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了華山泥叫叫

2020-09-06 13:33趙懷德
金山 2020年8期
關鍵詞:第一村龍脊石板路

趙懷德

外婆家在江南第一村——華山。小時候跟著媽媽到外婆家,最高興的是買泥叫叫。各種各樣的造型,魚、牛、豬、羊是最常見的,還有各種飛禽走獸和瓜果花草,黝黑發亮,點綴著少許紅色。吹出來的聲音清脆響亮。和小朋友在一起,我拿出泥叫叫一吹,就有人圍在我身邊,想吹一吹。我也樂意和大家分享泥叫叫帶來的快樂,泥叫叫發出的聲音在空中回響,我們高高興興地跳著蹦著。

如今,一想起華山泥叫叫,兒時在外婆家的情景就會浮現在眼前。

從大港到華山18里路。很小的時候坐獨輪車,哥哥姐姐坐在一邊,媽媽抱著我坐在另一邊。獨輪車吱吱呀呀,載著我們慢慢前行。經過鑼鼓山、夏澤橋、坦王、厚角、唐家村,才到達華山。七八歲的時候,我和哥哥就跟著媽媽步行到華山了。走不動時,就在路旁歇一會兒。夏澤橋旁有一座藥師庵,庵前有供行人歇腳的驛站。母親坐在驛站的長凳上歇息,我和哥哥就去庵里看菩薩。唐家村有個遠房親戚,我們叫她二姨娘,在她家歇腳時,她有時會泡一碗炒米打兩個雞蛋招待我們。

外婆家在華山西頭的當鋪里。媽媽說這里曾經是清朝的老當鋪,華山人都稱這個大宅院叫當鋪。大宅院真的很大,住著冷氏家族十三房人家,兩個舅舅排行八和九。南大門和北大門相距足有三四百米。進了南大門向右拐是一個大敞廳,敞廳北面有大院子,敞廳前是走馬樓,中間一個大天井,廚房和起居室在大宅院的平房里。外婆住在南大門口的平房里,大舅和小舅分別住在樓上的東南角和西北角。這偌大的庭院是我們玩耍的天堂,樓上樓下奔跑,院子里嬉戲。躲貓貓,踢毽子,打陀螺……瘋夠了再往外跑,不玩個夠不回家。

南大門前不遠處有一個大池塘。春天的時候,池水清澈,游魚嬉戲,楊柳依依,桃花灼灼。外婆家和附近的村民就是從池塘里挑水回家沉淀一下燒飯做菜。淘米,洗菜,洗衣服,也是在這個池塘里。

華山有名的龍脊街從南大門前向東延伸。沿著石板路,走不了多遠,街道兩旁商鋪一個接一個,日雜店、茶館、布莊、繡品鋪、酒坊、油坊、飯店、綢布店、理發店,一片繁華景象。張王廟是最熱鬧的地方。一棵高大的銀杏樹遮天蔽日,一個碩大的香爐香火旺盛。小時候膽小,不敢進去看一座座神像,只是在門口張望。最高興的是纏著大人去買泥叫叫。華山一年有好幾次集場,擺攤售賣各種各樣的農具,吃的、穿的、用的,也應有盡有。四面八方的人都來趕集,場面很是壯觀。特別是正月十五的開門集,舉行盛大的廟會,看熱鬧的人山人海。舞龍燈,唱麒麟,踩高蹺,最精彩的是走馬燈。一支長長的隊伍,每個人身著彩裝,身前綁著馬頭,身后綁著馬尾,邊唱邊舞。這是華山的獨創,據說現在已經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了高中,語文課上學過南朝民歌《華山畿》,我才知道華山有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相傳當時有個女子,在哀悼為她殉情而死的戀人時,唱了這一首歌。此歌驚風雨、泣鬼神,后來華山畿成為歌調的名稱。我和母親來到華山,請人帶我們找到了神女冢。故事中的男女主角被合葬在這里,墓名“神女?!?。專家考證認為,“神女?!焙芸赡芫褪俏覈拇竺耖g傳說之一 “梁?!边@一愛情悲歌的雛形。

時光荏苒,六七十年過去了。外婆早已離世,兩個舅舅也先后舉家遷居常州和南京。母親去世后,我再也沒有去過華山。想起華山的泥叫叫,我就想起龍脊街的石板路,想起老當鋪的走馬樓。近年來常常聽到華山保護古村落的消息。去年春天我故地重游,一心想沿著外婆故居門前的石板路,重溫江南第一村的繁華景象??墒亲咧咧?,卻感到莫名的失落和凄涼。展眼望去,這座古老的村落,已經被年歲剝落了全部的光彩。龍脊街上,張王廟雖已修繕一新仍香火不旺,只有那歷盡滄桑的銀杏樹敘說著華山古村落的歷史和文化;街道兩旁,許多房屋都已頹墻塌瓦,只有那斑駁的墻壁上“縱有金山銀山,難買文化遺產”的標語,昭示著華山村民保護傳統文化的信心和決心;老當鋪的老屋僅剩斷垣殘壁,大院里瓦礫遍地,雜草叢生。令人欣慰的是村子里到處拉起了保護文化遺產的橫幅,冷家祠堂已經開始修復。

江南第一村——華山村入選全國第二批傳統文化村落保護名錄,有成為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華山畿》,有唐太宗后裔李家老宅和李鴻章管家張麒麟的張家老宅,有距今1800多年、直徑1.8米的古銀杏,有距今800多年的禹王井。相信經過多方努力,華山村一定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成為鎮江的一個旅游勝地。

猜你喜歡
第一村龍脊石板路
石板路
看曾經的“中國扶貧第一村”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龍脊梯田
烏江文化第一村——郝家灣
龍脊梯田
從“炮戰第一村”到“通婚第一村”
改革開放40年尋訪中國港口第一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