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路徑分析

2020-08-14 09:56韋宗瓊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34期
關鍵詞:理論內涵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

韋宗瓊

摘 ?要:處在現階段的教育改革發展背景下,農村學前教育的改革進一步深化,為能提升農村學前教育工作的質量水平,這就需要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出發,充分了解其理論內涵,并結合實際需要制定相應的改革發展方案。本文先就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理論內涵加以闡述,然后就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問題和實踐措施詳細探究,希冀能從理論層面就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的研究分析,為實際教育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理論內涵

0.引言

農村和城市的學前教育的條件差距比較大,為促進農村學前教育工作的良好推進,這就需要從供給側改革方面加強重視,以全面的改革理念運用,促進學前教育的改革發展的質量提升,從而才能真正保障各項工作的良好推進,這對實現既定教育目標有著積極意義。

1.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理論內涵和問題

1.1理論內涵

經濟常態化的發展背景下,做好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的工作比較重要,學前教育的供給主要是在經濟層面的概念上提出的,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主要是提供學前教育產品服務的一側,需求側是消費教育產品或服務的一側[1]。當前的供給側改革的深化實施下,農村學前教育改革工作的實施也要注重從供給側的改革角度出發,制定相適應的改革路線,從這些基礎工作方面得到了強化,才能真正有助于實現既定的目標。

1.2問題體現

現階段的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比較多樣的,從以下幾點問題方面進行闡述:

1.2.1供給量有待增加

農村學前教育的供給量不足的問題是比較突出的,學前教育提供的服務和群眾對子女的學前教育需求沒有滿足,供需不平衡的現狀問題比較突出。如果沒有在供給量方面滿足實際的需求,這就必然會影響學前教育的質量,不利于教育目標實現[2]。

1.2.2教育供需結構不平衡

農村學前教育的供給側改革過程中發現,供需結構存在著不平衡的現象。我國的農村學前教育供給量在增加,但是在供需的結構層面還沒有達到平衡的發展目標,沒有為民眾提供多樣化以及可供選擇的學前教育服務。供需結構的不平衡在供給主體結構不平衡以及供給產品結構不平衡,供給方式結構不平衡等方面,這些層面的問題都會影響學前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

1.2.3教育供給質量有效提升

農村的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當中,由于在教育供給的質量上相對比較薄弱,沒有滿足實際的發展需要,這就必然會影響供給側改革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不利于學前教育工作的整體質量水平提升[3]。

2.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實踐措施

為促進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質量水平提升,這就需要在實際的改革實踐方面加強重視,以下幾點實踐措施的實施方面需要加強重視:

2.1擴大教育供給量

農村的學前教育條件有限,在當前實施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這就需要從多方面加強重視,最大程度擴大教育供給量,使之能夠和實際的需求相結合,最大程度的環節農村學前教育供需矛盾的問題,只有從這些基礎要求上得以實現,才能保障學前教育工作的良好開展。從具體的措施實施層面來看,這就需要從發展公辦園的層面加強重視,將其作為新農村建設規劃的重要內容,作為公共服務配套設施[4]。發展當中要及時的轉變供給思路,創新辦園的形式,在居住分散以及條件擦的區域通過一園多點的方式,促進當地的適齡兒童都能夠有機會入園,只有擴大教育的供給量,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農村學前教育的質量。

2.2注重幼兒園的物質環境的完善建設

供給側改革的發展背景下,農村學前教育的工作開展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樣,這就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在物質環境的建設方面要注重積極優化,通過增加學前教育經費,滿足幼兒園物質環境建設發展的需要,為幼兒園的各項教學活動良好開展打下基礎。構建物質環境的時候要注重提升物質環境實用性,減少單純裝飾性物質環境區域創設,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角度出發,物質環境的創設要能夠和不同年齡層的幼兒學習發展的需要相結合,保障物質環境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2.3教育質量供給側改革

為促進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水平提升,這就需要從教育質量供給側改革方面進行深化,結合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需要,將現代化技術與實際教育工作進行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技術的優勢,從而才能真正為實際教育工作的良好推進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網絡技術的應用在幼兒園教育方面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通過將網絡技術科學化運用,從整體上提升學前教育的質量水平,這就能為實際教學工作的良好推進起到積極促進作用[5]。學前教育工作的開展當中也要注重從小學合作學習的意識以及能力方面進行有效提升,要能夠保持積極健康心態,注重幼兒心理環境的良好創建,促進幼兒在合作學習方面有更大的發展進步,只有從這些基礎層面得以強化,才能保障教育工作的良好發展,才能有助于提升學前教育的質量水平。

2.4注重供給側結構積極優化

農村學前教育工作的實際開展當中,要充分注重從學前教育供給側的結構優化方面加強重視,從幾個層面加強重視,注重學前教育多元協同供給,以及調整學前教育產品結構,積極改革轉變學前教育供給的方式,從這些方面得以強化和完善,優化供給側結構,才能真正為實際學前教育工作的良好開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3.結語

綜上而言,學前教育工作的開展中,為促進教育質量水平提升,這就需要從供給側改革方面加強重視,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優化學前教育的工作,為幼兒良好學習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只有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進行優化實施措施,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何海波.供給側改革視閾下農村學前教育師資培養策略的探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21(06):28-31.

[2] 趙東群.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的路徑探析[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9):103-108.

[3] 賈俊明.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 加快學前教育事業發展[J].統計與管理,2019(05):93-95.

[4] 姜勇,龐麗娟.以供給側改革為抓手 推進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J].教育發展研究,2019,39(08):17-25+48.

[5] 賀紅芳,劉天子.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路徑[J].教育與經濟,2018(05):90-96.

猜你喜歡
理論內涵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
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路徑
當前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突破的幾點建議
農村學前教師發展困境及策略研究
教育資源建設視角下的農村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解決方案
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路徑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的理論內涵及實踐方式
人才領域也需“供給側改革”
韓媒:抓住中國“供給側改革”新機遇
以縣為主積極推進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