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傳播與受眾參與式文化的發展研究

2020-08-31 15:00匡雪蓮
今日財富 2020年26期
關鍵詞:傳播者受眾變化

匡雪蓮

本文基于新媒體環境,分析新媒體環境下傳播的多樣化、平臺個性化等特點,進而分析受眾參與文化引發的多重影響,包括傳受關系變化,交流方式變化等,最后,提出新媒體傳播與受眾參與式文化的發展思考,媒體生產向受眾制造轉變,參與主體同質化趨向,提高受眾參與主動性,以及加速參與式文化融合等,同時要注重提高受眾的信息素養。

互聯網技術的變革,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具有多元性,它不僅對人們生活產生推動作用,而且也改變了人們的認知方式,推動傳播方式的變化。新媒體傳播正是憑借信息技術之力,它改不了人們的想象力,向人們呈現出一個全新的世界,尤為突出的是新媒體開始關注受眾的參與,隨著受眾的廣泛參與,推動了參與式文化的出現,并得到快速的發展。本文基于這一媒體背景,對新媒體的傳播特征和受眾參與式文化引發的變化進行分析,從而更好地促進新媒體傳播與受眾參與式文化的發展。

一、新媒體傳播特征

新媒體傳播作為一種新型信息傳播方式,它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傳播方式與傳統傳播相比,更加多樣化,傳統平臺體現出個性化特征。

(一)傳播多樣化

傳統媒體時代,傳播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需要受眾接受,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狀態,信息傳播又取決于信息傳播者,傳播什么樣的內容,傳播的時間安排,采用怎樣的傳播方式,都是傳播者完全掌控。信息傳播行為發生后,受眾的反饋存在滯后性和不及時性,處于靜態傳播模式;新媒體時代,媒體的快速發展引發了傳播革命,傳播者群體得到無限的擴展,不管是專業的傳播者工作者,還是業務的民眾,都能夠成為信息傳播者,而且相對于傳統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后反饋速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甚至能夠得到即時的反饋,傳播出現多樣化的特征。

(二)平臺個性化

傳統傳播時代下,傳統平臺局限性比較大,主要局限于紙質報紙媒體、廣播媒體、電視媒體等,缺乏個性化。新媒體時代,媒體陣容不斷擴大,一些新興媒體加入到傳播中,例如網絡直播,微信和微博等,這些平臺的出現不僅擴大了媒體陣容,而且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傳播平臺都體現出自身的優勢,個性化特征越來越明顯。個性化特征的出現又帶來新的問題,容易形成信息風險,需要加大信息監管力度,完善信息安全機制。

二、受眾參與式文化引發的變化

新媒體時代,傳播主體發生了重要變化,受眾參與信息傳播成為現實,并且受到新媒體的重視,傳統媒體也積極參與進來,參與式文化形成“全民文化”之勢,受眾參與式文化也引發了新的變化。

(一)傳受關系變化

傳統媒體時代,傳播主要以單向傳播為主,而且體現出從上到下的特征,信息傳播的主導權和控制權牢牢地把握在媒體機構手中。新媒體時代,受眾角色發生了變化,不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也參與到信息傳播隊伍中,成為信息傳播的主體之一。這無疑引發了傳授關系發生了重要變化,受眾只要參與就占據了信息傳播的主動權,媒體的話語權遭到削弱,角色也發生了重要變化,從掌控者角色向公共空間轉變,為受眾參與提供機會。新媒體時代,傳受兩方的身份遭到了消融,之間的壁壘被逐步化解,媒體為受眾創造機遇,受眾只要積極參與信息傳播,就有機會獲得文化主導權利。

(二)交流方式變化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民眾獲得了多樣化、個性化的交流平臺,這就使得共享性文化的發展成為可能,而且獲得快速發展。例如,微信平臺,受眾可以隨時隨地地將信息發布到平臺,其好友可以即時地獲得信息,并且能夠通過評價的方式進行互動。不僅如此,其好友還可以通過轉載的方式進行二次乃至多次傳播,擴大傳播的效應,為更加廣泛的群體所獲取。隨著媒體功能升級,受眾交互方式發生了重要變化,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例如“陌陌”平臺,提供了附近群組功能,此外傳統媒體也主動觸媒,借助新媒體“熱搜”功能等,使之與受眾之間的交互得到有效的增強,受眾交互放方式的變化滋生了共享性文化。

三、新媒體傳播與受眾參與式文化的發展

新媒體傳播表現出新特征,受眾參與式文化也引發了新的變化,這些都將促進新媒體傳播與受眾參與式文化的發展。

(一)媒體生產向受眾制造轉變

新媒體環境下,受眾角色發生了重要變化,從單一化的角色向多元化角色轉變,受眾不再僅僅是信息消費者,也成為信息內容的生產者。這將加速“受眾制造”參與式文化的形成,自上而下的傳播形式也被改寫,新媒體時代賦予受眾的信息參與機會以及搭建的多元化平臺,將進一步激發受眾參與主動性,使受眾從被動參與中轉變出來,成為能動的受眾,因此,媒體生產向受眾制造成為必然趨勢,它集中體現出群體智慧,從而賦予文化內容以多元性,也使文化內容更加豐富。

然而,受眾制造也帶來負面問題,例如信息不實,思想偏激等,由于信息內容的龐雜,第三方受眾不容易甄別,容易造成虛假信息傳播問題。這就需要針對“受眾制造”,對其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化。一方面,從受眾層面,強化受眾自我把關意識,一方面,要注重氛圍的營造,通過理性的氛圍形成立體化監督機制,提高受眾個體約束力和自制力。

(二)參與主體同質化趨向

新媒體環境下,參與主體呈現出同質化發展的趨向。新媒體環境下,參與主體的身份界限越來越模糊,賦予他們雙重角色,他們既是傳播者,又是信息接受者,傳統媒體環境下主客體的關系被重構,形成“主體+主體”的關系,這種同質化發展趨向,加速了傳播者角色和信息接收者角色之間的融合,這就就使得傳統文化圖景被改寫。

基于參與主體同質化趨向,適宜通過多樣化的互動形式,提供多樣化的交互平臺,促進受眾和受眾之間的廣泛交互,在挖掘信息傳播深度的同時,盡可能的擴大信息傳播的廣度,讓最廣泛的受眾參與進來,這樣才能提升用戶和受眾之間的粘合度。

(三)提高受眾參與主動性

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獲得了參與信息制造的機會,而多樣化的平臺為受眾創造了更加廣泛的信息制造機遇。目前,主流媒體都為受眾創造了信息傳播的機會,例如今日頭條、新浪新聞等,這就受眾參與信息傳播的主動性得到快速提升。加上微媒體的快速發展,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和便捷性得到進一步的增強。這樣就使得受眾信息發布的平臺更加多樣化,且富有個性化特征。受眾主動性的增強,無疑將提高受眾信息制造能力,激發受眾信息創造力,并產生一定的效應。這些效應的形成,又將在第三方受眾認可中,提高受眾信息傳播的話語權,形成強大的循環傳播效應。

受眾信息制造力的提升,將推動傳播進入新的時代,傳播的定位被改寫,不再僅僅是向人們傳達某種活動,而且也傳遞并共享著著某種信念。受眾通過參與信息互動,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進行互動,發布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些見解和看法表現出多元性,有贊同,也有批駁,也有一些受眾處于靜觀狀態,但是這些觀點對他們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不因為他們是否參與交互而改變。

因此,新媒體環境下,新媒體要根據受眾參與主動性增強的這一特點,迎合受眾參與需求,不斷擴大受眾參與主動性,為受眾創造更多參與的機會,在拓展受眾參與廣度的同時,為受眾深度參與創造機遇。新媒體平臺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細化受眾群體類別,深入解讀“80后”、“90后”受眾的信息傳播心理和特征等,還要充分認識到新時代的崛起,從而根據不同的受眾群體,尊重受眾全體個性化傳播需求,從而使受眾更樂于參與信息傳播和制造。

(四)加速參與式文化融合

新媒體環境下,參與式文化體現出文化融合的趨向,這種文化融合體現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這種文化融合的趨向不僅表現在主流文化的融合上,而且邊緣文化也開始進入到受眾文化制造視野之中,它們與主流文化的關系也被改寫,不再是簡單地受到主流文化的沖擊,也逐漸地影響主流文化,并成為主流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鑒于此,新媒體的發展要根據參與式文化融合的新特點,精準解讀參與式文化融合的特征,從而加速參與式文化融合,從而實現新媒體的更好發展。首先是價值觀的嬗變。時代在發展,價值觀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同樣信息的動態發展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文化認同。其次是價值體系的多元化。信息時代,信息交互加強,多元化信息對人們的價值觀產生影響,個性化、差異化的價值訴求成為常態,伴隨著多元信息價值體系的形成,受眾的思想也逐漸回歸理性,媒介的融合使得信息獲得更加豐富的參考;第三,文化融合的協同。文化融合過程中,受眾的角色發生了重要變化,這就造成受眾的群體協作,使得文化融合體現出協同性。第四,全民參與。由于新媒體為受眾參與文化和信息傳播創造了條件,使得受眾成為信息傳播者和生產者,這就形成了全民文化的格局,進而影響著文化融合的特征和進程。

新媒體只有加速參與式文化融合,精準把握參與式文化的融合特征,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發展,提高平臺與受眾之間的粘性。

四、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和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新媒體傳播表現出新的特點,受眾參與文化也引發了連鎖性變化,也對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受眾從單一化的信息受體向多元化角色轉變,不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產者、傳播者,新媒體則為受眾參與文化傳播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只要受眾能夠發揮主體性作用,就能夠獲得便捷的平臺參與文化生產和傳播。受眾的全民性參與也使得參與文化獲得了快速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受眾參與文化要做好配套工作,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是受眾信息化素養的提升,只有不斷提高受眾媒體素養,才能避免虛假信息傳播和信息安全等問題,受眾參與式文化才能更好地發揮價值。

(作者單位:揚中市融媒體中心)

猜你喜歡
傳播者受眾變化
時傳祥紀念館:做好三種精神的記錄者和傳播者
淺析新媒體時代下受眾觀的演變
這五年的變化
論網絡傳播中受眾的逆反心理
曲藝受眾分析
新聞傳播渠道中傳播者權力問題的分析
1927年至1937年湖南省炎陵縣紅軍標語的發展
經理人的六大變化
法治媒體如何講好法治故事
喜看猴年新變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