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老年報紙受眾需求的思考

2020-09-06 13:23胡曉珊
各界·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需求

胡曉珊

摘要:中國自199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迄今已有20年。根據中國老齡協會目前所發布的數據也可以看出,老年人口依舊在逐年增加。隨著人口不斷增加,老人閱讀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同時經過我國三次大的報業改革后,老年報刊逐漸進入大市場。接下來本文將圍繞老年報刊受眾群體及老年人對老年報刊在身體健康、心理需求、受知識程度、人生閱歷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如何滿足其需求進行淺析思考。

關鍵詞:老年報刊;需求;老年讀者

一、老年報刊在我國社會受眾的變化趨勢

我國老年報刊受眾變化首先體現在讀者群體的擴大和轉變,最初老年報刊的讀者群多為老革命、老干部、高級知識分子,后來隨著老年報刊進入市場競爭機制,老年報刊讀者群逐漸轉向以退休人員和社會老人為主。其次受眾群體圈子的變化,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到21世紀中期,我國老年人口數量超過了四億,受社會、時代等大環境的影響,老年人在閱讀趨向、欣賞價值觀、閱讀關注點等方面均發生變化。除此之外,因為國家有關政策中將老年群體年輕化,我國老年群體的年齡、知識結構、興趣愛好等隨著有關政策的變動而變動。同時老年群體往往也會因社會文化層次、興趣愛好等個人的個性的區別來劃分成不同的一個個的生活圈子。最后老年報刊的種類也因為群體變化、群體需求、社會變化越來越豐富,朝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二、當下老年報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老年受眾逐漸流失

盡管在老齡化趨勢下,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加,但是老年報刊的讀者卻在不斷下降。老年報刊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核心讀者范圍十分狹窄;根據有關數據調查,我國目前老年報刊的閱讀受眾不超過1000萬。主要原因就是我國由于歷史原因,20世紀沒有受到教育的人口較多;盡管在老齡化趨勢下,老齡人口增加;但是實際上老年人的普遍文化水平不足,很難達到閱讀報刊的水平。而且其他有層次、有文化以及經濟實力的老年人會選擇其他多樣化的讀物,也無法成為老年報刊的忠實讀者。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下,直接給老年報刊受眾帶來新的沖擊。

(二)原創性不足,時效性較弱

紙質媒體最大的優勢在于原創性,但是隨著老年報刊規模不斷縮水。相應的從業工作人員不是轉型就是投入的精力逐漸減少,使得最終的老年報刊原創新不足。再加上新媒體等新的傳播媒介,將消息的時效性大大提升后;使得老年報刊的時效性無法滿足當下受眾的需求。甚至許多老年報刊當中所刊登的內容早就在之前通過互聯網所了解了。此外就是老年報刊的版面過于傳統,在欄目設置、內容編撰缺乏創新性,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加上當下老年報刊市場經營主體較少,基本是由事業單位或者政府相關部門在投入進行運營,在經營與管理模式上比較傳統。

三、老年讀者對老年報刊的需求及如何滿足

(一)身心特征方面

1.身體特征。首先對于即將退休或剛退休沒多久的老年人來說,在身體方面普遍要好與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所以精力比較充沛。與此同時社會人際關系網絡還比較良好。所以報刊中可以設置一些有關身體鍛煉、興趣愛好、旅游出行等欄目,讓老年人可以從報刊中學到一些鍛煉方式等,從旅游類的欄目中也可以激勵老年人出行旅游玩耍。

其次對于年滿7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大部分老人的心理已經度過了最初的不適階段,已經適應了老年生活,然而在身體方面,由于年歲增加,身體機能也在逐年的下降,不管是精力、視力、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影響,并且他們也更重視關于身體保健方面的內容,因此老年報刊可以針對這一情況,設置一些,保健、健康常識的版塊,同時字體也要相應變大。

老年人需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報刊,解決身體的不變帶來的出行問題,以此帶來精神的滿足。例如江西的《老友》、內蒙古的《老年世界》等,并且報刊還設置了“流金歲月”“保健知識”等不同方面的內容,簡短通俗、字體改小五為五號等。

2.心理特征。對于剛退休沒多的老人來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當中,他們的心理大多數情況下會是落寂、空虛、無所適從的,以及受身體原因的影響,因此與外界環境的接觸也就變少,所以老年報刊也成了他們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媒介,結交朋友的工具。其中還有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年人可以通過報刊上例如“流金歲月”相似的板塊中,了解到與自己相同年代,相同社會、相似事情的一些事件,讓他們從報紙中可以得到情感的連接,回憶自己當年的故事,體驗當年的艱苦勵志和浪漫經歷。

從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方面入手,除了因為受退休原因的影響,其次還有一部分很大的原因是來自家庭的,老年人退休的時期,也正好是處在中年期兒女事業的奮斗時期,因此兒女在身旁陪伴的時間會變少,這也就是為什么如今社會出現很多“空巢老人”的原因之一。所以為了改變這種消極的現象,報刊因開始注重對老年人樂趣的引導,通過一些輕松愉快的小故事、笑話以及反映社會的漫畫來轉移老年人的注意力,也從反應年輕時代的重大事件的集稿件、采訪、照片等,為老年人建立精神支柱。因此老年報刊不僅會從例如“身體保健”等為老年人養生出謀劃策,也有像是“流金歲月”似的為老年人提供養心秘籍。

(二)從接受教育和文化知識掌握程度來看

由于現在大部分的老年人出生于20世紀社會不穩定的四十、五十年代且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所以依據這一特點,老年報刊的文章應該通俗易懂、增加內容的故事性等,以及可以加設有益日常知識的內容。例如一些老年報刊中,會設置“隨筆”“回望”等敘事性強的欄目,以故事的方式呈現出來,更貼近日常生活。但是在針對學歷較高的老年人來說,這些內容往往又難以滿足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的需求,所以報刊需要有區別的設置不同的內容,針對這一人群,可以設置,有啟發性、思維性、有一定深度的文章。例如一些報刊中的“大眾心聲”“案與法”等時評類的板塊。但是不論是哪一種,在其內容結構、語句用詞等都要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三)從老年人人生經歷方面入手

出生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老人,絕大部分都經歷了戰爭、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時期,跨度大,時間長,經歷豐富。所以在設置相應板塊時要有豐富的經歷回憶,例如“流金歲月”,除此之外,對于老年人將來可能所要面臨的問題也要充分考慮合理設置。例如像是在2006年,中央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所以針對這一話題,老年報刊《晚霞》專門設置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的專欄,還由此延伸出其他的相關組織紀念活動,紅軍子女座談會,沙龍等。

四、結語

《老年報》的讀者把《老年報》當成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稱其為“師”“友”“伴”“食糧”,要求“天天有伴”“日日見師”“如同一日三餐離不了”,由此可見老年報刊對于老年人在生活、心理等方面獨特的重要作用。老年報刊為老年人所辦,所以作為辦刊人員更是要盡心、盡力,辦“言老人事、表老人志、抒老人情、解老人難”的好報刊。

【參考文獻】

[1]劉敏.老齡化社會與老年報紙的發展——以《快樂老人報》為例[D].湖南師范大學,2015.

[2]鹿麟.市場導入與中國老年期刊的受眾定位——從中國報刊整頓將媒體推向市場談起[J].編輯之友,2003(02).

猜你喜歡
需求
大學生群體使用手機App的主要需求與滿足分析
彩票市場需求調控探析
淺談國際油氣能源格局
基于老年人使用需求的界面體驗設計研究
“以學習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塊教學實踐
基于云端的公共自行車管理系統的研究
從不同需求層面分析欠發達地區的發展與貧困
我國少兒圖書的供給與需求關系探究
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培訓的關聯性分析及闡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