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創作中的文學藝術表現手法

2020-09-05 08:16金喜子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0期
關鍵詞:觀賞者文學藝術表現手法

金喜子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文學藝術對舞蹈創作的重要作用,闡述了文學藝術在舞蹈之中的表現手法,研究了舞蹈選材過程中融入文學藝術的方法。

【關鍵詞】舞蹈創作;文學藝術

一、文學藝術對舞蹈發展的影響

作為藝術領域的集中化表現手法,文學藝術在舞蹈領域的最終實踐目標是提升舞蹈者的舞臺表現能力和水準。經典的舞蹈作品都需要在多次的磨練之后才能宣傳和推廣。文學藝術具有極強的靈活性和適配性,能夠在校園文化、舞蹈比賽、文藝匯演、體育舞蹈之中都發揮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提升表演者的藝術鑒賞力和藝術表現力非常重要。舞蹈者在表演或參賽的過程中,需要深度刻畫人物形象、熟悉舞蹈方位,實現歌舞和舞蹈的絕佳配合,給予舞蹈更多的展現空間和發展空間,讓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多元,使其道德情操得到更好地熏陶。由此可見,文學藝術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起到煥發生命力的作用,成為舞蹈發展的重要催化劑。

二、文學藝術在舞蹈之中的表現手法

(一)表現為舞蹈語言藝術

縱觀藝術發展歷史,我們發現舞蹈創作中文字藝術表現呈現出多元因素結合的趨勢,歌舞在一開始便是詩詞、音樂和舞蹈的融合,事實上舞蹈和語言藝術融合的路徑比這還要多元。國優秀的舞蹈作品經常將語言融入到編舞之中,在音樂韻律和歌曲風格的基礎上進行舞蹈創作,語言借助歌詞的形式予以展現,實現了歌詞和音樂的雙重融合,讓歌聲具備了直擊靈魂的表情和魅力。實踐表明,將歌聲視為舞蹈伴奏的因素通常是最順其自然和友好和諧的。因此,歌曲編舞的形式是最為常見,也是最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舞蹈編創同時還涵蓋了肢體語音,囊括了人體動作文學藝術。語言是“意”和“象”的結合體,“意”傳遞的是舞蹈動作的韻味,“象”則是表演技巧和舞蹈風格的具象表現。以“牛背搖籃”為例,該舞蹈表現著圣少女依靠著牛搖籃長大,這需要男舞蹈者通過舞姿來凸顯牦牛奔放的個性,反映自然情態的魅力。

(二)表現為舞蹈敘事和抒情

文學藝術天然帶有敘事和抒情的作用,舞蹈編創具有顯著的專業化職能,可以讓觀者通過舞蹈的眼睛去體會現實生活,感人間百態,動作感是不可或缺的一種表現手法。通過外部事物的內化和形象來反映本質和精髓,需要舞蹈編導善于觀察和模仿,將文字形式的內容以舞蹈動作的形式展現、刻畫出來。從這一層面來看,舞蹈是一種抒情形式的藝術表現。古籍現實,古人將舞蹈視為展現情感的最高表現形式,可以借助象征、比擬等手段來抒發情感、釋放情感,讓觀賞者感受舞蹈傳遞的情感,彼時的舞蹈還有沒有故事支撐和復雜臺詞,以“荷花舞”為例,舞蹈本身沒有繁雜的故事情節為依托,但是其音樂節奏、繪畫意境和舞蹈方式都無時無刻地不在傳達著對祖國的深情厚愛。

(三)體現舞蹈編創寓意

完美的舞蹈作品一方面取決于舞蹈者的基礎功底、服裝造型、音樂配置等因素,另一方面還取決于舞蹈傳達的意境之美。舞蹈編導者需要充分借鑒寓意表現手法,將舞蹈作品的表象和觀者的內心情感搭建起溝通的橋梁,產生強烈的靈魂共鳴。具體來講,可以從如下兩方面努力:第一,展現形體美。舞蹈本身的形體美體現為動態的舞蹈形象,意境美寄托在舞蹈形象之上,缺少形象的表達便無法進行意境的傳達。在“雀之靈”之中,我們發現舞蹈格外地重視“形”的價值,通過臂部和腕部的動作展現孔雀身體各個環節,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晨光微微,飛來白孔雀”,將孔雀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觀者面前,在節奏飛快、旋律多邊的舞蹈形象之中體現出舞蹈表現出的對生命的熱愛之情,做到了形神兼備、形神合一。第二,體現意境美。舞蹈優美舞資給觀賞者一種寓美于舞的境界,讓人感受到舞蹈形體之外傳達的美感。傣族的“兩棵樹”舞蹈,借助兩棵樹傳達了一對戀人不離不棄、相互陪伴的濃濃愛意,舞蹈動作雖然簡單,但是卻淋漓盡致地將舞蹈推向了一個新高度,使其穿越時空界限和舞蹈表象,給一代又一代的觀賞者聯想的空間,成為文學藝術和舞蹈融合的經典之作。

(四)體現為虛擬象征與假設

舞蹈的表現形式以象征化、虛擬化為主要傳達方式,借助人體的肢體方式和姿態向觀眾傳達情感,借助音樂和臺詞體現出人物刻畫或者舞蹈主旨,具備虛擬象征屬性。同時,還有部分舞蹈則以生活中的具體事物作為虛擬象征,比如“繩波”,讓繩子充當道具,在舞蹈者的展示之下,用其來暗示不同事物的本質特征,給觀賞者帶來不同的體驗,使其體會到滿足感,做到了余韻良久、耐人回味。

三、舞蹈創作中文學藝術選材和主題探析

(一)舞蹈選材

舞蹈的題材和生活密不可分,但是并不意味著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適合進行舞蹈創作,每一個舞蹈者都要在自身立場和主題的基礎上,深入接觸生活中的事物,精挑細選之后才能確定成為舞蹈主題,真正觸及觀賞者的靈魂和情緒。在舞蹈選材過程中,不論題材大小,都要彰顯一定的社會意義。舞蹈編排者一方面要注重題材的多樣性,另一方面則要反映社會生活和現實生活。換言之,由于舞蹈不能通過語言進行表達,而是簡單地通過肢體動作來表達情感,因此需要舞蹈動作能夠直擊心靈,達到托物言志的目的,在展現舞蹈者優美舞姿的同時,彰顯編導要傳遞的思想,給某個問題明確的意見,借助以物喻人等形式來升華舞蹈主題。

(二)舞蹈主題

舞蹈主題的選擇上應當考慮如下兩個問題:第一,直接選題。以千姿百態的生活之中迸發的靈感作為沃土,將新聞案例、人物事跡、社會現象作為舞蹈主題的選擇來源,將和自然災害、人類情感、技術發展相關的事物作為素材,在深入篩選之后進行舞蹈技藝加工,將舞蹈動作和舞蹈技術融其中,在文學藝術的基礎上提煉舞蹈主題。比如,在“印象劉三姐”之中,提取了少數民族山水風情、民族習俗,在舞蹈編創之中提煉出舞蹈主題。第二,間接選題??梢蚤g接地通過文字、音樂、戲曲和美術等形式提取舞蹈主題,比如從詩詞和名著、繪畫和電視作品等等,從多個方面探索作品內涵,提升舞蹈主題當中的文學藝術厚度。

四、結論

綜上而言,作為大眾極其喜愛的藝術形式,舞蹈深受到各個年齡段人的喜愛和青睞,舞蹈編導具有極強的藝術價值和現實意義。舞蹈編導在編創過程中起到設計和組織作用,是能否體現文學藝術的關鍵所在。在文學藝術的表現手法下,舞蹈編創的思路更加新穎,能夠極大地影響觀賞者的觀賞體驗。

參考文獻:

[1]魏樹發,張萌.解析舞蹈創作和文學作品的關系[J].藝術品鑒,2021(20):111-112.

[2]胡子赫,nanajoe.舞動文學夢[J].中學生天地(A版),2015(01):31.

[3]陳國恩.中國現代文學的學科獨立與“雙翼”舞動[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65(05):72-78.

猜你喜歡
觀賞者文學藝術表現手法
試探通用數字語言符號的同構圖形創意表現手法
厚重感
注重形體藝術表達,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圍
脫下工裝 你也可以是詩人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心理導向
舞蹈編導中的文學藝術表現技巧分析
略論消費文化視域中的藝術表現手法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
淺談舞蹈中編導、演員與觀賞者三者之間的關系
敗筆即妙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