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傳統音樂文化促進鋼琴教學改革

2020-08-17 07:24劉哲
時代人物 2020年6期
關鍵詞:鋼琴傳統音樂

劉哲

現階段鋼琴在我國已經有了極為廣泛的群眾基礎,它不僅擔負著傳承我國鋼琴藝術的重要責任,還能夠促進學生智力和潛力的進一步開發,因此在學生教學工作中,音樂知識的教授變得更加重要,而這也給鋼琴教學改革提出了極為嚴格的要求。然而現階段在鋼琴教學中還存在教學方式落后、教學改革流于形式以及教學內容單一等問題,因此進行教學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一、傳統音樂文化發展

我國的音樂文化具有極為悠久的歷史,在生產力及歷史的不斷發展下,民族音樂漸漸產生了很大變化。在樂器方面,從最開始的竹制樂器發展成陶制樂器,最后發展成金屬樂器;在聲樂方面,和整體語言發展較為一致。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一直以來都受到了各方面的保護與重視,其中不但有各位藝術家和文人的參與,政府也給予了高度重視,比如從西周開始就設置了專門收集民歌的機構,并且一直傳承到清朝。新中國成立后,社會經濟發展迅速,電視漸漸普及,受此沖擊我國傳統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受到阻礙,尤其在受到當前網絡發展的影響之后,傳統音樂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更成為了教育和藝術兩屆最關鍵的任務之一。

二、傳統音樂文化應用于鋼琴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促進傳統音樂文化的弘揚。把傳統音樂文化應用于鋼琴教學改革中,將其教學作為基本手段,可以有效引導和穩固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并反過來豐富傳統音樂文化的基本形式,有效化解當前的傳承危機[1]。在世界經濟和政治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下,全球化時代的多元性導致給傳統音樂文化帶來了巨大沖擊,國粹和西式音樂之間時而各自為戰,時而交相出現,導致傳統音樂面臨巨大的消失危機。所以這就需要坦然且警惕地面對這些問題,并在加強教育等手段之下豐富傳統音樂文化的基本表現形式,實現對鋼琴教學的有效改革與創新。

促進鋼琴教學的有效改革。國家相關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表示,必須要讓學生接受更多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教育,因此這就給鋼琴教學提出了一定要求。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音樂之中的文化和文化之中的音樂之間是彼此滲透的,然而現階段鋼琴教學中輕理論和重實踐的問題依然存在,所以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就必須要把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在一起,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此推動鋼琴教學改革[2]。另外音樂文化與鋼琴教學之間的融合本身就是一種不斷調整和摸索的過程中,無法脫離教師的理論研究以及具體時機的把握。比如這就需要學校不斷改善教學環境,教師自身也應該提升自身素養。所以要真正要將傳統音樂文化應用到鋼琴教學改革中,就要在教學實踐上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音樂文化氛圍,并加強理論研究,進而更好地推動教學改革,達到素質教育的基本目的。

三、應用策略

(一)提升教師素養,從傳統音樂文化傳承角度入手

將傳統音樂文化應用在鋼琴教學改革中必須要依靠強大的教師隊伍,對此在實際教學改革中就要積極提升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從傳統音樂文化傳承角度入手。第一,為了使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零距離接觸傳統音樂文化,學校該可以定期邀請一些傳統音樂民間藝人或者是文藝工作者進入課堂展示或者講解具體的音樂內容,給師生提供更為優質的音樂文化表演與授課,從而讓師生能夠盡可能多得了解這些內容,促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具針對性。第二,在鋼琴教學改革當中還要積極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傳統音樂文化活動中,深入民間、走出校園,在真實的體驗過程中感受傳統音樂的魅力,了解相應的風土人情[3]。還可以在調查、搜集與整理各類音樂內容的基礎上強化鋼琴教師的音樂素養。第三,為了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和音樂因素,在改革過程中教師還要盡可能扮演傳承者的角色,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引導學生在鋼琴學習中捕捉與發現傳統音樂文化的基本內涵。第四,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學識,在學習和強化自我當中不斷豐富知識結構,由此推動傳統音樂文化在鋼琴教學中的傳承,提升藝術解讀能力,強化音樂素養。

(二)在教材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元素

開展教學工作的基礎是教材,教材的調整和創新能促進鋼琴教學改革的有效推進。(1)對此在編寫過程中就應該選用適合的音樂素材,并適當融入當地的各種風格的傳統音樂元素,實現和傳統音樂特點的有效融合。例如可以把松陽高腔、江南民歌等傳統音樂改編成鋼琴小品,從而有效豐富鋼琴教材。此外為了創作出更多展現傳統音樂文化的鋼琴作品,在進行作品創作過程中還要打破學校內外的界限、教研組之間的界限,實現跨部門、跨專業和跨學校的優勢凝聚。(2)要積極鼓勵鋼琴教師和相關理論教師和藝術家參與到鋼琴教學改革中,積極和地方的文化部門聯合在一起舉辦地方音樂創作大賽,從而通過經驗總結及實踐完善傳統音樂鋼琴教材體系,創作出更多包含傳統音樂文化元素的鋼琴作品,并應用在教學改革之中。(3)由于環境會給學生的藝術感悟帶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材調整改革過程中還應該要注重營造良好氛圍,比如選擇適合的器材、合理進行環境布置、制定教學內容等,同時依照實際情況制定出細致的教學計劃。比如當前鋼琴曲之中展現我國民族文化的優秀作品極多,因此教師可以適當通過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和榮譽感?;蛘哌€可以在有效的考核措施下,使鋼琴和傳統音樂在學生意識之中實現完美融合,進一步量化其學習效果,最終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所在,實現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展。

(三)明確傳統音樂藝術特征,促進作品改編

鋼琴演奏本身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對于演奏者的技巧和手法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其中技巧的提升需要進行反復練習,但當前整個音樂教育體系中,中國傳統音樂改編的鋼琴作品仍舊非常少,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很多教師還習慣應用西方印象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作品對學生進行教學,使鋼琴和傳統音樂演奏之間隔閡加深。技術方面很多演奏者一直都找不到兩者融合的突破口,導致鋼琴改革過程中傳統音樂文化幫助甚少。對此這就要加大對傳統音樂作品的創作的重視度,使其創編更具中國音樂文化特色。另外還要找到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加大五聲音調鋼琴指法的研究,促進兩者的有效融合,達到彼此促進的目的。

(四)在課程設置上有效融入傳統音樂文化

第一,在課程設置上必須要編制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大綱,專門開設一些教手冊傳統音樂理論的課程,以此使學生能夠及時且充分地了解到傳統音樂內容[4]。比如可以開設民族音樂欣賞、民間音樂賞析德國課程,使學生在使用鋼琴彈奏傳統音樂改編的作品時就可以在整體風格上對其進行把握,從而使展現出的音樂效果更接近于實際的音樂內涵,由此產生更為深刻的體會及理解。第二,要想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鋼琴教學改革,就要針對傳統的鋼琴教學內容和模式進行改革。比如為了使學生接觸并深入學習到具有傳統音樂元素的相關作品,就要根據各水平學生的音樂程度布置不同的傳統鋼琴作品,在考試過程中將其相關的代表作品列入必考項目,并在每學期安排25%的民間鋼琴曲目練習,進而讓學生漸漸掌握更多包含有傳統音樂元素的作品。第三,教師要帶領學生體會傳統音樂改編鋼琴曲所隱藏的精神文化內涵,使大家了解其中包含的音樂特色。為了達到教改目標,使大家更多地感受傳統音樂的魅力,還要積極開展一些課外主題活動,比如中國鋼琴曲沙龍、中國鋼琴作品音樂演奏會等,從而在親身交流和演奏之中表現出對傳統音樂內涵、彈奏技巧和有關知識的感受,加深理解,促進教學改革有序發展。

總的來說,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現代及后代的影響極為深遠。因此在當前的鋼琴教學改革過程中,就要積極應用時下開放的藝術環境,結合時代發展需求,立足本地傳統音樂文化,在分析其精神內涵的基礎上,吸收更多音樂精髓,實現和現代鋼琴音樂藝術發展的有效融合。

參考文獻

[1]陳華.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民族音樂傳承[J].當代音樂,2018, 000(002):33-34.

[2]林嘉欣. 時代更替,經典傳承——新時期大學鋼琴教學改革的構思與實踐[J].藝術研究, 2017(04):152-153.

[3]彭敏.新課改下大學鋼琴教學改革路徑探析[J].戲劇之家,2017(05).

[4]劉方.在高師鋼琴教學實踐中融入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意義[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6,000(011):P.365

猜你喜歡
鋼琴傳統音樂
紙鋼琴
少年力斗傳統
音樂
鋼琴
半夜敲門
漂亮的鋼琴
音樂
秋夜的音樂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