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理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初探

2020-08-21 05:33劉飛飛胡建男席琳圖雅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4期
關鍵詞:理療年齡段腰椎間盤

劉飛飛,胡建男,席琳圖雅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新區蒙醫醫院中醫科,內蒙古 錫林浩特)

0 引言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病,好發于青壯年,特別是重體力勞動者,由于勞動強度大,椎間盤易受外因損傷[1]。其治療方法很多,本研究將針灸理療治療措施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治療中,現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門診腰椎間盤突出癥120例患者的治療記錄進行分析、總結。其中男42例,女78例,年齡最大80歲,最小22歲,平均51.49歲,病程最短15d,最長30年。年齡、性別、病程經統計學處理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資料

根據201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頌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1)有腰部慢性損傷史。(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壓增加(如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3)腰椎側凸畸形,生理前凸消失,活動受阻,棘突旁壓痛并放射至下肢。(4)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陽性[2]。(5)神經系統檢查顯示,膝腱、跟腱反射減弱,下肢皮膚節段分布區感覺過敏或遲頓,拇趾背伸或跖屈力減弱。(6)腰椎CT或MRI檢查提示腰間盤突出。

1.3 納入標準

(1)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受寒濕史,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壓增加(如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3)脊柱側彎,腰生理弧度消失,病變部位椎旁有壓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動受限。(4)下肢受累神經支配區有感覺過敏或遲鈍,病程長者可出現肌肉萎縮,直腿抬高和加強試驗陽性,膝腱、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減弱。(5)DR、CT及MRI檢查:脊柱側彎,腰部生理前凸消失, 病變椎間隙可能變窄,或鄰椎體邊緣有骨質增生,CT、MRI檢查可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上述有(1)(2)(5)或(1)(3)(5)或(1)(4)(5)即可納入。

1.4 排除標準

(1)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2)合并有嚴重心腦血管、肝、腎疾病及精神異常者。(3)合并有急、慢性感染,腫瘤及局部皮膚有傷口,有感染或皮膚病患者[3]。(4)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風濕性疾病及過敏體質者。(5)手術適應證,如脫出型、游離型腰椎間盤突出馬尾神經損傷等。

1.5 治療

針灸理療(針灸、斜圓刃針、中藥離子導入)。

局部取穴:命門、十五椎下、腰陽關、腎俞、氣海俞、大腸俞、室志、腰宜等,選取其中5-7個穴位。

遠端取穴:承扶、飛揚、婁陽、陽陵泉、風市、懸鐘等,選取其中2-3個穴位。

特殊穴位:印堂、腰痛穴、后溪、委中等。選取其中1-2個穴位。

根據病情選取10-12個穴位進行治療

2 結果

2.1 部位

經統計:120人共299個腰椎間盤突出部位。

見表1。

表1 患者的腰椎間盤突出部位情況

2.2 年齡

見表2。

表2 患者的年齡分布情況

2.3 性別

見表3。

表3 患者的性別情況

2.4 療效

見表4。

表4 治療效果情況

3 分析

針灸理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確有療效,平均治療率可達95%足以證明針灸理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個可行可靠的治療手段[4]。針灸作為古醫學的代表,在疼痛類疾病上頗有療效,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以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為主要癥狀。其原因隨著年齡增長腰椎間盤髓核及纖維環的含水量逐漸下降、彈性、張力及抗負荷能力減退,腰椎間盤變薄,椎體結構日漸松弛,當退行性變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因外傷、勞累或其他原因誘發纖維環破裂,從而髓核突出壓迫脊神經根、脊髓,導致腰腿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針灸理療主要可使腰部血供增加,減輕因受涼引起的血供障礙,從而達到對釋放的烯糖蛋白、B蛋白等炎性物質的吸收,減輕對周圍神經根的刺激作用,減輕癥狀;針灸更有舒經活血作用,減輕局部肌肉痙攣緩解腰部不適感,松解肌肉使被卡圧的神經根得到釋放,由此來緩解癥狀[5]。

腰椎間盤突出癥120人,共計299個突出部位,其中103人有L4/5椎間段突出,占人數85.8%,占總突出部位的34.0%,可以說明L4/5椎間段易發生突出,普遍存在于廣大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L4/5的活動度相對于其他腰椎比較大,容易勞損,與其應力、位移、曲度有關。為以后臨床治療提供有價值的資料[6]。

從年齡來分析:40-49年齡段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達25.8%,50-59年齡段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達31.7%,那么40-59年齡段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達57.5%,說明40-59年齡段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好發階段,可提示此年齡段人群注意身體,以免誘發此病。

12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男42人,女78人,男女比例7:13,女性要比男性高出1倍,這與女性要經歷生產有不可分割的關系,懷孕期間腰椎要被壓迫4-6個月,產后恢復不到位,導致女性腰椎間盤突出概率遠遠大于男性。

4 討論

由上可知,40-59歲年齡段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好發年齡,多發生在L4/5椎間段。40-59年齡段正是陽氣衰落階段,機體逐漸下降,又加上工作繁忙,易勞累受損,腎氣漸弱,脾無先天所賴,以及肌肉四肢無所養,骨肉不可依偎,先天后天不能互根互用,故易發生肌肉不能顧護骨骼,從而且偶遇誘因便可發病,內政不顧必有外憂[7]。

《皇帝內徑》中提到:“其直者:從顛入絡腦,還出別下項 ,循肩髆內,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針灸可根據經絡走形這一特點,從局部取穴,再到遠端取穴。局部可松解肌肉,解除卡圧癥狀,促進血液循環,吸收刺激物質。遠端取穴可強腎健腰,固護脾胃,使腎有所養,肌肉有所潤,骨骼有所壯。從而從本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8]。

猜你喜歡
理療年齡段腰椎間盤
針刺聯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研究
不同年齡段妊娠早期婦女維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兒童不同年齡段呼吸疾病與中醫體質關系
各年齡段人群對網上健康教育的認知和期望的調查報告
juliArt覺亞頭皮理療中心
肌內效貼:無毒無害理療產品引發關注
腰椎間盤突出診斷中MRI和CT的臨床效果對比研究
溫針灸配合超短波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
適合各個年齡段的黑膠愛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石墨烯理療U型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