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林業育苗中應用營養繁殖技術的分析

2020-08-11 10:22趙明
裝備維修技術 2020年34期
關鍵詞:林業育苗技術

趙明

摘 要:我國的林業建設工作關系到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進程。為了促進我國林業建設發展,提升林業育苗效率,一定要結合不同植物合理地應用營養繁殖技術。要意識到營養繁殖技術的應用優勢,結合當前的應用現狀,掌握育苗方法的要點,不斷優化營養繁殖技術,給植物提供良好的培育環境,提升其成活率,進一步促進我國林業建設的發展。

關鍵詞:林業育苗;營養繁殖;技術

引言

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在林業中的應用廣泛,有著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及抗逆性強的優點,對提高育苗質量和林木繁殖效率有很重要的意義,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缺點需要克服。如何發揮優點規避缺點,對國的林業發展有現實意義。

1 營養繁殖技術概述

營養繁殖技術,即結合具體樹種的幼芽、根系、枝葉等生長特征,將其嫁接到其他樹種上,或直接實施分條或扦插處理。引入營養繁殖技術進行育苗,具有林木排列整齊、林分蓄積量大、樹木生長質量好等優點,而且有助于改善集約化經營管理效果。同時,在培育林木幼苗時引入該技術,有助于遺傳母株優良基因,避免發生性狀分離現象。

2 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在林業中的應用范圍

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培育出的目標植株,繼承母株優良性狀的同時可以保持性狀穩定,并有效縮短培育時間與開花結實周期。對建造無性系植物園或林木性狀改良時是很好的育苗技術。隨著經濟的發展,木材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大,培育高產的人工林可以有效解決木材市場的需求。營養繁殖育苗技術的優點突出,已經成為高產人工林植樹育苗的基本方法。通過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培育出的林苗,植樹造林后產出的植株儲藏量高、林木品質高,符合木材市場的需求[1]。

3 營養繁殖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優勢

3.1培育周期短,環境適應性強

在林業育苗中應用營養繁殖技術,可以大大縮短樹苗的培育周期,這是因為營養繁殖技術是直接將母本植物的枝、芽、莖等生長能力較強的器官進行移栽,移栽過后樹苗就直接以器官的形式慢慢生長。與傳統的播種育苗法相比,省去了播種、育苗、萌芽和生長的環節,可以縮短植物的生長周期。另外,應用這種營養繁殖技術移栽的苗木器官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能夠適應以往生長過程中周邊的環境和溫度,在后期的移栽和嫁接中更容易存活。

3.2工藝簡單,育苗速度快

營養繁殖技術的熟練應用是要求工作人員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同時充分了解樹木的生長特點、習性等。從育苗工藝上來講,營養繁殖技術的特點操作簡單、周期短,營養繁殖技術和傳統的播種繁殖技術相比有明顯的優勢,其培養的過程更簡單、育苗質量更高,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育苗成本。營養繁殖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播種育苗前期的環節,育苗前挑選健康植株的營養器官,直接栽植即可,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相應的經濟成本也會降低,更適用于大規模的培養與生產[2]。

4 營養繁殖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

為了進一步促進林業建設事業的發展,要推進營養繁殖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營養繁殖技術的應用具有諸多優勢,可以滿足植物的生長需求。在林業育苗中,要結合不同的植物種類選擇合理的育苗方法。為了提升育苗的成活率,要掌握以下育苗方法及要點。

4.1嫁接育苗技術

在現代林業育種作業中,嫁接也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育種技術,尤其是對于自身根系發育能力薄弱的樹種。在紅楓、月季、五針松等植物中,嫁接育苗技術的應用可有效提升其生長力,促進林木的優質發育,以此擴大其栽種面積。為了使嫁接育苗技術展現出最顯著的作用,一要保證技術人員專業性突出且具備豐富的嫁接經驗;二要做好苗木消毒工作,防止嫁接步驟中出現苗木畸形生長問題;三要優選嫁接材料,我國在苗木嫁接育種中常選用砧木作為首選嫁接材料。在完成嫁接任務后,也需要按照科學的水肥管理方法保證嫁接后的樹種質量過關。如苗木新梢達到10cm時可對其進行施肥,包括施加25kg/667m2尿素肥料等。若嫁接時間在7月,還應及時地對其噴灑磷酸二氫鉀溶液,促使嫁接后的苗木具有較強的抗凍能力,避免受不良氣候的干擾,造成嫁接樹種失去嫁接優勢。

4.2扦插育苗技術

扦插育苗技術主要是將植物的枝條、莖、芽應用扦插技術直接培育到培育土中,然后在培育土中加入適當的營養液,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來刺激植物的再生成長,這樣植物的器官可以再生成為苗木,實現了植物的培育。扦插繁殖在栽培中占有重要位置。該方法系利用植物營養器官具有的再生能力,能發生不定根或不定芽的性能,切除根、莖、葉的一部分,插入砂或在其他生根基質中,使其生根或發芽成為新的植株。扦插苗比播種苗生長快,不僅能在短時間內育成多量、較大的苗,還能保持優良品種的特性。扦插育苗又分為軟材扦插和硬材扦插,其中軟材扦插又分為嫩枝插、葉插、芽葉插;硬材扦插包括枝插、芽插和根插。扦插生根受環境條件影響較大,在應用這種培育方法時,注意扦插過程中保證植物能快速生根,實現再生,對于營養液的添加要有科學依據,選擇可以刺激其再生的物質促進其生長。這種培育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影響,使得其定向生長[3]。

4.3壓條繁殖技術

壓條繁殖方法包括普通壓條、堆土壓條和高枝壓條等。對于接近地面的枝條,一般在其基部堆土,或將下部枝條彎曲埋入土中,給予生根的環境條件,待下部生根后剪離栽植,成為獨立新株;較高的枝條則采用高枝壓條法,不僅容易成活,還能保持原有品種的優良特性。壓條繁殖常采用以下方法促進生根:①刻痕法。在被壓枝條的下部橫刻或縱刻一長割縫,深達木質部,亦可在其周圍作一環痕;②去皮法。在被壓枝的下方,刻去一塊鱗片狀或舌狀的皮,或進行環狀剝皮;③縊縛法。用鉛絲緊縛在被壓部分;④扭枝法。扭轉或彎曲被壓部分。

結束語

為了促進林業建設的健康發展,應科學合理地應用營養繁殖相關技術,充分發揮林業育苗中營養繁殖技術的優勢,達到縮短樹苗培育周期的同時提升其成活率,促進其生長。這樣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林業建設樹苗培育水平的提升和林業生態環保建設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海祥.林業育苗中營養繁殖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4):184.

[2]薛占武.營養繁殖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探究[J].花卉,2018(24):239.

[3]吳文朝.林業育苗中營養繁殖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8(16):128.

猜你喜歡
林業育苗技術
營養繁殖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分析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