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雕塑創作中的藝術之美

2020-08-13 07:22蔣華
神州·上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美感雕塑陶瓷

蔣華

摘要:陶瓷雕塑創作融審美趣味與藝術風格為一體,陶瓷雕塑創作中的藝術之美是更高層次的、具有文化屬性的審美結果。藝術之美美更賦予了陶瓷雕塑作品的思想性、文化性、民族性和歷史性。

關鍵詞:陶瓷雕塑;民族精神創新

縱觀古今,一個國家的藝術作品一定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與民族的特色,陶瓷雕塑亦是如此,陶瓷雕塑藝術在吸取西方藝術思維的同時也必須要基于本國的傳統文化及民族精神,如何根據自己的所學結合傳統文化精神及有效的吸取西方藝術思維運用到實踐當中去,是當代陶瓷藝術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當代陶瓷雕塑家的主要任務就是讓陶瓷雕塑藝術能夠立足本土傳統文化,在國際藝術中有一席之地,所以我們必須掌握和吸取中華民族精神內涵并加之繼承,才能創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和生命精神的作品出來,但如何掌握和吸取及創新發展這一傳統精神,是當代陶瓷雕塑家所要做的事情。

眾所周知,陶瓷雕塑屬于雕塑藝術中的一種,其主要是采用可塑性很強的粘土為材料,其制作過程需要經過模印、鑲嵌以及鏤、捏、堆塑、雕刻等多道復雜的工藝操作,再經高溫燒制而成。根據陶瓷作品的不同用途,可以按照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各種不同類型且又具有其特色的陶瓷作品。藝術家常常借陶瓷雕塑品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者借以反應當今社會生活的現狀,它既可以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美的享受,又能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一份情趣。陶瓷雕塑是一種立體造型,但又不是“純粹”的立體造型。形體是構筑陶瓷雕塑形象的基礎,但構成雕塑形象的,卻又不是單純的形體。陶瓷雕塑既有著一般雕塑語言的共性,又有著明顯與眾不同的特性。陶瓷雕塑有別于其他雕塑形式的一個十分特殊的方面,首先是它以陶瓷材料和制作工藝創制的雕塑形象,有與眾不同,極富特色的材料審美效應。不同質地陶瓷坯胎同各式各樣釉面結合而形成的陶瓷雕塑形象,使它具有某種猶如自然生成的,帶有各式各樣色澤、斑點、肌理紋飾而光華閃爍的體表。這種體表賦予著雕塑造像以獨具特色和審美效果。陶瓷雕塑立體形象的基礎是形體,然而形體本身并不是完整意義陶瓷雕塑形象。只有當雕塑的形體同與之相應的后續工藝加之結合、表現出特定陶瓷材質審美特征時,才是完整意義,完整形態的雕塑形象。由于陶瓷雕塑的特有語言特征與構成要素,決定了它應有的藝術氣質。

陶瓷雕塑藝術成品有著完整性,其不但包含陶瓷雕塑對象的動作、表情,也可以包含其本身所呈現的內涵。而陶瓷雕塑的內涵則是經過陶瓷雕塑全面的狀態表現出來,只通過陶瓷雕塑的某個部分無法有效表現出來。而且陶瓷雕塑的每個部分均是彼此聯系的,并且保持較高的和諧度,呈現和諧的狀態。陶瓷雕塑的藝術品和書法、繪畫等藝術有著一定的差別,其立體特點更加明顯,使得人們清楚地看到整個造型的特點,而且人們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觀賞,了解陶瓷雕塑的整體含義。

雕塑中的美感是陶瓷雕塑文化外在化的體現,而創作者也是美感探究的重要一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創作者有著不同的文化品位,自然外化之后就是不同的藝術美感。探究藝術美感、把握藝術美感必須要把握創作者的心理狀態與相應的文化背景,同時不應該忽視工藝技巧,因為工藝技巧是陶瓷作品制作的必要條件。創作者通過造型來反映文化上的美感,而意境是作品中所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及其所誘發和延伸的審美想象空間。中國傳統藝術崇尚營造自然之美的人文意境,這種自然之美蘊藉于“大象無形”、“大音希聲”之中,是一種能包容天地、玄遠無極的意境,這樣的意境中雕塑造型的整體性與承載性表露無遺,同時為了更好地體現這樣的寄情意境,必須要進行相應的表現,從歷史上看不論是魏晉時期的青瓷谷倉罐,還是秦漢時期的兵馬俑都是一種社會時代的產物,可見陶瓷雕塑意境與其造型與時代性的密切相關。

陶瓷雕塑創作同其他繪畫藝術一樣,不僅僅需要更完整、準確、嚴謹的造型,還要通過泥巴這一媒介,讓創作者將其內在的精神神韻表達出來,這是需要進行相當長時間的訓練的,才能將此藝術作品在此階段表現出一定生命的意義??梢?,表現力的深淺對于陶瓷雕塑是多么重要。我們在陶瓷雕塑創作的過程中,對物象的塑造不僅要準確,還應該生動,將其內在的精神活力表現出來。但這些并非靠數據的理性分析,需要經過長期的磨煉而造就的。面對客觀物象應該加以主觀意圖,抓住最可呈現其生命力和精神的地方,然其他部分能相對弱化。當然這種主觀的呈現并不只是夸張和變形,其目的也是為了豐富創作物象的表現力,從而能夠表現出物象的內在精神氣質。窯火的燒制,釉色的流動和豐富是無法進行測量的,有不可預知的一面,但還是可以感覺的到。要想這種感覺能夠達到預期,就必須在反復的訓練中,總結經驗進行改正,以達到最好的效果。所以,陶瓷雕塑的表現基本功力也是創作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優秀陶瓷雕塑家不可缺少的課程。

當代陶瓷雕塑的形式眾說紛紜,當代陶瓷雕塑藝術家在保持本土藝術精神的基礎上,可以對西方藝術思想進行有益的吸取,建立新的藝術觀念,傳承并發揚著中國傳統陶瓷雕塑藝術精神。陶瓷雕塑不僅僅是塑造外在的形式,應該深入到創作本體的內涵中去,追求作品形而上的審美品格;更應該多去閱讀、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多去領悟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內涵,樹立正確的創新意識,在堅持本民族藝術文化精神的同時,發揚和創新陶瓷雕塑創作;而且應該在平時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加強自己的表現功力的訓練,以達到在造型基礎之上的氣韻生動。

我國傳統的文化精神是一個中華民族不斷進步的需求與動力,我們只有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民族精神,方能創作出屬于自己的精神面貌和特色的藝術作品,只要把握好自己的民族精神,就能把我國陶瓷雕塑在傳承的基礎上發揚創新。我國藝術精神的最高追求表現在氣韻上,當代陶瓷雕塑藝術家的作品也同樣追求著這一最高精神,從中吸取和運用了氣韻的思想藝術精神,主要表現于審美的追求、思想的立異、工藝的精湛上,從而在新的背景下賦予陶瓷雕塑以新的生命力,作出擁有當代精神面貌和本土特色的作品,讓陶瓷雕塑擁有自己的風格特征,為發揚中華民族的藝術精神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藝術形式[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帕特里克·弗蘭克,2016

[2]陶瓷工藝[M].重慶大學出版社,唐英,2013

[3]陶瓷雕塑造型藝術研究[M].江西美術出版社,陳麗萍,2012

猜你喜歡
美感雕塑陶瓷
巨型雕塑
載歌載舞話陶瓷——瓷之舞
兼具力度與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關于書法美感問題的幾點思考
陶瓷藝術作品
大橋下面:我喜歡被遺忘的美感
德化陶瓷 閩中精粹
自然雕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