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遠近高低各不同”?

2020-09-06 13:25王昌銘
作文周刊·小學四年級版 2020年32期
關鍵詞:成峰俗氣三者

王昌銘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由黃州被貶官到汝州,途經九江,游覽廬山,在廬山西麓的西林寺墻上題寫了這首詩。廬山飛峙于長江南岸,鄱陽湖濱,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呈東北——西南走向,山體不大,但平地而起,丘壑縱橫、峰巒起伏,顯得特別挺拔。主峰漢陽峰1473米,常隱沒在云霧之中,時隱時現,變幻莫測。從地質構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所以“橫看成嶺側成峰”。

詩人和游人橫看、側看、遠視、近視,所見的廬山雄姿各不相同;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身在廬山之中,視野就要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而且天下沒有相同的山峰,即使同一座山峰從不同的方向去看,它的樣子也不相同。

普天下的山山嶺嶺,哪一座不是這樣的呢?游山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要認知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如果你問一群小朋友:“遠處的那座山峰像什么?”回答肯定是各不相同的。一個簡單的物象,大家的認知都會出現千差萬別,所以,當理解復雜的問題時,人們看法自然會各不相同。

拓展閱讀

雪梅(其二)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譯文

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么精神氣質。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當在冬天傍晚夕陽西下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一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

點睛之筆

此詩闡述了梅、雪、詩三者的關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結合在一起,才能組成最美麗的春色。詩人認為如果只有梅花獨放而無飛雪落梅,就顯不出春光的韻味;若只有梅雪而沒有詩作,又會使人感到俗氣。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賞雪、賞梅、吟詩的癡迷精神和高雅的審美情趣。

猜你喜歡
成峰俗氣三者
題西林壁
詩劇
寧可稚氣野氣霸氣,不可俗氣火氣小氣
讀 書
觀察的秘密
踏上“四有”“三者”好老師之路
立“三者”,提升“兩學一做”實效
橫看成嶺側成峰,洛倫茲力不做功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卻相同——以《勸善經》為例分析彝漢文獻交流
挑戰全家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