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網絡時代下高中生德育教育的探討

2020-08-14 10:16周宗文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34期
關鍵詞:網絡時代德育教育高中生

周宗文

摘 ?要:現如今,因為網絡的普及程度廣,且具有平等開放的特點,大多數高中生都沉迷于網絡,與此同時,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從而小幅度改變其三觀。因此,學校教育的主要問題就是在合理利用網絡平臺的條件下,怎樣幫助高中生克服網絡中的消極影響,加強相關的德育教育。

關鍵詞:網絡時代;高中生;德育教育

高中生們是祖國的希望,影響未來的發展和建設,他們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是和國家的整體素質相掛鉤的,是關乎祖國發展前景和民族未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的環境下,社會的各個階級都被滲透,但是影響最大的還是高中生,這時候的他們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了難題。因此,學校需要發揮網絡的優勢,創造新的方法進行德育教育。以下主要圍繞著網絡給高中生德育教育帶來的機遇展開分析。

一、網絡普及帶來的機遇

(一)網絡是進行德育教育的一種新方式

以往對高中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只有主題班會、講座等,通過反復的說教對學生進行灌輸,不但效率不高,而且起到的作用很小。但是網絡不一樣,它具有生動、直觀、可互動的特點,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德育教學不僅僅拘泥于教室,時間也不一定要統一。所以,網絡完全可以是德育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這樣不僅能將德育教育更加生動地印入學生的腦海,還將網絡的趣味性、互動性、服務性完全發揮出來了,進而加強了德育教學的效用。

(二)網絡使得教學內容更新穎

網絡中的大量信息補充了高中生德育教學的內容,解決了以往教學內容過時且缺乏知識量問題,從而直接拔除了教育資源緊缺的大毛病。對學生來說,豐富的網絡資源能鍛煉其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因地適宜地選擇、吸收,達到教育的目的。對老師而言,在網絡上可以篩選出優秀的教育資源,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與此同時,還可以擺脫死教書本的狀態,使得教育效果更好。

(三)網絡為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新平臺

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目標、認識、行為、習慣以及情感。換句話說,目標是一個方向,認識是一種認同感,需要將其轉化為行動,培養成習慣,還要融入真實的情感,這些都需要一個合適的平臺來展現出來。網絡的發展與普及是高中生德育教育的平臺。從一個角度來說,教師能夠在網絡上實現與學生平等交流,能夠縮短兩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學生能夠通過網絡感受到教師的德育情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生可以在此平臺上將自己的情緒宣泄出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可以在此平臺上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情感,這些都有利于德育教育的開展。

二、關于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在網絡層面出現的主要問題

網絡在高中生的生活中意義重大,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娛樂,都離不開網絡。而網絡為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然而,網絡有利有弊,在提供機遇的同時,還給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帶來負面影響。

(一)對于高中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較大

網絡上的信息海量,魚龍混雜,既有健康的、優秀的,又有腐朽的,落后的。部分信息對高中生的誘惑力極大,使得他們很難控制自己。尤其是對于分辨是非能力較差,跟風能力較強的高中生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而且,如今我國對于互聯網的監管工作存在眾多漏洞,使得高中生易受落后的、低俗的信息影響,例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等,這些都會污染到高中生的心靈,對于其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是個巨大的沖擊。

(二)不利于高中生的道德培養

在現實的社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來約束著個體的行為舉止,使得大多數的人都能夠自覺遵守。然而,處于虛擬的網絡中,因為其具有隱蔽性與開放性等等,使得各種各樣的人都能有機會交流,不受時間、空間、地點等等的限制,個體的行為很難受到現實中的限制。而且,網絡上的監管工作非常不完善,這些漏洞使得高中生更容易做出違背道德的行為,長久下去,不利于高中生的成長,甚至影響整體的國家人均素質。

(三)不利于高中生的心理發展

高中生如果過于沉迷網絡,忽視在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就極易影響現實中的人際關系。網絡的虛擬性使得高中生毫無約束地與人交流,沉溺于虛擬的世界容易引發與家長、老師和同學等等的矛盾,導致現實社會中的情感麻木與缺失,甚至形成現實中的人際交往障礙,這些都嚴重地影響了高中生心理層面的發展。

三、加強德育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優化校園網站

校園網站是學校進行教學與管理工作的主要平臺,是凈化學生思想的主要陣地,為了達到加強德育教育的目的,對校園網站做出調整。一方面,確保其具有針對性,并注重德育教育的板塊內容,提供大量的正面信息。另一方面,使得校園網站上的形式多樣,避免單調的風格,不能把德育教育的內容直接灌輸到學生的腦中,要使得高中生對其產生興趣,進而達到德育的效果。例如,多給高中生推送與籃球有關的德育內容,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將興趣與德育結合,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校應該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的模式,利用網絡充分發揮其主體的作用。學校要確保學生在網絡上交流的平等性,充分展示出學生的個性,有利于表達自身的感受。還有,網絡的交互性有利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這樣使得教師減少了將德育傳遞給學生的難度,使得德育工作更容易推進。

(三)正確引導高中生使用網絡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正確引導高中生使用網絡十分重要。學校要帶領學生抵制不良信息。對于部分反人類、反社會的信息,要引導學生進行抵制,創設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再者,鼓勵學生文明上網,合理地運用網絡,提高自身的自制力,尤其是在使用手機的時候,要格外注意使用手機的娛樂時間,利用手機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避免使得手機成為唯一的精神食糧。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堅決抵制違法亂紀的舉動,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從而達到德育的工作目的。

結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的時代,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也迎來了機遇和挑戰,學校應該適應時代的潮流,緊緊抓住機遇,做出適當的改變,創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合理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永峰.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J].中國農村教育,2018,18:13-14.

[2] 孔祥婷.體育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對高中生德育培養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05:107+135.

[3] 劉博.體育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高中生德育培養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11:30-31.

猜你喜歡
網絡時代德育教育高中生
[保你平安]網絡時代的真相
高中生學習·閱讀與寫作2020年7、8期合刊
網絡時代
網絡時代
中國出了本(高中生)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