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水稻種植技術

2020-08-09 21:01馮石林黃夏英楊超芳
鄉村科技 2020年18期
關鍵詞:種植技術水稻綠色

馮石林?黃夏英?楊超芳

[摘 要]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農作物之一,其產量與質量直接關系我國的國計民生。目前,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生態農業得到了較大發展,綠色水稻種植成為當下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任務?;诖?,本文就綠色水稻種植技術展開詳細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 水稻;綠色;種植技術;稻魚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8-96-2

綠色水稻是一種無污染、安全、營養的優質稻米。綠色水稻的種植,不僅能滿足當前人們對綠色無污染食物的需求,而且能有效減少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優化生態環境。例如,杜絕使用高殘留、高毒的農藥、化肥等。綠色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加大綠色水稻種植技術的推廣力度,可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與經濟效益的提升。

1 綠色水稻種植技術

1.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

種子的品質與水稻后期的產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選擇優質種子可為后期綠色水稻的高產奠定良好基礎。選擇品種時應選擇產量高、口感優且抗病性較強的品種。選種結束后應對種子進行處理,通常需要進行曬種、脫芒、浸種等多個環節,再根據種子品種設定催芽時間[1]。目前,一般浸種所選用的藥劑為60%吡蟲啉、1%石灰水,使用藥劑浸種目的是提高種子發芽率以及殺死隱藏其中的病菌,做好浸種工作能有效防治黑條矮縮病、惡苗病。

1.2 種植區域選擇

綠色水稻種植區域需經多個相關單位考察,綠色水稻種植對土壤、水質和周邊環境有較高要求。通常會選擇遠離城鎮、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不含重金屬、水質較好的地塊種植。種植區域周邊環境無污染,是確保綠色水稻種植的先決條件。另外,在種植過程中,應以農家肥為主要肥料,根據不同水稻品種輔助施加適量的化肥,確保水稻在生長期間能獲得足夠養分,以增加水稻自身抗病能力,達到提高水稻產量與品質的目的。

1.3 播種與育秧

水稻播種時間為清明前后,具體時間可根據當地的水源條件和氣候確定。育秧方式有地膜育秧、軟盤育地膜育秧、軟盤育秧等。育秧時需要注意對溫度的調節,在水稻出芽之前主要進行保溫,需將溫度保持在30 ℃以內,促進水稻快速出芽;出芽后則需控制地膜內溫度在25 ℃左右,一旦溫度高于30 ℃時需及時將地膜兩邊掀開通風,以達到降溫效果[2];當秧苗生長至二葉一心葉時,可通過晝揭夜蓋的方式促進秧苗生長,且2 d左右后可將地膜全部揭除。

1.4 秧苗移栽

當秧苗生長30 d左右時移栽最佳,秧苗移栽最遲不能超過芒種,可使用人工或機器移栽。栽植密度和規格應根據土壤肥力及實際情況來定,移栽時間早且土壤肥力較高的田地,栽植密度可適當稍稀;移栽時間較晚且土壤肥力較低的田地,則需適當加大種植密度。

1.5 水肥管理

在綠色水稻種植過程中以淺水灌溉為主,尤其是生長期應使用干濕交替的間歇灌溉方式,并根據水稻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進行水分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水稻施肥需控制氮肥使用量,應根據水稻生長情況增施磷鉀肥。農家肥與磷肥可做底肥,通常每667 m2需使用腐熟農家肥1 000 kg、過磷酸鈣30 kg、鉀肥10 kg;分蘗期時每667 m2需施用尿素15 kg、鉀肥8 kg;抽穗期施肥情況需根據水稻實際生長情況而定,長勢良好且葉片呈綠色的田地不需要施肥,長勢較差且葉片顏色偏淡綠色則需施用少量尿素[3]。施用生物有機肥時需根據說明嚴格控制用量,生物有機肥前期見效慢,肥效持久性強,一般可作為底肥使用,每667 m2用量160 kg左右即可,后期追肥根據水稻實際情況施用。生物有機肥的施用時間通常選擇在晴天清晨、傍晚或陰雨天,若陽光直接照射,紫外線將生物有機肥中的微生物殺死,降低肥效,無法為水稻的生長提供足夠養分。

1.6 稻魚養殖

稻田內養殖不但能夠促進水稻增產,還能夠有效增加種植戶的經濟收益。目前,飼養較多的對象是鯉魚。在稻田內飼養鯉魚能夠達到控制蟲害數量、雜草和病害的效果。稻魚進食消化后的糞便回田能夠增加土壤肥力,稻魚在稻田中的活動能夠起到松土、增溫、增氧的效果,有效增強土壤透氣性,增強水稻根系活力,促進水稻稻穗粒多、顆粒飽滿的基礎上增加水稻產量。與此同時,稻魚可用于出售或自用,增加額外收益。稻田養魚所獲得的經濟效益較高,在充分利用水土的基礎上,起到了促進農民致富、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

每年5月初可投放并培養鯉魚育苗,并在坑塘內將魚苗培育成大規格魚種,期間可投喂魚苗適量菜籽餅;6月秧苗返青時可將鯉魚放入稻田水溝,在此期間不再另外投放飼料,利用稻田進行天然飼養;9月下旬可做好稻魚上市準備工作,若在此期間發現早熟稻,可提前進行收割。水稻收割后,將稻魚放入坑塘內,尤其是冬季來臨之前要加強飼養管理,并在魚塘內覆蓋一層稻草,避免因冬季出現水面結冰或溫度過低等情況造成稻魚死亡。

1.7 水稻病蟲害防治

在綠色水稻種植階段,對病蟲害的防治以綠色防控為主??赏ㄟ^生物防治的方式來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減少化學藥物的使用,避免出現藥物污染水質與土壤,同時起到提高水稻生產品質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通過引入害蟲的天敵有效控制害蟲規模和數量;另一方面,可以施用生物農藥,在除草、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減少對周邊環境的破壞,維持農業生態平衡的同時確保綠色水稻種植效果,保證水稻品質。

2 結語

綠色生態農業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尤其在生態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過程中,采用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是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科研人員與種植戶的共同努力下,應積極推廣綠色水稻種植技術,促使提升水稻產量與品質,推動綠色農業發展,優化農業種植結構。

參考文獻

[1]張永曉.綠色水稻種植技術的推廣路徑探究[J].農業與技術,2020(7):96-97.

[2]陸恩謀.綠色水稻種植推廣策略探討[J].南方農業,2019(6):23,26.

[3]王立峰,劉洋,方寶華,等.水稻綠色生產技術體系的經濟效益分析[J].湖南農業科學,2017(12):107-110.

猜你喜歡
種植技術水稻綠色
水稻種子
水稻栽培現狀與高產栽培技術建議
黔北山鄉水稻飄香
追蹤綠色的秘密
再造綠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