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東陵地區主要油松小蠹的識別與防治概述

2020-08-28 11:35楊麗元
現代園藝·綜合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識別防治措施

楊麗元

摘? ? 要:油松適應性強,樹姿雄偉,是我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的主要造林綠化樹種。小蠹是為害油松的一類重要蛀干害蟲,它們隱蔽性強,受外界環境因子的影響小,防治困難。就東陵地區發生為害比較嚴重的5種小蠹蟲進行形態描述,附以生物學、寄主及分布信息,并對小蠹蟲的防治方法進行了簡單歸納,以期為沈陽市乃至整個遼寧省油松小蠹的識別和綜合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油松小蠹;識別;防治措施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適應性強,樹姿雄偉,是我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的主要造林綠化樹種,也是沈陽市的市樹。小蠹蟲是為害油松的一類重要蛀干害蟲,它們生活隱蔽,受外界環境因子的影響小,是我國林業上最難防治的一類害蟲。沈陽市東陵公園生態地位特殊,一旦發生嚴重蟲害,不能采取皆伐的措施遏制蟲情,治理難度很大。

2017~2019年通過設置小蠹蟲誘捕器誘捕、養蟲木段中收集和人工搜索等多種方法,對東陵地區主要小蠹蟲的發生與為害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證明沈陽東陵地區發生為害較嚴重的小蠹蟲有縱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橫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多毛切梢小蠹(Tomicus pilifer)、紅松根小蠹(Hylastes plumbeus)和黃色梢小蠹(Cryphalus fulvus)5種。鑒于東陵公園特殊的生態地位,在對樹木進行有效管理和防護的基礎上,以蟲情監測為依據,利用寄生性天敵昆蟲、誘捕器誘捕、樹干打孔注藥等方式綜合防治該地區的小蠹蟲。

1? ? ?東陵地區主要油松小蠹的識別

東陵地區發生危害比較嚴重的5種小蠹蟲主要形態鑒別特征、生物學、寄主和地理分布闡述如下。

1.1? 縱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1758)

1.1.1? 主要特征。卵淡白色,橢圓形。幼蟲長5~6mm,粗而多皺,蟲體乳白色,頭黃色,口器褐色。蛹白色,長4.5mm左右,腹面末有1對向兩側伸出的針突。

成蟲體長3.4~5.0mm。頭和前胸背板黑色,鞘翅紅褐至黑褐色,有光澤。復眼長橢圓形。觸角柄節粗長,鞭節6節,錘狀部4節。額部略隆起,有中隆線,起自口上片止于額心。鞘翅刻點溝凹陷的刻點大于溝間部的刻點,且排列稠密,點心不生茸毛;溝間部的刻點較稀疏;鞘翅基部的橫向瘤起較多;翅中部以后各溝間部有一列小顆瘤,顆瘤后面各有1根豎立的茸毛,斜面部分的溝間部上偶有倒伏的茸毛;鞘翅斜面第2溝間部凹陷,其表面平坦,沒有顆瘤和豎毛,這一特征區別于橫坑切梢小蠹等其他近緣種。脛節外緣有齒列,沒有端距。

1.1.2? 生物學。世界性害蟲,喜溫喜光,在林緣和林間空地發生較重。主要寄生在樹干中下部,在韌皮部與邊材間筑單縱坑。繁殖期嚴重破壞寄主的輸導組織,甚至導致樹木枯死。幼蟲在韌皮部取食,破壞樹木輸導組織,成蟲補充營養時為害新梢,導致被害梢枯黃或風折。1年有2次揚飛高峰,分別在4月末~5月中上旬。成蟲產卵期長達80天,生活史很不整齊。

1.1.3? 寄主植物。主要為害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油松、黑松(P.thunbergii)、馬尾松(P.massoniana)、紅松(P.koraiensis)、赤松(P.densiflora)、華山松(P.armandii)、高山松(P.densata)、云南松(P.yunnanensis)及其他松屬樹種。

1.1.4? 分布。朝鮮半島、日本、俄羅斯、蒙古、瑞典、荷蘭、芬蘭及北美洲部分國家;國內:遼寧、吉林、北京、陜西、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湖南、四川、云南等。

1.2? ?橫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Hartig,1834)

1.2.1? 主要特征。卵淡白色,橢圓形。幼蟲長5~6mm,粗而多皺,乳白色,頭黃色,口器褐色。蛹乳白色,長約5mm,腹面末端有一對向兩側伸出的針狀突起。

成蟲體長3.4~5.8mm。頭和前胸背板黑色,鞘翅紅褐至黑褐色,有光澤,被刻點和灰黃色毛。復眼黑色卵圓形。觸角球形。額中央有一縱隆起線。前胸背板近梯形,前狹后寬。鞘翅基緣升起且有缺刻,近小盾片處缺刻中斷,與縱坑切梢小蠹極其相似,主要區別是橫坑切梢小蠹的鞘翅斜面第2列間部與其他列間部一樣不凹陷,上面的顆瘤和豎毛與其他溝間部位相同。

1.2.2? 生物學。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寄主枝梢皮層或地被中越冬。常與縱坑切梢小蠹相伴發生,主要為害衰弱木和瀕死木,亦可侵害健康樹。多在樹干中部的樹皮內蛀蟲道,使樹木迅速枯死。4~5月開始揚飛、筑坑產卵,主要侵害樹干的薄皮部、粗枝,偶爾蛀入干基的厚皮部。6~7月剛羽化成蟲多飛至當年生枝梢侵害蛀食髓部,補充營養,致使枝梢枯死,遇風折落地面。

1.2.3? 寄主植物。主要為害樟子松、紅松、油松、華山松、馬尾松、云南松、黑松等的松梢和衰弱立木。

1.2.4? 分布。日本、朝鮮、俄羅斯、丹麥、法國、北美洲;國內:遼寧、吉林、黑龍江、陜西、河南、江西、四川、云南等。

1.3? 多毛切梢小蠹Tomicus pilifer(Spessivtseff,1919)

1.3.1? 主要特征。體長3.2~4.2mm。頭與前胸背板黑色,鞘翅褐色。前胸背板的長寬比為1.72;翅長與前胸背板長度之比為2.50。本種與橫坑切梢小蠹近似,而本種的主要特征是鞘翅溝間部中的刻點圓小稠密,多者每溝間橫向2~3枚。在鞘翅后半部的溝間部中與顆粒相伴生的豎毛短小;其余起自小刻點中心的短毛則貼覆于翅面上,這些小毛在靠近翅端時變得更為稠密,有時聚成毛叢狀;第2溝間部在斜面上變得狹窄凹陷,上面的顆粒消失。

1.3.2? 生物學。又稱紅松切梢小蠹。危害很大,尤其在補充營養期,不僅為害大樹,還嚴重為害幼樹枝梢。由于新梢連年受害,呈叢簇狀。

1.3.3? 寄主植物。紅松、華山松、高山松、油松、云南松及其他松屬樹種。

1.3.4? 分布。日本、朝鮮、蒙古、俄羅斯及一些西歐國家;國內:遼寧、河南、陜西、江蘇、浙江、湖南、四川、云南等。

1.4? ?紅松根小蠹Hylastes plumbeus(Blandford,1894)

1.4.1? 主要特征。體長2.5~3.1mm。黑褐色至黑色,無光澤,有疏少的短毛。額部狹窄,下半部低平,無中隆線,上半部突起,兩眼中間為突起高點;額面的刻點圓大,點心各生一短毛,分布于全額面。前胸背板長寬相等。背板前1/3有橫向縊跡,背板底面有網狀細密印紋,背板的刻點淺大稠密,時常相互通連,成為縱橫短溝;背板的茸毛起自刻點中心,一點一毛,短小細弱,均勻散布;背中線突起顯著,縱貫板面。鞘翅長度為前胸背板長度的1.9~2.0倍,為突起成脊,坎坷不平,從翅基至翅端條脊的形式不變;溝間部的刻點細小不明,點心生黃色短毛,剛勁強直,貼伏于翅面上,從翅基至翅端,疏短整齊,始終不變,在斜面上,剛毛挺立,斜向后方。最后的外露腹板正常,沒有性別差異。

1.4.2? 生物學。該蟲多發生于陰濕林地,避離開闊伐區,主要危害林木根部,常侵入新鮮的風折樹干或新采伐的樹樁,和十二齒小蠹同時發生。該蟲在東北地區可能以成蟲在坑道內越冬,如在遼寧地區,成蟲每年有2個揚飛高峰,其中第1個成蟲揚飛高峰出現在5月上中旬,持續1個月左右,第2個揚飛高峰出現在7月上中旬,持續15天左右。新羽化的成蟲色淺,在原坑道附近補充營養。母坑道縱向,入口寬闊,長4~5cm,稍許侵入邊材內;子坑道毗連交錯,方向紊亂,多在韌皮部內。

1.4.3? 寄主植物。紅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紅松。

1.4.4? 分布。日本、朝鮮、俄羅斯、芬蘭、瑞典等國家和地區;國內:遼寧、吉林、黑龍江等。

1.5? 黃色梢小蠹Cryphalus fulvus(Niisima,1908)

1.5.1? 主要特征。體長1.5~1.9mm。圓柱形,有光澤,黃色至黃褐色。觸角錘狀部橢圓形,占觸角的比例較小,錘狀部外面的第1條橫縫不靠近基部。額面平,有光澤,遍布縱向細密條紋,中隆線微弱,額面刻點細小,額中部疏少,兩側稍多;雄蟲的刻點更少,茸毛細弱疏散;口上片無中央缺刻;雄蟲額上部有一銳利的橫向隆堤,隆堤上面沒有壓跡。前胸背板長略小于寬;背板側緣從基向端輕微收縮,背板前部寬闊圓鈍;背板前緣上有4枚顆瘤,大小相等,背板前半部顆瘤的疏密在不同個體中有變化,一般較疏少,均勻散布,有時橫向連成弧列,背頂部在背板后部的1/3處,頂部的顆瘤構成鈍角后緣??厅c區占背板的面積較大,刻點突起成粒,粗糙稠密;刻點區一般只生茸毛,少數個體有幾許鱗片。鞘翅長度為前胸背板長度的1.8倍,為兩翅合寬的1.5倍,刻點溝清晰,由圓大的刻點組成,點心生微毛;溝間部寬闊,在鞘翅前半部有輕微皺紋;溝間部的刻點細小,鱗片稠密地覆蓋在翅面上,經過磨擦的標本鱗片易于脫落,致使翅面裸露;溝間部中的豎立剛毛細弱短小,排列整齊。

1.5.2? 生物學。該蟲在我國南北方均可發生,如在南京地區其為害馬尾松,全年都有成蟲活動,1年發生5代,且第3、4代為害最嚴重。在北方整個揚飛期從5月初開始,到10月初結束,歷時約161d;揚飛高峰從8月中旬開始,在8月下旬到達峰值,之后誘捕量開始下降,該高峰期歷時約21d。

1.5.3? 寄主植物。主要寄生于赤松、黑松和油松等針葉樹。

1.5.4? 分布。日本、朝鮮;國內:遼寧、山東等。

2? ? ?油松小蠹防治措施概述

2.1? ?蟲情監測

要做到定期巡查,定點監測。每年3~4月、9~10月進行春、秋2季蟲情普查。對已經出現枯枝的林地,要重點定時定點排查[4-5]。

2.2? ?營林措施

主要是對樹木進行有效的管理和防護。選擇抗逆性強的樹種,保障良種壯苗;適地適樹,合理規劃造林地;在土壤貧瘠的幼齡林適當施肥以促進長勢,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的自我調控能力;在密度過大的林地加強經營,適當撫育采伐,且在采伐的同時做好清理工作,以保證林地的衛生狀況。

在蟲害發生嚴重進行采伐的林地,采伐后的原木一旦帶有蟲害,需要及時運出,原木貯藏地也要遠離林區。蟲害木伐除后進行補植時應注意營造針闊混交林,增強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其它一些稀疏林地,也應通過施肥、補植等方法進行改造。同時需注意嚴防森林火災,保證森林安全[6-10]。

2.3? ?人工物理防治

受小蠹為害嚴重、瀕臨或已經死亡的植株,采取人工局部剝除樹皮的方式,剝除樹干2/3以下的老皮,使小蠹暴露而亡。剝除的樹皮要收集歸堆,選擇合適的場所,在天氣陰濕時集中焚燒掩埋,以切斷蟲害傳染源。剝皮的被害林木,如發現蟲卵或幼蟲,需用高滲苯氧威1500倍液滅殺[11-12]。在清除蟲害木的基礎上,為掃除殘余個體,可以設置餌木誘殺[9]。

2.4? ?化學防治

遭受小蠹蟲中度或重度為害的林木以化學防治為主。樹干中的成蟲、幼蟲和蛹,可用80%敵敵畏乳油500倍液棉球熏蒸;可和干土制成毒丸熏殺;可在蟲孔內注射內吸性藥劑5.0mL,或用磷化鋁塞入孔內,然后用凝脂或濕泥土將蟲孔堵嚴。部分零星病害的林區,宜在每年6月,在受害木樹干上均勻打孔,將氧化樂果乳油或康復多原液注入孔內,并用泥漿將孔隙堵住[13-14]。

成蟲出現期,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50%殺螟松乳油1500倍液噴殺,洗衣粉柴油乳劑對小蠹也有強烈的觸殺作用,粘著性和滲透性都很強[12,15]。直徑大于2cm的新伐危害木枝干,5~10根成捆平放于背風向陽處,噴2.5%溴氰菊酯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可用作餌木誘殺成蟲。貯木場的原木最易招引如落葉松八齒、松六齒和縱坑切梢小蠹等,可采用帳幕熏蒸處理,殺滅小蠹的同時還兼殺蛀入木質部的天牛、吉丁等幼蟲[16]。

2.5? ?生物防治

小蠹蟲的天敵既有步行蟲、郭公蟲、蠼螋、隱翅蟲、閻甲、紅螞蟻、蛇蛉、扁谷盜和擬步甲等捕食性昆蟲,也有褐小繭蜂、金小蜂、姬蜂和寄蠅等寄生性昆蟲,還有一些寄生菌、線蟲、螨類及鳥類等,防治中要注意保護和利用,發揮天敵的作用[4,8-10]。

小蠹危害比較集中的林分,可在成蟲揚飛前,采用衰弱木、風折木和新采伐的原木做成2.0~3.0m的餌木段,堆垛置于林緣或林間空地,引誘成蟲產卵,待餌木中有新的坑道大量出現時,及時對其進行剝皮或熏蒸清理[15]。成蟲揚飛期間,在受害林分的林緣、林地邊、林間空地布設誘捕器,置入植物性引誘劑或性信息素,“引蟲入甕”后集中處理[8-11,13,15]。為保護核心景區和古樹名木的生態安全,可在小蠹蟲發生區周邊林緣,設以馬蹄形驅避劑阻隔帶,防止小蠹侵入[4-7]。

此外,利用信息素干擾雌雄個體間交配的通信聯系,可使林間交配率大大降低,從而使下一代蟲口密度急劇下降。誘捕到的小蠹蟲沾染病毒、原生動物或接觸化學不育劑后送回林間,通過與林間小蠹交配可使病毒蔓延,導致整個種群產生流行病。接觸過化學不育劑的小蠹蟲,可交配產生子代不育[17]。

2.6? ?檢驗檢疫

預防小蠹蟲的傳播蔓延,要做到加強監測預警。檢疫措施主要有:加強產地檢疫,阻斷危險性病蟲害的傳播渠道,禁止有蟲木材運出疫區或疫情發生區。加強調運檢疫,加強過往運輸疫木及其產品車輛的檢疫檢查,嚴防帶疫跨界出入。發現有非法調運松木及其制品的,依法扣留,采取隔離措施,及時就地除害,嚴防無序流通和非法利用[6-7, 9]。完善境外預檢、現場檢疫、檢疫處理、后續監管和應急處置等一系列措施制度。完善小蠹蟲進境截獲和國內地區監測數據上報系統,加強疫情分析和動態管理[18-19]。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經濟昆蟲志(第29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205.

[2]黃復生,陸軍主編.中國小蠹科分類綱要[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5,141.

[3]宋友文,王德宏,張樹文,等.遼寧小蠹蟲名錄(Ⅱ)[J].遼寧林業科技,1998,4:25-29.

[4]黃賢斌,呂曉君,殷濤,等.湖北省小蠹蟲發生現狀與防治對策[J].湖北林業科技,2018,47(2):44-47.

[5]阮呂生,陳應平.川南龍眼害蟲“茶材小蠹和二突異翅長蠹”的發生與防治探討[J].綠色防控,2018,8:32.

[6]李守貞.小蠹蟲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9,7:98,102.

[7]梁麗珺.山西省油松小蠹科害蟲防治技術[J].山西林業,2018,3:46-48.

[8]毛王選,劉惠玲,張蓓.迭部縣橫坑切梢小蠹危害規律與綜合防治技術[J].甘肅科技,2018,34(2):132-135.

[9]蒲順利.淺談隴南地區華山松大小蠹的防治技術[J].現代園藝,2019,6:43.

[10]馬喜迎.小隴山林區華山松大小蠹生物學特性及綜合防治措施[J].現代園藝,2016,9:45.

[11]者文龍.華山松大小蠹的預測及防治方法[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8,3:53-54.

[12]何瀏. 側柏小蠹危害調查與防治效果試驗研究[J].現代農村科技,2018,8:65-66.

[13]呂啟善.云杉八齒小蠹蟲的發生及防治[J].民營科技,2018,7:85.

[14]張育苗.淺析巴林左旗林業有害生物落葉松毛蟲、落葉松八齒小蠹防治措施和防治方法[J].農業與生態環境,2018,12:132-133.

[15]李文愛.紅脂大小蠹防治技術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8.

[16]宋友文,張樹文,單麗華,等.危害遼寧針葉樹的小蠹種類及其防治對策[J].森林病蟲通訊,1995,1:32-34.

[17]王茹琳,楊佐忠,陳小平,等.應用信息化合物防治小蠹蟲的研究進展[J].四川林業科技,2011,32(1):52-58.

[18]王凱,許美玲,劉培海,等.全國口岸進境截獲小蠹科害蟲疫情分析與建議[J].植物檢疫,2018,32(2):64-68.

[19]康文通.福建省小圓胸小蠹的入侵風險分析及防控對策[J].青海農林科技,2019,1:21-24+63.

猜你喜歡
識別防治措施
法學意義上的弱者識別問題研究
蝴蝶蘭軟腐病的防治
青島市中山公園園林樹木易混淆品種識別
水產養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