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現實問題與改善路徑

2020-09-06 13:20周廣彬
參花(上) 2020年10期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鄉村振興戰略

摘要: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占主導地位,滿足基層群眾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陣地,是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但目前我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管理還存在人力資源配置不到位,管理模式不健全,基礎服務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問題,需要統籌安排完善職能劃分,配備專業人員,轉變管理模式,創新服務方式,以提高服務效能來提高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管理,讓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真正為民所用,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做出貢獻,通過樹立文化自信,為中華民族第二個百年強國夢做出貢獻。

關鍵詞: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鄉村振興戰略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睒酥局敶袊鴱霓r耕經濟主導的鄉村社會向工業經濟主導的城市社會轉型出現了拐點。

在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歷史背景下,鄉村文化的復興,就是要重新激活鄉村的活力,讓鄉村文化在現代文明體系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復興和重建。重建新的鄉村精神和鄉村理想,喚起農民的文化自覺,培育新農村建設的合格人才。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鄉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將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節點,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精神的重要行動,是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的重要手段,是構建基層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環節。

一、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現狀

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主要是指鄉鎮(街道)、村(社區)級綜合文化服務單位,一般包括開展文化娛樂活動,進行體育健身,組織文藝表演,宣揚科普知識等活動,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設施包括閱覽室、借閱室、健身室、培訓室、活動室等對外開放的,且為群眾提供文化娛樂休閑的場所?;鶎游幕罩行氖谴龠M我國城鄉文化建設,提升基層群眾文化水平的重要載體。以灌云縣為例,2017年以來,灌云縣文廣旅局高度重視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結合灌云旅游發展整體規劃,依托灌云鄉村人文特點,通過探索和實踐,文化建設突飛猛進,實現了以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為總館,各鎮圖書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為分館,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農家書屋為基層文化服務點,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實現公共文化資源在區域內聯動共享的總分館主要架構模式,實現了“統一標識、統一掛牌、統一業務要求、統一資源配送、統一數字服務、統一績效考核”。各鄉鎮通過總分館機制,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在供需有效對接、擴大有效覆蓋、實現資源整合、推動資源下沉、提高服務均等化水平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進一步夯實、健全了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摸索出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理念,構建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新版圖、新陣地。近年來,灌云縣逐漸發展成為全國聞名的特色鄉村旅游城市,為全力建設活力生態文明縣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十三五”規劃實施戰略正處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破之年,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動態與靜態資源補償不足,加上基層文化管理員隊伍建設有待完善,導致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在使用、管理過程中仍存在些許問題。

二、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力資源配置不到位

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需要達到一定的硬性標準,比如必須建設借閱室、活動室、培訓室等,但往往地方政府給文化中心配置的工作人員人數較少,有的甚至只有一人,人力資源較少,工作量大,難以實現工作均衡。另外,也有不少基層文化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是快退休的老同志,他們工作積極性往往不是很高,面對新形勢、新要求,一時也難以適應,還在采取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也不會運用計算機等新設備,工作效率較低。也有不少工作人員到文化中心任職,并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對學歷水平、個人能力要求也不高,導致工作人員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不足,即使配備了專職、專崗、專業的管理人員,也因晉升空間小,工資待遇低等原因導致工作不主動,而降低公眾對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滿意度,也沒有發揮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作用。

(二)管理模式不健全

長期以來,由于體制機制的原因,多數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和使用水平不高,還存在重復建設、浪費資源的現象,而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一般是由上級文化部門和所屬的基層政府雙頭管理,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也提高了管理的難度,尤其是上級文化部門和基層政府在工作部署上容易形成沖突。再加上雙頭管理部門對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均有考核任務,但雙方考核常常不能兼顧,而且考核時有時無,考核結果也無關緊要,嚴重制約了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管理工作。

(三)基礎服務不能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文化中心的不少服務和活動是由上級文化部門安排組織的,但是有些活動并沒有從當地群眾實際出發,而且有些活動組織起來既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又吃力不討好。比如在開展公益文化培訓時,上級文化部門要求安排知識講座、百姓講堂等活動,這些活動往往是常規性項目,每年都搞,年年主題都一樣,群眾的參與性也不高。還有在農忙時搞送節目下鄉活動,這時農民們在田間地頭辛苦勞作,哪有空閑時間來觀看文娛演出。這些活動的組織都沒有充分考慮到基層群眾到底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而是一味按照上級部門思想在做工作,沒有真正深入群眾,貼近群眾。

三、完善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

(一)統籌安排,完善職能劃分

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要發揮其積極作用,就需要在協調管理、統籌機制上進行完善,首先理順兩個部門對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領導關系,上級部門對綜合文化站是指導作用,所轄地區政府是領導作用,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在完成工作時,要從自身部門屬性和職能出發,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種資源,構建高效規范的管理運行機制。文化服務中心是公益性事業單位,其財政支出需要上級撥款,文化部門和當地政府都應加大對文化服務中心的財政支持,有足夠的經費預算和補貼制度,各項活動才能正常開展。當然,還可以通過引入社會資源,引導社會組織通過直接投資、捐贈贊助、提供產品等公益方式參與對中心的管理。這樣既能減輕基層地區政府財力、物力、人力的負擔,又有利于當地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的創新,實現社會參與,和諧共治。

(二)配備專業人員,轉變管理模式

工作人員是從事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管理的主體,要加強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管理,轉變管理模式,首先要增加相應工作人員數量,解決工作量過大、工作人員不足的情況,如此,不僅能讓文化中心的各科室正常開放,做到物盡其用,還能不斷接受群眾的咨詢和意見,將群眾喜聞樂見、廣受歡迎的節目和活動登記下來,并進行活動總結和分享,朝著群眾滿意的目標不斷努力。其次,要調配專業型人才到文化崗位,文化崗位也需要一定的文化氛圍,工作人員熱愛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將對文化工作的開展有具體實際意義,一方面便于與活動方溝通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在工作中充分調動起積極性,將興趣化為工作的動力,為群眾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

(三)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能

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是建設在群眾身邊的文化設施,直接影響著群眾對政府文化政策、執行能力的感受和判斷,文化中心提供的文化產品是否豐富,提供的服務是否貼心,服務方式和手段是否接地氣,都會影響群眾對政府的印象。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文化服務中心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積極探索讓群眾滿意點贊的服務產品和服務方式,比如開展“村級廣場舞大比拼”“送書送戲下鄉”“好書漂流”“評選你心中最喜歡的傳統文藝”等方式,把文化服務中心充分利用起來,開展一些接地氣的活動,讓群眾廣泛參與。當然,同樣的節目也不能村村搞,年年搞,這樣再精品的節目也會失去其新鮮感,讓群眾失去觀看的熱情,文化服務中心推出的各種節目,可以結合當下社會熱點,向廣大群眾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結合“環境保護”,可以組織相關小品、歌舞、朗誦等不同形式的節目,讓群眾保持觀看的熱情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占主導地位,文化服務中心的建設是國家的一項重要鄉村振興戰略方針,是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也是滿足基層群眾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陣地,但目前我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管理還存在人力資源配置不到位,管理模式不健全,基礎服務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問題,需要統籌安排完善職能劃分,配備專業人員,轉變管理模式,創新服務方式,以提高服務效能來提高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管理,讓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真正為民所用,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貢獻,通過樹立文化自信,為中華民族百年強國夢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5,24(06):41.

[2]劉忱.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文化復興[J].西部大開發,2018(06):107-111.

(作者簡介:周廣彬,男,本科,灌云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文化藝術科,群文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責任編輯 徐文)

猜你喜歡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鄉村振興戰略
“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層治理創新
淺談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和思考
淺談文化館的免費開放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貢獻
如何補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短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