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田機械發展走向問題的幾點思考

2020-08-31 14:55張迪
農機使用與維修 2020年8期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思考

張迪

摘 要:我國是水稻種植大國,年產量接近2億t,占世界總產量的30%以上,水田種植機械化問題一直是農業機械化的主要課題。因此,深入了解研究其現狀和發展走向,對未來一個時期解決水田機械發展推廣短板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水田機械;走向;思考

中圖分類號:S233.71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8.002

1 現狀簡述

我國水田機械的發展是農業機械化發展進步比較大的領域,但也是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水田作業需要解決的短板問題最多的領域。有調查顯示,全國的水田種植區,傳統的功能單一制式的農機作業還很普遍,效率和質量均受到很大影響,適用于改善水田種植條件的機械科研開發還有很多課題推進亟待提速。

在水田種植過程中,插秧和收獲是兩個最關鍵的環節,對水稻秧苗插種質量和收割效率影響最大。而目前看,傳統的機械如人工手扶插秧作業依然在大面積作業區使用,乘坐式的插秧機并未得到大面積大規模多地區的真正意義上的推廣應用,這主要源于農機科研推進的方向性選擇和水田區域地貌特點復雜兩大因素,更有政策性機制的輔助力度。

插秧和收獲對水稻種植質量和收割效率影響最大。突出問題在收獲機方面,大型快速水田機械和小型多功能靈活性好的機械的開發缺少均衡性。找準科研導向尤為重要。

2 導向問題的思考

首先是加大船式水田機械研發,逐步降低輪式的應用范圍和數量,把主攻方向設定在適應性更強的多功能上,通過組合新功能,逐步實現一機多用的推廣目標。例如,旋耕、插秧、收獲等綜合功能。在經濟環保方面,注重節省燃料和簡化操作以及輕便、防腐、經久耐用上下功夫。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包田到戶的農業運營模式,突出特點就是大塊田被化整為零,輕便小型水田機械不言而喻具有廣泛應用的市場。在大型水田種植區域,履帶式功率超大的多功能組合依然是水田種植大戶的首選,雖然在幾個大的水稻產糧區的推廣還有很大需求潛力,但研發的主要精力還應放在小型多用機區域的應用上,這一研發思路應該成為一個共識。

3 消除制約因素的設想

解決水田機械發展問題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制約因素需要消除。

(1)水田全程機械化生產主體方面的制約因素。消除這一制約因素,主要途徑是強化水田機械社會化進程,要鼓勵并積極培育社會化服務體系,突出水田經營者的主體地位,依托水田機械合作社的社會化服務功能。目前在全國各省區均有不同規模的合作社,但服務社會化的深度和廣度還有很大潛力沒有發揮出來,尤其是跨區域托管或租賃聯動作業明顯不足,制約了水田機械化的連鎖輻射動能。

(2)水田機械化物質裝備方面的制約因素。提高裝備水平包含兩方面要點。一方面是,科研機構要有更多的水田機械創新研發成果,這是水田機械裝備的源泉;另一方面是,讓適應發展需求的水田機械有效地推廣應用,千方百計擴大市場需求。對此,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是要科學合理用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讓補貼帶動購置成為推廣導向,從水田種植機械著手全面提升種植環節的裝備水平。

(3)水田機械生產模式方面的制約因素。要積極組織大膽嘗試水田種植合作社,提倡并積極鼓勵水田種植散戶進行土地流轉,以小聚大,入社水田農戶可以按投入土地面積大小分配種植收益,適應大面積水田機械化的快速推廣應用,降低種植成本,提高水田質量。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推廣具有一定難度,但只要示范推廣好就能產生巨大的牽動作用。我們可以做個假設,在某區域合并水田后,破除田埂后的水田種植面積得到拓展,每年可增加水稻的產量是不言而喻的。

在不能破埂拓田條件下,水田農戶因水田面積小而不接受機械化成本是個普遍問題,為此,還要鼓勵代種代收聯產作業等多種模式,為加快水田機械化推廣創造條件。

4 善于非照搬地借鑒消化先進國家的成熟經驗

常言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韓國為例,水田機械的研發有很多亮點。我們不妨虛心學習借鑒,在適應本土特點的基礎上主攻實用性、適用性和多功能的科研訴求,加快追趕。

近年來,韓國依托各種國際農機推廣交流活動,向世界展示了水田機械的諸多亮點。這是因為韓國水田機械的現代化研究起步早,方向選擇更適應水田種植特質,早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就實現了水田種植全程機械化,且科研精力投入大,經費高,課題精準,科研運作合理均衡,所以發展更快。

2018年,韓國展出的水田機械彰顯出很強的技術創新實力,其層面涵蓋了從種植到收割的全過程。在育秧播種方面的創新機械的亮點引人注目并讓各國刮目相待。韓國的育秧播種裝置,突出特點就是自動化程度高,效率上勝人一籌,對比他國常規同類機械可節省2~3人的勞動力投入,而坐式折疊式插秧機已達到6行以上能力,輕量化上也頗具匠心,移動更加方便快捷,在不同地貌特點上有更強的多元化適應性優勢。在輔助功能一體化上,還配備了除草劑裝置,實現了與播種同步滅草。在水稻收獲方面,為適應牧業發展,突出了收獲和打包為一體,對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起到重要作用。

在創新的重點上,韓國更關注小型水田機械的創新,因此更適應種植模式的推廣。此外,西歐部分國家農業機械化經驗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好的啟示,其中關于扶持推廣的政策方面政府主張低息貸款,解決了購買力弱、推廣慢的問題,水田農戶可以輕而易舉買得起各種機械,無疑加快了研發與市場的對接。尤其是一整套研發技術支持措施,包括相關服務體系的建立,成為水田機械創新發展的有力支撐,穩定了韓國水田農機在亞洲的領跑地位。

5 研發與制造過程兩個話題

5.1 研發話題

近年來,依托國家農業機械科研項目立項,資金支撐扶持力度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好,但這些資金的作用能否都發揮到有針對性追趕國際先進水平上,用到實打實的水田機械科研成果轉化上,這是億萬民眾最關心的話題,畢竟我們主要靠水田產品生存。所以,立項經費下撥之前,應該再對科研項目論證篩選,確保我們的機械化研究項目不會跟在外國人后面跑。經費使用過程中,要有跟蹤問效,督促項目負責人,嚴格按照立項課題內容推進。項目結束后的驗收要符合設計初衷,要有自己獨到的創新亮點。對科研投入產出質量是個重要保障。

5.2 生產制造話題

水田機械生產質量監管必須還要進一步加強。從2018年以來的局部調查數據看,至少10%以上不合格,其中,為節省費用,改變材質,為減少制造成本改動設計初衷,導致技術指標不能實現等等,這些質量問題要求監管部門把監管工作做細做實。中國制造必須遠離粗制濫造的時代,這是筆者最深切的感悟和忠告。

6 走向選擇思考

(1)借鑒國外經驗要注重因地制宜并廣開思路。國外的發展模式,畢竟不是我們拿來便能達成目標,不可照搬國外發展模式。因此,要結合我國國情和發展規劃、不同戰略思路推廣模式,有選擇性地分析需求,搞靶向性研發。

(2)要更多積攢科研后勁,在高校培養機械化研發人才上,有所側重地把水田機械科研課題納入專業教學實驗活動之中,保證科研項目后繼有人且后繼有能人。

(3)要借助我國物聯網技術發展的強項,把科技手段指導下的機械自動化優勢發揮得更好,創造出更多的衍生成果,這一點應該成為我國水田機械化科研創新的最佳選擇。

(4)必須設定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科研命題。老齡化現狀及農村城市化趨勢以及2019年開始爆發的世界范圍的疫情告訴我們,必須盡早告別密集型勞動作業時代。既要節省勞動力付出,又要提高水田種植收獲效率,面對現實著眼未來,在自動化、智能化應用上下功夫,這是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捷徑。

(5)水田機械化發展走向的選擇應建立在科學調研基礎上。要借助大數據時代信息資源的高速傳遞定向匯總分析,并逐漸形成水田種植農戶、農機部門、科研院所三位一體的反饋溝通機制,科學引領機械化發展。

(6)在水田機械研制的投入上,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通過新型機械研發招商引資活動,廣泛吸納民間資金資本介入,以股份制等有效形式,為搞活定向研發提供財力支撐,推廣上市后,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從研發運行體制和機制上實現創新,才更有益于促進水田機械現代化的長足進步和跨越式發展。

猜你喜歡
農業機械化思考
對于少兒英語教育的幾點思考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