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師與聽障人士的溝通:以“舊物改造”為例

2020-08-21 17:20丁易
設計 2020年15期
關鍵詞:工具包溝通

丁易

摘要:本研究結合包容性設計的理論,嘗試用動手“舊物改造”的方法幫助聽障人士與設計師進行溝通。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對聽障人士自行改造的產品案例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總結方法,開發出幫助聽障人士與設計師進行交流的“舊物改造”工具包,并邀請設計師和聽障人士使用驗證。本研究產出的工具包為設計師與聽障,人士之間的溝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對包容性設計理論實踐應用進行了有益嘗試。

關鍵詞:包容性設計?聽障人士?舊物改造?工具包?溝通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0)08-0074-04

引言

包容性設計作為現代設計中綜合性較強的設計理念之一,深受“殘疾”的社會學定義影響:殘疾人群之所以特殊是因為社會未能提供適合其參與大眾活動的環境與條件"。包容性設計旨在為所有潛在用戶開發美觀的、主流的解決方案,目標是包容最大量目標用戶21。通過包容性設計,能夠更好地讓包括殘疾人在內的廣泛大眾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

一、聽障人士與設計師的溝通障礙問題

(一)聽障人士難以表達需求

殘疾人不乏創造力。當生活中遇到不方便之處時,他們常常會去做一些改造,使產品與設施更適合他們使用。所謂的聽力殘疾是指由于聽覺系統的某一部位發生病變或損傷,導致聽覺功能減退,聽不到或者聽不清周圍的環境聲音以及語言,以致于影響日常生活與社會參與[3]。以聽障人士為例,生活中有很多他們難以使用的產品和服務,比如說:門鈴、鬧鐘、無字幕的視頻、公交車語音報站等;另外一些產品的某部分功能或缺陷也使聽障人士使用困難,例如手機語音通話的功能、語音翻譯軟件識別精準度的問題。聽障人士難以使用這些產品/服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設計師在設計產品的時候并沒有把聽障人士有意識地納入潛在使用者的范圍,忽略了他們的需求;同時,聽障人士也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一即設計師與聽障人士之間存在溝通障礙。

(二)設計師難以了解聽障人士的需求

從上述的產品案例可以發現,即便一些專業的設計師,在沒有通過正確的設計方式,充分了解聽障人士的需求之前,也很難設計出真正適合聽障人士的產品;聽障人士也并不會為這樣“奇怪”的產品買單。因此,了解真實的需求就成為這個特殊人群做好設計的最重要一點,而簡單的方式無法做到這一點;進一步地探討其原因,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可能出現以下兩種問題:第一種是由于不了解聽障人士的需求,往往會忽略聽障人士群體,沒有考慮到使用者中有聽障人士;第二種是意識到了聽障人士的存在,并且給予了一定的設計關注,但是只停留在表象的聽力補償需求,沒有深入挖掘去了解其真實的需求。

(三)啟發設計師與聽障人士建立溝通的方法

在調查中發現,聽障人士之間可通過特殊的交流方式(例如手語)實現“無障礙交流”,這進一步說明了其與外界的交流障礙是因為社會未能提供適合其參與的環境與條件,即包容性設計所針對的“設計致殘”。讓設計師都學會手語顯然是不現實的,那么如何才能克服這種障礙,在聽障人士和設計師之間建立交流,從而促進雙方的理解和相互學習呢?

在包容性設計中有一個特殊方法:“關鍵用戶共創法”。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高級研究員茱莉亞卡西姆(Julia?Cassim)教授基于長期在日本、英國做共創工作坊的經驗,總結出“關鍵用戶(Critical?User)”法和“設計挑戰(Design?Challenge)”工作坊流程[4],兩者廣泛應用于包容性設計過程中。殘疾人常常扮演“關鍵用戶”角色,因為他們不同的經歷會讓設計師了解到不同的需求,啟發設計創新,但聽障人士很少作為“關鍵用戶”參與共創過程,主要是因為語言溝通障礙。

本研究希望探索聽障人士與設計師之間的有效交流方式,幫助移除語言交流障礙,使聽障人士也能成為包容性設計的“關鍵用戶”,充分表達其需求,并啟發設計創新。

二、聽障人士與設計師溝通的方式:舊物改造

(一)聽障人士在“做”中可以表達

聽障有多種層次,本文所指的“聽障人士”特指無法用口語進行順利交流的嚴重聽障者。聽障人士具有較大的人群基數,但殘障情況一般不外顯,他們有自己內部的交流方式,卻與外部人群交流存在障礙,存在典型的社會適應能力不足。聽障人士對事物的視覺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聯想以及實踐動手能力等,都常具有敏銳性[5]。有不少聽障人士從事視覺設計等工作,且有研究表明,聽障人士具有獨特的思維認知優勢,可通過相關的學習,開發其在視覺、觸覺與感覺等方面的潛力[6]。

(二)設計師在“做”中可以了解需求

“舊物改造”通常是一種設計行為,最大的特點是在此過程中會產生較強的交互性,可以發揮包容性設計“以人為本”的核心內涵。舊物改造改變以往設計師作為設計中主導的地位,注重用戶參與到改造設計過程中的體驗,使用戶在參與改造設計的交互過程中對設計進行思考。舊物改造的特點與設計師的常用語言和工作方式不謀而合,由此設想:“舊物改造”是否可以成為設計師與聽障人士溝通的方式?而且,舊物改造的本身也非常符合當下綠色可持續的生活理念。

(三)在“做”中溝通——以“舊物改造”為主題的溝通方式筆者通過觀察發現,聽障人士會在生活中常會進行舊物改造讓產品更適合他們的需求。聽障人士在成長過程中由于聽力殘缺引起一定程度的自卑感,而舊物改造可以使原來陳舊甚至殘缺的東西煥然一新,似乎有一種身心修復的治愈作用。物品再利用、資源回收再生的環保理念也促使人們對舊物進行改造。在意大利的MANOTECA實驗室中進行了很多舊物改造的實驗,在改變了舊物命運的同時,也體現了當代設計創造與傳統舊物同在的畫面”。無獨有偶,荷蘭設計師PEPE在SKINCOLLECTION、MATKAVASES等系列作品中運用皮革廢料與舊物家具進行組合改造,拯救舊物,讓它們重新進入人們的新生活[8]。國內也有“舊物倉”的商業模式,提倡“戀舊情結”、“可持續”、“傳承”[9]。

三、舊物改造工具包的發展與實踐

(一)“舊物改造”工具包的設計一聽障人士改造案例的挖掘筆者通過多種渠道收集了聽障人士“舊物改造”的十個案例(圖1)。在過程中選擇了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者,由于難以與聽障人士切實建立有效語言交流,筆者主要通過書寫的方式了解他們的舊物改造動機和方法。

在聽障人士自行舊物改造的案例中,可以發現他們會把個人的需求加入到生活中的舊物中,進而改造成他們想要的產品。他們對生活中產品的改造往往出于不同的需求。其中由于聽力的障礙,對擴充聽力需求改造的有三個案例:易拉罐收音機、撥浪鼓、桌面手機擴音器。這三個案例均出自于聽力障礙不是特別嚴重,主要是聽力退化的中老年人,由于后天的意外或者由于自然老化導致了聽力不再像以前那樣靈敏,所以他們具有對聲音放大的需求,渴望聽到清晰的聲音,并且在生活中進行了對身邊舊物的改造??梢娐犝先耸颗f物改造是他們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的體現,表達了對生活的積極態度,而這與設計師設計活動有許多近似之處。這樣一種依賴“制作”而不是“語言”的交流是否更容易讓聽障人士與設計師溝通?

(二)“舊物改造”工具包的設計一改造方法歸納

帶著上述問題,筆者回顧了“關鍵用戶”參與共創的一般過程:由于設計師和非專業背景的用戶對于設計理念,設計目的,設計方法等知識的不對稱,通常需要一個合適的工具來溝通兩者,該工具在一端連通設計師的專業技能與思維,另一端連通用戶的真實需求與經驗。針對聽障人士作為“關鍵用戶”,這個工具不能依賴口語交流,而.應充分發揮聽障人士的特點。

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往往是創意的來源,由上述分析的案例來看,對于舊物的改造大致有兩種構思的方向:一種是通過舊物本身的造型、質感、用途等方面的特征,按照改造者的生活經驗,進行類比聯想,直接改造成新的主體;另一種是考慮好新的主體后,根據改造目的,尋找到合適舊物加以改造完成。這兩種改造的思路可以衍生出許多種改造的方法,在設計的領域內也有很多種創意方法;其中有五種方法在聽障人士自行改造的案例中使用頻率較高,筆者將其歸納為:材料重組法、造型加減法、結構功能法、用途轉變法、情感化設計法。

(三)“舊物改造”工具包的概述

根據聽障人士舊物改造案例的方法分析,筆者設計了一套“舊物改造”工具包,希望借助這個工作包媒介與設計師展開交流;同時也希望測試基于聽障人士舊物改造的工具包是否對非聽障人土具有包容性。工具包由指導手冊和材料包組成,材料中特地加入了可發聲的物品(如風鈴)。

(四)“舊物改造”工具包的驗證

1.實驗概述:為驗證工具包的有效性,實驗采用工作營的方式,共有十位參與者(6位聽障人士,4位設計師)使用“舊物改造”工具包,分別是:單一設計師(筆者)對應不同聽障人士組、三位不同設計師對應三位不同聽障人士組、三位專業設計師實驗前后訪談組。實驗設計的目的主要在于研究聽障人士與設計師是否可以通過工具包進行有效溝通。

2.實驗流程:測試前要求被試觀察材料包內的物品,然后根據指導手冊進行改造/再設計。整個過程用時120分鐘左右,流程如圖2,分為:引導解構、重組設計、制作方案、評價反饋四個部分。被試需要填寫指導手冊內容、畫出構思的方案草圖、制作草圖中的一件改造方案、并完成手冊最后的評價表與反饋。兩組聽障人士的實驗結果見圖3。

3.實驗分析:從上述案例可以發現,聽障人士傾向于使用用途轉變法,可能因為聽力缺損或者缺失,因此會對聽覺或者聽覺以外的其他感官敏感,如視覺、觸覺、味覺、嗅覺等,進而會強化這些感官中的某些部分。比如被試一的筷子發簪強調視覺美觀,借鑒了中國傳統服裝中的盤扣紋樣;在草圖方案中,設計了一款在枯木上用黏土作花,利用木質的特性吸收香味的香氛產品,強化了嗅覺;強調視覺的時鐘風鈴,世界時間由易拉罐或者紙杯制作的花朵時鐘表示,而風鈴只是陪襯裝飾,并不是主要的功能,看時間才是該設計的主要目的。另外,還有被試三草圖的藍色滴膠瓶方案中藍色色粉的裝飾作用,也是對視覺的強調。

聽障人士在創意思維方面突出,有時甚至比專業設計師更為靈活,他們往往會注意到一些特別的、其他人不會注意到的細節,比如被試一的香氛花朵,調動了嗅覺因素;而且在與聽障人士的交流中發現,他們不是在“聽”人說話,而是通過對唇形的觀察來猜“人”說話,有時候他們會自我創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字的用法、聞所未聞的詞語以及突破常理的句子,這些意外往往是創新的來源,也是對設計師做設計時很好的創意啟發。

實驗從三個方面對“舊物改造”工具包的有效性進行了驗證,首先是單一設計師(筆者)對應不同聽障人士組,通過實驗發現筆者與不同聽障人士使用本工具包合“做”順利;然后是三位不同設計師對應三位不同聽障人士組,筆者把實驗要求告知作為主試的設計師,并且對設計師進行實驗前訪談,通過實驗發現不同設計師與不同聽障人士使用本工具包合“做”順利;最后是邀請對參加第二組實驗的設計師進行實驗后訪談,通過實驗發現設計師通過與聽障人士合“做”,與聽障人士進行了有效交流,對聽障人士的看法有所改變,在對聽障人士的產品設計方面有所啟發。圖4是設計師訪談前后的看法比較。

4.實驗結果:最終所有人都順利完成了本實驗的要求,填寫完成了手冊內容與問卷,收集到了來自聽障人士被試的22個草圖方案,以及相應制作出的6個實物改造案例;最后進行了工具包的改進,成為了簡化版的交流工具包(見圖5),工具包設計為主要以抽取卡片的交互形式來進行改造設計交流的方式,整個流程約為30分鐘;舊物案例卡片與改造方法卡片可以重復搭配使用,讓設計師在創意的過程中可以“聽見”聽障人士的心聲,快速建立起溝通;同時,也讓聽障人士在設計師的引導下嘗試設計更多可以啟發創意的方案。

本研究發現,一位設計師在實驗中可以順利與不同聽障人士交流,不同設計師在實驗中也可以與聽障人士交流,設計師本身在這套基于聽障人士舊物改造的工具包中也得到了對聽障人士設計的相應啟發。證明本工具包適合給聽障人士使用,專業設計師亦可以利用本工具包研究用戶的需求,他們在使用“舊物改造”工具包的過程中進行了有效的溝通,體現了工具包的普適性?!芭f物改造”工具包可以幫助聽障人士成為設計過程中的“關鍵用戶”,實現與設計師的有效溝通,成為包容性設計過程中一個新工具。

研究總結

本研究對聽障人士的舊物改造設計做了第一手研究分析,受其啟發開發了適合廣大人群使用的包容性設計工具包,并獲得了聽障人士與專業設計師的肯定,對包容性設計理論的應用做出了新的有益嘗試。研究的結論主要有以下四點:

首先對設計師與聽障人士的溝通來說,工具包提供了交流媒介。聽障人士對于外界刺激的感知程度更為敏感,但是其表達具有障礙,本研究通過工具包為他們建立了溝通的橋梁,為設計師與聽障人的交流提供了工具包的媒介。

第二,對于包容性設計理論來說,是包容性設計理論實踐應用的有益嘗試。本研究以“特殊人群”中的聽障人士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與設計師交流的過程切實幫助他們參與到設計中來。

第三,對聽障人士來說,在他們生活中對舊物改造提供了方法借鑒。工具包在指導設計師與聽障人士交流方面發揮了作用,為廣大聽障人士舊物改造提供了“包容性設計”的方法借鑒。

第四,對設計師來說,為設計師設計聽障人士的產品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產出的工具包可以幫助設計師與聽障人士進行對接,幫助設計師實際了解聽障人士的需求,與其合作并受其啟發。相信這一方法能夠在未來幫助設計師更多地與聽障人士建立交流和合作。

本研究中產生了很多具有創意的成果,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未來的研究中,希望可以繼續深入發掘工具包的使用案例,進一步拓展包容性設計理念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與實踐。本研究認為,不同能力缺陷的人群都可以啟發設計和創造,聽障人士與設計師的“舊物改造”工具包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舊物改造”工具包在使用中得到迭代更新和進一步拓展。

參考文獻

[1]董華《包容性設計:中國檔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9:7-8.

[2]徐旭.基于包容性設計理念的老年家居產品設計研究[J].上海,東華大學,2017:7-17.

[3]亢飛飛.昕障學生隨班就讀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的敘事研究——以A某為例[J].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3:6-20.

[4] CASSIMJ, DONG H. Critical users in design innovation. Inclusive Design, Clarkson PJ, Coleman R, Keates S, Lebbon C (eds.) , Springer[C] London, UK, 2003: 532-553.

[5]李亞晗.設計思維的方法在為殘障人設計實踐中的應用[J].河南,鄭州輕工業學院,2018:7-10.

[6]陳蕊昕障藝術類大學生創新教育的實踐研究——以西安美術學院特殊教育藝術學院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4(22):18-19.

[7]韓佳成,Elisa.“煥然新生”實驗室[J].設計,2012(12):114-121.

[8] Yxiang, Amnemarijne Bax. PEPE HEYKOOP:舊物翻新從零開始[J].設計, 2012 (1): 118-123.

[9]林楠,楊函憬舊物倉我們的集體回憶[J].設計,2019,32(18):8-10.

猜你喜歡
工具包溝通
對現代校園中霸凌的概況綜述與模式化解決工具包的設計
谷歌云與Digital Asset合作推出區塊鏈工具包
高職高專班主任與學生教育溝通問題探討
決策咨詢活動中的溝通藝術
運用MATLAB軟件求解高中數學中的線性和非線性規劃問題
Linux下GTK+自定義控件的設計和使用
職業安全衛生防護“工具包”應用
建議為基層站點配備軟硬件“工具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