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細節優化干預措施對手術室感染控制的有效性

2020-08-21 05:33孫向英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4期
關鍵詞:醫務人員手術室科室

孫向英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區人民醫院,云南 玉溪)

0 引言

通過對醫院感染發生情況進行調查,發現手術室為發生醫院感染風險最高的部門,因此手術室感染控制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工作內容,對手術室加強管理干預,有利于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更好地保障廣大醫務人員以及患者的安全[1]。近年來,隨著醫療改革的推進以及醫療條件的改善,傳統手術室感染控制方法已經無法滿足醫務人員和患者的要求,因此需要對手術室感染控制方法進行改進,以更好地控制感染風險,保障手術效果和安全。在這種背景之下,手術室對干預模式進行了探索創新,發現細節優化干預措施有良好的應用效果,能夠顯著降低手術室感染發生率。本文對相應的干預措施實施方法以及實施效果進行了分析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資料來源于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研究時間范圍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研究對象共計100例,根據患者入院時間,將先入院的50例納入對照組,后入院的50例納入觀察組。對照組中,男女人數之比為26∶24,年齡最大66歲,最小20歲,均值(45.1±3.2)歲;病程最長半個月,最短3d,均值(8.1±1.2)d;觀察組中,男女人數之比為27∶23,年齡最大65歲,最小22歲,均值(45.4±3.8)歲;病程最長 14d,最短 3d,均值(7.9±0.9)d。兩組患者的各項一般資料水平均衡,符合對照研究的標準。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手術室常規干預措施,給予觀察組手術室全程細節優化干預,具體如下:

(1)成立手術室感染預防控制小組,選擇護士長或資深醫務人員任組長,采取自愿報名參與的方法選擇組員。組內成員共同合作,進行手術室感染防控方案的制定,并予以落實。先對小組成員進行專業培訓,使全體組員的手術室感染防控能力得到提升;制定責任制管理措施,明確分工。(2)對導致手術室感染的風險因素進行確定。小組成員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手術室感染防控的工作開展情況,發現問題,通過“頭腦風暴”,大家集思廣益,對亟待解決、改進的問題進行確定,根據輕重緩急進行排序,并制定解決對策。(3)定期組織手術室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感控知識培訓。手術室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對問題產生的根源進行深入的分析,對其進行知識培訓,使其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操作技能。也可請資深的專家深入科室進行知識講解與操作示范,為手術室工作人員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提高科室的整體素質。(4)對手術室感控規章制度進行優化完善,對醫務人員加強相關規章制度的培訓,使全體人員都能熟練掌握,使醫務人員的手術室感染控制意識、能力均得到提升。手術室區域和通道有明顯標志,避免無關人員進入,減少人員流動。術前1h感染防控小組將凈化空調系統打開,確保手術室環境和醫療設備的狀態良好,實現無菌化。(5)對無菌器械做好管理工作。手術室內的設備有一部分實行的是自己管理,而另外有一部分的設備是由消毒供應室提供的,在進行細節護理管理工作中應有專門的人員對設備的渠道及實際使用情況加強管理。各種醫療器械均應嚴格消毒滅菌,保證安全,調適好所有器械,以備使用。(6)術前對患者手術區域及周圍皮膚組織做好清潔消毒,術中醫務人員嚴格按照手術規范、流程執行無菌操作,手術后對患者傷口情況加強檢查,觀察、詢問患者狀態、感覺等,做好記錄。另外做好術后營養干預,保證機體營養所需,提升免疫力,更好地預防感染,促進康復。術后需要嚴格按要求處理醫療垃圾,防止污染環境。

1.3 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室感染發生率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版本為SPSS20.0,計數資料檢驗方法為χ2,表現形式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手術室感染發生率明顯更低,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室感染發生率比較

3 討論

當前,手術室是進行手術治療的特殊科室,是醫院中的重要科室之一。而手術室中的工作對患者及醫務人員都有特定的要求。首先,對于患者而言,能夠在手術室進行治療必須具備一定的手術指征;而對于醫務人員來說,能夠在手術室工作就需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以為患者提供最佳的手術治療。同時,在手術室的工作中,必然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傷,且用藥種類與器械使用相對復雜,這就使得其在手術治療后很容易出現感染現象。手術為重要的臨床治療、搶救措施,而由于手術都具有創傷性,使得更容易引發感染情況,并影響治療效果以及安全,一些患者甚至可因手術室感染而導致死亡。因此,需要十分重視手術室感染控制工作。近年來,醫院越來越重視進行手術室環境管理工作,加強手術室無菌管理,旨在降低手術室感染風險,保障手術效果以及安全,減少醫療糾紛[2]。常規手術室感染干預模式的實施依據為科室的各項規定,感染控制工作比較被動,工作缺乏動力,因此影響了感染防控效果[3]。而大量實踐證明,手術室感染為威脅手術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規感染控制干預措施的效果不甚理想,還有待提升,也加劇了醫患矛盾[4]?;诖?,急需對常規干預模式進行優化。研究顯示,有效的干預措施能夠對手術治療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也有利于提升醫院感染控制工作質量[5-7]。全程細節優化干預對常規干預措施進行了改進,通過加強醫務人員的手術室感染防控知識培訓,分析風險因素并采取針對性的解決對策,顯著降低了手術室感染發生率。為了進一步探究細節優化干預措施對于手術室感染控制的有效性,本研究選取了100例手術患者進行分組對照,其中的50例患者為對照組僅實施了常規的手術護理方法,而另外的50例患者則納入到觀察組中,實施的是細節優化干預措施,在科室內建立手術室感染防控小組、確定感染誘因、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并做好消毒管理工作。此次的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手術室感染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更低,說明全程細節優化干預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8-10]。

綜上,全程細節優化干預措施可以使手術室感染風險明顯降低,更好地保障手術效果以及治療安全[11,12]。

猜你喜歡
醫務人員手術室科室
消毒供應中心與臨床科室建立有效溝通的實踐與探討
醫務人員新冠疫苗接種意愿現狀及影響因素
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
科室層級護理質量控制網的實施與探討
如何提高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感染防控措施執行率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術室耗材管理中的應用
醫務人員如何預防針刺傷
手術室優質護理實踐分析
手術室細節護理對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的作用
切實關愛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