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印汽車排放標準及出口對策研究

2020-09-06 14:08鐘新才
時代汽車 2020年12期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

鐘新才

摘 要:針對中印兩國最新輕型汽車排放標準國VI和BS VI,比較分析排放標準各項排放指標、檢測項目、測試工況及技術要求等,確定了排放標準主觀評價指標體系,采用AHP層次分析法并綜合考慮兩國排放政策和技術現狀,確定排放體系中各指標權重,構建中印排放標準主觀評價模型。通過研究中印排放體系的差異化,制定中印汽車出口策略。

關鍵詞:輕型汽車;排放法規;層次分析法(AHP);出口策略

1 中印汽車排放標準比較分析

從2000年到2020年,我國排放標準通過20年的時長從國I不斷升級至國VI。國6標準[1]的型式檢驗項目包括排放限值、實際駕駛排量、曲軸箱排量和檢測方法、SI發動機的蒸發和加油限值、低環境溫度測試排放限值及OBD系統測試等多項標準均做出了更嚴格的規定[2]。各標準執行年限如圖1所示。

印度的排放標準名稱為“巴拉特”,英文縮寫為BS。印度1996年制定出第一個汽車排放標準BS I,2000年參考歐I標準修訂BS II標準,2020年印度政府選擇跳過BS V直接執行BS VI[3]。印度經過24年從BS I標準迭代更新到BS VI,其執行時間如圖2所示。

1.1 管理機構

我國制定排放法規標準由車輛排放控制中心VECC負責,監管部門是環境保護部MEP,排放標準體系以國標為準。

印度排放法規標準化由排放標準常務委員會SCOE、技術標準委員會CMVR及其下屬組織汽車工業標準委員會AISC負責。監督執行法規由道路運輸和公路部MORTH、重工業和公告事業部MOHI、環境和森林保護部MOEF、印度標準局BIS等政府機構實施[4]。

印度排放標準體系由中央機動車輛規則CMVR、印度國家標準IS和印度汽車行業標準AIS組成,三者相輔相成[4]。CMVR只規定基本法規要求,IS標準范圍廣,AIS標準只針對汽車不涉及其他產品,對于整車及汽車零部件均采用AIS檢驗評估,汽車行業標準AIS通過印度標準局轉化為印度國家標準IS[4]。

1.2 型式檢驗項目及限值要求(見表1)

2 中印排放體系主觀評價方法及模型構建

隨著排放法規的不斷升級,汽車的測試工況、限值要求、測試項目及技術要求也在不斷升級。本文通過構建一套排放標準主觀評價模型,對中印排放體系進行差異化研究,將排放體系的差異化細化到技術層面,為中印出口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學可行的方法。

2.1 AHP層次分析法

AHP層次分析法在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運籌學教授T.L.Saaty提出,它將研究目標分解成多個因素,按照各個因素之間的關聯關系進行聚類分層組合,形成一個系統的多層的層次結構圖[5]。該方法適合處理復雜的、不易定量分析的模糊問題。

(1)構建判斷矩陣

引入1-9比率標度法(見圖3),對層次結構圖中每一層次的各個指標進行兩兩比較,判斷指標之間的相對重要程度,構建判斷矩陣。指標之間的對比標度由行業內的專家一致討論表決得出。

(2)計算判斷矩陣

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此特征向量即為各個指標的重要程度排序[5]。

(3)一致性檢驗

判斷矩陣是通過主觀評價法進行評估的,當指標個數增加時,矩陣的不一致性也會增加,導致判斷誤差增大[6]。Saaty引入隨機性一致性指標RI來衡量判斷矩陣的不一致程度[5]。隨機性一致性指標RI與階數n的關系見圖4。

2.2 排放標準主觀評價指標分析

根據中印最新的排放標準,將輕型汽車排放標準主觀評價指標分為測試程序指標、污染物指標和技術指標三個方面。

測試程序指標即汽車排放檢測時選用的測試工況。污染物指標即汽車尾氣排放物指標。技術指標即為滿足排放要求需要應用的技術指標。

2.3 中國排放標準主觀評價模型

根據排放標準主觀評價體系建立如圖5的層次分析法模型,包括目標層、準則層和子準則層。

根據各個指標之間的重要度關系,列出準則層及子準則層的判斷矩陣。按照2.1的層次分析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出各指標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驗。

綜合考慮印度排放政策、技術現狀和汽車制造商的關注度,確定判斷矩陣中技術指標的權重最大,其次是污染物指標,最后是測試程序指標。技術指標中發動機技術權重大于后處理技術權重。污染物指標中新增的PN排放量、NOX排放量和PM排放量為控制重點。

3 中印出口對策

中印兩國排放法規升級主要體現在測試工況升級、排放限值升級和技術指標升級三個方面,但因兩國國情不同導致一定的差異化,根據中國和印度的排放主觀評價模型可以看出:

(1)測試工況不同。我國采用的是WLTP測試程序,印度采用的是NEDC測試程序;

(2)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的側重點不同。我國主要針對一氧化二氮和碳氫化合物,印度主要針對顆粒物和氮氧化物;

(3)技術升級側重點不同。我國主要針對汽車尾氣的控制治理技術,發動機缸內技術是國五升級期間的重點。印度主要針對發動機缸內技術,尾氣后處理技術次之;

(4)測試項目種類和要求不同。我國比印度多低環境溫度測試和加油排放測試限值兩個檢測項目,且檢測項目中的排放物限值嚴于印度。

作為出口國時,中國要按照印度排放法規的要求設計和檢測汽車,滿足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技術路線。印度的排放限值要求均低于中國,且污染物測試種類不同。在技術方案方面,印度引入EGR廢氣再循環系統的發動機缸內凈化技術及DPF顆粒過濾器、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的后處理技術。

同理作為進口國時,印度要按照中國排放法規的要求設計和檢測汽車。我國國六的測試工況和排放限值是最具挑戰性的。在技術方案方面,不僅僅要求發動機技術達標,而是通過發動機技術和尾氣后處理技術綜合優化達到國六標準[7]。

4 結論

本文將國VI和BS VI做了全面的標準比較分析,內容包括管理機構、排放限值、檢測流程、檢測方法等,并建立一種排放標準主觀評價模型,通過AHP層此分析法確定各個指標權重,結合各國技術現狀制定出中印出口策略。不足之處是內容涉及面尚不完整,只研究了中印輕型汽車的標準差異化,沒有研究重型汽車。

參考文獻:

[1]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國VI標準)GB-18352.6-2016.

[2]邢鵬飛.淺析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M].河南:第十五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8.

[3]印度AIS-13(Part 3).

[4]朱毅.印度摩托車市場準入管理制度和技術法規[J].摩托車技術,2013(05):48-53.

[5]劉純,樸世文,劉曉舫,汪侃,嚴輝.基于AHP的重型柴油車節能減排綜合評價方法研究[J].汽車科技,2017(04):61-65.

[6]陳濤. 汽車動力學性能主觀評價方法和指標權重分析[D].湖南大學,2009.

[7]田大鵬,張智亮.這一次,中國汽車排放標準升級為什么這么“難”?[J].中國汽車市場.2019,(7):48-51.

猜你喜歡
層次分析法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項目進度風險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道路擁堵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