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碑重光 烏石盛事

2020-08-25 10:10杰/林
閩都文化 2020年5期
關鍵詞:烏山天后宮石山

方 杰/林 強

福州向有“三山”之稱。三山海拔均不足百米,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祀漢何氏九仙、梁仙人王霸、唐詩人周樸”的烏石山眾多的名勝古跡、文物遺存更是居三山之冠。坐落于烏山的閩都鄉學講習所是福建省首創的閩都鄉學公益講堂,并據此成立了閩都文化志愿者團隊。

郭震先生是郭柏蒼的來孫,對先祖的有關文物十分關注。2020 年4 月2 日,他告知閩都文化志愿者團隊,在烏山道山觀內發現清代郭柏蒼《福州烏石山新建三仙樓碑記》的殘碑。郭柏蒼(1815-1890),是三坊七巷名人郭階三之子,其五個兒子成就了福州郭氏“五子登科”的傳奇。郭柏蒼雖得科名,但無心仕途,好學不倦遂成博物學家。他最為大家所熟知的著作便是《烏石山志》,該書系統介紹了烏石山的自然風貌、歷史遺跡、神話傳說等。據《烏石山志》記載,烏山上曾有祀莆田媽祖的天后宮,位于鄰霄臺下方。郭柏蒼于光緒三年(1877)在重建的天后宮里騰出空地,新建了三仙樓,祀漢代何氏九仙、南朝梁仙人王霸、唐詩人周樸。于是他寫就《福州烏石山新建三仙樓碑記》,勒于《重建福州烏石山天后宮碑記》碑陰。光陰荏苒,人事更革,烏山也幾經變遷,天后宮原址現已蕩然無存,所祀之神也與道教烏山白猴洞合為一廟,于2018 年被拆。2020 年4 月發現的郭柏蒼的殘碑,是烏山上曾經也有媽祖天后宮的實證。

閩都鄉學講習所

殘碑置于道山觀廊道

位于福建都城隍廟中的三仙樓石鼎

閩都文化志愿者團隊核對志書上的文字

洗碑

拓碑

殘碑拓片正背面合影

我們得知這一消息后,于4 月11 日先行上山察看,果然在道山觀走廊內側不起眼處臥著一塊殘碑(80 厘米×80 厘米),碑身蒙著泥土與灰塵。經了解,此殘碑是20 多年前在烏山附近的某工地發現的。石碑的材質系密實的上好青石,前后均有碑文,正面為《重建福州烏石山天后宮碑記》,碑陰為《福州烏石山新建三仙樓碑記》,均以隸體書寫,字體工整、漂亮,歷經百多年保存尚好。經核對《烏石山志》,確認是郭柏蒼所撰,但因殘碑只留上半段,缺了下半段的落款,無法確切判斷碑文為何人所寫。我們認為:殘碑一可以用來學習拓碑技藝,二滿足郭震先生保存先人作品的愿望,可謂一舉兩得。于是,我們聯系了福州鼓山風景區的拓碑專家趙可梁老師,擇天氣晴好時上山拓碑。令人稱奇的是,就在我們準備拓碑期間,與烏石山三仙樓相關的文物——三仙樓石鼎,被團隊成員林杉發現于福建都城隍廟中。石鼎上有篆書鐫“光緒壬午(1882)二月乙丑,郭柏蒼造烏石山三仙樓、石鼎,百一十二日成”,與志書記載相符。

4 月19 日,周日。氣溫回升,艷陽高照,我們與黃劍波、蔡林、林杉、陳供、陳潔等人,在趙可梁老師指導下學習拓碑。首先必須清除障礙,搬開堵在殘碑邊的石塊。其次用牙刷、螺絲刀等工具清洗碑文上的泥土,邊摳邊用水沖,七手八腳忙活了個把鐘頭,才把石碑的雙面清理干凈。再次便是細致活。用特制的中藥白笈水涂抹碑面,覆以宣紙并均勻噴水,再用毛刷敲打紙面,使其與石碑表面相熨帖,接著均勻涂上朱砂泥敲打。拓碑過程中,大家認真聽講,輪番上陣,小心敲拓。

清代學者朱筠的烏山摩崖題刻

志愿者對摩崖石刻進行描紅

在拓碑文之時,有的隊員想爬到高處拍照。當撥開蔥蘢野草,在道山觀后面(烏山志記載為“金魚池”,現已廢)石壁上意外發現了另一處摩崖石刻(南向,巖寬254 厘米×巖高180 厘米,字徑10 厘米×10 厘米),但字跡已十分模糊。事后,經過隊員黃劍波確認,這是清代學者朱筠(1729-1781)在1780 年游烏石山時的摩崖題記。朱筠,字美叔,號竹君,又號笥河,順天大興(今北京)人,清代著名學者、文獻學家、藏書家,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官翰林學士,著有《笥河文集》。據記載,清乾隆間,順天府大興縣名士朱筠來閩主持科試,得歲、科兩考通省前列秀士333 名。他只收一塊刻有學生名字的石頭,作為答謝禮。因是北方人,不勝福州酷暑,就將這些石頭砌成假山,建成“三百三十有三士亭”,以供納涼,一時傳為佳話。其后,歷代閩中士人及宦閩官員均對此作詩頌贊。后來有部分假山石被搬至西湖,成了西湖動物園猴山的一部分。這段摩崖石刻則記載了朱筠一次受邀游烏山的情形,落款“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即1780年,而今年正好也是農歷庚子年,大家都覺得特別有緣分!朱筠題刻的發現,也是繼三百三十有三士亭石之后,朱學士在福州期間留下的實物見證,十分珍貴。但經過240 年的風吹日曬,摩崖石刻字跡剝落漫漶比較嚴重,如不加以保護,再過若干年將被毀沒。隊員黃劍波當即建議要進行描紅。于是,大家相約五一節放假期間再上烏山。

5 月1 日上午9 點。我們帶著自費的刷漆材料與工具再次來到烏山,為幾盡毀壞的朱學士摩崖題刻描紅。大家去除地上的雜草,清理石壁上青苔,不一會兒,青苔覆蓋下的200 多年的摩崖石刻慢慢現出真容。我們對照《烏石山志》的內容,用畫筆上漆。經現場統計,完整的摩崖題刻只剩56 字。為了保留文物真實狀態,我們決定僅對保留完整的石刻上漆,對已蝕失文字的部分仍保留原樣。

古跡、文物傳承文化,是歷史的見證。我們希望通過志愿者團隊的共同努力,進一步提高民眾保護文物的意識,并希望更多的歷史古跡被發現。

猜你喜歡
烏山天后宮石山
多彩的烏山
龍巖市社前村天后宮山門舞樓及舞臺題記考述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社前村天后宮山門舞樓
烏山十年
巧用微信App培養高中生地理實踐力——以研究性學習《烏山植被、地貌考察》為例
天津天后宮的保護和發展
美麗的烏山
天后宮
爬三分石山
張石山 作家書法作品欣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