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科的常見問題分析及相應的護理對策

2020-08-21 05:33古麗努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4期
關鍵詞:精神科暴力資料

古麗努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四人民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0 引言

精神科收治的患者以精神病為主,這些患者普遍存在行為活動、心理活動紊亂的情況,無法對客觀事物進行正確的感知,甚至有些患者認為自身不具有任何疾病,對精神科的治療措施極為抗拒,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精神科護理難度較大。為了有效提高精神科護理整體質量,需要詳細分析精神科護理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護理策略來預防各種問題的發生,以此來保護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整體預后質量[1]。本文主要以本院78例精神科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探究精神科常見問題以及護理對策,現將報道資料進行如下整理。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病例資料來源于精神科收錄的78例患者,入選標準:患者均被確診為精神障礙性疾病,且患者與家屬自愿成為研究樣本。排除標準:重大器質性病變、資料殘缺、中途退出的病例樣本。78例患者的疾病類型主要有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等,患者男性47例、女性31例,年齡分布區間在36-58歲,平均年齡段(45.31±5.87)歲,此次實驗的開展是在倫理委員會批準下進行的。

1.2 方法

本文采用資料回顧性分析法,收集78例精神科患者的一般資料,資料數據內容包括患者性別、年齡、患病時間、疾病類型、精神病表現、住院行為、是否出現護理問題等,將出現護理問題的精神科患者進行總結與分類,探析護理問題的誘發原因以及針對性的護理對策,從而提高精神科的整體護理質量。

1.3 統計學方法

將本文資料數據輸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23.0中進行處理,此次指標在臨床上以計數資料表示,采用卡方檢驗,結果表現為%。

2 結果

78例精神科患者出現護理問題的有15例,護理問題發生率為19.23%,部分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會出現2種以上護理問題,問題類型如表1所示。

表1 精神科護理中常見問題

3 討論

精神科護理水平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水平,由于精神科患者存在大腦功能紊亂,所以在護理過程中極易出現護理問題。本文調查結果顯示,精神科患者常出現外逃問題、拒藥問題、暴力問題、跌倒問題等,外逃問題:精神科患者出現外逃問題會給醫院管理形象帶來負面影響,延誤患者治療,一般情況下,精神科患者外逃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患者認為自己精神健康,無需住院治療,認為醫院的治療行為是對自己進行迫害,在恐懼心理的驅使下,患者會出現外逃行為。其次,部分精神科患者對住院環境存在較強的陌生感,在環境無法適應的情況下外逃。拒藥問題:部分患者對精神藥物認知不足,擔憂藥物的不良反應,也有一些患者認為自身沒病,無需用藥治療[2]。暴力問題:患者在幻覺、妄想等癥狀支配以及拒絕住院等因素下,經常會出現攻擊患者、攻擊護士等行為,嚴重危害其他患者以及護理人員的安全,所以應將其作為護理重點[3]。跌倒問題:精神科患者在發病時行為會出現異常的情況,一旦出現步態不穩的情況,就會導致跌倒,除此之外,精神科患者在與他人出現沖突時,彼此之間會相互推搡,在相互推搡的過程中也會引發跌倒。另外,在地面濕滑、低血壓等因素的影響下,也會增加跌倒的發生風險[4]。跌倒會使患者出現骨折、面部損傷等不良事件,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針對上述護理常見問題,應制定如下針對性護理策略。外逃護理:首先醫護人員需要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動態,耐心向患者講述疾病表現、疾病誘發因素、治療方法、治療效果等,使患者盡快適應自己病人的角色,如果發現患者出現外逃跡象,需要對其加強管理,由專業人員進行護理,一旦出現外逃行為,立即采取措施將其帶回,并且要了解患者外逃原因,解決患者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以免患者再次外逃,除此之外,醫護人員應該為患者創造溫馨的環境,向患者家屬介紹醫院環境的基礎配套設施以及相關規章制度,以免患者因不適應環境引發外逃,在外逃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樹立責任意識,堅守自己的崗位,及時發現患者外逃的先兆,針對存在外逃企圖的患者,需要以和藹、親切的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通過與患者的心理溝通,使患者盡快適應住院環境[5],消除患者因恐懼出現外逃心理。拒藥護理:醫護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講述用藥后嗜睡、便秘等癥狀均屬于常見不良反應,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針對認為自己沒病的患者,需要告知患者發病時的癥狀,并且應定期監督患者進行服藥,檢查患者手心、衣袖、口袋中是否藏有藥物,確?;颊甙磿r服藥[6]。除此之外,護理人員為了有效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需要維持好用藥秩序,以床號為依據安排患者進行服藥,在發藥的過程中需要加強監管,杜絕藥物錯誤、藥物漏服的情況出現,針對出現吐藥行為的患者,需要由專人進行看護,確保藥物進入到患者的胃部,發揮藥物的臨床治療效果。暴力護理:在患者入院后需要檢查患者是否攜帶刀、棒等危險物品,并將病房內一切可能傷人的器械移除,在患者入院后需要熱情接待,使患者感受到醫護人員的尊重感,針對以往出現暴力行為的患者,在用藥治療的基礎上,需要將其放在可視病房內,及時觀察患者的動態。另外,不要隨意談論患者,以免刺激患者的心理產生暴力沖動。針對出現暴力行為的患者,應迅速予以控制與隔離,使其情緒趨于冷靜,將暴力損傷降到最低。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加強患者的素質教育,通過與患者的良好溝通樹立患者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患者認識到暴力不是解決任何問題的方法,面對暴力時要沉著冷靜,迅速向護理人員尋求幫助,通過場面的及時控制,降低暴力行為的發生率以及暴力損傷程度,確?;颊叩淖≡喊踩?。跌倒護理:首先,為了防止患者在衛生間因地面濕滑出現跌倒,需要將防滑磚、防滑墊鋪設在地面上,并在墻壁四周設置把手以及“小心跌傷”、“防滑倒”等標識,提醒患者在行走時注意安全,針對于病情嚴重的精神障礙患者,在行走時需要由護理人員進行專業陪護[7,8]。其次,護理人員應將自理能力差的患者作為重點監護對象,如癲癇、精神發育遲滯患者,在對這些患者進行護理時,需要教會患者穿衣、吃飯、如廁等基本自理能力,以免患者在自理過程中出現跌倒的情況[9]。再次,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學會包容,在處理病友之間關系時,應給予對方更多的理解,確保病友之間關系更加融洽,以免因患者的攻擊行為導致跌倒,引發嚴重的后果。除此之外,在公共領域需要規范物品擺放,在門口、過道處不允許放置障礙物,嚴禁患者在走廊處進行打鬧,確保組織管理的規范性。最后,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樹立防跌倒理念,加強患者的生活防護能力,糾正患者的不良行為,在行走時自覺扶好欄桿,并穿戴防滑拖鞋,在行走時應在床邊坐立片刻,之后再進行行走[10]。

綜上所述,精神科常會出現外逃問題、拒藥問題、暴力問題、跌倒問題,臨床上需要將其作為重點護理內容,通過針對性的護理策略,降低精神科護理問題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

猜你喜歡
精神科暴力資料
精神科護士再任職后的壓力分析及對策
我院精神科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的影響因素分析
反性別暴力
第二章 暴力原則
探討精神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與護理對策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兩公婆之間的暴力
精神科低年資護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狀況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