對新疆生態系統的維護有著重要意義。積雪融水作為新疆各種河流和生態農業的主要水源補給,直接決定了新疆的經濟穩定與生態安全[2]。特別是山區融雪徑流形成的春汛,對地區農業灌溉具有重要意義[3-4],而夏季冰川積雪融水疊加,極易引起洪水災害[5],嚴重影響下游社會經濟發展。因此,對天山山區積雪變化進行監測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針對新疆天山山區積雪監測與變化規律已有大量的研究。如李培基[1]根據氣象臺站資料和時間相同的SMMR微波積雪數據(時序長達50年),探討積雪的變化趨勢,分析對氣候變暖的響應。高衛東等[6]基于1967—2000 年氣象站點的實測數據,對天山山區西部的積雪變化進行分析,認為積雪與冬季降水呈正相關,與溫度呈負相關。楊建平等[7]基于長江黃河發源區的16個氣象站逐日積雪資料分析了該地區積雪的空間分布和年際變化。黃慰軍等[8]利用29個有雪密度觀測的氣象站時間時序長達 40 年的氣象資料對新疆雪密度時空分布及其影響進行了分析,得出海拔3 800 m以上高山,雪密度隨高度的升高呈現升高趨勢,積雪密度最大平均值約0.191 g/cm3。李雪梅等[9]對1961—2013 年的氣象站點觀測雪深和氣象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天山山區氣溫的變化是影響積雪變化的主要氣象因素。

從前人研究可以得出,眾多學者采用站點積雪數據和氣象數據或MODIS遙感積雪信息與站點氣象數據的方法分析新疆及其他地區的積雪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鑒于此,筆者基于前人對中國天山山區積雪分布特征研究的方法和結論,運用 MOD10A2 積雪數據和氣象數據,對中國天山山區的積雪面積時空變化特征以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區概況?天山山區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 73°~ 95°E,38°~45°N) ,西至新疆喀什,東至哈密以東的星星峽戈壁,東西長達1 700?km[10],南北最長約300 km,呈不規則“X”形[11](圖1)。天山地形復雜,山勢西高東低,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蒸降比大,氣候干燥,且地域差異明顯。由于天山山區地勢海拔原因,使得天山西部和北部山區降水充足,天山東部和南部缺乏降水[12]。天山山區是新疆三大山系中積雪最為發育的地區,積雪深度在 30 ~ 50 cm 以上[13],也是我國三大穩定積雪中心之一[14]。天山是影響新疆乃至中國西部地區氣候和生態環境的重要天然屏障,也是新疆最重要的河流發源地之一。

1.2?數據源

1.2.1?積雪數據。選取來源于美國國家冰雪產品數據中心(NSIDC) 提供的MOD10A2 的積雪產品,該產品可獲取最大積雪像元數,同時云量影響較小,且能夠很好的去云處理,效果顯著、數據獲取方便[15]。500 m 高分辨率的 MODIS 數據8 d 合成積雪覆蓋。此前已有學者將MOD10A2 應用于新疆區域積雪研究,識別精度為87.4%~94.2%[16-18],能較好地反映山地積雪的真實狀況。筆者基于2001—2018 年的MOD10A2積雪產品,對于整體研究區需要4 幅影像才能全面覆蓋天山山區,軌道號分別為 h23v04、h23v05、h24v04 和 h24v05(每年有 46 期,其中缺失4 期,不納入統計分析) 。

1.2.2?氣象數據。氣象資料來自于國家氣象數據網(http:∥data.cma.cn) ,共選取了6個國家基本氣象站 2000—2012年的年氣溫、年降水資料,包括天山山區2000—2012年6個氣象站點的月觀測數據,并對缺失的數據進行線性插值補充。

1.3?數據處理

1.3.1?數據預處理。 借助 EOS/MODIS 數據中心提供軟件 MRT( MODIS Rprojection Tool) 對 MOD10A2 數據進行投影轉換與拼接,將坐標系統轉換為地理坐標WG84,投影轉換為 Albers 投影,同時為便于進一步分析,采用最鄰近法(Nearest neighbor) 對數據進行重采樣,分辨率與 SRTM 數據一致。將 DEM 數據重采樣為 500 m,重投影為和 MOD10A2 參數一致的Albers 投影。

1.3.2?積雪數據提取。將處理后的數據導入ArcGIS 軟件中,利用天山山區的矢量邊界進行裁剪,然后根據 MOD10A2 產品編碼及其意義,把編碼為 1(snow) 歸為積雪,0為無雪。最后提取并統計研究區年際、年內的積雪像元數,用加權平均計算獲取相應的積雪面積和頻率。

2?結果與分析

2.1?天山山區積雪覆蓋率變化?2000—2018年的整體多年溫度月均值與2000—2018年的整體多年積雪覆蓋率月均值變化如圖2所示。由圖2可見,溫度的月變化與積雪覆蓋率的月變化呈相反趨勢。其中,積雪覆蓋率年內分布呈“U”形變化,1—7月份積雪覆蓋率呈現直線下降趨勢,到7 月末至 8 月初達到最?。?4.41% ) ,面積約為12 679.09?km2;溫度呈現單峰型的變化趨勢,從1月份(-13.4 ℃)到7月份(28.7 ℃)呈現上升趨勢,6個月的溫度變化幅度為42.1 ℃。7—12月份溫度變化幅度約40.1 ℃。年平均溫度變化幅度約40 ℃。積雪從9 月初開始積累,積雪覆蓋率不斷增大,至 1 月達到最大值( 51.88% ) ,面積達到約164 505.05 km2;隨后氣溫升高積雪逐漸融化,積雪覆蓋面積迅速減少。

為定量研究天山山區積雪面積的年際變化情況,對 2000—2018年 MOD10A2 積雪數據進行空間統計,得到19年來逐 8 d積雪覆蓋比時間序列(圖3) 。結果表明,積雪面積周期性變化顯著,每年均有1次積累和消融過程;最大積雪覆蓋比年際變化除 2001 年( 55.3% ) 和 2008 年( 54.1% ) 明顯偏低外,其他年份變化不大;從積雪覆蓋比的趨勢線來看,整體比較平穩,略有上升趨勢。

2.2?天山山區積雪頻率空間分布特征?為了更加形象地展示積雪覆蓋的空間變化,對2000—2018年19年的積雪進行空間疊加分析,結果如圖4所示。從圖4可以看出,積雪覆蓋率分為9個等級,所以年平均積雪覆蓋次數最小約為5次,最高約為45次。從圖4可以看出,積雪覆蓋頻率空間分布差異性較大。其中,全年積雪覆蓋頻率>700次數的地區主要位于高海拔地區天山山脈的山脊,此處主要為常年積雪區和冰川覆蓋區,約占天山山區總面積的3.53%,積雪覆蓋次數最高值主要位于伊利地區的天山山脈和烏魯木齊市北部的天山山脈;全年積雪覆蓋次數介于500 ~700次,即年平均為25~35次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永久積雪區周邊、伊犁河谷及天山北麓大部分區域,天山中部和博爾塔拉境內的天山山段,占天山山區總面積的 29.43% ,這一區域冬季積雪較豐富,也是河流和冰川形成的主要產流區;全年積雪覆蓋次數介于200~400次,即年平均為10~21次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天山山區的河谷、東天山以東及博斯騰湖區域及天山南麓大部分中低山區域,面積分布最廣,占總面積的 64.34%,該區域積雪次數較少,積雪覆蓋持續時間相對較短,是春季河流融雪補給的主要來源。

2.3?天山山區積雪覆蓋率極值

從圖5可以看出,天山山區不同年份的積雪覆蓋比最小值出現的日期不盡一致,2000年積雪最小值出現在7月22日,2001年出現在7月23日,2002年出現在8月24日,2003年出現在9月9日??梢?,2000—2003年積雪最小值呈推遲的狀態,前后變化幅度為49 d,說明新疆天山山脈的融雪日期在推遲,可能是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新疆入冬時期延遲,延長了夏季和秋季日期所致。2004—2010年積雪覆蓋比最小值出現日期前后波動變化,變化幅度為9 d。2011—2013年,有出現積雪最小值延遲的現象發生,最大為8月8日,前后變化幅度為48 d。2014—2017年也呈現積雪最大值推遲的現象,前后變化幅度為16 d。以上可以看出,新疆天山山區積雪覆蓋比最小值出現反復循環性的推遲現象,這是由于新疆地區下墊面主要為沙漠,戈壁灘,多石少土的性質導致。夏季地表吸收較高的能量,致使秋季溫度整體上升,進而導致入冬時期推遲。由于西風環流的影響使得新疆出現降水及降雪導致這種推遲現象循環式的出現。從圖5還可以看出,2000—2018年積雪覆蓋比呈現上升趨勢,說明天山山脈的整體積雪總量在增加。

從圖6可以看出,2000—2018年積雪覆蓋比最大值出現的日期呈顯著性的波動,2000年積雪最大值出現在12月13日,2001年出現在12月30日,2002年出現在12月22日,2003年出現在1月4日,2004年出現在1月20日??梢?,2000—2004年積雪最大值呈推遲的狀態,前后變化幅度為38 d,說明新疆天山山脈的降雪日期在推遲,可能是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新疆入冬時期延遲所致。2005—2008年積雪覆蓋比最大值呈前后波動變化,變化幅度為42 d。2013—2016年,有出現積雪最大值延遲的現象發生,最大為2月5日,前后變化幅度為77 d。變化幅度為19年最大,變幅超過2個月的時間,說明積雪覆蓋比的變化較大。以上可以看出,新疆天山山區積雪覆蓋比最大值出現反復循環性的推遲現象,這是由于冬季天山山區處于蒙古高壓后部,主要受到西風環流的控制,強烈的西風將水汽從海洋吹向內陸,由于在西歐至中亞廣大地區沒有遇到高大山脈阻擋,水汽被西風攜帶從北到南一直影響到天山地區,天山以北的準噶爾盆地西側地勢較低,水汽在被天山地形抬升之后,在天山以北形成降雪。即天山山區受到同一天氣系統的影響形成降雪。所以,天山山區積雪最大值出現日期的推遲與西北環流和蒙古高壓影響有關。

2.4?積雪影響因素

氣溫與日照時間是描述氣候變化的2個主要因素,常用來分析研究區積雪與氣候的關系。馬麗娟等[19]研究表明,氣溫是影響積雪的最大因素之一,其中日照時間又是影響溫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日照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到溫度的高低。而氣溫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積雪和融雪2個物理過程。由于搜集到的氣象數據有限,故筆者選取天山山區的6個氣象站點(溫泉、達坂城、哈密、巴音布魯克、拜城和烏?。?000—2012年的平均氣溫和日照時間進行分析,結果見圖7、8。

由圖7可知,溫泉和達坂城站點日照時間與積雪覆蓋率呈現此消彼長的變化趨勢,溫泉與達坂城海拔較低且自然環境并不惡劣,主要是由于日照時間的長短影響氣溫進而導致積雪覆蓋率降低。哈密和烏恰2個站點,日照時間的長短影響積雪覆蓋率較小,并未出現此消彼長的現象。從哈密站點整體來看,日照時間呈現上升趨勢,而積雪覆蓋率呈現先增再減再增的趨勢,說明日照時間對積雪覆蓋率的影響較小。烏恰站點日照時間整體呈現下降趨勢,而積雪覆蓋率呈現微上升趨勢,說明該站點的日照時間對積雪覆蓋率影響較大。拜城和巴音布魯克2個氣象站點,日照時間與積雪覆蓋率變化無明顯的關系。其中日照時間出現較大的波動,而積雪覆蓋率波動較小,說明日照時間不是影響積雪覆蓋率的主要因素。從不同地方的氣象站點可以看出,不同地區氣象因素對積雪覆蓋率影響不同,不同地方積雪對氣象因素的響應也不同。

由圖8可知,6個氣象站點的平均氣溫在2010年以后出現一次急速下降的趨勢,而積雪覆蓋率呈現較為緩和的上升趨勢,說明平均氣溫對積雪影響較小。東天山的達坂城和哈密平均氣溫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平均氣溫先增加,至2004年氣溫下降,2006年氣溫呈現上升趨勢,2009年氣溫呈急速下降趨勢,積雪覆蓋率與氣溫呈現反向變化趨勢。且每年的平均氣溫最低在-12 ℃,最高在8 ℃左右。巴音布魯克的平均氣溫最低,最低氣溫達-20 ℃,最高-15 ℃左右。巴音布魯克站點的平均氣溫變化趨勢與另外的5個站點不同,這是由于巴音布魯克位于海拔2 000 m左右(高海拔),風力及氣壓較大,可能是影響積雪覆蓋的主要氣候因素。由此可知,不同海拔的地區,影響積雪的主導因素不同,對于后期研究不同海拔地區積雪的影響因素,有著很好的先驗知識。

3?結論

基于MOD10A2 的積雪產品及氣象數據對天山山區的積雪覆蓋率與空間分布進行分析,進而研究不同站點的氣象因素對積雪覆蓋率的影響,得出以下結論:

(1)2000—2018年積雪覆蓋率年內分布呈“U”形變化,1—7月份積雪覆蓋率呈現直線下降趨勢,到7 月末至 8 月初達到最?。?4.41%) ,面積約為12 679.09 km2。積雪從9 月初開始積累,積雪覆蓋率不斷增大,至翌年 1 月達到最大值(51.88%),面積約為164 505.05 km2;隨后氣溫升高,積雪逐漸融化,積雪覆蓋面積迅速減少。積雪面積周期性變化顯著,每年均有1次積累和消融過程。最大積雪覆蓋比年際變化除 2001 年(55.3%) 和 2008 年(54.1%) 明顯偏低外,其他年份變化不大。

(2)2000—2018年,積雪覆蓋頻率>700次數的積雪區面積約占天山山區總面積的3.53%;介于500~700次,即年平均為25~35次的積雪區面積占天山山區總面積的29.43%;介于200~400次的積雪區面積占天山山區總面積的 64.34%。

(3)不同年份的積雪覆蓋比最小值出現的日期不盡一致,積雪極值出現時間后移的情況,說明新疆天山山脈的融雪日期在推遲。2000—2018年積雪覆蓋比呈現上升趨勢,說明天山山脈的整體積雪總量在增加。

(4)溫泉和達坂城站點日照時間與積雪覆蓋率呈現此消彼長的變化趨勢。哈密和烏恰2個站點,日照時間呈現上升趨勢,而積雪覆蓋率呈先增再減再增的趨勢。由此看來,日照時間對積雪覆蓋率的影響較小。天山山區氣溫在2010年以后出現一次急速下降的趨勢,而積雪覆蓋率呈現較為緩和的上升趨勢,積雪覆蓋率與氣溫呈現反向變化趨勢,且每年的平均氣溫最低在-12 ℃,最高在8 ℃左右。巴音布魯克的平均氣溫最低,最低氣溫達-20 ℃,最高-15 ℃左右。主要因為巴音布魯克位于海拔2 000 m左右(高海拔),風力及氣壓影響較大,所以該地區的積雪覆蓋率主要受風力及氣壓影響。

參考文獻

[1]李培基,米德生.中國積雪的分布[J].冰川凍土,1983,5(4):9-18.

[2]沈永平,蘇宏超,王國亞,等.新疆冰川、積雪對氣候變化的響應(I):水文效應[J].冰川凍土,2013,35(3):513 - 527.

[3]JI F,WU Z H,HUANG J P.Evolution of lan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trend[J].Nature climate change,2014,4(6):462- 466.

[4]穆振俠,姜卉芳.新疆阿克蘇河流域昆馬力克河積雪消融規律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冰川凍土,2012,34(6):1284-1292.

[5]LI Z,CHEN Y N,LI W H,et al.Potenti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vegetation dynamics in Central Asia[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2015,120(24):12 345-12 356.

[6]高衛東,魏文壽,張麗旭.近30 a來天山西部積雪與氣候變化:以天山積雪雪崩研究站為例[J].冰川凍土,2005,27(1):68-73.

[7]楊建平,丁永建,劉俊峰.長江黃河源區積雪空間分布與年代際變化[J].冰川凍土,2006,28(5):648-655.

[8]黃慰軍,黃鎮,崔彩霞,等.新疆雪密度時空分布及其影響特征研究[J].冰川凍土,2007,29(1):66-72.

[9]李雪梅,高培,李倩,等.中國天山積雪對氣候變化響應的多通徑分析[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6,12(4):303-312.

[10]胡汝驥.中國天山自然地理[M].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 1-14,180-198.

[11]秦艷,丁建麗,趙求東,等.2001—2015 年天山山區積雪時空變化及其與溫度和降水的關系[J].冰川凍土,2018,40(2):249-260.

[12]魏文壽,袁玉江,喻樹龍,等.中國天山山區 235 a 氣候變化及降水趨勢預測[J].中國沙漠,2008,28(5):803-808.

[13]王增艷,車濤.2002—2009 年中國干旱區積雪時空分布特征[J].干旱區研究,2012,29(3):464-471.

[14]施雅風,沈永平,李棟梁,等.中國西北氣候由暖干向暖濕轉型的特征和趨勢探討[J].第四紀研究,2003,23(2):152-164.

[15]LI B L,ZHU A X,ZHANG Y C,et al.Glacier change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 in the middle Chinese Tianshan[J].Journal of glaciology,2006,52(178):425-432.

[16]WANG X W,XIE H J,LIANG T G.Evaluation of MODIS snow cover and cloud mask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orthern Xinjiang,China[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8,112(4):1497-1513.

[17]黃曉東,張學通,李霞,等.北疆牧區MODIS積雪產品 MOD10A1和MOD10A2的精度分析與評價[J].冰川凍土,2007,29(5):722-729.

[18]馬勇剛,黃粵,陳曦,等.新疆積雪覆蓋時空變異分析[J].水科學進展,2013,24(4):483-489.

[19]馬麗娟,秦大河,卞林根,等.青藏高原積雪日數的氣溫敏感度分析[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0,6(1):1-7.

猜你喜歡
積雪溫度
阿爾卑斯山積雪
一張票的溫度
停留在心的溫度
小二溝地區1971~2010年積雪的特征分析
大糧積雪 誰解老將廉頗心
積雪
2000~2014年西藏高原積雪覆蓋時空變化
測個溫度再蓋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