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控制城市綠地的高質量建設

2020-08-23 07:38梁姍劉小蘭
中國房地產業·下旬 2020年8期
關鍵詞:城市綠地

梁姍 劉小蘭

【摘要】城市建設用地內的綠地分為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廣場用地與附屬綠地,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往往通過劃定綠線以促進城市綠地實施,但城市中許多綠地質量不高、景觀不美,其主要原因是綠地的建設缺乏控制引導,本文對城市綠地進行簡單介紹,并針對不同類型的綠地提出不同的控制指標要求,以保證城市綠地的高質量建設。

【關鍵詞】城市綠地;綠線;控制指標

1、引言

在過去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往往因為經濟需求,大量的城市綠地被用來建設住宅、工廠、商業等,因為缺乏指標管控,許多公園內的公共建筑體量龐大,風格奇特,導致城市生態環境變差。隨著我國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來,越來越多的城市希望通過《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編制,力圖將城市打造成為充滿綠地空間、生機勃勃的健康城市,以人為本、舒適宜居的家園城市。但《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綱要》中缺乏對單個綠地地塊建設質量的控制,更多是從城市人均指標以及服務半徑進行控制,難以滿足城市綠地高質量建設的需求。

2、對象界定

依據《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城鄉用地分為建設用地與非建設用地,其中建設用地分類中有一類用地為 “綠地與廣場用地”,指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廣場等公共開放空間用地。依據《城市綠地分類標準》(CJJ/T85-2017),綠地包括城市建設用地內的“綠地與廣場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外的“區域綠地”兩部分。本文研究對象為城市建設用地中的“綠地與廣場用地”,分為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廣場綠地以及附屬綠地。

3、城市綠線劃定原則

為保證綠地的落地,通常會在規劃中通過劃定綠線以保證城市綠地不被侵占利用。主要原則有以下三點:

3.1統籌協調原則

綠線的劃定應與城市的城市規劃建設、社會經濟與生態環保協調統籌。

3.2一致性原則

綠線的劃定與已批相關規劃保持一致的原則,避免各規劃之間的沖突,導致綠地不能實施。

3.3可操作原則

對綠線控制范圍做到定性、定位、定量,滿足規劃、管理、建設、監管的具體操作要求。即該綠地在城市控制性規劃中能有明確邊界線,但附屬綠地是附屬于各類城市建設用地的綠化用地,無法在各類用地中全部明確其邊界線,這類綠地無法做到范圍劃定。

4、城市綠線建設控制

依據《城市綠線劃定技術規范》(GB/T51163-2016)中的相關技術要求,僅能對各個附屬綠地內的綠地率進行管控,為有效指導城市綠地的景觀規劃設計及建設,本文認為除了對綠地邊界范圍的限定控制外,還應包括對綠地范圍內各項保護和建設內容的控制和引導。

本文按照不同的控制要求對劃定綠線的各類城市綠地進行綜合指標控制,使綠地的規劃和建設有據可依。相應的控制指標分為控制性指標和引導性指標兩大類。

4.1公園綠線指標控制

公園綠地除地塊編碼和地塊名稱外,綠線控制指標分為綠地使用強度控制、綠地使用控制、綠地建設控制、鋪地建筑控制與配套公共服務設施5個方面。

4.1.1綠地使用強度控制

綠地使用強度包含用地代碼、容積率、建筑密度、道路鋪地比、建筑限高和綠地率6個控制指標項目,均為控制性指標。指標取值主要參照《公園設計規范》(CJJ48-92)以及現有控規指標。

4.1.2綠地使用控制

綠地使用控制包括總面積、用地面積、水域面積、游人容量、機動車位5項,其中總面積和游人容量為控制性指標,用地面積、水域面積和機動車位為引導性指標。

4.1.3綠化建設控制

綠化建設控制包括現狀植被保留比、植物種數、季相和骨干樹種四個內容。以綜合公園為例,面積50公頃以上的綜合公園,其植物種類不低于200種;面積10公頃以上的,植物種類不低于150種;面積在5公頃以上的,植物種類不低于120種。

4.1.4鋪地與建筑控制

鋪地與建筑控制包含透水鋪地比、建筑風格。其中,透水鋪地比為控制性指標,建筑風格為引導性指標。

4.1.5配套公共服務設施

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小賣部、公廁、垃圾收集點、避難場所,其中公廁與避難場所為控制指標,小賣部和垃圾收集點為引導性指標。

4.2防護綠地指標控制

防護綠地控制指標分綠地使用與強度控制、綠地建設控制兩部分。

4.2.1綠地使用與強度控制

綠地使用與強度控制指標有用地代碼、總面積、用地面積、水域面積、綠地率,其中總面積和綠地率為強制性指標,其他為引導性指標。因防護綠地內無其他設施布置,綠地率建議≥90%。

4.2.2綠地建設控制

綠地建設控制包括綠地類型、綠帶長度、綠帶寬度、季相和骨干樹種5項,其中綠地類型和綠帶寬度為控制性指標,其他為引導性指標。例如:為了通過喬木的種植密度來保證防護綠地的綠化效果,規劃設定每100平方米喬木數≥5株。為提高防護綠地的景觀效果,應通過季相和骨干樹種兩項指標加以引導。

4.3廣場綠地指標控制

廣場綠地指標應根據廣場類型不同參考公園綠地進行指標控制。

4.4附屬綠地綠線指標控制

由于該類綠化用地分布離散,且數量眾多,因此綠線的劃定存在較大難度,主要對不同類型的附屬綠地進行內部比例的總體控制。

新建、擴建、改建項目要按規劃指標要求建設配套附屬綠地,原有單位要做到見縫插綠,努力增加綠地面積,提高環境綠化質量。沿街單位要求結合城市景觀建設,沿街布置綠化,建通透圍墻,使內外綠化交相輝映,增加綠色城市街景。

結語:

城市綠地建設不僅應滿足整體數量的需求,還應關注單個綠地地塊建設的質量,真正實現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其在城市中的環境功能、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為人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城市綠地分類標準》(CJJ/T85-2017)

[2]《城市綠線劃定技術規范》(GB/T51163-2016)

[3]《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

[4]《公園設計規范》(CJJ48-92)

[5]《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GB/T50563-2010)

[6]《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綱要(試行)》(建城[2002]240號)

[7]《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園建設管理的意見》(建城[2013]73號)

[8]《關于加強城市綠地系統建設提高城市防災避險能力的意見》(城建[2008]171號)

[9]《關于促進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建城[2012]166號)

[10]周聰惠,金云峰.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中的等級控制體系框架建構研究,中國城市林業,2014.(03).

[11]陳穎.城市綠線劃定方法研究-以宣城市廣德縣綠線劃定為例,安徽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17

作者簡介:

梁姍(1988-),女,漢族,湖南長沙,碩士研究生,規劃師,注冊城鄉規劃師,主要從事城鄉規劃工作。

猜你喜歡
城市綠地
城市綠地觀花植物資源應用研究
城市綠地規劃教學改革初探
咸陽城市綠地建設效益及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