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展社區慢病管理對社區居民治療慢病的效果和意義

2020-08-21 05:33劉松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4期
關鍵詞:慢性病居民社區

劉松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書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湖北 孝感)

0 引言

慢病又稱非傳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的疾病類型有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甲狀腺機能障礙性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等,類型多樣,發病率較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慢性疾病多在老年人群中發生,社區居民由于對疾病知識匱乏,健康意識不足,對自己病情不夠重視,導致病情發展愈加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在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慢性病的防治成為重要內容之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是社區居民醫療保健及衛生服務的守門人,他們的工作會影響到居民生活健康。為了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及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應不斷地創新服務手段,更新服務理念,真正地提高慢性病的管理水平,提升防控效果[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樣本選取時間: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樣本來源:某地區社區內90例慢性疾病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為60-82歲,平均為(71.00±5.50)歲;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為61-82歲,平均為(71.50±5.52)歲;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差異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與護理工作,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進行針對性治療,并對其進行用藥囑咐。

觀察組患者給予社區慢病管理,具體如下。

1.2.1 加強對社區全科醫生與護理人員培訓

社區全科醫生與護理人員直接關系到社區居民疾病治療,決定患者護理質量。應提高社區全科醫生與護理人員綜合素質、責任意識[2],加強對其專業知識培訓工作,并對其專業知識進行考核。培訓工作內容主要包括:疾病知識、預防、治療、護理、健康意識等,并結合臨床案例進行分析。使各成員之間進行學習、交流,互傳經驗。

1.2.2 做好對居民健康宣教工作

社區居民由于所處環境有限性,不接觸健康教育工作,會缺乏健康意識。應結合社區良好的資源,加大對社區居民的健康知識宣傳力度,擴大宣傳面,定期組織宣講會,鼓勵居民參加,向居民講述健康知識的重要性,使其樹立健康意識[3]。各家各戶發放健康知識宣傳冊等,擴大宣傳力度。

1.2.3 加強社區慢病管理組織化建設

由于社區管理沒有組織化、系統化、有序化等特點,導致管理效果不顯著,應加強社區醫療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制度建設,使治療與護理工作更加制度化,可有序進行,提高治療效果。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并要求嚴格執行,使每位全科醫生與護理人員樹立責任意識,盡心盡力完成每一項任務。并使用科技化技術,對管理制度、實施過程進行監督,及時提出改進措施,以使效果更加顯著[4]。慢性病的特殊性決定了在其日常管理中需要做好長期的準備,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干預制度做保障,充分聯合政府、上級醫院及相關的科研機構,切實做好慢性病的管理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通過長效制度化的健康保健教育,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識,最終促進社區的和諧發展[5]。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與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

1.4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效果判定標準:治愈:患者各種疾病均得到治愈,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有效:患者疾病得到顯著改善,生活質量評分提高在20-30分之間。無效:患者疾病均無任何變化,生活質量評分提高5-10分。

生活質量評分判定標準:通過觀察患者疾病臨床癥狀、生活狀態、精神狀態等各項指標,判定生活質量,分數為0-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統計分析本文數據,χ2檢驗計數資料,(±s)表示計量資料,t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80.00%),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2.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3 討論

近些年來,慢性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逐漸上升,社區居民老年人群較多,慢性疾病患者較多,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6]。社區慢病居民管理工作可有效改善居民生活質量,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劉萍在“社區慢病管理的現狀與對策”一文中通過分析得出:“當前在社區的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提升管理質量,尤其要采取高效、優質、科學的管理策略,從而在根本上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北疚臑樘接懫渑R床應用價值,選擇90例社區居民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對觀察組患者進行社區管理工作,通過加強全科醫生與護理人員培訓可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水平,保證工作質量;通過對居民進行健康宣教工作,可提高居民健康意識,提高配合度;通過加強社區慢病管理組織化建設,可使治療工作更加系統、有序化,改善治療效果[7,8]。

綜上所述,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在不斷地推進,同時慢性病的規范管理也有了一定的條件,采取規范的管理方法能夠保證慢病管理效果。在慢病管理工作中實施綜合性的干預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癥狀,而且還改善了患者的體質量、腹圍、血脂等,降低了心腦血管的發生率,避免了多種危險因素的影響,此種管理模式是社區管理慢病的有效模式[9,10],也是保障居民生活質量的有效手段。開展社區慢病管理對社區居民治療慢病的應用價值顯著[11,12]。

猜你喜歡
慢性病居民社區
肥胖是種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應用
石器時代的居民
社區大作戰
健康體檢常見慢性病及指標異常流行病學分析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區
逆轉慢性病每個人都可能是潛在的慢性病候選人!
影像社區
高臺居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