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機工程學在微型汽車座椅舒適性設計上的應用

2020-08-06 14:42王巖
關鍵詞:人機工程學舒適性座椅

王巖

摘 要:座椅是汽車上的一個很重要的系統,人們在駕乘時接觸最大面積的部件就是座椅,座椅也是所有內外飾系統中,占用成本最高,結構最復雜的一個系統。座椅設計的合理與否,會直接影響到駕乘人員對車輛品質好壞的判斷。在同樣成本的前提下,良好的設計可以提高駕乘人員的舒適性,不易產生疲勞。A00、A0級別車型的座椅的設計,相對于中大型乘用車,因其空間受限,有自己的特點。本文從人機工程學出發,探討小型汽車的座椅,在舒適性設計上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關鍵詞:人機工程學;微型汽車;座椅;舒適性

0 前言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車也隨之進入了千家萬戶。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小型新能源汽車因其環保,使用費用低,占地面積小方便停放,價格低廉等因素,也逐漸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汽車座椅的設計校核有法規校核、邊界校核、布置及安裝空間校核、進出方便性校核、舒適性校核、本文從人機工程學出發,針對小型新能源汽車,僅對座椅舒適性的設計校核進行探討。

1 座椅設計和校核中人體的選用

小型新能源汽車座椅一般有前后兩排座椅(四座),有些車型只有前排兩個座椅,無后排座椅。鑒于中國人男性平均身高為170厘米左右,SAE-95%男性人體(身高188厘米)不適合該車型,因為身高188厘米的消費者一般不會考慮購買空間尺寸較小的A00級車。不建議用SAE-95%男性人體進行座椅的舒適性校核,可以選用SAE-50%男性人體進行設計和校核。同時需考慮SAE-5%女性人體的舒適性。后排座椅選用SAE-50%男性人體進行舒適性設計和校核。要求這三種人體軀干線調到25度,大腿與軀干線夾角(臀部角)調到大于等于100度。如因頭部空間受限,座椅工程師可以要求總布置工程師在綜合考慮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座椅舒適性人體姿態要求。

2 前排滑軌行程和滑軌傾斜角的確定

帶高度調節的前排座椅滑軌角度范圍通常為0~2度,不帶高度調節的前排座椅滑軌角度范圍通常為2~7度。新能源A00級車型座椅一般不帶高度調節,通常將滑軌角度定為6度即可??偛贾霉こ處熢诖_定座椅R點和滑軌傾斜角后,即可以著手進行滑軌行程的確定,在軟件上把SAE-95%人體擺放到駕駛位置后,將R點隨座椅數據裝配到該人體胯點位置,該位置即為滑軌行程的最后位置,再將SAE-5%女性人體擺放到駕駛位置,將座椅R點隨座椅數據裝配到該人體胯點位置,以膝關節中心為中心,以膝關節中心到胯點的距離為半徑,畫一個圓弧,該圓弧即為SAE-5%女性假人胯點的輪廓線。最后位置胯點沿滑軌傾斜角向前滑,滑到SAE-5%女性人體胯點輪廓線相交,該交點與最后位置的95%男性人體胯點的連線尺寸,即為前排座椅滑軌的行程。詳情請見下圖1,A00級車型95%人體H點位置到5%女性人體H點距離一般為165mm,通常會把滑軌行程加長到200mm。

3 前排座墊

3.1 座椅高度(H點到人體腳后跟點Z向高度--H30值)

座椅高度和大腿支撐感密切相關,座椅太低,大腿接觸不到座墊外表面,就像人體坐在一個低矮的小板凳上,只有臀部與小板凳接觸,大腿是懸空的,容易完成疲勞,座墊太高,容易完成身材較小的乘客小腿懸空。座墊H點到腳后跟點的Z向距離(圖2中的H30尺寸)定為330mm,座墊最前端圓角處的高度做到340mm腿部支撐感最好,太小大腿就會懸空。新能源小型車輛普遍存在大腿支撐不好的現象,如圖2奇瑞小螞蟻車型,前排座椅的腿部支撐感就不是很好。座椅工程師需向總布置工程師提出H30值要求,建議犧牲部分頭部空間。如總布置工程師實在不能提供足夠的H30值,建議嘗試將座墊角加大。

3.2 座墊有效深度(座墊長度)

前排座墊有效深度(見圖3),需要考慮5%女性人體大腿長度,座墊深度不能大于5%人體的大腿長度,否則座墊前端輪廓會頂住人體膝蓋窩,造成壓迫感;小型車輛座墊有效深度最大選值350mm,再大會導致5%女性膝蓋窩有壓迫感。

3.3 座墊角

座墊角是影響座椅舒適性的一個重要參數(見圖3),座墊角的大小需要綜合考慮座墊離去點到H點的距離(280-320mm)、座墊咬合線離去點到H點的距離(115-125mm)、座墊壓陷量(20-35mm)的取值。座墊角對乘坐舒適性的影響很大:座墊角太大,會改善防下潛效果,但也會減少臀部角,增加腿部壓力,降低舒適性;座墊角太小,則會降低防下潛效果,造成腿部支撐不足,使乘客容易感覺疲勞。A00級車座墊角可參考乘用車參數,范圍控制在:12~16度。

3.4 座墊寬度和景中(insert區域)寬度

GB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對座墊的寬度和深度都有要求,要求單個座椅寬度不小于400mm,中大型乘用車前排座墊寬度范圍通常在490~530mm區間,考慮到A00級車型尺寸較小,不能直接借鑒中大型乘用車的經驗,需綜合考慮座墊邊界到副儀表板的距離(10mm),座墊前后調節范圍內,邊界到車門裝飾板的距離(20mm)。還要考慮單個座墊相對于R點所在的縱向平面的對稱性,A00級車輛前排座墊寬度通常做到440~480mm,極個別的車型做到500mm。座墊景中寬度要考慮骨盆中兩個大轉子的寬度,大轉子寬度為280mm,考慮到前排駕乘人員乘坐時雙腿岔開,因此,如下圖4所示,座墊景中寬度后端可以做到290mm,前端可以漸變到320mm。

3.5 座墊壓陷量

座墊壓陷量(見圖3)是一個從動尺寸,和發泡的密度、硬度、座墊傾斜角、座椅高度、座墊離去點到H點距離、座墊咬合線到H點距離都有關系。該尺寸選值幅度較大,一般為20~60mm,該尺寸需要反復實車評審,不斷的調整發泡硬度,直至大多數人滿意為止,一般把硬度調整到140N+-20N。A00級車型的座墊壓陷量可以做到20-35mm。

3.6 座墊側翼尺寸

第一,座墊側翼寬度:座墊最大寬度減去景中寬度除以二,即為單側側翼寬度,不同寬度的座墊,側翼寬度也不一樣。第二,座墊側翼高度:側翼寬度的經驗值為35~45mm,盡量取上限值,這樣車輛在轉彎時,側翼可以較好的包裹住駕乘人員。第三,座墊側翼角度:側翼角度的經驗值為大于等于45度。

3.7 座墊離去點到H點距離

這個尺寸對大腿支撐感很重要,需綜合考慮座墊最前端高度、座墊壓陷量、座墊咬合線離去點到H點距離、座墊角取值,如圖6所示,座墊離去點到H點距離通常取值L=280-320mm。

3.8 座墊咬合線離去點到H點距離(biteline)

座墊咬合線離去點到H點距離取值范圍為:115-125mm。

3.9 人體到座墊骨架的距離(MTM肉到鐵)

為避免乘坐時觸碰到硬物造成不舒適感,人體壓陷座墊的區域,不允許有金屬骨架存在,該區域由假人的腿部和臀部輪廓像下偏移50mm,考慮成本需要,A00級車型座椅偏移量可以做到30mm。

4 前排座椅靠背

4.1 靠背高度

前排靠背高度需要考慮滿足對身材高大的乘員背部有效支撐,同時兼顧足夠的后視野,靠背高度通常推薦值為:570mm≤M≤610mm,見圖8所示。

4.2 靠背壓陷量

靠背壓陷量考量的是靠背中心線處的人體壓陷靠背的尺寸,一般取值30mm。

4.3 靠背離去點到H點距離

靠背離去點到H點距離又叫靠背有效長度,反應的是人體軀干與靠背接觸的長度,如圖8一般取值M=460mm~480mm。

4.4 靠背咬合線離去點到H點距離(biteline)

靠背咬合線離去點到H點的距離如圖8取值N=50mm。

4.5 靠背側翼尺寸

(1)靠背側翼寬度??勘硞纫韺挾群妥鶋|側翼寬度一樣,需要計算,靠背總寬度減去景中寬度即為兩側側翼的總寬度。

(2)靠背側翼高度??勘硞纫砀叨纫话闳≈当茸鶋|側翼稍大,一般側翼高度做到60-80mm。

靠背側翼角度與座墊側翼角度一致,推薦≥45度。

(3)靠背寬度&靠背景中寬度??勘硨挾韧ǔ:妥鶋|寬度一致,靠背景中寬度通常長和座墊凈重寬度一致。

4.6 人體到靠背骨架的距離(MTM肉到鐵)

為避免硬物與人體接觸,必須使靠背骨架與假人保持距離,該距離推薦值為不小于35mm,微型車考慮成本需要,可以做到25mm。

5 后排座椅

后排座墊和前排座墊的舒適性設計類似,高度、深度、有效深度、座墊角、景中寬度、離去點、咬合線離去點、都可以參考前排座椅設計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后排人體臀部角較小,可能滿足不了座墊離去點到H點的距離要求,該尺寸可以做適當的犧牲。另外,GB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規定每個座墊的深度要不小于400mm,每單個座墊的長度不小于400mm,后排雙人座座墊寬度要大雨800mm,深度要大于等于400mm。

6 典型橫向截面

以H點為基準,分別在座墊和靠背上截取的橫向截面,如圖9所示,座墊上的典型截面與座墊線垂直,通常有3個截面,即0截面(過H點),125截面(H點向前125mm),250截面(H點向前250mm)??勘成系臋M向截面與軀干線垂直,通常有4各截面,即0截面(過H點),35截面(H點向上35mm),175截面(H點向上175mm),350截面(H點向上350mm)。座墊最寬處和側翼最高處,均在座墊125截面發生??勘匙顚捥幒蛡纫碜罡咛?,均在靠背175截面發生。

猜你喜歡
人機工程學舒適性座椅
改良醫用防護服的穿著舒適性與防護性能分析
地鐵扶手產品舒適性設計研究
技術人性化視角的工程技術教育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普通汽車遮陽板的改良與設計
空調噪音舒適性評價的探討
座椅秒變車鎖的自行車
你愿意變成傘還是座椅
空調噪音舒適性評價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