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年前的考研經歷

2020-08-28 11:32黃力民
鐘山風雨 2020年4期
關鍵詞:零分錄取率中國科學院

黃力民

每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試前幾個月,網絡廣告頻現各種備考攻略、輔導培訓,高呼拒絕“二戰”!回想42年前,我自己就是一名“二戰”考生,如果算上正式的報名,那就有“三戰”的經歷了。

1978年被定義為改革開放元年,其實在1977年就發生了石破天驚的“開科取士”。這年9月25日結束的教育部會議宣布恢復高考招生制度,12月中旬舉行考試,被稱為1977級的大學生將于1978年2月入學,與恢復高考招生幾乎同時,中國科學院招收研究生報告于9月底獲批,報名隨即開始。

教育部全力以赴的是高考招生這一難事(為籌集足夠多紙張來印制試卷,甚至申請動用特種用紙),但中國科學院單獨宣布招收研究生,這是不可想象的,教育部必須急起直追,高招、研招一把抓,于是就有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見》。教育部與中國科學院競跑的結果,催生出11月3日教育部、中國科學院聯名《關于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變化時代辦事效率之高也堪比今日的“最多跑一次”。

研究生招生比本??普猩斎灰獜碗s得多,各招生單位必須逐個專業、逐個導師地擬制招生計劃,考試科目五花八門,甚至一些合格的導師是否還在崗也需要一一落實。決策當局終于發現二三個月內研究生開考根本不可能,1978年1月10日,教育部決定1977、1978年合并招收研究生,從事實上取消了11月3日通知所界定的1977級研究生,中國教育史從此只有1977級本??粕?,而無1977級研究生。

十年中斷了上進之路,現在有了路,甭管是高考、研考,甭管錄取率高低,對于急切尋找出路的人,什么辦法都愿意試一試。事后統計參加首次高考者570多萬人、錄取率4.76%,參加首次研考者6萬多、錄取率16.8%。如果包括那些動了心,最終各種原因(譬如政審吧,記得前年重慶教育考試院拋出“政審不合格將不能參加高考錄取”引發社會輿論沸沸揚揚,然后又出面道歉,而在當年政審可是真真切切的一把刀子?。]有進考場者估計是一支近千萬人的報考大軍吧。大學畢業10年的我,也匆匆地加入了報考大軍。

教育部、中國科學院決定聯名招收研究生之前,我就報考了中國科學院,準考證都已收到,待到聯名招收研究生通知一出,趕快退掉了科學院的報名,畢竟報考普通高等學校的回旋余地大得多。然后,1978年1月10日教育部關于合并招生的決定又將我的身份變為1978年考生。

“文革”后的首次研究生招生考試定在1978年5月5日至7日(考前不久又緊急通知推遲10天),備考時間約有半年,考完不久收到的成績單赫然有一門專業課為零分!我雖然不能準確估計自己的成績,但零分是絕不可能的。吃驚之余,趕緊給有關方面發電報、掛長途電話、寫信,無非是申辯,請求查詢。又登門找縣招生辦公室出具我沒有交白卷的證明。程控電話出現之前的長途電話成功率極小,多半是白等一天。當時似乎未想到要赴京上訪,也許是考慮費用吧。

時間一天天過去,最終竟有某個環節使我的申訴“上達天聽”,報考的北京大學來信表示歉意——我的分數登錄錯誤,“零分”考卷應為50多分,然后說該成績也未達復試標準,報考材料轉往下一志愿。當初我并未想到這里有一個漏洞,復試標準是什么怎么沒有說呢!

若干日后,第二、第三志愿學校的“鼓勵”通知也來了,事實上各校復試都已結束,那一年考生資源充足,也不在乎我一個。

事已至此,別無他法,我只好作來年的打算了,于是再降為1979年考生。至于“零分事件”的背景,例如北京大學出錯原因、是否應追責?是否有位真正的零分考生挪用了我的成績,他后來有什么奇遇等等,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放在網絡時代,即使我自己不去深究,被他人或媒體觸發一下是完全可能的。

竟會有零分考卷!現在的考生恐難以想象,“文革”后首次舉行的高考與研考,沒見過的事情就多了:外語考試可以使用詞典等資料;一門課程3個小時考下來只得兩三分者并非罕見;有人參加高考連??其浫藴识歼_不到,轉考研究生卻成功了;我所在的考場有兩位勝利油田的工人師傅報考“唐宋詩詞”研究方向——唐詩宋詞誰不會呀?

1979年度研究生招生考試時間是6月2日至4日,印象很深的是考試科目順序:外國語、三門專業課、政治理論課,而1978年度考試卻是將政治理論課排在第一位。政治課考試時間排在最末,考生得以在精力充沛、狀態良好時考最難的科目,考完頭兩天,人雖疲憊不堪,但因難關已過卻是壓力頓減,當晚我們住招待所的考生一塊湊湊政治復習內容,好好睡一覺再去輕松面對最后一場考試,這一年入學的8000余研究生想必對此有所感觸。

1979年的研考沒有設復試階段,錄取標準是三條:所有課程平均60分以上;外語50分以上;專業課平均60分以上且單科不低于40分。我的具體成績分數記不清了,反正是三條都符合,遂以第一志愿錄入山東大學數學系。

政治理論課只考了50多分。有一道題問當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發起時間、撤回時間,完全沒有印象,只能瞎蒙。實在是沒有花多少時間準備,虧得考試前夜大家互相湊出來不少內容,所以很滿意這個分數了。與三條錄取標準比較,這個策略也是合理的。如果我加大政治理論課復習投入,就算能多得10分(錄取標準的指向很明確——政治理論課超過70分就意義甚微了),但換來的可能是其他四門課丟失幾分,將滑到失敗的邊緣。事實上,政治理論課閱卷老師一般不會讓你輕易得高分,特別是問答題,評分彈性很大。

1979年的考研為何將政治理論考試排在最后呢?一直不知道有什么說法或背景??忌乃刭|不一、備考方略各異,考試科目安排順序的不同有可能導致錄取人群的重排,對個人而言這就是“運氣”了!

(責任編輯:武學滬)

猜你喜歡
零分錄取率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院刊》新媒體
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振聲
秀逗蘑菇村
祝賀戴永久編委當選中國科學院院
有印象得零分,背下來得滿分
6所美國常春藤盟校本科錄取率降低
《中國科學院院刊》創刊30周年
探子
成長日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