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角色體驗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

2020-08-15 13:32張玉花
天津教育·下 2020年7期
關鍵詞:角色體驗實踐

張玉花

【摘 ?要】僅僅圍繞書本展開的教學活動無疑是單調的,在素質教育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之下,學校與家長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文化水平,更要積極培養其社會參與能力,通過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責任意識、道德意識等方法,積極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使其在不同的角色定位下發揮不同的價值。本文以角色體驗活動為論述點,探討提升學生社會參與能力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角色體驗;實踐;社會參與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1-0119-02

【Abstract】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that focus on books alone are undoubtedly monotonous. Under the overall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schools and parents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level of students, but also actively cultivate their social participation ability,responsibility,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other methods a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social participation ability, so that they can play different values under different role positioning. This article takes role experience activities as the point of discussion, and discusses specific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s' social participation.

【Keywords】 Role experience; Practice;Social participation ability

目前,國內發達地區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角色體驗實踐活動,但也處于剛起步階段,受當前應試教育和學生安全的禁錮,對角色體驗的研究還停留在對體驗式教學的特征、價值及其實現途徑的探討。我校將角色體驗內容生活化,過程真實化,在潛移默化中激發中小學生的參與熱情和探究欲望,使學生在“真實的活動”中實現自身社會參與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角色體驗活動開展的目的

針對目前中學生自理能力差、交往能力弱,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現狀,我校立足學校實際,按照“讓學生習慣得到一次培養,經歷獲得一次豐富,意志得到一次磨練,素質得到一次提升,心靈受到一次洗禮,品格得到一次升華”的原則,開展角色體驗活動,培養學生社會參與能力。傳統的教育理念依舊停留在思想教育、素質教育的層次,忽略了學生的表達欲望,也忽視學生的技能表現能力,如果僅僅將學生定義在“學生”這一單獨角色上,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學生可造成的正面影響、可獲得的成長經驗將被極大程度地壓縮。為了提升學生的社會活動參與度,幫助學生錘煉必須技能,如何引導學生體驗不同生活、積累不同經驗,已經成為必須有限先處理的教育問題。

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社會參與能力,我校共開發了八大類、180多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開展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中,通過五年級、七年級、高一學生體驗校長助理、餐廳助手、小交警、小法官、小記者、校園糾察、清潔工、WC管理員、衛生員、導游、播音員等多各種角色,讓中小學生在角色體驗活動中了解不同職業的工作特點,了解不同崗位的工作職責,學會與人交往的技能,提高社會交往的能力,使之具備一定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

二、角色體驗活動開展的主要途徑及方法

(一)合理利用家庭生活,提升參與意識

學生不僅是大社會中的一分子,更是小家庭中的重要組成成員。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家庭生活當中,培養其孝敬父母、維護家庭的道德感與責任感,將對其未來發展產生明顯的影響——學生在扮演“學生”這一本職角色的同時,還要額外承擔分擔家務、體貼父母的責任,這些責任機制相互配合,共同為學生規劃好成長方向。在其參與家務勞動、孝敬父母、體貼長輩等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道德意識能夠與實踐經驗相輔相成,進而在學生的腦海內建立完備的道德理念,使其成長為一個優秀的青少年,主動承擔起應肩負的責任。

(二)合理利用學校生活,鍛煉角色技能

學校的價值不僅僅在于文化教育,更在于教書育人。要積極推動角色體驗活動的相關建設,就要為學生留下發展、成長的空間,在努力提升其文化素養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技能表現水平,使其在“身兼數職”的同時能夠充分理解自身所承擔的責任,逐步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利用學校的手工技能區、生命與科技實踐區、學農實踐區和生活服務區等區域開展角色體驗活動,使活動更具有真實性和可操作性。學校充分利用自身硬件優勢,將角色體驗活動從活動體驗轉化到學生行動上,提升學生社會參與能力,做一個有利于家庭、學校、社會的有能力、有擔當的合格公民。

(三)合理利用社會生活,提升角色價值

社會是展現人才發展潛能的最終平臺,也是考核學生技能表現水平的首席裁判。為了引導學生完成從一個角色向另一個角色的轉變,將其對個人價值的認知轉化為對社會價值的認知,學校應建立多方互動,與社會力量勠力同心,為學生創造體驗、勞動、思考的機會,使其理解個體對集體的影響,進而體現學生自身的發展價值,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家庭與學校應為學生創造走出去、學進去的機會,利用社會服務、公益服務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努力提升其道德素養。在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的帶領下,教育理念應與環境要求積極接軌,要求學生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時承擔社會責任、服務責任,使一個角色在不同的環境下發揮不同的價值,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

三、豐富多彩的角色體驗活動

1.手工技能培養人文底蘊。讓學生充當手工業者,通過開展串珠、金屬絲工藝、風箏扎制等手工技能活動,使學生具有藝術知識、技能與方法;理解和尊重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具有發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具有藝術表達和創意表現的興趣和意識,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華美。

2.科技創新培養科學精神。讓學生充當科學家、工程師,通過開展虛擬水流墻、生活中的化學、電子百拼、清潔能源、智能機器人、磁懸浮等聯系生活實際和現代科技發展前沿的科技創新活動,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學原理和方法;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思維縝密、能多角度、辯證地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研究性學習教會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充當調研員、記者的角色,通過確定研究主題,制訂研究方案、參與學習研究、進行社會調查、撰寫研究報告、交流共享研究成果等環節,使學生掌握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走進自然、觀察生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會學生學會學習。

4.生活教育教會學生健康生活。讓學生充當理財助理、農民工、安全管理員等角色,通過組織學生制訂理財計劃,動手縫補衣物,清洗衣物,廚藝體驗,內務整理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通過體質測量活動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開展消防演練、防震演練、人防教育及防空襲演練等活動,讓學生掌握遇險自救知識和技能。

5.社會角色培養責任擔當。讓學生充當環保員、糾察員、校長助理、審判長等角色,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規則,幫助他們認識社會,培養社會責任感;通過升降國旗儀式,國旗下演講,國防教育講座等活動,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樹立國家安全意識,自覺成為理性的愛國者。

6.勞動教育培養實踐創新。讓學生充當設計師、民間藝人,通過開展創新思維,K'bot創意搭建,3D打印,萬能機床等活動,進行非物質文化藝術傳承活動;組織學生種植實驗田,種植蔬菜,田間除草,養護花卉等勞動實踐活動,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

總而言之,開展角色體驗活動,就是要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學會生活;促進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動腦與動手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組織學生走進自然、了解社會,健康成長,以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注:本文為2019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角色體驗中培養中小學生社會參與能力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9]GHB0924)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陳潔.淺析體驗式教育對青少年的影響作用——以阿涌叔叔體驗式教育為例[J].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論叢,2015(Z2).

(責任編輯 ?袁 ?霜)

猜你喜歡
角色體驗實踐
引入戲劇元素的音樂教學實踐
創新情境構建體驗性語文新課堂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話劇演員表演與角色體驗探究
體驗式的英語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