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眾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策略探討

2020-09-06 13:20趙力錸
參花(上) 2020年10期
關鍵詞:文旅融合群眾文化旅游業

摘要:群眾文化和旅游工作兩者之間似乎沒有聯系,但是當我們真正深入工作中時會發現,整個旅游工作的有效開展都是建立在群眾文化根基上的??梢哉f,是群眾文化使旅游文化發展到如今的多元化狀態。

關鍵詞:群眾文化 旅游業 文旅融合

隨著我國鄉村文明建設的不斷改革和發展,農村生活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城市居民在閑暇時普遍會選擇旅游來增添生活樂趣,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旅游業的發展。那么,如何將鄉村的固態旅游思維與旅游發展相結合,這也是現如今群眾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一、鄉村群眾文化活動和旅游相結合的重要意義

首先,要將鄉村群眾文化與生態旅游項目相結合,幫助豐富鄉村文化內容,推動鄉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對于鄉村生態景觀進行再次改造,使鄉村文化活動內容更加可以貼近群眾的日常生活,使其更加多元化同時也為鄉村旅游奠定發展基礎。其次,把原有的鄉村文化建設同鄉村旅游相結合,從原生態旅游方面出發,將生態旅游發展為鄉村旅游的重點選項;通過網絡不斷總結并及時更新最新的旅游信息,在滿足游客需求的前提下,使當地的生態發展與旅游目標達成一致。

二、群眾文化工作與旅游業的融合實踐

目前,群眾文化和鄉村旅游行業的一體化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潮流,這種潮流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下面筆者從兩方面對群眾文化在鄉村旅游業中的實踐進行探討。

(一)要突出地域文化與旅游的融合

吳中區的甪直古鎮從其名稱到當地的風景、環境都可以感受到濃濃且地道的江南特色,這座古鎮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經過了漫長的發展,甪直古鎮的群眾并沒有把古鎮原有的文化丟掉,而是將其完整地保留了下來,讓每位游客來到甪直古鎮就能夠感受到江南水鄉的溫柔,領略到姑蘇獨特的韻味。在古鎮中,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我們平日所見的江南水鄉的日常沒有任何不同,但是進入古鎮便能夠被古鎮中濃厚的時代氣息所感染,好似置身于兩千多年前的江南水鄉,而且甪直古鎮婦女所穿的衣服十分有特色,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質文化遺產類項目中。這一特色也給該地區的旅游行業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各種傳統的工藝漸漸失傳,政府為此加大了傳承傳統工藝的工作力度,盡心盡力地帶領當地群眾共同保護傳統文化,并利用群眾文化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得到當地人民的大力支持,使當地的旅游項目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二)要以文化推動旅游發展,以旅游促進文化繁榮

當地文化和旅游的關系就像是靈魂的支柱與事物的載體,雙方都會因為對方的存在而得到更加長遠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對于娛樂生活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多。在這種社會現狀下,旅游業成為一大突破口。人們參與到旅游中,在旅游的過程中享受各個地區獨有的風俗、文化,為以后的時光增添了更多美好的回憶,這就是旅游的生命力所在。然而,這種具有創新意義的文化,并不是單純地將當地傳統文化和旅游業強硬結合,而是要有更加創新的思維將其與當地文化融合,使當地的旅游文化更加適應人們的需求以及社會的發展。

三、促進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策略

將群眾文化和旅游產業相融合并一起發展,可以說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任務,下面筆者將從如何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如何將群眾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之中展開研究,對未來的群眾文化與鄉村旅游行業的發展進行更加科學的分析以及定位,以政府的領導為主導方向,結合群眾文化的工作思路,全方面推動鄉村旅游中各個環節的發展,并對其成果進行調研,加強不足之處,加快對鄉村旅游行業人才的挖掘以及對人才隊伍的建設,以供大家參考。

(一)完善鄉村旅游公共服務體系

將旅游基礎設施列入公共服務之中,并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部門。在群眾文化和鄉村旅游相結合的趨勢下,要將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納入與群眾文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過程中,積極推動當地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并且設立更多相關的服務項目,從而推動鄉村旅游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公共服務中去,讓群眾來到景區當地,感受到當地人們對他們的熱情。

(二)堅持文化主線宣傳鄉村旅游

群眾文化的主體是群眾,旅游活動中的主體也是群眾。文化需求可以說是鄉村旅游行業中需要我們深入了解并深入挖掘的重要項目。旅行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了解當地文化的過程,所以說文化是旅游之根本。為此,當地的文化部門要合理利用當地所擁有的自然和人文特色,以此來推動當地旅游文化的發展,提升當地旅游的品質,豐富當地旅游產業中的文化活動。在保證當地文化的基礎上多采取一些創新手段來吸引群眾,在發展過程中適應市場需求,及時調整應對策略,加強服務以及環境建設,從而完美地將當地文化旅游的魅力呈現出來。因此,旅游產業的根本還是要以當地特色文化為主,保證其內容不變的同時,進行更多的創新。

(三)精準把握未來群眾市場的變化趨勢

政府文化機構在發展自身項目產業的同時,可以依靠現代手段來宣傳自身特色文化。能否使用好現代技術,與自身文化產業能否走出去有著巨大關系。比如,使用現在的微信號、網絡視頻、游戲、影視作品等方式宣傳自身文化,這樣能使得具有自身特色的本地傳統文化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形成較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將群眾文化和鄉村旅游相融合,打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項目,比如農家樂、紀念館、展覽會、戲劇廳等,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加自身文化的知名度,讓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推廣更加到位,讓傳統文化占據公眾視野,融入公眾的精神思想。如此一來,就能帶動傳統文化熱,進而發展文化事業。傳統文化能否發展起來,政策的幫扶是至關重要的。政府文化機構要秉持著優劣篩選的原則,對于優秀的傳統文化項目給予經濟和政策上的傾斜,以便形成以點帶面的效果,最終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傳統文化需要人才培養,政府文化機構要為打造傳統文化人才投入相應的專項經費,用于培養傳統文化人才。而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就需要各級政府文化主管機構有著靈敏的嗅覺,洞悉先機,全面升級本地的文化產業。

(四)充分認識農村旅游文化的可塑性

農村有很多特色景觀,可以讓游客開展豐富的娛樂活動,比如采摘、釣魚、散步、度假等。以這些活動為基礎的旅游活動在國外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成功案例。這些生態旅游,農業生產發展都能在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因此更適合作為吸引群眾的旅游文化。要學會充分發揮鄉村原有景觀的空間想象性,將鄉村本就擁有的生態資源轉化為生動的旅游觀光產品。

1.堅持鄉村旅游的基礎就是原有景觀

始終堅持鄉村旅游的基礎就是原有景觀,要覺察到鄉村在旅游方面的可操作性優點,這些民俗文化可以將群眾吸引到旅游地進行觀光。同時,農村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生態旅游文化建設也有著極大作用,比如本地特色小吃、傳統手工藝、紅色革命歷史等。這些都可以作為農村旅游文化的特色景點。只有不斷對旅游產品進行創新開發,才能不斷提高自身旅游文化的吸引力。

2.開展新的旅游模式

群眾文化和鄉村旅游相融合是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能在很大程度上創新旅游活動,也能對生態景觀格局進行塑造。鄉村旅游建設之路想要得到蓬勃發展,僅僅靠著自身條件是遠遠不夠的,在經濟方面容易出現漏洞。所以,引入當地產業的支持能夠讓鄉村旅游建設之路得到經濟支持,更好地進行發展。而當地產業也可以大力發展旅游文化產品,培養出自身的文化品牌,打造出自身的利益鏈,群眾流量的增多也能使企業減少發展中的宣傳成本,從不同的方面獲取利潤。兩者相互協作,形成良好的利益循環,就能持續穩定發展。

3.推動文化元素全面注入旅游各個環節

群眾文化和鄉村旅游相融合的方式無疑是一項重要方針,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以衣食住行為基礎的旅游行業已經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缺少文化的融入,這些旅游行業也會使群眾產生審美疲勞,只有群眾文化和鄉村文化旅游結合的新型旅游方式,才能得到群眾的支持,才能切實推進群眾文化與鄉村旅游產業的融合。例如,在旅游購物方面,游客追捧的多數都是有著優秀文化產業的產品。因此,提高自身文化知名度,大力發展自身文化建設,讓傳統文化與群眾文化相融合,就能帶動當地經濟,進而讓群眾文化和鄉村旅游融合更為全面。

(五)旅游公眾服務設施離不開旅游公共文化服務的融入

截至目前,很多公眾文化服務仍沒有將旅游公眾服務納入自身范圍中,這就導致了公眾服務設施在很多時候缺少支持和發展。能否將旅游公共服務設施融入公共文化服務當中已經成為鄉村旅游文化發展的重要阻礙,這就要求各級政府廣開思路,積極調研,大膽創新。

(六)缺乏旅游復合型人才

目前為止,旅游行業中對于人才的需求急劇升高,然而在如今群眾文化和鄉村旅游相結合的前提下,懂得旅游專業知識和相應文化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少之又少,成為稀缺資源。另外,旅游行業還需要懂得文化管理、旅游管理、產品融合、文化資源調查方面的人才,但是由于旅游發展在之前和文化并沒有做到融合,相關的人才也不互通,就導致了文化和旅游的共有人才數量不足。因此,在教育體系上,大力培養懂得文化和旅游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迫在眉睫。只有人才到位,群眾文化和鄉村旅游才能更好地融合,促進行業發展,滿足社會需求。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群眾文化和鄉村旅游也能在這個時代迅速發展,而二者相互融合,就能極大地促進鄉村旅游事業的飛速進步。群眾文化和鄉村旅游已經是大勢所趨,成為這個時代旅游行業的新方向。在發展中要大力開發自身傳統資源,根據文化特色,設計出最符合文化和社會需求的旅游經濟產品,促進群眾文化和鄉村旅游相融合,為文化產業現代化建設做出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徐鶯.山區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與旅游相結合的研究[J].大眾文藝,2016(03).

[2]徐樹雄.以文化產業助推鄉村旅游——西吉縣龍王壩村旅游文化發展側記[J].共產黨人,2018(12).

[3]上官友珍.傳媒助力農事節慶與群眾文化發展[J].新聞戰線,2015(06).

(作者簡介:趙力錸,女,本科,浙江省縉云縣壺鎮鎮文體站,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責任編輯 劉冬楊)

猜你喜歡
文旅融合群眾文化旅游業
云南出臺20條措施,加快旅游業恢復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
中國旅游業2017的風往哪吹?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旅游業
簡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