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職語文課程中的思政教育

2020-08-17 07:24歐陽黎萍吳熙
時代人物 2020年6期
關鍵詞:三全育人語文課程思政

歐陽黎萍 吳熙

語文學科的人文特征十分鮮明,同時具有較強的感召力,對學生思政教育的推進效果明顯。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語文技能的同時,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思政上的教育。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重視使用科學的思想方法,讓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的思想品德以及愛國主義的重要性,逐漸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一、在高職語文教學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

(一)在高職語文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高職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課程內容中蘊含著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豐富的資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

(二)在高職語文教學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生動

一般來說,學生容易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抵觸情緒,而高職語文可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優美的文學作品中,讓人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這種形式自然生動,學生易于接受。

二、在高校語文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一)圍繞思政要求來精選語文教學內容

圍繞思政的要求來打破以往縱向的文學史與橫向的文學體裁形式的語文授課內容精心具體的編排,高職語文教師與高職學生們共同探索并建立起“思政主題+文學主題”相互融合的立體式多元語文教學內容體系。

例如,在高職語文教材中可以按照人文主題來分別設定教學的內容,比如在“親和自然”的語文文學主題下,語文教師為學生們選擇《春江花月夜》《瓦爾登湖》以及《囚綠記》等多個篇目,這些文學篇目中既有詩歌、散文以及小說等多種文章的體裁,還有古代與近現代不同時段以及中外不同國家類別的充分融合。這樣的教學內容在解決了語文知識廣泛性以及課時少矛盾的同時,還可以將文學主題轉變為思政主題,通過高職語文的課堂教學來推動高職學生們充分了解“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以及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等實時思政內容。

(二)對照思政的教學目標來完善語文教學設計

面對當前我國的新形勢與新任務,思想觀念應當積極地由語文學科的本位轉向育人的本位。要積極打破高職學科之間的堡壘,設置思政課程的高職教師與高職語文教師或者通識課的教師集體的備課室,高職院校應當鼓勵并支持各學科語文教師整合學科間的思政資源,形成跨學科進行學習的研究方法與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例如,在高職語文教學的目標設置方面,在保證語文課程本身的人文主義素養與文化素養教育功能的主要基礎上,將思政教學目標放在與語文教學課程目標同等的地位上,推動高職學生們實現同向同行的教學方案。需要注意的是,為高職學生們設置思政學習目標并不是意味著要在語文課堂中生搬硬套,也不是將所有的高職語文課堂的內容有了契合的思政教學目標,要具體防止一刀切的現象。在對高職學生們語文教學的評價方面,高職語文教師應當注重關注高職學生語文知識要點的完成進度情況,進而促進高職學生們成長成才。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語文課程

多媒體作為當下最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從而增強教學效果。在媒體融合發展的今天,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媒體偏好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可視化,面對新情況,高校語文課程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將看似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融人語文課程教學中,一是在文學影視作品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文學影視作品架起語文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橋梁。當下許多文學名著已經被改編成了影視作品,高校語文教師在完成對相關文學作品的教學后,可以組織大學生觀看相應的電影,生動形象地呈現作品中的人和事。如組織大學生觀看電影《阿Q正傳》,通過電影中的聲、形、畫、樂,營造文化氛圍,進而使大學生感悟影片中各人物的心態,理解作品里中國人逆來順受的心態和自私自利的劣根性,再進一步引導大學生對影片中的阿Q以及整個未莊的大環境進行分析。阿Q有吃苦耐勞、質樸的美德,但自尊自大、自輕自賤、自嘲自解的精神勝利法是他的主導性格,這種性格的悲劇導致了他悲劇的人生,從而引導大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健全? 的人格,引導大學生做有益于國家、有益于社會的良好公民。二是在文學鑒賞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如在對《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首愛國詩進行文學鑒賞時,高校語文教師可以把詩中所體現的家國情懷通過多媒體配的教學方式進行渲染,營造詩人誓死保家衛國、慷慨激昂的氛圍。在聲樂的場景下,調動大學生的感官,并循序漸進地引導大學生進行文本分析,挖掘作品中的深刻內涵,使其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并趁機對大學生進行家國意識的教育,從而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的引領、情感的豐富、崇高人格的塑造。

三、結語?

每一門課程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是教育改革的目標。在高校語文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獨特的優勢,圍繞思政要求來精選語文教學內容,對照思政的教學目標來完善語文教學設計,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語文課程,是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高校語文課程的路徑,將有助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愛國意識,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 王國慶.“課程思政”背景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融入高校語文課程教育[J].文教資料.2018(17) 28-29.

[2]牛海山.思政教育在高職語文課堂中的貫徹策略[J].高職教育.2015(04).

[3] 王嵐.將思政教育融入大學語文課程的條件及路徑[J].陜西教育(高教).2019(04):24-25.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語文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邁向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新文科背景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學改革研究
寓莊于諧:高中思政課堂教學語言活力之彰顯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以端午節為例談傳統節日作為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施
站在語文課程的高度教學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